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 (ID:didaofengwu),作者:风物菌,编辑:毕拙林,图片编辑:鲸鱼,地图编辑:邵天瑞,原文标题:《中国温泉地图,南方人赢麻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温泉似乎让人觉得很陌生,它是火山的馈赠;是帝王的华清池;是北海道轻奢旅行的重头戏。温泉又似乎让人觉得很熟悉,它是街头巷尾的广告牌;是洗浴的代名词。北起漠河南至湛江,好像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温泉酒店。
靠近热带的东南沿海,温泉是夏可避暑,冬可驱寒的神奇存在。八闽汤客会像百年前的祖先那样,天不亮就去赶头汤,泡到“透骹”(读tau ka,舒服的意思)。广东人则把温泉当成联络家庭感情的地方。脑洞大开的老板还会在温泉团建。东南沿海人民对温泉真金白银的爱,让这里成为温泉酒店最密集的地方。
在西南地区丰富的地热资源与崎岖的地形将不同温度、不同矿物质、不同成因的温泉折叠在一起。这里有山中的野温泉,有藏医治疗体弱与旧疾的天然药浴池,也有石阡这样因泉而兴的温泉之乡,西南温泉野得别具一格。
每当严酷的冬季降临,就到了检验东北人友谊的时刻,所有的熟人都可以互称老铁,但是只有关系最铁的朋友才会在温泉里坦诚相见。东北人爱洗浴,以至于从厂矿浴池到天然温泉的变化,浸泡着最鲜活的历史巨变。
中国富庶地区普遍有传承百年的澡堂文化,但是传统上澡堂用的不是天然温泉而是人工开水。中国并未形成覆盖全民的温泉文化,以前也没有听中国有这么多温泉,如今“遍地”的温泉究竟哪来的?难道温泉这么懂事,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还真是!
温泉,自然的?人造的?
温泉并不是举世罕见的自然奇观,而是遍布中国的寻常事物。只要是从地下涌出的水蒸气或超过25℃的泉水就是温泉。
除了上海受限于地质条件,至今也未能开发出天然温泉,高档温泉酒店只能以从江苏运输送温泉水为卖点。其余各省(区)都有数量不一的温泉。就连面积狭小、缺乏火山活动的北京市地下都遍布地热资源,其中昌平区小汤山和延庆区甚至分布着自涌温泉。
由于地质条件等因素的改变,温泉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会消失,而同一处温泉通常有不止一个出水口,导致温泉数量难以精确计算。21世纪之初,汪集院士给出的全国温泉总数是2200处,如今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国分会认为有2943处,不过近年来开发地热资源的力度越来越大,新的温泉不断涌现,没人能说清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温泉。
具体说来,根据温泉的形成原因,可以把温泉粗略分为两类——火山型温泉和非火山温泉。
火山型、非火山型温泉成因不同,形成的温泉也各有特色。制图/九阳
无需人工抽水,沿着断层和裂隙自然涌出的自涌温泉固然货真价实,但是缺少断层或压力不够,藏在地下出不来的温泉,也不能被“开除泉籍”。这个时候人类可以帮它一把,把温泉“抽上来”。
不同成因、地质条件会让温泉形成白矿泉、青矿泉、硫磺泉、泥浆泉、碳酸氢钠泉等等可以不断细分的种类。有的温泉不同出水口会涌出不同种类的温泉,带给汤客多样的体验。
随着近年来,开发地热资源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地热井也越挖越深,越挖越多。原本被认为缺乏25℃以上温泉的黑龙江和宁夏也突破了零的记录。也就是说,温泉真的会随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增加。
中国不缺温泉,但也并不是平均分布,目前记录在案的温泉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南、西南三大区域,其中云南、西藏、广东、四川和福建5个省(区),就已经占全国温泉总数的半壁江山,这些区域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温泉文化。
为什么最爱泡温泉的人在东南沿海?
在刻板印象中,东北人只有搓澡才觉得洗干净了,而南方人天天淋浴却从不搓澡,更不会在众人面前裸露身体,踏进集体澡堂一步。事实上,温泉酒店最密集的地区不在东北,而在不能更南方的东南沿海。
东南沿海相较于东北,具备开发温泉的天然优势。温泉能被加热到多少度,受距离地热热源远近的影响,东南沿海靠近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曾经火山活动频繁,如今北至宁德,南到海口,处处都有以玄武岩柱为代表的火山地质奇观,也留下了数量众多、温度怡人的温泉。
而温泉到达地面后还剩多少度,就得看当地的温度了。面对东北鼻涕都能冻住的冬天,温泉到达地面很容易凉凉。广东冬季不到20℃的“大冷天”就没有什么威胁性了,所以东南沿海的温泉更多,温度也普遍更高。
从温泉变成温泉酒店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既不缺少开发酒店的资金,也不缺少消费市场。另外,东南部南有香港桑拿文化,北有扬州洗浴文化的加持,让温泉如虎添翼。毕竟泡温泉时,温泉仅仅是载体,洗浴才是灵魂。
在东南部,温泉酒店最为密集的地方,反而是冬天不太冷的广东省,恨不得每一个县附近,都有一个温泉酒店。温泉度假对于广东人来说更像是豪华版家庭聚餐,讲究一家人整整齐齐,超过30℃去温泉避暑,低于20℃又去温泉避寒。广东人有多爱泡温泉?2018年,广东温泉接待人数甚至高达1.8亿人次。
湿热也好,阴冷也罢,广东妈妈一年四季都能找到往砂锅中丢入当归、枸杞、虫草花,煲一锅靓汤的好理由。在广东的部分温泉中,除了常见的泉池你还能找到陈皮泉、枸杞泉,真正的广东人狠起来连自己都“煲”!
福建山脉纵横的地形赋予了这里优越的地热条件,福州三分之一的中心城区都分布着地热资源,号称“泡在温泉里的城市”。不但五代时期的“古三座”温泉遗址保存至今,而且康熙年间开发的温泉如今依旧开门迎客。
老福州的生活悠然,讲究清晨排队,赶在5:30入温泉泡“头汤”。他们可以在温泉澡堂里打牌、喝茶、搓背、吃糕点,享受“透骹”的一天。《说文解字》记载“骹,胫也”。福州方言中表达舒服、畅快的“透骹”正源于脚部接触温泉水的温暖与舒适。
东南最特别的温泉便是台湾温泉。由于漫长的日据时期与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历史,台湾省温泉文化的发展迥异于东南其他省份,著名的文山温泉、阳明山温泉都尽量融入周遭环境,修出了几分野温泉的生猛,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高原山地之间藏着最野的温泉
虽然东南地区温泉酒店密集,但是温泉数量与水温之最,却是大西南的温泉群。印度板块不断挤压欧亚板块不但形成了青藏高原、横断山脉高耸崎岖的地形,也带来了丰富的地热资源。云南是中国已探明温泉最多的省份,西藏则是地热资源利用潜力最大的省区。
西南地区不但温泉多,而且热度高,我国12个省(区)大于80℃的温泉有136处。其中以西藏为最多43处;云南次之36处。西藏、云南、川西甚至还存在间歇喷泉和水热爆炸现象。
在高耸的青藏高原,旅行者通常都会被反复嘱咐不要随便洗澡。藏民一生只洗三次澡的骨灰级刻板印象依旧在流传。其实,藏族很喜欢泡温泉,不但藏医将泡温泉视作传统疗法,有条件的牧人也会定期去有温泉的牧场待几天。
拉萨德宗温泉与拉萨、日喀则之间的羊八井温泉,当地藏族已经泡了至少几百年。唐代的《法苑珠林⋅王玄策行传》就提到过:“吐蕃西南有一涌泉,平地涌出,激水高五六尺,甚热,煮肉即熟,气上冲天,像似气雾。”指的很可能就是羊八井的某个出水口。
传统上藏族会在同一温泉的不同泉池中区分男女,中间用古朴的石墙隔开。原生态的温泉与周边的草甸、雪山浑然一体,除此之外别无多余的人造物。
青藏高原东缘与横断山脉在川西高原汇聚,地下积蓄着“狂躁不安”的能量,形成了数条地震带,也让这里点缀着形态各异的天然温泉。凉山州更是藏着世界最大的温泉瀑布——螺髻九十九里。
西南温泉的最大特点就是野性,以至于野到难以被人力驯服。偏偏有资深背包客为了体验野温泉跋山涉水。
在云南西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黎贡山森林腹地,分布着百花岭阴阳谷等野温泉,没有富丽堂皇的酒店,没有完备的配套服务,甚至连更衣的小房子都不方便多人使用。但是在疲惫的徒步后,偶遇野温泉,这样的感受用钱买不到。
贵州温泉是西南非常特殊的存在,不同于西藏、滇西的火山温泉,贵州温泉以非火山温泉为主。全省有72个县区分布着300余个温泉。不论是深藏苗疆之中,号称“苗疆圣水”的剑河温泉,还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汤”,一度用来接待侨胞和外宾的息烽温泉,都只是冰山一角。
石阡更是名副其实的温泉之乡,自明万历年间石阡知府组织建设温泉设施后,经过历代的不断修缮,如今已经翻涌400多年。泡一杯石阡苔茶“泡温塘”,早已成为一代代石阡人悠然生活的一部分。西南温泉类型与温泉文化也像她的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一样多彩、多元。
东北:从澡堂到温泉的历史巨变
离开车站、机场的司机师傅都会推荐你体验洗浴文化的东北,是重要的天然温泉聚集区。黑龙江有五大连池;吉林分布着长白山的主体部分;内蒙古东部区有阿尔山火山;辽宁地势相对低平,并不以火山闻名,却恰恰是东北温泉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东北的温泉之乡往往打破认知,比如说大庆,不只是石油之乡,温泉资源也很丰富。而且如今的大庆温泉早已不再是印象中的集体澡堂,而是以露天温泉为代表走在了审美前列。
在同属于东北地区的内蒙古东部区,还有名字便音译自蒙古语“圣水”的阿尔山。阿尔山被四大草原环绕,却位于大兴安岭中,被火山塑造成今天的样子。阿尔山有一个温泉小镇最该有的样子: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小而美的城建,大兴安岭极佳的自然风貌,是旅行者心中待拔的草。
然而,东北洗浴文化并非形成于天然温泉,而是源于工厂的锅炉房。从澡堂文化到温泉文化,东北洗浴文化的流变是大历史走过的痕迹。
用工厂的余热烧水,并不会增加多少成本就能建起“厂矿浴池”。但是在热水器如同黑科技的年代,在家里洗热水澡不但奢侈、麻烦还容易冻感冒。在重工业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年代,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最不缺的就是厂矿的锅炉,集体浴室自然而然成为当年“大厂人”的福利。
随着“厂矿浴池”越建越多,成为东北几十年、几代人的集体生活记忆。东北人在家里洗澡只算将就,在澡堂里搓背,搓秃噜皮才算洗干净的精神洁癖就此成型。
随着自90年代以来东北工厂逐渐转型,而香港桑拿文化、日本汤泉文化影响日益扩大,东北的澡堂开始向温泉转型,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始被广泛应用。在东北,温泉可以是金碧辉煌的正统东北罗马风,也可以大道至简形成“正宗东北北海道风情”。
不论哪种风格的温泉,都不会缺少种类丰富的海鲜自助餐、膂力过人的搓背师傅,和种类丰富的娱乐项目。完搓到位了的大哥甚至可以去温泉图书馆,摊开本《周易》陶冶情操。东北的洗浴文化再次领跑全国,不但辐射包括京津在内的整个北方,甚至还让全国的温泉都卷起来了,门票不包括花样百出的自助餐都不好意思叫温泉。
不论在寒冷的东北大地,温暖的东南海滨,高寒的青藏高原,天冷了就想泡在温泉里,是天南海北中国人的共识。透过温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地区生气勃勃的市民文化,是鲜活的生活史,是对冬日生活中暖意的追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 (ID:didaofengwu),作者:风物菌,编辑:毕拙林,图片编辑:鲸鱼,地图编辑:邵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