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停机坪 (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昨天朋友给我发来消息,说:飞了那么久,没想到还能遇见这种事。我问咋了呀。她说明天的航班,飞哪确定了,哪架飞机也确定了,几点飞也确定了,可我的组员居然没找齐。我说人呢?她说:都在家躺着呢。


听到这儿,不得不深吸一口气,这种局面,比想象中发生的还要快。


不管怎么样,我们身边两条杠的人越来越多,前天一共跟五个人聊了几句天,四个人是阳的,都处于在家的失措状态:不知道自己是会吞刀片还是会暴食。


也可以想象得到,在空勤队伍里,越来越多的两道杠已经出现,很多人除了担心自己的健康,也要考虑自己拖着病躯上了飞机能不能履行好职责。


千万不要说,为什么别的行业行,你们怎么就不行。我们也可以行,但民航局应该要有个部门签字明确,告诉我们:你们哪怕确诊,航班也可以照常执行。


不然这个责任,对我们乘务员个人来说是万万负不起得。


很多目前仍坚挺在“一道杠”的空乘姑娘们告诉我,现在除了在航班上做好防护,回家之前恨不得用消毒水和酒精把全身都泡一遍,连头发都要喷好几遍酒精才敢进家门。有的独居,回了家就再也不出门;有的跟父母老人生活在一起,也极为担心把病毒带回家。


“没办法,身子骨本来就很弱,感染能晚一天是一天。”


眼下,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当前比较要紧的应该是:除了尽量避免战斗减员,更要尽量避免非战斗减员,确保人力资源保障跟得上航班生产节奏。


既然要减少非战斗减员,那么南方某航的这个做法就值得商榷了。(请注意用词,我没有否定,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南方某航搞了个活动,名曰“百日训”,目的为了提升个人能力。而在眼下,这个活动还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原本可以网课的“国际培训”等,也恢复了线下面对面培训。


为此,乘务员们感到十分困惑与不满,面对旅客时,客舱里咳嗽声此起彼伏,这是自己的工作,无可避免。但下了航班后,能不能尽量减少些聚集。有时候正在上面讲课的教员,或者坐在下面的学员,课堂中间止不住的咳嗽,惹得其他人心惊胆战。


我个人浅显认为,当前形势下,并不是一个提升乘务员综合素质的好时机。其中有太多暴露感染的环节。


比如跳水,乘务员们不可能带着口罩跳水,大家轮流从模拟舱鱼贯而出跳入泳池,还要从泳池中登上救生船,大家就像沙丁鱼一样紧紧挨着坐,彼此之间毫无防护;而进行灭火实操时,多人练习穿戴同一个PBE时,不可避免的发生口罩脱落,交叉感染之处无所不在。


真的很想替大家问一句:就非得是现在吗?就必须得是这个时候吗?


且,还有一层矛盾:客舱部每天大会小会,一边要求乘务员做好自身防护减少感染,一边又组织这种感染风险极大的培训,让人感觉十分疑惑。


如果说乘务员在航班上被感染属于被迫无奈,那这种非战斗减员导致乘务员一片一片倒下,航班谁来飞?民航复苏谁来做?


这个问题,南方某航已经有多名乘务员去跟公司反应了,但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我想了一下,客舱部现在既想要“航班量要大量恢复,安全上不能掉链子、服务上也要跟得上,所以培训势在必行”,又想要“乘务员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感染,已经确诊的尽快恢复飞行。”


这个目的性我们很理解,但是否存在些许不合理的地方,还应当继续探索。列位觉得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停机坪 (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