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研究社 (ID:yysaag),作者:Lushark,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0年初,当互联网上的人们还在为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而迷惘焦虑的时候,百度“生存狂吧”的老哥们走到了聚光灯下。
彼时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的“N95口罩”“呼吸阀面具”,在这里却好似人手一箱;大家还在为头一回居家隔离如何筹备干粮而发愁时,这里的吧友们则在品评他们早早囤积的各类罐头食品。
当时一位身处湖北宜昌的吧友成为了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居家隔离了五十多天,生活得却相当惬意,靠的就是他过去“居安思危”备下的生存物资,从主粮到零嘴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自种自发的豆芽;即便要出门,他也有着包括消毒面具在内的全套防护装备,安全系数远高于常人。

在这之前,外人们通常把这种大肆囤货的行为视作杞人忧天,觉得吧里所谓的“生存狂”不过是些看多了末世网文、玩多了《生化危机》的中二病。直到生存狂老哥们应对这次疫情的从容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才一定程度上反转了这个贴吧过去所遭遇的偏见。
膜拜学习疫情下求生经验的人们涌进了“生存狂吧”,“沉冤得雪”的老哥们也欣慰于自己的理念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倾囊传授自己的经验与心得。

三年时间过去,生存狂吧的关注数从当初的二十万出头增涨到了四十多万,这一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人切身体验了居家隔离。从囤米囤菜到备水备药,一些曾经只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生存经验,如今俨然变为了“常识”;曾经让网友们惊为天人的50天隔离记录,也成了吧里稀疏平常的经历。
近来一段日子,吧里因故又热闹了不少,但大家讨论最热烈的不再是如何优雅地适应与世独立的生活,而是用什么工具好砸开被封死的小区大门。

一
疫情将“生存狂吧”带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但这种热度并非是持续性的。
经历了2020年初的一时爆火之后,“生存狂吧”的关注人数在短短时间里上升了近10万,也有诸如《在中国,有28万年轻人在为末日做准备》这样的小型纪录片诞生,聚焦这一群体。
吧里上一回这么热闹还得是“末日预言”流行的2012年。
但事实上,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式趋于平稳,大部分来生存狂吧看热闹的新人点完关注就再没有回到这里,吧里的日常活跃人数大概也就百来人,大部分帖子得到的回复都不超过两位数。
只有少部分新人被转化为了新一代的生存狂后备军,在这里扎根,向前辈们讨教经验,而他们很快则会发现:比起探讨具体的求生技能,“备战者”和“幸存者”两大流派间的“路线之争”才是这个吧里的日常。
“生存狂”们并非是一个有着共同行动纲领的群体,他们有着诸多阵营和流派之分,“备战者”和“幸存者”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分支。
“备战者”通常致力于搭建起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小型生态圈,足以支撑自己和家人们远离现代人类社会生活好一段时间。他们通常会搭建备用的发电与蓄水方案,也从不会嫌自己家里的物资囤积“过剩”,因此常被叫作“仓鼠党”。
“幸存者”们则相反,他们不会事先筹措太多的“身外之物”,更注重于钻研掌握各类应急求生技能,做好了灾难发生时在外四处流浪、依靠搜刮物资维生的准备。这一流派的支持者总是在讨论废土环境下的便携防身武器,因此也被称为“菜刀党”。

套用游戏玩法来讲,“幸存者”走的是“吃鸡”路线, “备战者”则偏向于“种菜流”,后者无疑更符合大众对于“生存狂”群体的印象,但在吧里,“幸存者”一派占据了优势,以至于吧规的第一条就是“禁止嘲讽攻击‘备战者’”,吧里的日常氛围可想而知。

二
形成这样的状况算是历史遗留问题。
国内早期的“生存狂”爱好者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美式生存狂”文化的影响,美国国家地理拍摄的综艺纪录片《末日准备者(Doomsday Preppers)》是许多人的启蒙。
这档节目每季会采访数个生存狂家庭,这些人通常会囤积可供一家人生存数年的物资,并配备应对各类灾害的装备与方案;节目邀请来的专家则会给他们进行打分,预估他们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可以实际生存的时长。

通过该节目接触到“生存狂”概念的人很容易将“备战派”视作正统,将其作为模仿的对象。
然而比起地广人稀的北美,国内大部分家庭并不具备相似的环境条件,通常既没有足够的居住空间来囤积大量物资,也没法配备防范劫掠的重火力,那些试图在人口密集的国内城市里搭建低配“安全屋”的行为难免就显得东施效颦。
而用幸存者派的话来讲,一旦真的遭逢乱世,备战者的家就是他们的超市。

双方在吧里时常吵得不可开交,都恨不得明天就迎来世界末日,好看看到底哪一派能笑到最后。
按理来说,经历了2020年的武汉封控,一些吧友借助囤积的物资从容应对了隔离生活,也算是让“备战派”得到了实践验证,本该在吧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但事实上,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就连生存狂吧里的大部分人也依旧觉得这样的隔离生活和自己相去甚远。比起罗列一些日常用品清单,大家还是偏爱畅想更极端的末日环境,讨论购买什么款式的战术背包,或是如何获取一柄趁手的武器。

参与吧务管理的大小吧主们一方面希望将两派引向和谐共存的状态,时常保护和扶植“备战者”流派,毕竟比起成天喊着打打杀杀的“菜刀流”,“备战者”群体显得更加积极健康,有利于这个贴吧长久存续;但与此同时,往往就是“幸存者”一派的用户在日常更加活跃,是这个贴吧要想维系流量和生命力所离不开的群体。
作为对比,更加垂直专业的中文生存狂论坛“Preppercn”,没有了这些日常嘴炮,网站更是门可罗雀。

就在年初3月的时候,生存狂吧的吧主还迎合大家的喜好,联系了当时在网络上颇为走红的“无限制格斗创始人”陈鹤皋,准备让他来吧里直播教学。

起初,吧里的气氛还算不上有多紧张,毕竟会在这个吧活跃的人,不论属于哪个派别,家里多少都囤了点货。“生存狂吧”甚至一度成了“罐头美食吧”:隔离在家的吧友们终于等来了机会品鉴自己攒的各种罐头,轮番评价哪家的猪肉罐头更鲜、哪个牌子的豆豉鱼味道更正。
但随着时间推演,焦虑的情绪还是弥漫开来——再香的罐头也经不起天天吃,虽说不至于吃了上顿担心下顿,但生存狂们对于新鲜果蔬的渴求依然和常人无异,最终还是要和周围的邻居们一样,加入每天抢溢价菜的行列。
这样的状况其实在遭遇武汉隔离的吧友所写的记录贴里就都已经被提及,但两年后,相同的情景依旧重演。
三个月过后,生存狂吧的吧主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上海隔离期间的经历,讲述自己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面对80天的隔离生活,最终依然陷入了窘迫,沦落到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

他的发言被搬回了生存狂吧,结果引来了不少冷嘲热讽,有人觉得他纯属给生存狂群体丢人,换作是自己绝不会落入相似的处境。

而在几个月后,更多城市的吧友遭遇了居家隔离,吧里的诸多帖子依旧“常看常新”。

在这几年时间里,生存狂吧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尽的螺旋。
一边是不少吧友觉得疫情隔离所面对的困境不过如此,远算不上什么世界末日,能说的应对策略大家早就说透了,真正的生存狂应当面向更远大的目标。

与此同时,吧里讨论隔离相关内容的帖子却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而不论是“幸存派”还是“备战派”,都无法为发帖者眼下的焦虑与困境提供一条出路。
2020年初的时候,有人在B站上传了一个名为《备战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视频,UP主拍摄了他囤积的上百个(或许是上千个)馒头,并配音“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准备的粮食”。

近三年过去,这个视频的播放数突破了四百万,成为了“中式生存狂”的经典代表作。而就在不久前,这位UP主在视频的评论区写下了一段话,说经历了三年疫情,自己却越来越说不明白这个视频究竟代表了什么。

四
2021年的时候,有国外开发者做了个名为《末日准备狂》(Mr. Prepper)的游戏,简单来讲就是个“生存狂模拟器”,玩家可以在社区里筹集物资,在自家挖出个地下室,在里面种菜囤货、打造各类工具和武器,还要避免被找上门的巡查人员察觉。

作为一个独立游戏,《末日准备狂》的玩法比较简陋粗糙,但在国内玩家之间,它最受诟病的还是其主线流程——游戏给玩家安排的最终目标是在地下室造出一枚火箭,乘着它逃离这个被封控的社区。
这个天马行空的结局在当时被许多国内玩家批评为制作者根本不懂“生存狂”:好不容易造出了完美的秘密基地,哪有生存狂的目标是再造个火箭跑路的。

而在如今的生存狂吧,角磨机成为了最受公认的生存神器——因为它最有机会帮你锯开被铁条焊死的家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研究社 (ID:yysaag),作者:Lu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