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原文标题:《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如何走出恐慌无助的心态?》,头图来自:视觉中国面对内心的恐慌
终于要走出这一步了。
三年了,很多人曾不止一次的想:如果将来放开了,我要……
但这几天,大家的想法却是:
中年人:放开了,万一家里的老人得了怎么办?
年轻父母:放开了,孩子得了怎么办?到底有没有后遗症?要不要送孩子去上课?别人都上课,成绩落下怎么办?
饭店老板:放开了,大家都不敢出来消费怎么办?敢出来了,员工感染了没有人手怎么办?
工厂老板:放开了,订单要不要接?接了没有工人来上班怎么办?
……
这其实是一个人生常见的现象:一个重大的决定,不但要理性的分析,还要面对内心的恐慌无助。几年前,我写过一个系列的红楼梦的解读,其中有一篇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前的心态,跟后面那个乐观豁达的乡下老太太的形象不同,此时的刘姥姥也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慌。
有感于当前很多人的心态,特意再发此文,二稿修改了其中四分之一的内容。
刘姥姥进贾府,并不是普通的走亲戚,而是家里遭了灾,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寻求救济。这种事,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还有,城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常常要接待乡下来的亲戚,临走时大包小包,大家都心照不宣。
问题在于,刘姥姥和贾家的地位相差实在太大,而亲戚关系又实在太远,路径危险不说,还很可能白花路费落得一场空,这个决定不容易下。
刘姥姥在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勇闯荣国府“打秋风”之前,开了个家庭会议,与会者包括刘姥姥和她的女儿刘氏、女婿狗子。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年成不好,活不下去了,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吧。
刘姥姥首先总结了目前的严峻形势,严厉批评了女婿不思进取,要求女婿开动脑筋、开拓思路,并且指了一条路:咱们虽然住在乡下,可到底离帝都近啊,帝都哪儿都是钱,姑爷你怎么不想想办法,去弄点来?
女婿当场就急了:弄点儿?怎么弄?打劫吗?
刘姥姥早就想好了主意:你们王家不是和金陵王家有亲吗?现在王家的小姐嫁到帝都来了,听说为人很好,你们可以去求求她嘛。
刘姥姥跟王夫人有关系吗?只是“略有些瓜葛”,女婿狗儿的祖父曾当过一个小官,巴结过王家,结了干亲,刘姥姥在很久前见过王夫人一面。后来一家人过不下去,到乡下种田,两家早就没来往了。
这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同一件事,乐观者与悲观者的看法往往非常不一样。女婿觉得人家凭什么要帮你啊?而刘姥姥觉得,万一人家要是愿意呢?
还有,两家为什么会疏远?女儿认为人家上升了,自家败落了,怎么保持来往?可刘姥姥不觉得,“你们自己拉硬屎,不肯走动,才疏远了”。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乐观者一定往好的方面想,悲观者一定往坏的方面想。两种看法,逻辑上都讲得通,但结果迥异。就像一个形象的比喻,桌子有半杯水,悲观主义者想,已经喝了半杯了;乐观主义者想,还有半杯呢。
虽然悲观主义者通常比较容易看清事情的真相,做事更靠谱,但他们往往优柔寡断,缺乏行动力,所谓“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事”,所以大家都希望自己能乐观一点。刘姥姥就是一个乐观的人,曹公也对她不薄,两次进贾府,一次比一次收获大,终于挺过了生命中最困难的一段时间。
人难道天生就分乐观与悲观两种吗?
天生的悲观者,后天的乐观者
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写过一本书,《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我把书中他的观点总结成两句话:人是天生的悲观者,后天的乐观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继续看这个家庭会议。
刘姥姥一提出到贾家求救济的建议后,女婿立刻改变了立场:这也是个办法,既然您老以前见过人家,那就请您老出马吧。
刘姥姥本意是想怂恿女婿出马,结果牛吹大了,女婿顺势把皮球踢回来,所以她接下来的反应就很有意思了,刚才还自信满满的,忽然就缩回去了:我是个什么东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去了也是白去。
事情还没做,就害怕做不成,这是悲观者的典型心态,为什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乐观达人刘姥姥第一反应也是如此呢?
作者在书一开始就指出:悲观心态的核心是无助感,就是那种认为“不管自己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结果”的感受。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无助感是天生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婴儿时期的记忆。
在你还是一个婴儿时,没有别人的帮忙,就什么也办不了,饿了没得吃,渴了没得喝,就连翻个身都做不到,这就是无助感的来源,并深深地留在了潜意识之中。
很多悲观者并不是没有办事能力,而是被这种婴儿般的无助感,冻结了行动。
女婿狗儿就是一个典型,他真的觉得这件事不可能吗?不是。他只是害怕失败带来的挫败感,穷还失去了自尊,刘姥姥其实也是如此,鼓动他人可以,轮到自己就会犹豫。
眼前的情景,没有放开前,觉得各种不自由,可忽然间放开了,一下子又恐慌起来。
眼看事情又要僵住,但既然有人愿意行动,剩下的人忽然就不再悲观,毕竟身后就是生活的悬崖,每个人都无法退步。
女婿刚才还把事情说得千难万难,一见刘姥姥愿意出马,就突然改变态度,积极出谋划策,建议刘姥姥把小孙子板儿带上,这叫“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学步婴孩”,更能打动人。
他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其实两家后来并不是完全没有来往,王夫人的陪房丫头周瑞家的在乡下买地,狗儿的爹出了不少力。
这么重要的信息,为什么现在才说?这就是悲观者的特点了,只要一想到行动,就开始陷入“无助感”,就开始冻结想象力,所有积极的因素,都会被他主动忽略。
而刘姥姥的主动出击,解除了狗儿的“无助感”,才让他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
所以马丁•塞利格曼坚信,乐观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习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效训练,摆脱“无助感”,变得乐观。
“负面ABC”的恶性循环
在家庭讨论中,女儿又提出了一个技术性的难题:“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我看啊,连门儿都进不去。”
心理学家埃利斯总结出一个悲观者心态的“负面ABC模式”,A就是adversity(坏事件),B就是belief(想法),C就是consequence(后果)。
以女儿刘氏的担心为例:
A:你知道大户人家都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坏事件)
B:你觉得自己“连门都进不去”(想法)
C:你放弃了这个机会(后果)
在“负面ABC”中,坏事是客观的,无法改变的。虽然家庭会议想出了方法,通过“周瑞家的”引荐,解决“门不好进,脸不好看”的技术问题,但女儿的担心还是变成了现实,刘姥姥到了贾府的门口,不知道怎么找周瑞家的,看门人不但不给指路,让她“远远的在那墙角下”傻等,还骗她说很快“有人就出来”。但“坏事”发生了,是不是意味着“想法”和“后果”一定会发生呢?
并没有。旁边有个老人看不下去了,乡下人上来一趟不容易,你就别捉弄人家了,给指了路。原来,找周瑞家的,根本不需要进这个门。
问题就出在这个B,也就是“想法”上,马丁•塞利格曼称之为,“悲观者和乐观者的不同预测风格”。
女儿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就是悲观者对事件的解释风格,把坏事看成是“永久的、普遍的”。刘姥姥对此表示怀疑,难道所有的看门人都是这样吗?这就是乐观者对事件的解释风格,把坏事看成“暂时的、特殊的”。
中断这个“负面ABC”的恶性循环,也就是“D反驳(disputation)”和“E激发(energazation)”。
我们来看看刘姥姥是如何跳出这个“负面ABC”的。
ABC-DE乐观训练
反驳(disputation)就是自己和自己争辩。
反驳大法之一“找证据”:看门人的任务是不让坏人混进去,我又不是坏人(这个理由好像有点幼稚,别急,下面还有)。
反驳大法之二“暗示”:一定要通过看门人吗?有没有别的途径?(事实正是如此)。
反驳大法之三“找更多可能性”:那么多看门人,只要有一个好人,我就能进去了(这个理由就靠谱多了)。
反驳大法之四“最坏结果”:如果悲观的结果真的发生了,会有什么影响?这就是刘姥姥给自己的理由,大不了“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反驳的作用不是权衡利弊,而是让自己摆脱“怀疑”,进入“激发”状态,产生更积极的行动。
“ABCDE乐观训练”最重要的有三件事:第一是反驳,第二是反驳,第三还是反驳。一旦发现自己陷入消极的想法,立刻列出ABC,然后从不同角度,反驳、反驳、再反驳,直到能够激发自己产生积极的行动为止——要知道,你的“无助感”是与生俱来的,是不会自动消失的。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乐观心态的第一责任人
总结一下“ABCDE乐观训练”的基本过程:
(分析负面ABC)
列举不好的事
回忆自己消极的想法
这个想法的后果是什么?
(DE跳出恶性循环)
四大反驳方法,不停反驳自己刚才的想法
激发:你还是很害怕,但你最终决定要尝试一下。
我们常说,“人生如戏”,这是一个悲观的看法,但后面加上“全靠演技”,就变成了一个积极的角度:每个人都是人生大戏的一个演员而已,乐观就是不挑角色,演技又好;悲观就是迟迟进不了角色内心,不断跳戏。比如说,被领导批评了,不要觉得他是在针对你,这就是他在扮演“领导”的角色,顶多是“表情做作,略显浮夸”而已,你要做的,就是扮演好“下属”的角色,日后才能“相逢一笑泯恩仇”。
高阶的乐观者都是从悲观者中一路走出来的。他们不是阿Q这样的低阶乐观者,而是希望拥有一个豁达的人生观,拒绝简单的道德判断,包容现实的美好与丑恶,消解自己与世界的紧张关系。
套用当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乐观心态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