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作者:付喆,编辑:詹茜卉,校对:彦文,原文标题:《GDP超越英国,日常“膨胀”的印度人居然很淡定》,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2年9月3日,印度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简称:भाजपा,BJP)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消息称:


“莫迪政府的转型性变革帮助印度实现了成为5万亿美元经济体的目标!印度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展现了她统治下经济增长的光辉典范!”


来源/Twitter BJP@BJP4India<br>
来源/Twitter BJP@BJP4Indi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的数据显示,印度一季度修正后的名义GDP为8547亿美元,超过英国同期的8160亿美元。


据《新印度快报》(The New Indian Express),印度最近公布了4月至6月季度的GDP数据显示,印度4月至6月季度的名义GDP按6月卢比兑美元汇率计算,约为8230亿美元,而英国同期名义GDP仅为7630亿美元,远低于印度。


那么,印度人对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是什么反应?这是印度官方第一次声称闯进世界经济前五吗?


印度民众:心情很复杂


在印度发布的新闻照片中,我们看到印度人笑着举起莫迪的海报,庆贺着“赶超英国”的巨大成就。


而来自现场发布的视频中,却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莫迪平静,其他人也很平静。来源/ times now<br>
莫迪平静,其他人也很平静。来源/ times now


更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印度人不仅没有什么“普天同庆”的举动,甚至大多数人并不买账。“印度经济超过英国”消息传来,人们的反应可谓千奇百怪——


“残酷的事实是,在曼莫汉·辛格博士(Manmohan Singh,2004~2014年间担任第13任印度总理)的时代,我们处于世界第三位。就是由于阿达尼·安巴尼(Adani Ambani,印度首富)走狗的经济模式,欧洲经济衰退和某些市场趋势,我们现在跌了100多位,我们要重新上去。”


“是的,反腐败党成为印度最富有的政党,一年赚480亿还不止。”


“甚至日本都在我们上面……”


“事实是:这是因为英国衰落了而不是印度变强大了!”


印度民众的态度耐人寻味。这次新闻评论中的印度网民没有和往常一样自信心爆棚,属实是罕见。甚至,几乎所有评论都对印度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消息并不感冒,一些人怀疑印度经济数据的真实性,一些人觉得第五也不够满意,这只是倒退后的小小进步,还有人借机抨击印度的富豪与政府的腐败。总的来说,评论里较为冷静客观的声音夹杂在抱怨中,群众的不满远远盖过了庆贺的声音。


印度民众为何会是这种态度呢?


“狼来了”的世界第五


印度民众不是第一次听见世界第五的故事了。早在2016年,印度国内外就开始为印度经济造势,声称印度的GDP超过英国只是时间问题。


福布斯(Forbes)在2016年撰文认为,印度在过去25年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英国却屡屡遭遇困境,尤其是英国脱欧。根据未来的增长前景,印度的经济一定会超过英国。


德国之声2016年采访印度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Rajiv Biswas),就即将到来的印度经济腾飞的里程碑事件和印度经济的整体状况进行了交谈。拉吉夫认为,以美元名义GDP总量衡量,印度实际上即将在2017~2018年期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而这一事件对印度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里程碑,因为其经济规模超过了前殖民宗主国的规模。但拉吉夫也承认,印度还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人均GDP仍不乐观。


显而易见,自2016年起印度国内外媒体就开始炒作印度经济超越英国的新闻,对印度民众来说,印度变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并没有对人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反而是最富的安巴尼等人聚敛了更多财富,穷人的境地没有丝毫改善。而大肆宣传此新闻的印度政府与媒体只是为了吸引热度,满足执政党的虚荣心而已,对普通民众又有什么帮助呢?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时,政府不仅抗疫失利,还沉迷于虚无缥缈的“世界第五”的称号,实在是啼笑皆非。


历史上的印度与英国经济状况


中世纪至今,印度经济呈现了几个清晰的阶段:英国势力介入前的莫卧儿帝国、英属印度时期、印度独立至苏联解体阶段、自由经济化阶段。


莫卧儿帝国时代(1526~1858)是印度经济的鼎盛时期,其经济产出约占世界四分之一。莫卧儿帝国时期是印度历史上最为集权的帝国,这个时期的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纺织业尤为兴盛,丝绸和棉纺织品大量出口到欧洲、亚洲市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1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高于当时的欧洲城市人口比例。


印度著名古迹泰姬陵,是莫卧儿帝国时期的建筑。来源/纪录片《世界遗产:泰姬陵》截图<br>
印度著名古迹泰姬陵,是莫卧儿帝国时期的建筑。来源/纪录片《世界遗产:泰姬陵》截图


18世纪早期,莫卧儿帝国逐渐被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所掌控,印度开始衰落。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印度本土势力武装冲突不断导致政治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19世纪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逐步扩张和巩固,带来了税收和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一方面,这种变化倾向于促进以贸易为重点的农业商业化,导致粮食作物减产,农民大规模贫困化,并在短期内导致了无数次饥荒。英国的经济政策使他们垄断了印度的巨大市场和棉花资源,棉花从印度免税进口到英国工厂,制造的纺织品再返销至印度市场。19世纪,英国取代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制造国。印度由此沦为英国廉价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地。


另一方面,英国殖民统治在印度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铁路运输系统,建立了现代法律体系,以及促进了出口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植的大规模灌溉系统,特别是黄麻、棉花、甘蔗、咖啡、橡胶和茶叶等。总的来看,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至1947年印度独立,英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印度。


英国军队进入印度。来源/纪录片《帝国诞生:东印度公司》<br>
英国军队进入印度。来源/纪录片《帝国诞生:东印度公司》


1947~1991年,印度经济陷入相对停滞期,与英国的经济增长率大致相同。1947年印度独立,政府采取“国家主导市场”的经济政策,积极奉行进口替代战略,通过工业许可证制度、信贷控制、价格政策等限制私人部门发展,一些研究认为正是这种“半管制经济”导致了经济发展的缓慢和不均衡。


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GDP年均增长率只有3.5%左右,被戏称为“印度式经济增长率”。拉吉夫·甘地试图放宽对私人部门的限制,解除对大企业的信贷配额限制,并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其投资。这番尝试虽然提高了经济增长率,却同时带来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扩大和外汇短缺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巨大转变,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苏联解体,两伊战争引发油价飙升。种种因素下,印度出现了重大国际收支危机。1991年7月,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为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正式展开经济自由化改革。这项改革放松了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大幅降低关税,放宽外汇管制。自此,印度开始向自由市场经济迈进,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大幅减少,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通过对比印度与英国的经济状况,许多观察者认为,印度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福布斯总结:


印度开始登上全球权力舞台,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分子。印度与西方之间权力动态发生重大变化,尤其体现在印度与英国达成的贸易协议越来越有利于印度。


然而,也有批评者认为,印度如今的经济状态仍然不容乐观。印度总理莫迪上任以来,开展了智慧城市项目与促进工业发展的“印度制造”政策,但去货币化计划却是一场彻底的惨败。随着全国86%的纸币被突然取消,经济几乎陷入停顿。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经济饱受冲击,印度也没能置身事外。


印度与英国的现阶段经济结构对比


印度与英国的经济产业结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巨大差异。


农业方面,印度的农业部门是其约58%人口的主要生计来源。印度拥有世界第二大可耕地资源,是世界最大的养殖虾生产商和出口商、第二大鱼类生产国。棉花和蔗糖是印度最大的农业产业。


农业对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已下降到不足1%。英国的农业符合高效集约化、机械化的欧洲农业标准,只用1%的劳动力就能生产全国所需的60%的农产品,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都达到较高水平。对比可知,印度的农业仍有待发展,效率亟待提高。


工业方面,截至2013年,印度工业占GDP的26%,雇用了22%的劳动力。1991年经济改革后,印度私营部门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试图通过压缩成本、改进管理、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新技术来应对变化。当然,这也导致了就业机会的减少。


英国是全球现代工业革命的摇篮,曾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推行“去工业化”战略,将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等传统产业转移到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国家,英国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服务业方面,印度服务业相对较发达,服务业在印度GDP中所占的份额最大,从1950年的15%上升到2012年的57%。这一数值远高于工业在GDP中占比数值,在新兴经济体中较为罕见。印度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良好的英语基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中心。印度是全球软件外包的第一接包市场,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一半以上。


与印度相同,服务业也是英国经济主要部分,尤其是金融业与旅游业。工业革命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伦敦一直是世界金融中心。金融业是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伦敦证券交易所是全球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证券交易所。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先世界,是世界第二大电视节目出口地。


因此,印度在经济结构优化上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对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英国与印度的经济比赛还在继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英国与印度的经济情况预测如下——


黑线:当前价格的英国经济;粉线:英国经济预测;蓝色:印度经济;黄线:印度经济预测。来源/彭博社<br>
黑线:当前价格的英国经济;粉线:英国经济预测;蓝色:印度经济;黄线:印度经济预测。来源/彭博社


本周,彭博社(Bloomberg)特地就英印经济局势撰文,标题极为醒目——英国落后印度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文章开头重点标注了以下两句话:


执政的保守党选举新首相,英国地位下降。


生活成本冲击英国,而印度经济飙升。


该文认为,英国落后印度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这一事实对伦敦造成了进一步打击。随着保守党首相由鲍里斯·约翰逊更换为前外交大臣利兹·特拉斯,她将接管一个面临40年来最快通胀的英国,英国央行甚至表示英国的衰退风险将持续到2024年。对于英国来说,国内焦头烂额的经济状况十分棘手,而印度已经后发制人超过英国,使英国本就衰落的国际地位雪上加霜。


相比之下,印度经济今年预计将增长7%以上。印度股市本季度出现了世界级反弹,其权重上升至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第二位,仅次于中国。


但是,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印度与其在经济上的争斗还远远没有结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作者:付喆,编辑:詹茜卉,校对: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