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中国游客在纽约华尔街的铜牛前合影。(2015年8月24日)
华盛顿 —
中共二十大召开在即,中国全国各地的严厉疫情管控政策有紧无松,对于出入境的管理也极其严格。目前在清零政策控制下,中国持因私护照出国旅游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中国的大门究竟何时彻底打开令所有人都感到期盼又觉得不甚乐观。同时,美国的一家咨询机构发现,即使日后可以出国旅游,不少中国人担忧于大规模枪击及其他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更加青睐美国之外的旅游目的地。
美国不再是被中国人青睐的海外旅游目的地
自2019年中国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以来,时间已经在疫情阴影笼罩之下过去两年半。如今,全世界除了中国之外大部分国家已经取消因疫情带来的旅行限制,恢复了以往的生活常规。
9月12日,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市场信息调研机构“早晨咨询”(Morning Consult)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旅游者的报告。报告基于对1000名中国人的出国旅游意愿进行调研,题为“中国旅游者忧虑美国大规模枪击以及其他暴力犯罪”。
报告称,在受访人群中,大约1/5表明一旦时机来临,一定会出国旅游。
报告指出,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美国的外国旅游者消费榜上,中国排名第三。不过,此份报告可能会让美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略感寒心:受访者中,54%表示想去欧洲旅游,只有35% 表示想去美国旅游。而针对这些35%的对美国感兴趣者接下来的问卷发现,他们当中有高达93%的人表示,美国的暴力犯罪让他们最感忧虑,甚至可能改变主意放弃美国而去往别地旅游。
资料照:中国游客在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前合影。(2015年7月8日)
如果说受欢迎国家名列前茅的日本、韩国、欧洲等国有地理位置近和飞行时间较短等优势,那么和美国相比,此份报告还发现,中国游客对地理位置和花费相近的加拿大明显更感兴趣。
报告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枪击案报道力度之深之广,无疑给中国民众造成了深刻影响,尤其是今年5月的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的校园枪击案,该事件造成21人死亡。
在早晨咨询问卷的所有受访者中,大约57%的人表示“枪击案之类的暴力犯罪是我不想去美国旅游的首要原因”;而在比较熟知尤瓦尔迪枪击案的受访者中,大概74%的人表示了这样的想法。
“国际税务和投资中心”国际项目部主任何伟龙(Wesley A. Hill)(照片 由本人提供)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税务和投资中心”国际项目部主任何伟龙(Wesley A. Hill)曾经在中国生活学习,直到疫情爆发之初离开。他告诉美国之音,自己在中国生活的时候也发现,中国老百姓特别了解美国的枪击事件。“有时候我们在闲聊的时候,我一般会讲天气啊,美食啊什么的,但是他们一旦发现我会讲中文,就会问我,美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枪?”
清零政策让中国人既不能也不敢出国旅游
“早晨咨询”的这份报告还提到了中国公民对于新冠疫情的担忧:大约2/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出国旅游,染上新冠的可能性让他们非常忧虑。忧虑不只来自生病,更有回国后一系列的严厉隔离政策,甚至痊愈后还要遭遇就业歧视。
在5月23日中国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移民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在回答关于“非紧急非必要不出国”的问题时说,“短期出国,有出即有入,国际航班尚未全面恢复,短期出国人员如果滞留在境外,将增加染疫风险,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不必要损失。为此,目前组团出国旅游活动仍然暂停,也不鼓励个人出国旅游观光、访朋探友。”
一名中国游客站在北京的主题公园竖立的纽约自由女神像前拍照。那个年代的中国民众还很难得到出国旅游的护照。(1998年6月19日)
目前,中国公民如出国原因是就业商务、科研、留学、就医、探亲等必要事由,尚可得到允许,但是对于以旅游为目的的出国行,大门基本上已经关闭。
居住在北京朝阳区,从事文化交流工作的周女士(此处应本人要求为化名),疫情爆发前每年出国旅游至少两次。她最后一次出国旅游是在2020年1月,非常幸运的赶上了中国公民可以出国旅游的末班车。自从那次从新加坡和印尼旅游回来之后,她还没有踏出国门一次。
周女士告诉美国之音,她很怀念可以出国旅游的日子:“早就想出去旅游,哪怕不出国,去趟香港也可以啊。”
已经持有美国签证的周女士表示,一旦旅游放开,她肯定会选择再去美国旅游。“因为首先我去美国容易方便啊。而且去美国到了美国以后,什么要求都没有。然后美国我有好多朋友,去见见朋友也挺好的。”
周女士平时也会关注美国的新闻,但是对她来说,枪击案或者暴力犯罪并不让她感到担忧:“去哪个地方都有风险嘛。枪击案对我没有影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枪击案是我去美国要担忧的地方。”
对她来说,染上新冠才是最麻烦的事情:不是出于担心健康,而是忧虑回国后面临的一系列的麻烦。“染上COVID,如果就是我单身一个人,对我来说没什么影响。但是染上COVID,回国确实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生病本身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后续有好多事就麻烦了。”
所有人都在关注清零政策何时结束
今年9月,历经重重困难终于踏上出国飞机的李女士(此处应本人要求为化名)向美国之音讲述了她的经历。她说,之前买机票,做核酸检测,各种填表,都还算顺利,真正难的是到了中国海关出关那一步。
“海关会问的很详细,而且不保证你一定会过。我知道有人被拦下来过,原因都是他们不是出于‘必要原因’出国”。李女士本次出国是因为开会,拿着海外合作方的邀请函,到了海关之后受到非常详细的盘问。
“问的东西挺出乎我意料,特别多。问为什么要去,问每一天的行程,问这个会议为什么必须得你去,然后为什么不能线上开,之后你在那边的花销是不是公司给负责。然后又翻到我的支付宝去看我的公积金,社保,在公司工作的年限,还看我的居住记录,微信的小区群,还问我爸妈在不在国内,什么时候回来,返程机票,在美国认识谁。”
因为时间太长,李女士当时都以为可能出不去了,不过最终得到放行。“我在美国这边当时行程都定不下来,因为感觉可能出不去。但是最后看半天,我觉得还是邀请函起作用了,就放我出去了。”
国门关上后,国人出不去,外人也进不来。8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旅行建议”里,把中国列入第三级别的“重新考虑”。旅行建议一般分为四级,第一级为“正常防备”,第二级为“加强防备”,第三级为“重新考虑”,第四级为“勿前往”。
美国国务院网站为把中国和香港作为“重新考虑”的旅行目的地做出了冗长的解释。解释称,任何去往中国和香港的美国公民,必须做好被隔离的准备。隔离期间不能离开酒店房间,同时准备好频繁接受核酸检测。如果检测呈阳性,该人员将会被转移到政府制定的医疗场所,此场所的各项生活、卫生、食品和医疗条件无法得到保证。
该公告还警告了新冠阳性的病人可能会强迫与自己的父母或者子女分离,在中国境内的任何人都可能面临在家隔离或者被带到集中点隔离的可能。这种隔离往往突然通知并且持续时间不可控,被隔离人可能不被允许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小区,或者大楼,甚至公寓房间。公告建议读者准备好至少两周的食品、水和药品。
何伟龙告诉美国之音,对于很多离开中国的外国人来说,虽然有朝一日重回中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当初吸引他们留在中国的原因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离开。他们在中国挣的钱相对别的地方来说没那么高了,这是经济原因。同时,中国的大环境也变了。十年前的氛围和现在很不一样,二十年前那就更别提了。”
何伟龙说,如今外国人在中国的重要性也不像以前一样高了。“中国一些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地方,国际化都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反过来,这带来一个后果,就是企业不再稀罕那些外国人了。以前,公司可能会乐于雇佣欧美人,现在变得没那么不可或缺了。”
“当然,总是会有外国人生活在中国的,只是越来越少而已。我印象中是自从2015年以来,外国人就逐渐减少,当然疫情之后封城之后走的就更多了。”
已经在机票上花费了六千多美金的李女士觉得,三年之内中国的边境管控都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
她说:“我觉得全面放开就是说中国人可以随便出来,外国人可以随便进,我觉得未来三五年我都看不到这个可能性。肯定是越来越松,但是完全放开像2019年我觉得是不可能的。COVID今年冬天还得再有一波,然后猴痘国内也有。到明年可能境外进中国的商务旅行可能会比较宽松了吧。但是中国人出境我总觉得会比较严格。”
“核酸盛世”成笑柄
在被封城将近二十天后,中国西南大都市成都周一解除了疫情封控。西藏首府拉萨则称抗疫仍在“关键期”。过去的周末,一场自诩“核酸盛世”的商业论坛成为网民批评的焦点。
中国许多城市街头可见的核算测试亭
成都市新冠疫情防控部门 9月18日发布通告称,成都全市将从9月19日零时起,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全面恢复运行。但通告要求区、市、县继续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市民被要求每周至少完成1次核酸检测;市民进入公共场所、小区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仍须查验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
9月1日,成都因发现新冠疫情全城封控,两周后才宣布在"无社会面新增病例"地区,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成都是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因疫情被长时间封控的千万人口大城市。
成都宣布解封之际,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政府为防疫工作不足向民众道歉。9月17日晚,在拉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防疫工作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负责官员称,防疫工作中暴露出"准备不足、能力不足、应对不足、执行不力的短板和弱项"。问题包括:前期核酸检测能力不足;转运组织不高效,赋码不及时;个别方舱开舱仓促,前期管理和后勤保障不到位;中高风险区服务保障不到位,个别物资保供不及时等。
拉萨从8月初发现疫情后就开始在部分地区实施封控,后来扩展到全市,迄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期间在社交媒体上也出现过民众因生活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呼吁求援、抱怨隔离条件恶劣、当局管理不力的声音,但在网络上没有引发像对上海、成都封城的关注度。现在拉萨当局承诺"直面问题、改进不足,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争取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核酸盛世"激起民愤
过去这个周末,"核酸盛世"在中国互联网上成为讨论的热词。这已说法出自一则宣传"2022核酸药物产业高峰(杭州)论坛"的活动广告。该论坛据称旨在透析核酸药物全产业链,促进产学研融合,促进中国核酸药物产业化发展。而论坛主题则为"核酸盛世今宵会·共洽产业未来观"。
"核酸盛世"的用语引起网民的愤怒。人们感叹,在"检测常态化"让民众日常生活受尽折磨的情况下,医药行业却在欢呼"盛世",收割利益还不嫌露骨。
官媒平台也出现批评的声音。《新京报》在线9月17日发出一篇快评称相关医药企业这种自谓的"核酸盛世","不过是一场'低级红''高级黑'的伎俩。署名为"胡不归(媒体人)"的评论指出,新冠疫情背景下,"公众对于核酸产业的相关信息是高度敏感的"。这种"玩弄概念甚至企图以此牟取眼前利益"的做法,是"挑逗甚至伤害了公众情绪"。
据多家海外中文媒体报道,评论在新京报刊出后不久即被删除。在引起广泛批评后,有关论坛主办方将主题更改为"核酸英才今宵会·共洽产业未来观",后来又在9月17日宣布取消论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