如果你对日常走路的理解还停留在微信步数的比拼上,那么你的知识该更新了:不仅是数量,速度也很重要。一项来自 Nature 子刊 Communications Biology 的研究,基于超过 40 万成年人的遗传数据分析发现:步行速度越快,人越年轻。保持快走的人,估计到中年时的生物学年龄要年轻 16 岁。 [1]

参考文献 1 截图

40 岁的年龄,25 岁的身体,四舍五入,青春永驻。具体而言,研究者发现更快步行速度与更长的「白细胞端粒长度」存在因果关系。

端粒越短,人越衰老

「端粒」被认为是衰老的生物标志。

绝大多数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制的,一旦达到既定的次数,细胞就会走向衰老和死亡。这个微观的机制也与人类的生命进程和寿命长短息息相关。

而端粒就是细胞分裂的计时器。它就像个保护套一样,套在染色体顶端,让染色体在复制时保持基因稳定。

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变短一点。随着端粒磨损得越来越多,染色体的复制变得不稳定,错漏百出,细胞开始老化的进程;当端粒短得不能再短时,细胞的寿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图为正常细胞衰老的进程。癌细胞的端粒不会随复制而缩短,所以能无限分裂,不死不灭。(图源:站酷海洛)

可以说,人越年轻,端粒长度就越长,反之亦然。如果能让端粒一直不缩短,衰老的进程也就按下了暂停键。

想维持端粒长度?试试走快点

该研究采用白细胞端粒长度作为人体生物学年龄的标志,白细胞可以代表最近期的人体端粒长度情况,材料也容易获取,抽管血就行。

研究累计纳入 40 多万人,样本量大且分布广,参与者平均年龄为 56.5 岁,女性占一半。

研究者通过对人群的遗传数据、自我报告的步行速度和腕带计速器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排除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白细胞计数、工作状况、贫困指数、水果蔬菜红肉油鱼食盐摄入、吸烟饮酒状况、睡眠时间、血压血脂血糖及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心血管和肿瘤情况、总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体质指数等)后得出结论:与慢速步行的人相比,中速步行和快速步行的人端粒长度明显更长。

步行速度与端粒长度(LTL)的关系 [1]

一个很容易联想到的偏倚是:有没有可能因为端粒长的人身体素质好,所以才能走得快嘛,端粒短的人身体已经老了,走得就更慢?

为了验证步行速度和端粒长度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采取「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步行速度越快端粒越长,但反之不成立。

也就是说,并不是你有更长的端粒,你就能走得就更快。很可能是你走得快,让你的端粒缩短得更慢,从而有了更年轻的身体。

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只截选了漫长人生中的一段时间作为研究对象,并不能推及到全年龄段;且研究对象大多是白人(95%),这可能不能完全推及到其他人种及地区,而且英国相较于其他大部分地区本来就拥有更好的健康体质。

养成快走习惯,稳赚不赔

最后,关于快走好处的研究已经有许多。

比如,之前就有研究表明,每天快走 10 分钟与更长的预期寿命有关,比起慢走的人,快走的人的预期寿命最多能长出 20 年。[2][3]

参考文献 2 截图

除了快走,其他运动同样对延缓衰老大有裨益,较高水平的运动者有着较长的白细胞端粒 [4],更有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每周 3~5 次 4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减少端粒的损耗 [5]。

养成快走的习惯,不仅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年轻,也是一个减少肥胖、预防慢性病、让生命更有质量的好方法。

注:研究将慢速步行定义为小于 4.8 km/h,中速度为 4.8~6.4 km/h,快速为大于 6.4 km/h,供参考。

本文合作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主治医师 吴阳致谢:本文经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博士 杨一卓 专业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