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处正在修建的公寓楼盘旁竖立着一个监控摄像头。(2022年7月20日)

中国房屋价格在六月份出现下滑,结束了官方声称的已经维持五个月的平稳状态。这是中国官方在今年公布的数据中首次确认了这一持续已久的现象,显示支撑中国经济的这一重要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六(7月15日)公布的上个月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价格比五月份下降了0.06%,而五月份的数据是上涨0.1%。二手房的价格也下滑了0.44%。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占比高达四分之一,一直被视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最近几年,中国监管部门为落实习近平提出“房屋不炒”的指示,收紧了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商业贷款,捅破了这个行业由高杠杆造成的金融泡沫,接着就发生了债务违约、断供潮、烂尾楼和此起彼伏的民众抗议活动,整个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

虽然去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监管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但在失业、收入下降和信心缺失等多重压力之下的消费者和遍体鳞伤的开发商们对相关刺激措施反应冷淡。

从中国各种社媒体上可以看到,从深圳到上海,从青岛至哈尔滨,从北京到昆明,全国各地房屋降价抛售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地方的房价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疫情结束后,人们广泛期待的强劲经济复苏并没有出现。官方数据显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全部熄火。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状况日益恶化,北京期待的内需增长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希望全部落空。消费端和批发端的价格指数持续低迷,通货紧缩的阴影越来越重。

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说,六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上涨城市的数目减少,新房和二手房售价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为31个和7个,比五月份分别减少了15个和8个。

在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方面,六月份,一线城市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北京、上海环比分别上涨0.1%和0.4%,广州、深圳环比分别下降0.1%和0.3%;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

在二手房价方面,6月份,一线城市售价环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二手房屋售价环比均下降0.4%,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1和0.2个百分点。

房价下滑和出口下降增加了对决策者的压力,要求他们采取更多措施来支持房地产市场并恢复低迷的需求。

市场普遍预期,在本月底举行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将会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为下半年的经济政策定调。

房地产数据提供商诸葛房亨的分析师陈晓表示:“房地产市场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来提振信心,因为小规模的政策已经无法挽救低迷的情绪。”

陈晓表示,要加大就业、增收等政策力度,支持购房。

高盛经济学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暗示将进一步放松房地产政策,我们预计七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强调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必要性。”

中国房市继续下行 “提前还贷”成趋势

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呈现下行趋势,尤其是二手房市场。最新数据显示,引领中国房地产市场二手房环比价格跌幅榜的,竟然是中国第一大经济重镇。

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如今继续呈现出下行的趋势。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了2023年6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其中有31个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小幅度上涨,但房价环比有所下跌的城市有38个。

在二手房方面,价格下跌的趋势和范围更加明显。今年6月,统计的70个城市中,有63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是上海。6月份二手房成交价格与上月环比下跌了1.2%。其次是南京、唐山和徐州。

从新房的环比价格来看,长春(0.5%)、上海(0.4%)和杭州(0.4%),是涨幅最高的三个城市。但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具指标性的城市房价来看,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环比还是同比,价格下跌的趋势都比较明显。

中国媒体“澎湃新闻”不久前曾报道称,2023年6月仅不到3成的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同比增长,环比增长的企业在百强房企中也只占到半数。有近6成百强房企的单月业绩同比降幅大于30%,其中27家企业业绩降幅大于50%。

房市的颓势也反映在建筑行业。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2.6%,降幅比1-4月份扩大1.4个百分点。目前房屋在建规模减少,1-5月,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6.2%,降幅较前4个月有所扩大。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2%,降幅比1-4月再扩大1个百分点。

短暂反弹后的一路下行

2023年以来,中国楼市在2、3月份出现了一波较为明显的反弹,但随著疫情封控期间被压抑的住房需求的释放,自4月份起,楼市快速降温。在对半年度业绩尤为重要的6月,过往房企都会加大供应力度以推动销售,但今年明显积极性不足。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今年6月单月,房企供应量创下近5年同期新低。

同时在整体经济大幅度下行,通缩局势日渐明显的大环境下,“提前还贷”,也成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数月以来的一个新热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总体减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对此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理财收益率、房贷利率等价格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居民使用存款或者减少其他投资提前偿还存量贷款的现象大幅增加。

其实,提前还房贷从2023年年初就已经引起了中国官媒的注意。“人民日报海外版”于2月15日就曾报道过“扎堆提前还房贷”的现象。民众提前还款的动机包括节省利息,减轻月供压力。包括投资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降,也是许多民众更愿意把资金拿出来提前偿还银行购房贷款的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指出,前些年发放的存量房贷利率仍然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与提前还款大幅增加有比较大的关系。提前还款客观上对商业银行的收益有一定影响,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无论是提前还贷还是房价下跌。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面临下行压力的趋势十分明显。北京的一位长期关注房产价格走势的消费者告诉德国之声,疫情管控措施结束后,北京200平米以上的大户型二手房产曾经一枝独秀般的于2023年年初迎来过一波强势上涨。但之后价格就连月下降。而如今大部分人选择提前还贷,是因为之前购房者的房贷利率都比眼下的抵押贷款利率要高。所以许多人选择了提前还款,然后再重新抵押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