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易生舟,编辑:苦丁茶,头图来源:《醉乡民谣》剧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悄悄组起了“失败阵线联盟”的队伍,刮起了一股“分享失败”的风潮。豆瓣小组里,就驻扎着成千上万的“失败者”和各种各样的“失败故事”。
你能想到的,乃至想不到的生活中各个层面的“loser”都能在此找到一方天地——“烫头失败组”“吵架没发挥好组”“旅行失败小组”“史上写字最烂小组”“社会性死亡小组”“丧心病狂亏钱小组”“炸厨房组”“世界拍照最烂小组”……小组细分的门类似乎比你大学专业课的分类还周全。
与此同时,正身处疫情中心的人们,睁眼打开手机,就能在各种微信群里刷到“5点半抢菜失败”“团购失败”“麦当劳拼单失败”等等吐槽。因为比起“解封失败”的赤裸现实,这些能喊出声的“小失败”算得上苦中作乐的有效调剂,帮助人们在苦闷中解解气。当我们被如此密集、或远或近的“失败见闻”包围时,你不得不承认,“分享失败”的风潮来了。
当代年轻人,连分享失败都卷起来了
翻看这届年轻人的失败故事,你会发现连分享失败这种行为都“内卷”了——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有人为了自嘲是985废物而创建“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这里是985、211失意者的新校园,多的是除了学历一无所有的感慨,与毕业后考研考公几年漂浮上不了岸,逃避就业蹲在家里早早盘算着退休的故事。
有人在组里投稿道,“没有比我更废的了吧。被调剂到了不入流的小众专业,校招因为成绩太差被拒,延迟毕业,公考失败,在小公司干了一段时间回到老家,无业游民家里蹲,想找到对口的公司底薪只有3500。”
跟帖里除了不少感同身受的安慰,有的人还会拿自身更凄惨的经历为发帖人打气,“选了个末流学校垃圾专业,毕业后公务员都没有这个专业,如今无业游民一年,希望能安慰到你。”
这种比惨的方式,或许正是这些自称“985废物”的年轻人聚集的理由。他们通过分享失败,找到一种难得的共鸣感——“我不是孤独的,世界上还有另一个我。”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传播自己怎么失败的故事,ta们的初衷在于找到一个可供“loser”们容身的树洞,这其中就不乏抱团取暖的励志。有位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专业的网友,曾在几年前分享了毕业成造纸工人一个月拿3500元工资的惨痛故事。如今,考研上岸的他,第一次以名校师范研究生的身份回家过年。
如果说以上失败故事过于“人间真实“,那“烫头失败小组”“炸厨房组”里的趣事,就让不少人在哭笑不得中获得了治愈。例如,你每次走进和走出理发店的瞬间,都可能是你最能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如此遥不可及的时刻。烫头失败成了“步惊云”?没关系,你会发现,小组里各种“步惊云河南分云”“来自法国香榭丽舍的步惊云”都在向你招手。
当你置身于分享失败的风潮里,也许就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这场“联欢会”,毕竟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场面,哪有这些前赴后继的尝试有趣有创意。虽然这看起来是一场场惨剧,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在消解苦闷、创造乐趣呢?
分享失败,因为人间真实
当社交媒体不厌其烦地打造一个个完美神话时,在一众艳羡的评论之外,另一种声音也随即被传开——“ta们的成功,到底跟普通人有没有关系?”
这种声音背后,其实暗含着“我们是否要继续推崇成功的楷模”的发问。很久以来,社会泛滥着对于成功学价值取向的讨论。我们曾一度对成功加上了崇拜滤镜,不自觉地对这一体系里的个体神话反复赞颂。这种被成功学浸染的氛围,如今迎来一种过度饱和的反弹趋势。
这种分享失败的新风潮,就是对成功神话和社交媒体“完美皮囊”的解构。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实则充斥着各种除了世俗意义成功之外的“惊喜”:一次旅行必定会掀起朋友圈的一场摄影大赛,但谁说每个人的旅途都像九宫格呈现的这般美好,现实总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天气、旅伴、住宿……当你分享旅行里的失败趣闻时,往往更能引发ta人的共鸣。
而在脱口秀表演中,自我调侃失败经历更是常见的喜剧包袱,演员们总会营造各种窘境,通过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调侃,让听者产生一种优越感从而发笑。幽默源于优越感,这种理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对话,每种幽默的情景都有一个优胜者和一个失败者,会发笑就是人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比别人优越时的表现。
这在心理学上也有专门的术语——叫作“犯错误效应”,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埃略特·阿伦森曾做过一项实验:他让所有志愿者听四段演讲录音,最后统计发现,最受人喜欢的并不是才能出众又毫无差错的演讲者,而是在演讲中不小心打翻了咖啡的那个。
这也由此解释了一类现象:生活中受欢迎的,往往不是完美挑不出毛病的人,人本身会因为自我保护避开这些完美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脱口秀演员总爱适当自嘲自黑作梗,才能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和喜爱,这是一种幽默的艺术。因为ta们即便多么优秀,适当暴露缺点,才能让人觉得他们真实,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自嘲与调侃失败,就是当今以成功为准绳的社会挤压下,一种主动接受、主动选择的叛逆表达,也是集体表征和集体心理走出困境的表现。这种发泄是人们在寻求某种归属和认同,与同样身处困境、承受压力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用黑色幽默抵抗着主流文化中的精英成功学,以一种“没有办法”的“loser哲学”,暂时化解生活必须要成功和完美的残酷真相。
分享失败,也是一种艺术
而当分享失败的声浪越来越高,普通人的创作力往往会为“失败”注入意想不到的活力。这样说来,一件失败的艺术品,或许更接近艺术本质。位于瑞典南部城市赫尔辛堡的一家博物馆,将集中展出一系列有趣的失败创意作品,这个“失败创意博物馆”一经报道就受到了大量关注。
六年前,纽约佳士得也曾开过一场“注定失败”的艺术品专场,这些作品不被当时的艺术圈看好,被视为“失败”的创作。但展出后,人们发现或许我们所追求的艺术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某种意义上说,“灾难”和“失败”引发了我们对非功能性艺术的思考,动摇了社会主流对于“成功”的定义。
艺术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失败的意义,正如艺术家刘小东所说,“艺术就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行业。不要怨天尤人,成功的只是太幸运。我把艺术理解为一个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注定要死亡,艺术也是这样,不成功是必然的。对我而言,不完美的东西更有想象力。”
而这届年轻人乐于分享失败,当中也隐含了对于“精致”“完美”世界的疲倦,对于找寻真实自我的诉求。
譬如做饭不再是为了别人的目光和评价,将心力耗费在精致的摆盘和食物的颜值里,而是以更加松弛的姿态对待下厨,这些分享出来的翻车经历就是日常的点滴,所谓的“炸厨房”意义恰好在于这种真实的生命力。虽然没法跟完美成品相比,但按部就班的完美做法见多了,这些有意思的经历,反而更凸显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创造力。
在处处充满着条条框框的现代社会,很多人被束缚在各种规则中无从逃脱,每个人都像被各种严密规整的序列填满、困住似的,拼命想要控制人生。但生命的魅力正在于不可控制的感性,当外界环境让人感到无力和难以掌控时,某种程度上,分享失败就是一种抵抗现代社会里那些禁锢人的规则的过程,我们得以跳出框架,以乐观的姿态找回对生活的主动权。
正如英剧《伦敦生活》里的台词说道,“People make mistakes it's why they put rubbers on the ends of pencils.(人都会犯错误,这就是为何他们会在铅笔上装橡皮头的原因)”
分享失败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这是我们鲜活存在过的注脚,它让我们不再需要被 ta 人认可,而是选择跨过它、调侃它。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败经历,最终成就了我们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大家都要在同学聚会上调侃自己穷?
2/ 住在豆瓣的失败者联盟
3/ 年轻人“炸厨房”的快乐,你不懂
4/ 脱口秀的崛起与黑色幽默的野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易生舟,编辑:苦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