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败者中的绝大多数,你我别说看过,可能连听都没来得及听说,就被后起之秀挤进了冷宫。
看起来,默默落灰将是它们唯一的命运。
但你或许不知道,这些在中国被嫌弃的过气电视剧,正在一海之隔的日本掀起收视热潮。
日媒推荐帖:绝对着迷的高人气中国电视剧27部精选 ▼


远隔重洋,普通人很难感受到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升温。

凌晨两点,家住关西的主妇原田还没睡下。
5 个小时后,她要准时起床,给上小学的女儿准备早餐,该睡了,她知道,但还是忍不住点击了播放下一集的按钮。
原田中了中国电视剧的 “ 毒 ”,从1年前接触《陈情令》开始,她连刷了近 30 部。
她告诉我:“ 多的时候一周同时追着 7 部,少的时候,一周也要看 5 部。”
原田的片单 ▼

视线移向更靠近中国的广岛县,原田的年龄乘以二,今年 60 多岁、正在学中文的佐藤先生刚刚看完法治案情剧《底线》。
虽然没有日文字幕,只能靠着 “ 半吊子 ” 中文连蒙带猜,但他依旧对剧中情与法的冲突深有所感。关闭视频后,他在朋友圈里写道:
“ 第四十集也很感动,我流泪了……这部剧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苦于一样的社会问题。”


另一边,郁达夫曾泛舟的濑户内海南侧,当地市政府开办的中国文化讲座上,讲师花花发现,学员有时候比自己懂得还多。
每当讲到故宫器物品秩、官员服饰等级,就会有学员兴奋起来:“ 老师,这个我在电视剧上看过!”
课间休息,学员和其他市政府职员窃笑着小声交流,今天的《如懿传》演到了第多少集,《山河令》的两个男主,到底是什么关系。
中国电视剧热起来了,这一刻,花花第一次有所体感。
课上,学生带来中国的银锭:
老师,这个电视剧里能花! ▼


1995 年,94 版《三国演义》被日本NHK电视台引进,掀起收视狂潮,因为太受欢迎,一轮播完,立刻重播第二轮,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大多数 KTV 里都能点到。
2013 年,富士 BS 引进《甄嬛传》,日本人将它称为 “ 中国版《大奥》”,看得津津有味。
还有《雍正王朝》等系列历史剧 ▼

但与其说这是 “ 中国电视剧 ” 的成功,不如说只是个别剧集的成功。

社交媒体上,随便找一部热播剧的名字输入进去,立刻能检索到各种剧情讨论和二创信息。
会画的画同人图,会做手工的给角色捏小人偶。
《陈情令》 ▼

《鬓边不是海棠红》 ▼



当然有时候模仿会有些失真,比如用八角装饰杏仁腐 ▼

从中国播出,到日本引进,一部剧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才会与日本观众见面。
很多人等不及,原田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为此她专门开始学习中文。《陈情令》刚一播出,她就在 YouTube 上找到了腾讯的官方资源,对着纯中文字幕,运用刚刚起步的中文知识,一知半解地 “ 瞎看 ”。

她希望通过学习中文,能更快地看到最新的中国电视剧,更好地理解剧情。
日本网友注音版《鬓边不是海棠红》片尾曲 ▼

具体有多少人在看中国电视剧,没有可靠的统计,但真实的货架不会撒谎。
小时候人人都去租碟店,把热门影视的 DVD 租回家看。互联网成型后,租碟店在中国隐入尘烟,但在版权意识极强的日本,它依旧是很多人观看电视剧的重要来源。

以往,租碟店的海外专区是欧美与韩国二分天下,但这几年,走进东京几大租碟店你会发现,韩国货架旁,多了一个中国货架。而且碟片越来越多,货架越扩越大,到今年,几乎已经和韩剧区分庭抗礼。
租碟店中的中国专区,
不乏《媚者无疆》等相对较新的作品
图片由受访者 @花花提供 ▼

亚马逊上,中国明星情报杂志也开始热销,港台小报般花花绿绿的版面塞满明星隐私和 SNS 逸闻,一年比一年拥挤,即便如此,这些以年度发行的杂志也越来越难以满足粉丝旺盛的情报需求,每一本的评价栏里几乎都有人留言:请每月更新一版吧!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 年以前,中国每年向日本出口电视剧的数量,大多在个位数,最低只有 4 部,最高也没超过 20 部。
2016年 以后的数据,统计局不再更新,无从得知。但今年,仅日本 LaLaTV 一个卫星电视频道,就播出了超过 20 部中国电视剧。更不要说其他卫星频道和互联网付费视频平台。

这一次,中国电视剧在日本,是真的开始走红了。

有时候,以一个普通中国观众的角度来看,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火得甚至有些莫名其妙。
起码单看日版海报,相信大多数中国观众心里都会浮现起不少负面联想 —— “ 网大 ”、“ 艳俗 ”、“ 粗制滥造 ”,很难引发观看欲望。

《扶摇》日版和中国大陆版海报风格大相径庭 ▼


第一次见《延禧攻略》的日版海报,我甚至以为看到了盗版。
大红大紫的唐人街配色,搭配上世纪风格的大头群像,热热闹闹拥塞画面。


中国大陆版海报虽然也因为太像剪贴画而颇受诟病,但能看出,设计思路有意营造仿古画式的淡雅留白。
对比之下,日版海报如同海外中餐馆的装潢,堆叠了太多异国人对中国元素的想象,富丽堂皇到近乎暴发户的土气。


大概是怕简短的剧名没法说清剧集到底在讲什么,日本引进方几乎给每个电视剧都起了中二气息十足的新标题。
《延禧攻略》改称《璎珞~紫禁城燃烧的逆袭王妃》,《甄嬛传》直击内核,干脆就叫《宫廷争霸女》。

《择天记》,卖点在脸,于是副标题叫 “ 宿命的美少年 ”。《媚者无疆》,卖点在尺度,于是副标题叫 “ 深红浪漫 ”。

《如懿传》是 “ 凋零于紫禁城的宿命王妃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太难翻译,直接放弃治疗,改称《明兰:才女之春》。



不仅土气,而且昂贵。
在日本观看中国电视剧价格不菲。
YouTube 上,爱优腾官方账号可以免费订阅当红电视剧,但只有中文配音、中文字幕。
日本观众真正视听的大头,还是电视台和网络电视放送,有字幕翻译版,也有配音版本。
一般的卫星电视,月会费在 3000 日元上下,比如老牌付费商业卫星电视台 WOWOW,包月价格 2530 日元( 约合人民币 130 元 )。
网络电视略便宜一些,月会费在 1000 元左右,不过,即便是包月 1089 日元的 “ channel 银河 ”,依旧比国内主流视频网站贵了不少。


偏偏就是这样看起来又土气又昂贵的中国电视剧,在日本越来越有人气。
对于中国电视剧,日本观众好像有种奇特的宽容。
《权力的游戏》拍的不好,当年着实挨了一顿臭骂,《轮到你了》烂尾,也在日推热搜上曝尸多日。从这两部作品的评价来看,中日观众的影视审美并没有太大区别。
但轮到中国电视剧身上,事情却完全变了样。

口碑本就好的,自然大夸特夸。
比如《琅琊榜》:“ 看完以后怅然若失。堆砌多少辞藻都无法表现这部作品有多优秀。追剧追得我热血沸腾。我久久无法抽离,跟我一起追的老公都忍不住说,不如我们以后再看一遍吧。”


更有人看过《陈情令》后,立刻展开猛烈的自我批评:
“ 从前是我无知,总觉得中国电视剧,要么像京剧那么华丽扎眼,要么就是束手束脚。但是《陈情令》狠狠打碎了我自以为是的偏见!”
“ 不论是角色、故事、还是音乐、CG 动画,所有美术甚至细节都格外用心,伏笔也一一收回,看得我眼泪哗哗流。”


2016年的古装爱情剧《锦绣未央》,豆瓣评分 4.9 分,被中国观众嘲讽为 “ 把观众智商设置为负数 ” 的俗套玛丽苏爽剧。

但在日本,根据 “ 大家的排名网 ” 调查,它在150部参与调查的中国电视剧中,人气排名第八位,常年位列各种推荐榜单之上。
榜单下粉丝热情评论:“ 看多少遍都不会腻的有趣杰作!剧情节奏好快,让人每次都特别挂心下一集会怎么发展。”


除此之外,豆瓣 3.2 分的《孤芳不自赏》、5.7 分的《成化十四年》、6.2 分的《独孤天下》都是中国电视剧推荐榜单上的常客。


仿佛在日本观众眼里,只要能在日本播出的中国电视剧,就没有不行的,个个好看。
日本观众看中国电视剧的时候,到底是在看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原田和佐藤分别给了我不同的答案。
相同之处也有,他们都提到了 “ 大制作 ”。不同于朴实无华、一看就很省钱的大河剧,中国电视剧,尤其是古装剧,总是不惜工本。
作家泽井 megu 在一次采访中说:“ 中国观众好东西见识太多了,所以制作方必须拼命提高质量。因此,不论是服化道还是演员都不惜重金,布景都是大场面。”
虽然在我们看来,这不过是局外观察者的善良误解,不过,也代表了很多日本观众的初印象:

《如懿传》服化道考据 ▼

但服化道终究是外物,真正打动原田的,是中国电视剧新鲜的剧情。
“ 以前我从没听说过仙侠剧,也不知道什么是金丹,虽然是日本完全没有的世界观,但一点儿也不觉得违和,反而感觉非常有趣。”
前所未见的世界观与情节设定,让看腻了日剧的原田眼前一亮。其冲击力好比把狼人文带入世界的《暮光之城》。
起初,她也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古装剧里,人总是飞来飞去。后来搞明白,原来是御剑和轻功。
日本网友制作的《楚乔传》梗图:
到底为什么要飞啊,你是龙猫吗?▼


看过日剧的朋友大概都有过相同的疑问,日本人的审美是不是和中国人有点儿区别?为什么很多日本演员,看起来都不是标准的帅哥美女?
当红男演员田中圭,在多部大热电视剧饰演主角,但要说颜值,其实并不是多么出挑,再比如女演员黑木华,不是一眼惊艳,而是越看越顺眼。


我拿这个问题问原田,原田当场笑开了。她边笑边兴奋道:“ 中国男演员确实很帅啊!王一博、肖战我都很喜欢!”

日媒 anan:帅哥大堵车!
中国大热电视剧《陈情令》
魅力彻底揭秘 ▼

对于中国男演员和日本男演员,原田做了个有趣的比喻,她说道:
“ 中国男演员像狐狸,日本男演员像狸猫。”
狸猫没有狐狸俊美魅惑,狐狸没有狸猫憨态可掬,两方各有胜场。
不过,看多了狸猫,难免也会想吸吸狐狸。
原田最喜欢的 “ 狐狸型 ” 中国演员徐正溪 ▼

佐藤也笑道,别看总说中国电视剧有很多条条框框,其实很多地方,比日本电视剧尺度还大。
尤其是亲吻的场景,如果是恋爱剧,恨不得每隔几集就要来上一回,这在一接吻就出事的日剧里,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场景。
佐藤玩笑着抱怨道:“ 接吻的场景也太多了,看得人都要害羞了。一边看我一边就想,中国人平常也是这么开放的吗?”
佐藤已经不是看爱情故事的年纪,对于他来说,现代剧是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

他见识了很多中国的山水,懂得中国的交通规则,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还是看了电视剧后才真正开始理解。
佐藤听说,中国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羁绊,比日本要强烈许多。但这羁绊到底是怎样的、如何构成、如何斩断、对中国人的人生意味着什么,是看了《都挺好》的苏大强与苏明玉才弄明白的。
“ 啊,原来这就是中国人对家的概念啊。”

佐藤喜欢中国现代剧讲故事的能力,“ 总是能勾起人心深处最纤细的情感共鸣 ”。
在《人世间》的观后感里他写道:
“ 我每次看完了一集的最后,一边听雷佳唱的主题曲一边流泪,主题曲代表这部电视剧的主要意义,歌词中 ‘ 平凡的我们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不管人世间多少沧桑变化 ’,这一句让我感到很悲伤。”
周蓉与冯化成谈论离婚的场面,让佐藤印象深刻。
周蓉 19 岁时,为了爱情,不顾父母阻拦,冲动跑进大山与诗人冯化成结婚,多年后,冯化成另结新欢,面对冯化成的道歉,周蓉把当年的奔赴形容为一个错误,冯化成惊怒交加,问道:“ 你跟我,就是因为年轻犯了个错误?从来没爱过?” 周蓉回答:“ 当时以为是爱,年轻嘛。”


扎实而克制的表达,让佐藤即使作为一个不了解历史背景的外国人,也真切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悲欢。

他告诉我,电视台和新闻里,从来只报道中国的大人物和大事件,他们看起来更像是遥远的某种符号,而不是某个真实存在的个人。
但电视剧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屏幕对面的中国人,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遇到悲伤的事会哭,遇到快乐的事会笑,遇到痛苦的事情会愤怒。
“ 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交流结束前,佐藤向我推荐了《欢乐颂 3 》,他认为这是一部精彩的好剧,不该被中国人所遗忘。
他并不知道,在豆瓣评论区,《欢乐颂 3 》只有 4.8 分,被评论 “ 悬浮、无法带入、婊里婊气 ”。

我不由想起,2019 年风靡中国的日剧《我,到点下班》。
剧中,女主人公准点下班,高声宣布 “ 我的努力就到此为止 ”。至今截图仍然流传在每一个不想加班的深夜微信群,堪称中国社畜的 “ 嘴替 ”。
但同样的,这部剧在日本并没有得到如中国一样的盛赞,很多人质疑,这样的工作态度,真的可以在现实世界生存吗?

我们都在一知半解中,赞颂着对方对于真实的描绘,尽管那真实可能只是外国的圆月。
晚年的柏拉图竭力废止文艺,他认为,文艺是 “ 影子的影子 “,离真实最为遥远。在电视剧中寻找真实,注定如同水中捞月。
但在本该走向全球化的当下,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并不真实的电视剧,是我们了解彼此所剩无几的路径。
或许我们所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日本,日本观众所看到的,也不是触手可感的中国,但我们依旧在相互眺望,相互探寻。

因为,我们都是一样的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