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究科学 (ID:deepscience),整理:徐诗露、钱凝露,原文标题:《专家热议eLife颠覆学术出版模式?“他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国际知名生物学综合期刊eLife近期宣布,从2023年1月31日起,所有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eLife都不会作出接受/拒绝的决定,而是直接发布在其网站上,其中发布的内容还包含了公众评论,作者对评估的回应等。
eLife将这一模式称为eLife Assessment(eLife评估),认为它更透明、更快、更公平。
这个消息引发了各界科学家的激烈讨论,有人说,这一决定相当于取消了期刊编辑的“守门员”,也有人说,eLife的这个模式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创新。
最近,ScienceOpen和Deep Science联合,邀请了张月红(浙江大学学报前总编)、王晓峰(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编辑)、程磊(Cell Research/Cell Discovery编辑部主任)、薛海宝(ScienceOpen中国区总监)四位嘉宾共同探讨eLife这一新举措。此次讨论的话题聚焦三个方面:1.eLife最新举措带来的启示,2.开放同行评议,3.预印本模式。一起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问题一:如何看待eLife这一次出版模式的改革?有无创新之处?
张月红:对于eLife这一次出版模式的改革,我主要想讲一下他们的新举措的这几点内容。
eLife总编辑迈克·艾森(Michael Eisen)是在2019年上任的,他是一个非常“激进”、“不安分”的科学家。他认为,“期刊是个时代的错误,印刷机是在互联网之前发明的,因此才有了期刊,我想摆脱期刊这个产物。目前科学评价的系统的部分功能有些失调了,因此我们需要在评价方面做一些创新。”
艾森上任的时候,eLife整个团队都认为,“他来了,一定会有变化了。”目前看来,的确是这样的。
我认为,他这一次改变的理念是创新的,我们不去评价这种创新是对是错。艾森这一次改革的核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突出文章的科学质量,而非期刊的科学质量。这就是其中有关理念的创新之处。”
eLife编辑部主任在受访时也表示,“我们的这一措施,是顺应开放科学的趋势,我们旨在打造更开放、更快、更公平的共享体系。”
在具体的举措方面,他们首先做的是“抢速度”,同行评议需要很长的时间,论文发布到预印本之后,eLife紧接着就会进行评审,在社会的关注下,被邀请的评审专家也希望自己的评价更科学。社会的关注对于评审专家来说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学术责任,能让同行评估更客观。
从形式上来讲,面对有人提出“谁来把第一关”的问题,eLife的回应是,他们首先会有一个初审环节,编辑初审团队正在制定一些重要的规则条款,比如他们以前的评估可能同时注重文章的趣味性和新颖性,现在在权衡之后,他们更加注重“新颖性”,保证了文章的创新性。
此外,他们正在和许多评估机构在谈合作,比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简称NIH)等,让这些机构把他们的这种创新放到评估机制里。也就是说,eLife不仅在做创新,还考虑了后续如何获得科学界的认证(注:国内相关部门是否也要争取将预印本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去呢?)。
最后,eLife表示,以前他们可能更注重期刊的发表,而现在,他们把重心转移到了文章的发表上。
总的来说,我认为eLife对于自己要改变什么、怎么做、谁来进行评估几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因此我认为,艾森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王晓峰:传统上,大家还是比较认可期刊的论文同行评审环节,当然这个模式也有问题,并受到一些人的批评,部分期刊在选择发表论文时,除了考虑论文本身外,还会考虑期刊的地位、经营等问题。
因此,他们对于论文的处理有时会背离自己的初衷,并非完全基于科学性和突破性来评审,这会影响很多文章的发表,而eLife的这种改革或许可以改变这一点。
当然,至于eLife后期会如何发展,文章的体量和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我们目前还无法做出评估,但我相信他们依然会非常重视期刊内部的评审。
另一方面,这种改革可能会带来一个比较好的趋势。现在的作者投稿,往往是先投一个期刊,如果不通过,换一个期刊来投,这个过程中需要多次投稿、多次修改,这样一轮又一轮地修改非常影响文章发表的周期。
如果eLife的新模式得到认可,可能今后的投稿就会变得高效很多,通过了期刊编辑部的审稿后就可以发布,不需要再去找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期刊。
如此一来,一些论文就不需要再去选择很多期刊进行投稿,这可以大大节约发表环节的时间。
程磊:用四个字来形容eLife的这一举措:“No zuo no die”。
eLife创立时的初衷,是抨击严重延缓科学论文发表的审稿模式,因此它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发表过程顺畅的顶尖期刊平台。
新的理念可以说是“我既要拿奥运会冠军,但我又不想要痛苦的训练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悖论。
最开始由于eLife主编和出资机构的强大影响力,eLife论文学术水平还是有较高的量级的,但后来他们论文水平有些下滑,生物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其实是比较清楚的。现在的学术水平大体相当于Cell Reports、PNAS这样的量级。
因此,事实证明eLife原先的理念是很难实现的,他们没办法既保证学术质量顶尖,又让大家发表论文的过程变得轻松。
我们通常所说的同行评议,大部分的作者都会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修改,最后审稿人/编辑认可之后进行发表。对于顶尖期刊,编辑相对来说会介入的更多一些,在综合考虑几位审稿人的意见之后决定是否录用,有可能和某些审稿人意见不同。
这次eLife改革的重点是编辑不介入,审稿意见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只要送审,作者是否愿意修改都不影响其“发表”。因此,这个改革会出现的问题是,经过这样审稿之后发表的文章,究竟算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同行评议,这样发表的论文结论是否可靠。
后续参考这些文章的学者,可能需要先重新将文章的所有修改版本看一遍,判断它是否可靠,才能进一步考虑是否引用。实际上,这个过程非常繁杂,很难进行,也完全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即科研是不断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如果学者们不能直接引用前人的科研成果,还要重新判断一遍,那科研怎么进行下去呢?
薛海宝:对于eLife的新模式,我非常赞同张月红老师的观点,它是一个已经准备好了的模式。
之所以它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在2020年12月份,eLife就已经发布了一个“先发表,再评审”的政策,在这之前,他们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eLife上的投稿有70%来自于预印本。
因此,eLife在2021年7月就开始实施这个政策——所有的文章都来自于预印本,本质上eLife就是一个预印本+期刊的形式。
还有一点就是,eLife有大量来自国际基金会的支持,因此它有底气和财力去做“只发表,不拒稿”的改革。
问题二:eLife能否解决同行评议存在的缺陷?执行过程中可操作性如何?
张月红:eLife做出这样的创新并非一蹴而就的,他们从2019年起就开始在尝试了。他们对投稿的300篇文章经过了初审,只有29%进入了同行评议,最后能够发表的可能只有15%。由此可以看出,eLife并非不重视质量,而是把质量从“期刊”转移到“文章”上了。
任何创新都会有各种评论出现的,这也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虽然同行评议并不能100%地保证文章质量,但相对来讲它还是科学把门的一个关口。而eLife的期刊编辑也是相关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因此他们是希望做好送审的“守门人”角色。
另外,期刊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得到了同行评议认可的平台,而预印本的优势在于,它的文章发表得足够快。
对开放同行评议的创新,eLife并非第一家,而其它几家,如F1000、欧盟开放出版平台(Open Research Europe)等也在做,而且ORE不仅关注论文发表前的同行评议,还关注论文发表后的同行评议,甚至将同行评议的意见公开,并允许引用。
我认为,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但是eLife敢于创新这一点,我是十分欣赏的,“改变”永远是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的动力源泉。
而关于同行评议是否能保证质量的问题,我认为eLife考虑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eLife发布公告称,他们正在拟定一些关键技术词汇,从而更能找出有新颖观点的文章。
王晓峰:大家现在关注的问题是,期刊以后会开放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可能所有的文章都是开放获取的,但这样下来,科学家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不够用了。
因此,在文章量增大之后,必然需要有人对文章做一些筛选,这一点也可能会给期刊带来很大的变化。
当然,同行评议其实也很难完全保证文章的质量。虽然这个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的筛选提供一些帮助,但从科研角度来讲,我们对同行评议还需要保持自己的警惕性。
eLife的文章有没有得到一个公正的、透明的评审,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公正、透明是否能通过公开的形式去实现,目前这一点还不好判断。
程磊:大家对同行评议主要的疑虑在于,这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黑箱操作的问题。其一是可能有拖延时间的问题,其二就是可能会要求作者补充不合理的实验。
开放评审之后,同样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匿名时评审专家可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公开之后有些意见不方便提,专家就可能会选择不提或者不审。我认为简单地将同行评议改为全开放评议,并不能解决论文评审的问题。
顺便提一下,发表后同行评议也没有太大的操作性,因为发表前找审稿人已经相当困难了,试想哪位专家会有时间和精力对于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评审?
实际上同行评审存在的问题恰恰需要专业的编辑的工作来解决,编辑随时监督审稿过程,可以及时提醒审稿专家或者增加新的审稿人从而避免审稿拖延太久;对于审稿意见也会进行评估以过滤部分不合理的要求,当然这主要也限于顶尖期刊,大部分期刊仍以审稿意见为主。
薛海宝:我们平台有一本英文国际期刊,鼓励审稿人在审稿的时候,将自己的姓名和单位信息公开在最终的出版物上。近期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有将近40%的评审专家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公开在出版物上,但是60%的评审专家并不愿意,尤其是提出一些负面观点的专家。
实际上,eLife在2021年7月份时也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当时作者也会有控制权,可以控制这些评论发表的时间,如果是作者愿意发表这些评论,eLife将在三周内进行发布。
可见,eLife开放同行评议这件事,是一步一步在进行的,这一点我也比较钦佩。
另外,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eLife位于出版模式不断创新的欧洲,而我们国内的出版环境并不非常鼓励这样的出版模式创新,因此结果有所不同。
问题三:给同行评议付费有哪些优缺点,会触及哪些出版伦理问题?
张月红:这个问题我在知识分子义文中提问问过eLife,但他们没有明确表态。关于是否要给审稿人付费的问题SSP在学术厨房有讨论,最终大多数人认为同行评议实际上是对科学家自身学术水平的认可,不主张给同行评议付费。
但我认为不论是不是要给同行评议的专家付费,他们的工作是值得去支持和感谢的。
王晓峰:同行评议付费的模式其实在一些国家和期刊中是正在用的,不过是否付费一般不会成为专家决定是否评审的要素。
但是整体来讲,目前论文的数量急剧增加,论文审稿人普遍处于一个稀缺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借助预印本的模式来缓解这个问题,让一部分论文接受评审,一部分论文不接受评审,因此我认为预印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程磊:目前,同行评议有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我认为这个理念非常好,因为它是站在纯粹学术的角度去做的。如果付费的话,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付费多或少的问题,付费后评审速度的问题。因此这种付费评审可能会破坏纯粹的学术生态。
问题四:eLife的改革给我国的学术出版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张月红:首先,我认为中国的预印本平台已经有几家,但响声不大,也少有科学家愿意去尝试。因此,我国如果要做预印本平台的话,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模仿,还需要技术上创新,提高预印出版的吸引力。
其二,目前中国的科研与美国面临竞争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让科研成果的质量产生影响价值,而非期刊的影响因子。
其中牵扯到的质量问题,就可以归结到科学责任问题上。eLife这次的创新就是希望通过公开的方式,来增强作者的责任,以保证文章的科学质量。
其三,开放评审可以保证同行评议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价值。因此,为同行评议制定质量标准,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
王晓峰:给我们的启示不在于eLife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而在于我们能否开展一些新模式的尝试。
eLife是在改革,改革有对有错,这是正常的。对我们中国的期刊编辑部、管理部门等来讲,问题在于是否有能力和兴趣在现有的模式上做一些开放性、创新性的尝试。
这种创新是很难的,但是要想做出成绩,创新是必要的。
问题五:在中国做预印本,会有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程磊:预印本平台缺少同行评议的机制,审核不够严谨,有混淆视听之嫌。科学家对于预印本和正式期刊之间的差别也没有完全清楚,他们常常直接引用预印本的结论,而这些结论有可能并不正确。
此外,发行预印本也可能会激化学术竞争。在一些竞争激烈、实验周期较短、实验结果出得较快的领域,比如生物化学领域,预印本的内容可能会遭到模仿和剽窃,损害文章原作者的权益。
张月红:如何建设更好的预印本平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平台建设者需要注意多个方面,如质量优良的供稿、读者群体的认可、与评议机构的合作,这些都关乎到预印本平台的可持续性。
如果能够打造可信度高的预印本平台,不单单只是模仿,而是为全球预印本树立标杆、改变人们对于预印本的局限性理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究科学 (ID:deepscience),整理:徐诗露、钱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