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想不到的马马哥(ID:mcbscj),作者:马昌博,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家好,我是说人话解释年轻人关键话题的马马哥。


最近“小镇做题家”这个称呼又火了,这一轮讨论中,我看到很多小镇做题家现身说法,讲述学生时代苦学的不易,回忆一路奋斗打拼的艰辛,我注意到这些人大多数与我年龄相仿,所以我非常理解他们的不容易。


但是今天我想聊聊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就是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小镇做题家逆袭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大城市名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家庭条件比较好从小就在校外教培学习的考生,才成了真正的“做题家”。“城市做题家”早就取代了“小镇做题家”。


这不是我的个人判断,我会给大家介绍很多教育专家的调研报告,另外还有专家们给所有不论是来自小镇还是大城市的“做题家”们的建议,相信大家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


1. 拔尖的陷阱


做题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考更好的大学,而大学的一端连接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另一端连着千万学生和家庭的未来。不同类型的大学和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有不同的侧重点,按照国际通用的分法,一般把人才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学术型人才,要从事学术和理论研究,常见的职业是教授、院士等;


第二类是工程型人才,能把科学原理转化成指导生产的工程原理,常见职业有工程师等;


第三类是技术型人才,掌握某一类技术,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常见职业包括教师、律师、医护人员等;


第四类是技能型人才,是在一线岗位,掌握专门知识、具备操作技能的人才,例如生产线的各类技术工人、理发师等等。


之前很多报告都认为,当前的高考制度有问题,马马哥看完这些报告后有两个感受:第一,高考青睐做题快、出错少的学生,但不太容易筛选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第二,这种模式对从小就在教培机构学习解题技巧的城市学生更有利,对小镇做题家不利。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长期关注“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她调研了几届北大学生,其中既有“小镇作题家”,也有大城市名校的毕业生。她的观点是,长此以往人才培养会从“竞优”变成了“竞次”。



马马哥解读一下。“竞优”指的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他们有能力面对不确定性解决难题,也能提出新问题,勇于探索;“竞次”指的是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努力不出一点儿错,总在寻找标准答案,不敢尝试新路径。


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人才选拔时往往青睐后者。“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口号大家肯定都听说过。考试本身要发挥选拔的作用,就需要有区分度,于是就有了“教什么、偏不考什么”的现象,这样考试就反客为主,成了教学的主导,学校只能跟进,“考什么、教什么”。但是学校毕竟还要抽出大量时间讲授基础知识,这就给了以考试技巧为主的校外教培机构生存空间。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小镇做题家”想逆袭越来越难的原因。因为你刷一千道题摸索出来的规律,教培机构的老师一节课就讲清楚了。


要知道,教培机构不是补课班,它们的定位都是培优,所以在大城市大型教培机构里学习的这批孩子,正是小镇做题家们在高考中的主要竞争对手,这显然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


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话题,咱们再站在学生的角度看看这种机制的弊端。


刘云杉发现,很多同学进入北大后通过反思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的能力,学到的都是解题套路,不会举一反三。有一位北大学生对刘教授说,从小到大每道题都有唯一的答案,所以没必要质疑老师讲出的任何结论。久而久之,他就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害怕所有不确定的事,因为不确定就意味着要丢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条件反射,不敢做任何新的尝试。


但是不论是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还是技能型人才,都需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日复一日重复、保证不出错,要知道比拼出错少,人永远比不上机器。


2. 新高考改革的难度


刚才我谈论的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我们国家也一直在改革高考形式和招生机制,希望让人才选拔更公平、更有效,让人才培养更注重综合素质而非只看分数。


近年力度最大的就是新高考改革。新高考取消了传统的文理分科,改为“3+3”或 “3+1+2”等模式,大方向是要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模式。


有一些高校也已经在试点综合评价的招生模式:高考分数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大约占综合成绩的60%,另外还要看综合素质测试、高中学业水平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阎琨等学者对实施新高考改革的中学老师和学生进行了调研,也发现了不少现实问题。马马哥读完这些报告后,感觉目前的尝试,依然没有解决小镇做题家们面临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比如综合素质评价本意是引导中学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做到全面发展。然而,不少教育专家调研后都发现,包括政策执行者在内,从上到下对综合素质的理解并不深入,很多学校和老师将综合素质评价简单理解为“有更多的时间弄社团”。


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也引发了很多质疑,第一,有权力寻租的隐患;第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影响。报告显示,纯看考试成绩,还可以靠学生自己的聪慧和努力抹平差距,但是比艺术素养、体育运动就真的太看家庭了。


安徽省此前推迟了原定于2018年进行的改革,很多专家就认为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跟不上。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比较好,有能力开那么多的课,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县城中学师资水平不足,很难采用这种模式。


此外,有不少研究者呼吁应给高校更多自主权,在这方面,我国也有尝试。


2003年,大学自主招生改革开始试点,但是此后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比如,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平等状况,选拔的学生通常来自于城市、父母上过大学、就读于重点高中等,这其实都不用调查,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想得到的结果。


2020年,自主招生停止,接替它的是“强基计划”。


“基”指的是基础学科,很明确的是,这个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最明显的特点是:它不仅是招生计划,同时还是培养计划,并且是本硕博贯通的培养计划。


到今年,全国有39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它们都是原985大学。强基计划在提前批之前录取,一般高考成绩占比85%,此外还要看校测成绩。今年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大学的学生不到一万人。


而浙江大学教授李木洲很早就提醒,强基计划要未雨绸缪,防止成为另一场“掐尖运动”。“掐尖运动”属于典型的恶性招生竞争,加剧了“唯分数论”与“社会焦虑”,也不利于基础和大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3. 如何改掉做题家思维


实际上我们都必须承认,并不存在绝对公平的人才筛选模式,只要高考存在,就必然会出现一批批的小镇或者城市做题家,而且马马哥也认为,每个学生的努力都是值得尊重的。


制度上的各种因素,让学生们“卷”成了“做题家”,但是大学毕竟是衔接学习与工作的重要人生阶段,为了将来的发展,必须要想办法改掉一些根深蒂固的“做题家”思维。


刘云杉教授也通过调研,用一些案例给这些北大的年轻人们指出了方向。


比如有的同学认真复盘过往的学习经历后,决定不再追求快和多,沉下心去做研究,相信日积月累就会日新月异;有的同学调整心态,安静地做实验,钻研一个在外人看来可能微不足道的学术问题,培养对科研的兴趣与热爱;有的同学家庭贫困,早早开始打工赚钱,接受责任,接受不那么完美的成绩,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


综合这些学者的研究,马马哥也想给大家三点建议,不管你依然在校园里还是已经走入社会都会有所帮助:


第一,能把知识倒背如流不叫学会,只有会实际应用才叫学会了;


第二,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没有人是永远正确的,但是思维可以训练;


第三,不犯错不再是对你的要求,名次也不再是衡量你的准绳,你的任务是明白自己在群体里的位置,并完成属于你的任务,然后在下一次,做的更好。


最后,愿每个人得努力都不白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想不到的马马哥(ID:mcbscj),作者:马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