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信出版(ID:citicpub),作者:王笛,原文标题:《老黄历,神秘的权威》,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翻老黄历:日常生活没有它还真不行

 

试想一下,如果你穿越回了古代,第一时间肯定是想知道这是什么朝代、什么年份、是哪一天。没有手机,你如何获得这些最平常的信息呢?那就要去找一本日历来看一看了。


中国很早就有了历法,司马迁的《史记》便有《历书》一章:“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也就是说,上古黄帝时期,历法就已经出现了。但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历书,是1972年山东临沂出土的汉武帝时期的竹简历书。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要研究、制定历书呢?


在传统中国社会,统治者称自己为“天子”,“观天象以知凶吉”成为统治者非常看中的事情。他们对于日月食、各种星象的发生非常警惕,并以此为祭祀、参行政事的标准,天文学为皇家所独有,也是统治话语权的一种表现。最早的历法、历书记载的是经年累月观察的“天文现象”。


统治者会在朝廷专设与天文历法相关的职位,进行天象的研究和预测,例如我们熟知的司马迁,他的职位是太史令,其主要职责是起草文书、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还兼管天文历法、祭祀等事宜。


随着古人对天干地支的研究,历法中对于“岁首是哪一天”“一年有多少个月”“月首是哪一天”“今年是否有闰月”“哪一天是冬至”等重大的时间问题,都通过精准的测算和观察做出了解释。


古代的天文官还会针对特殊日期出现的特殊天文现象测算凶吉。例如《史记》中记载,齐景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6),彗星出现在东北方向,景公和大臣都以为是不详之兆,群臣惊恐。除此之外,还有陨石和流星雨等现象,这些“异象”或被人们当作吉祥,或被当作凶灾,都被记录下来。因此,日历中会预测将要出现的天象,以及相对应的凶吉。


从周朝开始,统治者就把测算好的下一年的重大日期发给政府有关部门。到西汉时期,统治者也把这种历日的安排发布给老百姓,以历书也就是日历的形式流布于民间。日历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时间尺度,尤其是朝贺、节庆、祭祀等,对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起着重大作用。


那历书在传统社会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首先,无论是皇历还是民历,都是由朝廷颁布的。只有中央机构钦天监才能颁行历法。钦天监在中国古代承担观察天文、推算历法、授时的职责,历法显示了中央的权力。


例如,明朝时期,利玛窦在1600年进京的途中,随身携带的数学书被中国官方没收,因为在中国,数学计算是与天文测算紧密相关的。我们熟知的祖冲之,既是研究出圆周率的数学家,也是天文学家。与天文相关的一切,只有得到皇帝允许才能研究,私自研究是要被处死刑的。


其次,历法还能展现对外政治关系。例如,明朝藩属国琉球、占城等前来朝贡时,均会获赠皇帝御览历书一本、民用历书十本。中国皇帝向周边藩属国赠予历书的行为,可以反映出当时宗主国所颁行的历书具有领导周边国家的意义,即周边国家的历法要跟随宗主国的历法制度,具有浓厚的政治意涵。


日历中有大量关于行事宜忌的内容。


唐代雕版印刷术发展成熟,这使得大规模印刷发行日历成为可能。北宋的一般日历除了给出常见的月份、节气、节令等时间指示,还有年神方位图,“推小运知男女灾厄吉凶法”等等。


明清以后,皇历和民历的内容日渐复杂。仅钦天监就为皇族内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不同版本的日历,比如给皇上的皇上历、给太后的皇太后历,以及给东宫亲王的东宫亲王历。不同身份使用者使用的日历,内容也有差别。


供给社会大众的民历也超出了“明确时间”的范畴,成为“定吉凶、明趋避”的指南。这样的民历又被称为“通书”,大多数是由民间私印而成的。


比如某日历在十二月初一戊辰日中,写有几种不同的“宜忌”:“木马杀、虎中、伏尸。冲,壬戌人;胎,房床栖。”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木马杀”,就是忌做寿木;“虎中”,也就是“庙中白虎”,忌修神庙;“伏尸”,也就是忌安床。“冲,壬戌人”,与安葬有关也就是壬戌年所生的人,忌在此日处理与丧葬有关的事宜。“胎,房床栖”,则是指胎神在今日位于房内的床上,提醒孕妇在当天要格外小心此处,以避免流产。


日历中这些禁忌可信吗?


有学者认为,日历反映了人们因为生活的不确定性而对择吉思想笃信不疑。日历中的卜凶吉是不具有科学意义的,不过也隐藏着人们生存的“经济头脑”。


例如在唐代,“亥日”是宜嫁娶的好日子,传入日本的早期历法中标注了四十二个“亥日嫁娶吉”的实例。

但是后来亥日成为“不宜嫁娶”的日子,这个转变发生的时间很难去考证了。敦煌出土的后唐和北宋的日历中,均出现了“亥日,不育猪及伐罪人”,完全不提及嫁娶之事,但明朝日历中明确记载了“亥不嫁娶,不利新郎”。可见,影响凶吉的是人们的观念,而不是日期。


既然有了禁忌,那如何破除灾害也成了一门生意。民间印刷通书的老板会顺便推销其他商品,比如推荐用祖传秘方七十二味药材制成的“济世仙丹”,该“仙丹”可以健脾、温胃、祛风、辟邪。


还有的印刷老板推荐自制的一种香,叫定时刻香,香上面标着记号,属于日用的那部分必须在黎明时点燃,属于夜用的部分在黄昏时点燃,香燃尽时就恰好是所择定的时辰。


这个时辰用来干吗呢?原来通书上有记载,想要知道新生儿生辰八字的人家必须预备这种香,生产之前点上香,孩子出生后把香熄灭,然后将剩下的香带到卖香的店铺,店家就可以回推孩子出生的确切时辰了。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实用性,中国传统日历一方面服务于农业生产,同时又是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指导工具,甚少宣扬格物致知的科学求知精神。因此,中国传统的日历和历算并不完全以自然科学研究为目的。

 

春天的初雷,惊醒了地下蛰虫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有紧密关系。


首先,二十四节气代表了人们的生活与自然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些自然现象包括季节、气候、物候等。


例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反映季节的节气,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等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雨水、谷雨、白露、小雪等反映了天气现象,也表现出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小满、芒种、惊蛰、清明则是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其中小满、芒种与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相关,惊蛰用来指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预示春天的回归,形象而生动。


中国民间出现了很多围绕具体节气的民俗以及禁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下面我们选取不同季节中的节气,来看一看不同的民俗。


首先,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在传统中国也是重要的节日,意思是春风打破了大地严寒的局面。例如唐诗中就有“春风吹破琉璃瓦”“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诗句,这些诗句形容了春风的力度。


立春日民间有打春和咬春的风俗,打春就是打春牛,咬春包括吃春饼、吃春盘、咬萝卜等。打春和咬春又叫报春。现在偏远农村仍旧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习俗:一个人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这张红纸印的春牛图被称为“春帖子”。送春牛图,意在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农事,莫误大好春光。


立春之后就是惊蛰。


在日历上,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为惊蛰,由于气候回暖,同时春雷声唤醒所有在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也会应声而起。“惊蛰”的字面意思便是春天的初雷惊醒了地下蛰虫。


所以古时在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四角,以香味驱赶虫、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驱赶霉运的习俗,亦即“打小人”的前身,这种民间风俗多流行于广东地区。


现在在广州或香港一带,依然能够在每年惊蛰看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说着打小人的咒语。打小人的目的就是希望小人知难而退,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快。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


立夏在古代也是一个颇受重视的日子,经历立夏、芒种、大暑,人们感受一年中最火热的季节。


江西一带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喝立夏茶,夏天便苦难熬。江浙一带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民间俗语还称“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意思是立夏时吃鸡蛋,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耐暑。各地视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习俗。


大暑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民间有些地区的人茶余饭后有斗蟋蟀为乐的风俗。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例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思便是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就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想要躲也来不及了。


同时,大暑也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节气,例如民间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大暑,热死老鼠”的说法,生动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夏天的看法。


炎热的节气往往是疾病横行的时期,在浙江台州湾一带,有“送大暑船”的习俗。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时节为甚。人们认为这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更在大暑节气这一天,用特制木船将供品送至江口,意思很明显,就是送走瘟疫,祈求平安。


一到立秋,便说明炎热的夏天结束,已经转到了秋季。有一句谚语“立秋之日凉风至”,就是说一到立秋,就要步入凉爽的秋季了。


过去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帝王们都会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迎秋。此时炎热已过,正是军士们勤操战技的好时光。


入秋之后,气温渐渐凉爽起来,民间的大众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了。在立秋时节,尤其是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间习俗。


在陕西商洛竹林关一带流传着“摸秋”的习俗。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伴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习俗中有很多说法。摸到南瓜,易生男孩;摸到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这天夜里,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


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在古代,人们将立冬看作相当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皇上去郊外迎冬,并且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


冬至是冬天最重要的节气,因为临近年关,这时候家家户户置办鸡鸭鱼肉等,准备迎接新年,饮食方面比较丰富,所以又被人们称为“肥冬”。此外,人们都是欢欢喜喜地过新年,因此冬季还有“喜冬”之称,顾名思义就是欢喜的冬天。


另外,九九消寒歌也是节令民间歌谣。旧时,冬季来临,小孩子们常会吟唱这样的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在唐宋时已经非常流行,尤其是在北方。北方冬季严寒,所以九九歌能够反映出人们对冬天的感受,并且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春天的渴望。


二十四节气不但反映了季节的变化,更体现了传统中国民间的生活。围绕节气中的主要节点,形成了众多与信仰、禁忌、仪式、养生、礼仪等相关的民俗活动,反映出传统中国大众如何顺应自然、依循自然时序生活。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二十四节气更是指导了传统的农耕生活。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天时、地利、人和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传统农业社会,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


二十四气节是根据黄河流域的自然气候特点总结出来的。它所反映的农事季节,虽然便于人们掌握农事活动,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古代的农业思想“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便是提醒人们天时、地利都要掌控。我们就从二十四节气中挑选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节气,来看看如何通过天时、地利获得农业丰收。


春天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


立春是全年的第一个节气,非常重要。唐宋时期,“打春牛”的活动十分流行,这是一项官民同乐的活动,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还有行为艺术的美感。在立春这天,皇帝在皇宫主礼,地方官在地方主礼,用泥土塑成春牛,还要在牛身上涂上彩绘,由人装扮成掌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鼓乐齐奏,句芒神鞭打春牛。迎春仪式代表一年农事的开始,寄托着丰收的渴望。


立春之前,老百姓都会到集市上争相买来“春牛”。《岁时广记》中记载,有的春牛制作精细,像猫那么大,旁边还有一个用泥塑成的乐工,正是“打春牛”场景的再现,富贵人家经常买来当作赠礼。


“雨水”时节对农作物生长也相当重要。此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需要充足的雨水来滋润庄稼,于是春雨就显得尤为可贵了。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春雨贵如油”“肥不过春雨”的说法,就再合适不过了。


《耕织图册》,清,陈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耕织图册》,清,陈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春季还有一个节气叫惊蛰,传统民间常常将惊蛰的天气现象和农作连到一起。谚语“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说的就是惊蛰这一天打雷或者下雨,这一年的收成一定会好,生产的米像泥土那么平常,对丰收充满着向往。


但是有些地区忌讳惊蛰之前听到雷声,并总结出“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认为惊蛰前后打雷,这一年注定是一个水灾年。


清明前后,就是点瓜种豆的时节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一到,种庄稼最好的时节也来了。


立夏代表着夏天的到来。


这时气温普遍升高,农作物进入一个生长繁盛的季节。


但这不代表农夫在夏天就可以得到休息。不光农作物生长渐旺,田间的杂草也疯狂生长,这些杂草会夺取泥土中的养分,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谚中关于这方面的描述很多:“夏至棉田快锄草,不锄就如毒蛇咬”,“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可见,锄杂草是这一时期农民重要的工作。


在夏天也有种植的活动,例如芒种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此时天气炎热,已经进入了典型的夏季,农事耕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存活率就越来越低,因此民间农谚“芒种忙忙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芒种,农民除了忙于种植,也会进行收割。芒种时节麦子已经成熟了,于是人们就在这个时节争分夺秒地收割田里的麦子。因为此时夏天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随时变化,如果麦子成熟,没有收割到仓中,这时下一场雷阵雨,那么小麦的收成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便有农谚说:“种在地里都是草,收回囤里才是粮”,“麦收如救火”,等等。这些农谚想必是经过了无数惨痛的教训总结出来的。


立秋是收获的开始。


立秋前后气温仍然较高,人们还盼着有“及时雨”。一些快速成长的作物在高温下非常需要水分,例如大豆、玉米、棉花、甘薯等,秋旱会给农作物造成损失。如果这时下雨较多,便会丰收。例如有农谚说“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有雨,秋收有喜”。


秋天虽然是作物成熟的季节,但过多的雨水也会影响收成,所以立秋还是有很多农业禁忌的。例如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而“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在说:如果在立秋日听到雷声,冬季农作物便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过风调雨顺的日子。


处暑才是真正的收获季节,田间、果树上已经长满了成熟的果实等着人们采摘。这个时候,传统的乡村都会出现“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的景象。


为了庆祝收获的喜悦,人们还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来祭祀农神,非常热闹。这些仪式既是答谢神灵,也是祈求神灵保佑能有个好的收成。


为了表达喜悦的心情,有的村庄白天敲锣打鼓绕着村寨游行以庆祝秋收;有些村庄还搭建了戏台,请戏班子来唱大戏。


立冬和冬至,农民进入休息憩养阶段。


冬季大地冰封,寒风呼啸。立冬是冬季的大节,在民间有“问苗”的活动,不同地区的农民到神庙卜问来年是丰收还是歉收,看看新一年的农事“运程”。“冬,终也”,人们还要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这又叫作“补冬”,储藏能量过冬。


小雪之后,田间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农活,于是人们开始为过冬做准备,当然也得很好地照顾家畜,让它们顺利过冬。在严寒的东北地区,人们在家点起炉火、闭门不出。


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的积雪覆盖了大地,可以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为寒流的侵扰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提供了良好的越冬条件。


同时冬天的积雪也可以待到来年春天融化,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所以便有“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冬至是祭祀的节气,俗称腊祭,传统民间都会举行祭祖祭神仪式。不仅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天也要全族在祠堂聚会祭祖。


虽然农事与节气的关系是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未必总是客观事实,然而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民经常要“看天吃饭”,气温和降雨往往是农业社会重要的影响因素,民间的谚语往往能够反映出农民的文化和观点。


时令、节气、农谚,作为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时指针,在农耕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将耕作经验以农谚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些农谚也在演变中不断得以完善。按照固定的节气进行一定的农事耕作活动,既反映了人们的耕作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化的丰富多彩。


(本文摘编整理自《碌碌有为》,王笛著,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0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信出版(ID:citicpub),作者:王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