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想不到的马马哥 (ID:mcbscj),作者:马昌博,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先请大家做一道数学题,看看能不能唤醒大家一些美好的回忆。
网传这是今年韩国高考数学第一题,而整张考卷的难度大概是这样的,你们感受一下。
试卷的真假我没有查证,但是韩国高考的残酷内卷是千真万确的,甚至有“三入四舍”的说法,每天睡3个小时才能考上好大学,睡4个小时就会落榜。高考只是内卷的开始,要拼命考进三所名牌大学之一,才有可能进入韩国的财阀企业,才能赚钱将来给孩子付天价课外辅导费,让孩子也考进名牌大学,也进入财阀大企业,就这样一辈辈地轮回下去。
这个流程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啊。说来也奇怪,似乎东亚几国尤其喜欢“卷”。和日韩经济差不多的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经济水平差不多的巴西、东南亚、东欧国家,似乎都比我们东亚这片更会享受生活,更乐天知命,中日韩三国在拼命“996”的时候,英国、西班牙、加拿大已经在尝试每周四天工作制了。
这些国家为什么不卷?今天马马哥就带大家找找原因。
一、社会下限高,不卷也行
先说个有意思的数据,西班牙年轻人失业率超过了30%,欧盟委员会统计,有300万年轻人没有工作,但是同时,又有500万外籍劳工在西班牙全国各地的工厂、建筑工地、超市酒店打工。从卡车司机到医生护士,西班牙基本各行各业都很缺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矛盾的现象?我给大家出一道选择题:
1. 全职工作每个月税后收入7000元。
2. 啥也不用干,每个月拿60%,也就是4200元。
这还用得着选吗,当然是二啊,西班牙年轻人就是这么选的。
根据最新统计,西班牙25岁以下年轻人平均税后工资不到1000欧元,相当于7000元人民币,而失业长期补贴相当于每个月4200元人民币。假如两个年轻人搭伙生几个娃还有额外补贴,比出去打工可划算多了。
这就是一些国家不卷的第一个原因,社会福利太好了,甚至好到有点过分,明目张胆地鼓励大家“躺平”。
而对于那些脱离了低级趣味、有更高人生追求、愿意出来工作的有志青年来说,也有各种制度保证大家不用那么卷。
比如严格执行的健全的劳动法,以及强有力的工会。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国家整个行业集体大罢工的新闻,在很多欧洲国家,正式员工基本都会加入工会。工会时不时组织罢工,代表员工统一和公司谈判加薪。工会通知明天罢工,谁敢偷偷跑去上班搏表现就等于站在了同志们的对立面上。得罪了老板还可以换工作,得罪了工会,一辈子也别想再在这个行业里混。
有了工会的监督,各种制度也能更好地执行,有些欧洲大公司怕惹麻烦,和员工签劳动合同时会写明每天工作7.5小时。2021年,伦敦市全职雇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长是36.8小时,也就是每天不到7.5小时。
2022年6月,带着中国特色奋斗文化的抖音国际版TikTok就在英国翻车了,中方管理者要求员工996,直接引发一半以上的当地员工离职。想让员工加班加点干活,多给钱都没用。要知道TikTok的薪资即便在当地也是远高于平均水准的,如果年终绩效考核好,还可以拿到相当于7~9个月工资的年终奖。
二、社会上限低,卷也没用
在欧洲多挣钱真的没人在意吗?说实在的,欧洲人并不比咱们觉悟高,谁不喜欢钱呢?只是收入每攀升一级,个人所得税比例暴涨得更厉害,当你每个月多赚1000欧元,但是要多交600欧元税的时候,你心理想的恐怕不是至少还多赚了400欧元,而是拼死拼活多付出这1000欧元的工作量到底值不值,以及我多交的600欧元税,又养活了一个不用工作的懒汉。
但是不管怎样,毕竟还有那么多高收入工作岗位,比如医生、律师,以及各种大老板,难道就没有人想搏一搏?或许老一代欧洲人也曾经想过,也曾经卷过,但是现在他们卷不动了。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出身的德国人或法国人,这辈子能混成中产大概率已经达到了天花板,想再进一步难如登天。
或者说,欧洲一些国家人们不卷,是因为人们早就接受了阶级固化的现实,更何况就算较低的阶层,生活水平也不错。
前面我说了,强有力的工会可以帮员工争取利益,这意味着企业的成本必然不低,那如果行业里突然杀出一家不讲武德的新公司,老板赔本赚吆喝,公司里有一群不听工会管的奋斗人,这样行业里其他公司岂不是毫无招架之力?
千万别把国内这一套照搬过去,会死得很惨。员工有工会,老板也可以组织行业协会啊,大家定好规矩,你好我好一起赚钱,谁想来搅局,那就是全行业的敌人。比如德国几大连锁超市,每年只从几家大型采购公司招标,普通小商人想给超市供货门儿都没有。
所以欧洲的创业环境并不好。根据欧盟统计,所有成员国中,企业融资金额有90%是银行贷款,而不是像美国甚至中国这样有大量的风险投资基金、创投基金等。而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这意味着普通人要想创业当老板,需要依靠实业一点点积累利润,一点点地扩张,难度非常高。
高福利、强有力的工会、严格执行的劳动法,大大拉高了下限,让人们没必要那么卷,而高额个人所得税、阶层固化又给大多数人设置了一道上限,下限上限差距不大,再卷就没啥意义了。这就是很多欧洲国家看起来不像中日韩这么卷的原因。
三、外国不卷的真相
以上这些,其实都是对普通人来说的。
比如德国的教育制度,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分流,小学毕业时哪些孩子走高等教育这条路、哪些走职业教育这条路就基本确定了。
所以每到下午,大街上一群群欧洲版精神小伙精神小妹到处闲逛,他们和他们的家长当然是不卷的,但是这些人未来基本不可能变成精英,能进一家大企业当工人就是最好的归宿,其中很多要打一辈子零工,或者干脆领救济金生活。
穷人认命、富人加码才是西方“不卷”背后的真相,而且真到了这一步,富人们一定是在穷人完全无法染指的领域里卷,而不是像高考、国考这样公开透明标准统一的地方卷。
比如同样是为了上名校,美国父母鸡娃的重点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才艺、奖项、领导力培养等等,听起来就和普通人无缘的内容。
美国有两位经济学家共同撰写了一本叫做《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的书,他们发现美国家长的鸡娃指数与收入水平成正比,所以藤校里2/3的学生来自家庭收入排在前五分之一的富裕家庭。
当然了,在这些名校里面,富裕家庭的孩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本就不是竞争关系。他们只不过是刚好在一个特定的年纪读了同一所学校而已。比如在德国,不少出租车司机有本科学历,预科班、甚至为难民服务的语言培训班里都有名校博士授课,这些人来自什么家庭根本就不需要调查吧?
事实上,在欧洲,在工会与资本家的博弈中,工人待遇越好意味着成本越高,而高税收意味着企业雇佣一个员工,支出的成本足够养活两个以上的家庭。任何企业能活下来,肯定是要赚钱的对吧,不然企业倒闭,不但员工们失业,而且没了税源也支撑不起高福利啊。
所以一个不卷的社会,要么是靠着一些高利润的产业收割全球来支撑,要么就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养活全体国民。不然的话,就会变成极低水平下的躺平,像东南亚、拉美一些国家一样,地处热带农作物一年四季有收成,既饿不死又冻不死,房子都不用买,有块草席遮雨就行,但也仅此而已了。
而在中国,我们既没有低水平躺平的自然条件,另外大家从心气上也接受不了那样的生活状态,而想实现高水准的不卷,只有往产业链上游走,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更高的生态位一个选项,很明显,这条路并不好走但又必须要走。
现在,这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也是破除中国“卷”的核心道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想不到的马马哥 (ID:mcbscj),作者:马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