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民说 (ID:xinminshuo),摘选自《心理学术语力》,作者:杨眉(心理学教授),原文标题:《这对情绪的重大误解!》,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情绪是“好”还是“不好”,不在情绪本身,而取决于其与环境的匹配。换言之,适时适度的情绪就是好的,而不适时不适度的情绪才是不好的。
所谓情绪(Emotion),是以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为特征的一系列主观体验。
以快乐这种正性情绪为例,当我们达到了渴求的目的,原有的紧张感就会解除,这时,我们体验到的情绪就是快乐。此时,我们主观上的体验会是愉悦、欣喜、满足,生理上会变得放松,外部表情则是笑逐颜开、神采飞扬、手舞足蹈等。
在人们眼里,正性情绪都是好的,因此,越多越好。而负性情绪都是不好的,因此,一点都没有才好。其实这是对情绪的重大误解。
抽象地看,快乐的确比痛苦好,无畏一定比恐惧好,振奋一定比沮丧好。但是,生活是具体的,我们根本无法脱离具体的情境来判断情绪的好坏。
比如在森林中遇到老虎,如果我们不感到恐惧而设法躲避,那么,十有八九会葬身虎口;而唯有恐惧,才能调动起人的生命潜能,使人拥有逃出虎口的一线生机。
再如参加高考的学生,除非他是学习的天才,否则他上了考场还轻松无比,那么他的成绩百分百会出问题——因为他的焦虑不够,无法激活考试所需要的能量。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是情绪使我们得以主动协调与他人的关系,比如通过微笑表达友好,通过热忱表达关切。我们还知道:表现快乐会使人感到愉快,表现稳重会使人感到放心,表现体贴会使人感到亲近,表现幽默会使人感到放松。
情绪还有影响人际沟通与交流的作用。和别人交流时,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不仅要注意听对方说什么,还要注意他的表情。恋人之间,女孩浅笑盈盈地对男孩说:“你真烦!”男孩不仅不会生气,还会高兴地傻笑,因为他从对方的情绪上看得出女孩是在表达对他的喜欢。但如果女孩冷冷地向他宣布:“我喜欢你。”他一定会感觉后背发凉,会很紧张。
为什么我们在和别人说话时要这么留心他们的表情,即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呢?因为人与人之间除了言语交流之外,还有非言语交流,情绪便是非言语交流的一种,它通过人的面部表情、体态、语调、穿着甚至空间距离等,向他人传递着比言语更为丰富、微妙而又真实的信息。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表情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与人相处时,我们会用冷淡表示距离,用热情表达友好,等等。此时,情绪又成了我们适应人文环境的工具。
不仅如此,与人相遇时,别人表现出的欣喜会让我们产生自我价值感。与人相处时,别人的皱眉会使我们自省与自我约束。在此,情绪又成为我们自我觉察与调节的工具。
最有意思的是,不论是实验还是经验都已证实,人类的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忧伤)都是一致的,都有着共同的生物学基础。因此,情绪不仅有助于我们和本民族人的沟通,也使我们得以和世界各地的人去沟通。
想一想,两个语言完全不通的人通过面部表情和手势热烈交流的情景,想想那场景中不时闪现的会心微笑,那表示赞成的用力点头,那种融洽与友好、沟通与理解的场景,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
情绪还有激发人行为动机的作用。
爱会成为激发人们为正义、和平、环境和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动机;
好奇会成为激发人们去冒险、探索、努力认识世界的动机;
忧伤会成为激发人们深入思考的动机;
恐惧会成为激发人们追求安全的动机;
焦虑会化作人们争取放松的动机;
激情会化作各种创造的动机……
看到情绪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适应功能、交际功能和动机功能,看到我们如此受惠于自己的情绪,我们是否能发现:情绪不论正负,都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之一。所谓正负之分,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为便于区分而已,并不存在褒贬之意。而无论正负情绪,只要不足或过度,都会导致问题发生。
所以,情绪是个中性词,过犹不及。适时适度的情绪是我们的朋友而非敌人,正负情绪皆然。
过去,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四肢、五官、内脏等有形器官的作用,但很少有人想过情绪这类无形的心理过程对于生命的意义。人们在深入地认识自己之前,往往把情绪当作自己的敌人或人性的枷锁,为此,先哲们提倡克制、控制情绪,甚至提倡消灭情绪。
这真是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人类对自己与生俱来的四肢、五官充满了感激,却对同样与生俱来的情绪充满了恐惧与敌意。也许,人在借助科学手段认识自己之前,不得不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应付自己的情绪。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在科学心理学已诞生 100 多年的今天,在人类对自身有了更深入认识的今天,在了解人是善恶并存的这一事实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学着接纳并善待自己的情绪了。
更何况,情绪恰如我们的躯体,也是我们得益于祖先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之一。
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是人类生存适应的心理工具。由于它的存在,人类才得以延续,而且能够享受生活的美好。尽管过度或不足的情绪容易使人产生问题,但这世界上有什么是在过度或不足的情况下不会生成问题的呢?
视情绪为敌人,总要克制、控制甚至消灭自己的情绪,这种对情绪的态度引发了不少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中,最常见的由情绪引发的问题包括:不能接受自己的情绪、不会表达情绪、不会调节情绪以及总想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就是能恰到好处地协调并表现自己天性中的两性特征。如果一个人不能充分发展或过度发展自己无意识中的异性倾向,就有可能产生不协调,例如一个男性过度发展自己的女性倾向,就可能显得多愁善感、优柔寡断,而如果他过分压抑自己的女性倾向,则可能显得冷酷和有攻击性。对女性而言亦然。
一个人,一个社会,如果能更多地接受每个人身上合乎比例的异性成分,那么社会就会健康许多,个人也会少许多压力。
再看乙与丙。她们是一对好朋友,高考时,乙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丙却因失误而落榜。乙在为自己高考如愿而高兴的同时却又非常自责,她不能容忍自己在好友落榜时“居然还能高兴得起来”,她认为自己“太自私”。
其实,为自己高兴和为朋友不安是不矛盾的。人有权利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更何况,情绪是自然发生的,是先于意识的。高考成功,出于本能感到高兴就如同渴极了时喝到水而感觉愉悦,这是很自然的事。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自责。得意没错,忘形才需要反省。
所以,她可以在心理上接纳自己的喜悦,同时在行为上注意体贴朋友。如果还能以建设性方式帮助朋友走出困境——比如帮助朋友总结失误的原因,同时鼓励朋友复读再考等——那简直就是完美了。所以,一个人如果肯接受自己的情绪,肯与之同行,那么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更何况,当负性情绪发生时,往往正是深入了解自己的最佳时机。
这种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为什么这件事让我如此生气、不满甚至愤怒?它触动了我的什么?现在我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负性情绪而使自己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事实上,我们正可以趁此机会梳理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的需要,从而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更何况,接受自己的情绪是获得控制感的前提。只有坦然面对并接受不由自主而来的情绪,我们才可能对自己做出自主调节和引导。
情绪问题有时还出在不懂或不会表达上。
情绪无论正负都需要表达。正性情绪需要与人分享,负性情绪则需要与人分担。
压抑正性情绪,人的快乐会减半;压抑负性情绪,人的不快会倍增。
就如同那句老话:一份快乐说出来会变作双倍快乐,一份痛苦说出来会变作半份痛苦。不仅如此,压抑自身情绪还会影响人际关系,会在人与人之间造成疏远、误解甚至冲突。
人们有个认知误区,以为快乐或者不快乐是非常个人的事,其实不然,因为快乐具有道德意义。一个总是不快乐的人会腐蚀别人的心情,让别人感到窒息,不快乐会污染人文环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快乐是一种道德。快乐的人一般朋友多,不快乐的人朋友少,原因就在这里。
从宏观上看,人们不懂甚至害怕表达情绪,是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人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情绪,快乐、痛苦、伤心、喜悦、焦虑、放松等。它们都有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可是人类文化却往往把它们做好坏之分:快乐是好的,痛苦是不好的;放松是好的,紧张是不好的。这使得人们用各种方式拒绝、排斥、否认那些“不好”的情绪,为产生“不好”的情绪而难受、自卑,甚至感到羞耻,结果使自己陷入恶性循环。
从微观上看,人们不懂甚至害怕表达情绪,是由于不懂得用建设性方式表达情绪,尤其在负性情绪的表达上更是如此。
有人愤怒时,要么强压怒火,要么出口伤人或大打出手,结果受伤的不仅是对方,也是自己;有人忧伤时,只知道向隅而泣;有人不满时,只知道憋在心里……情绪的健康与否,与人能否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临床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症状指标,叫作述情障碍(Alexithymia),用于描述这样一类心身疾病患者:他们具有“不能辨认、加工、调节情绪”的人格特征。其表现之一就是在体验和表达情感方面存在困难。而述情障碍作为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使个体容易产生包括物质滥用、抑郁、焦虑、饮食障碍等心理疾病。
因此,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训练自己体验和表达情绪,就能够从恰当的角度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管理。
表达情绪是指能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快乐、满意、振奋、不快、不满或沮丧等。
情绪表达的关键在于:表达时要注意对事不对人,注意客观描述自己对某事的感觉,而不是指责别人。例如“你这样做让我很高兴”或者“你总当着别人的面说我,让我很难堪和难受”。如此,情绪表达就不仅会增进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与把握,还会增进我们与他人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要想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我们还需要了解情绪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情绪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首先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基本情绪如快乐、热爱、振奋、平和、痛苦、恐惧、愤怒等,都是得之于造化并在种族进化中逐渐完善的。
情绪又是随时随地与我们同在的。
我们体验到的平静、愉悦、快乐、忧伤、烦恼、焦虑、沮丧、振奋、疲惫、满足等情绪交替发生,它们浸透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刻,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色彩。
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是与生俱来并有各自不同的适应功能的,如果环境给予积极的应答,这些基本情绪就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分化并发展为更加细腻、丰富的情绪与情感。如果环境未曾给以积极的反应,甚至压制婴儿的基本情绪,人的情绪能力就会退化,长大后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冷漠无情甚至暴躁易怒的人。
举例来说,在理想状态中:婴儿用微笑表达他的舒适感并吸引父母的关注,以哭泣表达不适并激发父母做出相应的调节,以尖叫表达愤怒从而强迫父母改变对他的照顾方式,以欢笑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就这样,一个看起来柔弱无力的小婴儿,却以其天生的情绪能力使他的父母心甘情愿地成为他的“仆人”。
在这样的理想状态中,婴儿与父母逐渐建立起安全依恋感——小小的他知道,只要他呼唤,就必有回声。有这种安全感做基调,他就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时间更多地用在探索周围的世界上,通过自学、观察和模仿周围人而渐渐习得更加丰富多样的情绪能力,他的复杂情绪也随着他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顺利地发展起来。
但是,如果一个婴儿得不到父母的回应,他的哭叫无人注意,他的微笑无人喝彩,他的愤怒无人在乎,他的痛苦无人关注,他的恐惧无人安抚,那么他与生俱来的情绪能力就会衰退甚至再难被唤醒,复杂情绪的发展更无从谈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机体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不关闭自己的情绪之门,他只会受到更大的伤害)。西方心理学家在孤儿院的研究证实:婴儿如果得不到爱的回应,就会变得冷漠、虚弱,甚至早夭。
所以,我们的情绪虽然与生俱来,但却未必能与我们同步发展。这不仅取决于一个人出生后是否能得到父母、亲人无条件的积极关爱,更取决于我们所处的文化,取决于一个人成年后能否无条件地积极接纳并且关爱自己。
有些人害怕自己的情绪,是因为情绪来得太快,有时甚至猝不及防。因此,先哲们常提醒我们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其实,情绪的发生和发展是有自身规律的。
情绪总是在不断变化。情绪就像海潮,有潮涨就有潮落。当我们觉得自己要被情绪淹没时,其实它已经到达顶点,开始退潮了。
有人以为,在情绪冲动时等待其退潮一定是一件很难的事,一定需要巨大的毅力与意志。其实不然,人生的许多关键处,有时甚至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和很简单的几个行为。在情绪的把握上更是如此。
因为人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太强了,借助一点点外力,它就能发挥巨大的自主作用,使我们得以避免许多麻烦甚至不幸。
把握情绪的方法很多,也并不复杂。
迅速离开刺激性环境,或在心里数数,数到一百,这是最简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两种方法。但前提是,你要对情绪的发展规律有了解,你要有情绪可以把握的信念,你还要有对自己情绪的接纳与了解。
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一个爸爸被儿子气得正要大打出手,这时他想到心理医生曾经给过的一个建议:“当你想打孩子时,你可以举着笤帚对你的孩子说,‘你等着,我数到 60 就打你’!”这个结果可想而知,不等数到 60,爸爸的笤帚就已经放下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其奥秘就在于:情绪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任何一个建设性行为都可以成为中断某种强烈情绪的因素。这种用于把握自身情绪的行为被称作情绪调节,具体来说,是指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对其情绪反应的发生、体验、表达,进行监控、评估和修正的内外在过程。
现实中,由于文化环境的压抑与约束,人们更常做的是“情绪控制”或“克制情绪”。我们习惯于把情绪当作自己的对立面去压制,久而久之,便不知道自己当下的情绪是什么了。
这其实是一种异化。情绪本是我们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之一,可我们却把它当作与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力量,以至于总不能摆正与情绪的关系:高兴时怕自己给人留下得意忘形的印象,痛苦时又怕成为别人的谈资;喜欢时要掩饰,厌恶时要压抑……久而久之,就变成与自己为敌、跟自己作对。
健康的做法是学着去体验、感受、接纳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即使对负性情绪也要善加利用,使其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而非阻力。还要学习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正性情绪,使自己具备充分的感受力和较高的敏感度,学会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充分体验幸福感。
当情绪过度时,学着去调节而非控制,去引导而非压抑。否则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待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破坏性方式爆发,严重时还会导致心理疾病。
所以,我们要学习与情绪同行,不再生活在自己的感受之外,而是学着体验、感受、接纳、表达并完善自己的情绪。
本章涉及术语:情绪、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忧伤)、幸福感、情绪的功能(审美功能、适应功能、交际功能、动机功能)、异性原型(男性意向、女性意向)、控制感、自主调节、述情障碍、安全依恋感、建设性行为、情绪调节、交互抑制原理。
本文摘选自《心理学术语力》,以随笔手法和大量案例,提炼出一份“个人心理自助实操清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民说 (ID:xinminshuo),作者: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