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作者:潇湘水冷,编辑:詹茜卉,校对:秋沙 李栋,头图来源:《风起陇西》剧照


近日,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迎来大结局。剧中,蜀汉间谍部门“司闻曹”成员陈恭(陈坤饰)与荀诩(白宇饰),面对天下三分的大势与蜀国内部云波诡谲的朝局,游走于蜀、魏两国之间,最终以各自的方式奔赴自己的理想。


陈恭和荀诩。来源/电视剧《风起陇西》剧照
陈恭和荀诩。来源/电视剧《风起陇西》剧照


自古以来,三国这段历史便以群雄并起、名英荟萃而广受欢迎。从94版《三国演义》到近年的《大军师司马懿》系列,我们看到各路英雄以天下为棋,权谋智略的故事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虽说《风起陇西》不过是披着三国外衣的“谍战剧”,但得益于视角的由明转暗,也勾起了我们对历史上三国时期情报站的好奇。真实的三国间谍,是什么样的呢?


什么样的人可以当间谍


作为一个拥有悠长智力角逐历史的民族,我们使用间谍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夏代。


《左传·哀公元年》曾记载:“(少康)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夏君太康在位时,国政不修,被后羿趁机篡权。后来,后羿的国相寒浞又篡取了后羿的王位。为了消灭寒浞,太康弟仲康的孙子少康派出间谍女艾和季杼,潜伏在寒浞的两个儿子身边,不断为自己提供情报,最终凭借区区五百奴隶以弱胜强,一举剿灭寒浞的势力。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仍,对军事技巧和谋略的要求更加多样。《孙子兵法》专门列有“用间”一章,详细介绍了间谍工作的意义、类型和方法。孙子将间谍分为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类——


  • 因间指凭借乡人身份,向敌人传递错误情报或向己方传递正确的情报;


  • 内间是指派人打入敌人内部,拥有官员身份,从而探听情报;


  • 反间指利用敌方插入我部的间谍人员,诱导其做出符合我方利益的行动;


  • 死间指一些需要以生命为代价的间谍行动;


  • 生间则与死间相反,当遇到如出使他国的任务时,其实是可以堂而皇之地探听情报并全身而返的。


陈恭应该属于内间。来源/电视剧《风起陇西》截图
陈恭应该属于内间。来源/电视剧《风起陇西》截图


孙子只对使用间谍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并没有详论间谍应当拥有怎样的素质。孙子认为,使用间谍的人,首先应当“圣智”,即拥有极高智慧,否则无法分析不同的情况,合理运用间谍;其次应当“仁义”,用自己的道德魅力收揽间谍,保证间谍不会背叛;最后还需“微妙”,能够细心把握局势的变化,既能发觉自己身边的间谍,也能判断己方的间谍情报是否属实。(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孙子对使用间谍者提出的要求,对间谍本身同样适用。孙子也道“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间谍所面临的困难,不仅仅包括隐藏身份,更包括收集情报、分析情报、传递情报、策划任务等各个方面,这要求间谍同时拥有杰出的观察能力、娴熟的交往技巧、渊博的各学科知识、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


《三国演义》中曾记载“蒋干盗书”的故事,既是反间的绝妙案例,也让不能分析局势、轻易入彀的蒋干成了千古笑柄(历史上的蒋干乃是一位“独步江淮间”的辩论大师,还是一位“有仪容”的帅哥,属实是风评被害了)。一句话总结,要成为一名间谍,首先要拥有一颗“最强大脑”。


影视剧中的蒋干盗书。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影视剧中的蒋干盗书。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仅仅拥有出众的智力,便可以成为一名间谍吗?显然不是。对间谍而言,还有一项重要的要求,那就是道德水平。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与人为善、推己及人,而是是否忠心耿耿、遵守承诺,不背叛自己的组织,坚持自己的目标。伴随着用间历史的,始终是一部间谍背叛、反噬用间者的历史。


间谍日常所面临的道德选择,要远复杂于一般的情况,甚至有时为了完成间谍任务,还需要牺牲自己。《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周瑜打黄盖”,便是黄盖牺牲自己来获取曹军的信任,最终促成了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大胜。这还只是一次短暂的为间活动,对于那些长期潜伏的间谍来说,道德和信念的压力更是难以想象的。


最后,在托名诸葛亮所作的《诸葛亮兵书》中,还提到了为间的一个要求——“沈审紧密”,也就是细心谨慎,能够审时度势。这里的优秀代表,如孙权派去曹魏打探情报的使者顾徽。


建安十年(205),曹操已基本平定北方的袁氏势力,此时东吴收到传闻,曹操意欲起兵东下。为了探听这条消息的虚实,孙权派顾徽出使曹魏。面对曹魏的处处设防,顾徽不仅应对自如,尽显使臣风度,还通过“潜采听”的方法,细心收集曹魏的情况,并加以分析,得出了曹魏“与袁谭交争,未有他意”的准确情报。事实也证明,曹魏南下发动赤壁之战,时间在建安十三年(208)。这短短的三年时间,为孙吴争取到充分的备战和发展空间。


这是“沈审紧密”的正面事例,反面代表则是诸葛亮北伐时派去出使司马懿的使者。


宣王见亮使,唯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过数升。”宣王曰:“亮体毙矣,其能久乎?”


面对司马懿关于诸葛亮“寝食及事之繁简”的询问,使者毫不设防,将诸葛亮的情况和盘托出,让司马懿掌握了诸葛亮病重、命不久矣的重要情报,于是选择坚守不出,使诸葛亮难以寻得决战的时机,遗恨五丈原。


这名使者只顾着吹捧诸葛亮,浑然忘却了自己同时也是一名间谍的身份,既无仔细考量便回答,也没有看清两军对峙的局势,轻易中了司马懿的反间之计,由此可见,“沈审紧密”四字同样是间谍的必备素质。


影视剧中蜀国的粗心使者。来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截图
影视剧中蜀国的粗心使者。来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截图


除了这些间谍的基本素质,一些需要从事特殊工作的间谍则要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技能。比如以说服和离间为任务的间谍,其基本要求便是高超的口才。而一些以传递情报为任务的间谍,更是“技多不压身”。


贺齐攻打丹杨时,“阴募轻捷士,为作铁弋,密于隐险贼所不备处”,利用了一群身手矫健的攀岩高手,打通了大军行进的道路。马超围困冀城时,为了向外求援,上邽令阎温“从水中潜出”。这潜水和游泳技巧,放今天高低也算个极限运动爱好者。可惜阎温并没有逃过马超的侦查,他虽在夜晚成功潜水出城,却在第二日白天被捕。马超没有苛待他,希望他可以劝降城中守军。阎温假意应允,被带到城下后却高呼“大军不过三日至,勉之!”因为他的宁死不屈,马超只能将其杀害。


史海掩埋下的间谍暗战


虽然从未详见于史料,为人所大书特书,但在史册的细枝末节中,我们仍能发现那些活跃于风云际会间三国间谍的身影。


在《风起陇西》中,男主陈恭和荀诩来自蜀汉间谍部门“司闻曹”。这是一个虚构的名称,在历史记载中,蜀汉并没有明确的间谍机构。但与其共争天下的曹魏和孙吴,则都有设立“校事官”的记载。从史料记载来看,这是一种用以监察内部的特务机构,长官没有明确的官品,属下也没有明确的职能划分和上下级关系,如同其工作一般迷雾重重。他们的成果却是“政绩斐然”。


曹魏的尚书徐沐,仅仅因在禁酒令时私自饮酒,便被校事赵达举报下狱,靠着友人的说情才免于刑罚。孙吴的校事则更加“功勋卓著”,光是吕壹一人,便达成了诬告丞相顾雍使其免官、诬告左将军朱据使其戴罪数月的文武全方位战绩。这种间谍行为既无益于国家的稳定发展,也很难展现间谍的优秀职业素养。


校事府间谍的“照相”技能。来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截图<br>
校事府间谍的“照相”技能。来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截图


虽然蜀汉没有明确的间谍部门,但不代表蜀汉没有间谍活动。最成功的蜀汉间谍要数诈降曹魏的郭模。建安二十四年(219),蜀将孟达率众背叛蜀汉,投降曹魏,受到魏文帝曹丕的器重。为了防止孟达威胁蜀汉,诸葛亮派出郭模诈降曹魏,故意向曹魏泄露了孟达意图反叛曹魏的计划,逼迫孟达举兵。司马懿得知此事后,一面修书安抚孟达,一面暗中急速进讨,斩孟达于上庸。诸葛亮仅凭郭模一人,便借曹魏之手除去了反复无常的孟达,为之后的北伐扫去了后顾之忧。


话虽如此,从历史记载来看,蜀汉在三国间谍战中实在是难得的“大冤种”,永远行走在“被间谍”的一线。首当其冲的便是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91年),关羽进逼樊城,同时受到威胁的孙吴和曹魏迅速达成同盟。先是曹魏的司马懿和蒋济,建议曹操派遣间谍联系孙吴,让孙吴偷袭关羽;然后是孙权利用糜芳、士仁不满关羽轻视自己的心理,派人劝降糜、士二人,阻截了关羽的后路;随后又是曹魏谋臣董昭建议派遣间谍,将吴魏同盟的消息大肆传播,极大鼓舞了曹魏守军的士气,使关羽进退两难;最后是孙吴的吕蒙,利用间谍常用的伪装技术,将偷袭关羽的部队伪装成商队,“白衣渡江”攻占江陵,断其退路。一代名将关羽,便在曹魏和孙吴的连番用间中走向了生命的末路。


影视剧中的关羽败走麦城。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影视剧中的关羽败走麦城。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其次的受害人便是刘备。他身边的间谍就在床帏之内,也就是著名的孙夫人。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孙夫人曾向孙吴传递过情报,但她的存在确实令刘备军中上下“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间”,防备间谍的压力陡然增大。孙夫人走后,刘备也没有逃过被用间的境遇。


在猇亭之战中,陆逊曾给孙权上疏,言“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也就是说刘备军队的行进和驻扎情况,早已由内部的间谍泄露殆尽。陆逊也籍此稳坐中军,用一把大火将刘备多年积攒的家底烧得一干二净。


除了刘备和关羽之外,蜀汉政权中的其他人也没有逃过“被间谍”的命运。就连以智谋著称的诸葛亮,也被己方队友痛击,向司马懿暴露了健康状况,劳而无功。


最惨的要数蜀汉后期的重臣费祎。他在一次宴会上被曹魏诈降的郭循刺杀,蜀汉政局也由此日益颓靡,终至倾覆。


费祎。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费祎。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相比较而言,曹魏和孙吴的间谍战倒是可圈可点。三国时期普遍的间谍暗战,无非是互派斥候或使者游说,都是一些短期间谍任务。而曹魏已经将间谍战发展到向高级官员渗透、长期潜伏的程度。


吴黄龙二年(230),青州人隐蕃向孙吴投降。因其口才极佳、深通刑狱之道,孙权颇为欣赏,授予其廷尉的官职。隐蕃就任后,迅速与东吴朝臣打成一片,“自卫将军全琮等皆倾心敬待”,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更盛赞其有王佐之才。只有羊衜、杨迪(孙吴宣诏郎)、潘濬等寥寥数人不以为意。正当孙吴上下都沉浸在得人的喜悦时,隐蕃忽然叛走,孙吴这才惊觉中计,很是费了一番工夫才将人抓获诛杀。


此事虽未对孙吴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却结结实实给了孙吴文武君臣一记耳光,与隐蕃相善的朱据和郝普更是连夜写检讨书请罪,朱据被限制行动,郝普畏罪自杀。赤乌十三年(250),曹魏如法炮制,令文钦诈降东吴,引起了孙吴上下的一致警觉,孙权速派吕据与朱异合兵以迎文钦,文钦见无法得逞,只好放弃计划。


尾声


间谍的故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经久不衰。当我们为前人的智慧所折服时,同样也不应当忘却他们为自己的理想所付出的努力。《风起陇西》故事的最后,陈恭为了保护荀诩选择牺牲;而荀诩则又走上入间东吴的道路。那些难以被光照耀的惊心动魄,只能透过史册的只字片语,留待后人揣测怀念了。


参考文献:

[1](晋)陈寿撰,陈乃干点校.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7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编. 孙子兵法新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5.01.

[4]李奕霏.三国时期的间谍活动研究[D].重庆大学,2019.DOI:10.27670/d.cnki.gcqdu.2019.002200.

[5]巢月.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间谍战之杰作——浅议《三国演义》的间谍与反间谍[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8,20(03):77-83.DOI:10.16325/j.cnki.ynkfdxxb.2018.03.0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作者:潇湘水冷,编辑:詹茜卉,校对:秋沙 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