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黄瓜汽水
编辑、题图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生育是两个沉重的字。
一边是三胎政策的催促,一边是恐婚恐育的观念海啸。年轻一代夹在中间:生,还是不生?
没有人敢轻易走进生育的良夜。这是时代的难题,也是个人的忧虑:
生育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代价?
我们都听说过,生育是一件美好幸福的事。阳光洒在母亲的脸上,孩子安静地躺在怀里。
但如果有人告诉你,那些画面全都是假的呢?
这就是最近争议最大的国产剧《亲爱的小孩》所做的:在粉饰太平的环境下,它捅破了掩盖生育真相的窗户纸。
豆瓣开分8.1代表了群众的声音。不论贩卖焦虑与否,至少它做对了什么。
国产剧第一次把鸡零狗碎的镜头,对准一个孕晚期的普通女性:她真实、疲惫、狼狈、悲壮。
生育向她打来的第一棒,是外貌焦虑。
年轻妈妈方一诺正在对着镜子卸妆。藏在粉底液下面的,是她孕期长出的一大片黄褐斑。这些斑点张牙舞爪地宣告:你要成为母亲了。
当镜头拉远,在瘦削的锁骨与肋骨下面,隆起了一只巨大的腹部,上面布满了紫红色的妊娠纹。
浑圆的肚子与单薄的母体之间,形成了令人紧绷的反差,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曲》响起,气氛忐忑而惊悚。
这也是第一次,国产剧创作者明确地向观众展示,怀孕不是一件美丽的事。
大众对生育的美化,其实都是在遮掩一个事实:这是一场母亲和胎儿的战争。
生育打来的第二棒,是女性一步步交出最后的尊严。
成为母亲的过程是对少女气质的一次绞杀,女性要反复经历近乎于羞耻的时刻。
方一诺羊水破了的那天,她正在上课,台下几十个学生目睹了全过程。
产房里的混乱而疼痛扑面而来,方一诺的双腿叉开,仿佛一只濒死的动物。
一个选择顺产的产妇,可能要面对的是阴道撕裂或更骇人的侧切缝合,当然,此时是顾不上尊严的。
回到病房,方一诺失禁了。
住不起豪华私立妇产医院的方一诺,住的是公立医院最普通的双人间。当洁癖的她失禁把大便拉在身上时,房间里站满了喧闹的亲朋好友,以及另一家陌生的产妇。
肖路前脚抱怨着“这是什么味儿啊”,后脚体贴地拉开被子帮她收拾排泄物,你可以说丈夫很宠妻,也可以说他没有给妻子留下最后的面子。
但对于方一诺来说,她或许更想自己一个人待着,消化人生从未经历过的羞耻。
坐月子期间,肖路只要想靠近方一诺,都被她敏感又尴尬地避开了。
有次是因为坐月子没洗澡,害怕自己身上有味儿。
有次她一下子从床上弹起来了,扫了肖路的兴致。
肖路忿忿地抱怨:以后咱俩就按兄弟处吧,我是大哥你是二弟。方一诺笑着赔不是。
男性一无所知。他不知道妻子尚未恢复的下体,还要用多少天才能排干净“恶露”。(恶露是指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的生物流体,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至6周,总量为500ml。在英语称作中性词lochia,恶露这一名词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负面指向性)
她或许正在经历打个喷嚏就漏尿的尴尬,或许正在产后膨出和产后痔疮的痛苦,或许正在经历子宫脱垂的风险。
属于女性私域的隐秘伤痛,一直被默认为一间“男士免进”的茧房。
产后女性在生理上重建自己,就像把一滩被打散的碎片重新缝合,即便能拼凑出个大概,也无法保证和生育之前完全相同。
而产后女性的心理创伤,比生理问题更难治愈。
方一诺被推出来时,没有一个人在产房外等她。此时的肖路,正提着她热乎的胎盘,送给迷信的婆婆,包成馄饨给小叔子“补身体”。
产房里的喜悦,都和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无关。
所有人围着新生儿欢喜,但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方一诺的手正在够水杯。一直等到亲妈来了,她才喝到第一口水。
所谓的“过来人”总是在刻意淡化生育带来的伤害,用“每个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来冲淡一个女性正在遭遇的痛苦。这是一种扭曲的安慰。
比如方一诺缺心眼的婆婆。为了“安抚”她的情绪,搬出来老母猪对比。
“生孩子是女人的母性,你看那老母猪,一窝它生十个八个它累吗?”
除了外界环境的刺激,女性自身受到激素的影响,会比平时更加多疑、易怒、敏感。产后抑郁大多发生在这个时期。
坐月子的方一诺几乎没有睡过完整的觉,每天深夜的“喂夜奶”打乱了她摇摇欲坠的睡眠。
于是她开始怀疑一切。
她怀疑月嫂半夜偷偷给孩子喂奶粉,只为了偷懒多睡一会儿。
她怀疑婆婆没有认真带孩子,站在阳台用望远镜监视。
她的敏感几乎让所有人窒息。
孩子确诊了母乳性黄疸,她在病房里声嘶力竭地喊着孩子的名字,回家对着丈夫和月嫂拍桌子发火。
婆婆光顾着打麻将,一不小心把孩子摔了,方一诺急疯了,抱着孩子就往医院跑。
这个瘦弱的背影似乎告诉我们,母亲和孩子的羁绊,是孤独且唯一的。
并非只有母亲一个人卷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如何养育一个孩子,几乎是所有家庭鸡飞狗跳的导火索,而这些问题,你都能在这部剧里找到映射。
先是育儿观念的参差。
剧中的婆婆是面目模糊的,因为她是所有中国婆婆的融合体——具有朴实单纯的善良,但同时也被愚昧的观念禁锢,想插手却总是帮倒忙。
一万块钱的月嫂,在婆婆看来是没必要的。毕竟几十年前根本就没有月嫂这种职业。
科学道理与老祖宗真理,后者一定是正确的。
就像现代医学和中医,许多老人会坚定地相信后者。
新生儿的大小病症,总是会被怪罪在怀胎十月的母亲头上。
比如黄疸,新生儿经历的第一关考验。一般是指婴儿体内胆红素过高,而导致皮肤及巩膜发黄或发绿的症状。出生后三天内出现的黄疸,大部份会自然痊愈,不会造成问题。
但在老年人的观念里,黄疸会被翻译成“胎毒”,妈妈肚子里不干净,体内毒性太重,才会导致孩子生病。
孩子不需要穿200块钱一包的纸尿裤,几十年前的尿布拿开水烫一下就能用。
孩子的内衣甚至和爸爸的袜子一起洗,毕竟“从前这么养孩子,孩子也没病没灾的”。
但婆婆一定是坏人吗?
没有人的初衷是故意破坏一个家庭,她只是在笨拙地帮忙。
孩子发高烧,她着急下楼烧纸驱邪。不正确,但不是坏。
《亲爱的小孩》之所以写实得可怕,在于编剧并没有刻意制造恶人。编剧仅仅还原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生活,一旦糟糕起来有多难堪。
即便是肖路,也罪不至“丧偶式育儿的渣男父亲”,他甚至达到了中国丈夫的平均线以上。可悲的是,对比现实生活中的男性,婚内出轨的肖路已经算得上是一个“有瑕疵的好老公”。
方一诺怀孕时,他会回家给她按摩浮肿的双脚。
方一诺在医院待产时,他中间偷懒回家透口气,结果喝完啤酒就睡着了。第二天错过了孩子的出生,急急忙忙才往医院赶。
至少肖路还能贴心地帮妻子清理失禁的大便,即便他一转身就躲在病房外洗手。洗完手他还是觉得不干净,又用酒精消毒,闻了闻手上有没有遗留排泄物的味道。
月子期间的他像个无用的隐形人,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帮什么忙。
但这罪大恶极吗?好像也不至于。
负担生活开销的他上了一整天班,也确实没有多余的力气了。
下班好心给妻子买鲫鱼做汤,结果错买成了鲶鱼。
对于肖路来说不过都是鱼汤,但对于妻子来说,这是态度问题。
自己好心帮忙买菜,最后还要落一顿责骂,换成谁心里都不舒服。
当然也少不了中国丈夫的传统艺能:双面胶。
肖路东边哄完西边哄,周旋在妻子、婆婆与丈母娘之间,每天下班之后都要调解几位女性的矛盾。
在多重夹击之下,肖路最后和许多男性一样,选择了逃避。
车库是男性永远的避难所,这里没有婴儿的哭声、妻子的埋怨、亲妈的指责,没有纸尿裤和奶粉的花销,也没有三十年的房贷。
他负担了经济责任,那么育儿的代价由谁来承担?当然是妻子。
《亲爱的小孩》是否贩卖焦虑,在于我们如何看待真实的生活。
如果你认为它丑化了生活,那当然有贩卖焦虑的嫌疑。可事实上,它甚至还没有呈现出婚姻残酷现实的三分之一,就已经让大多数观众感到不适。
正如豆瓣热评第一所说,“真实的生活只会比电视剧更难堪。”
只要你打开豆瓣虎扑上已婚女性的求助贴,你会看到比《亲爱的小孩》更离谱的婚育故事。
而这部剧没有沦为烂俗,在于它呈现的是中国最平均的家庭状况——
逼仄的三室一厅,婆婆和丈母娘挤不下的次卧,晾满婴儿衣物的阳台,凌晨令人烦躁的夜奶,早晨9点拥挤的儿童医院,看不到尽头的缴费队伍。
毕竟没有几十万打底,哪个普通家庭能负担得起私立医院的VIP套房和奢侈的月子中心?
像每一个普通家庭一样,他们开心地迎接孩子,竭尽所能供养孩子,大家各自怀抱着善意,但还是避免不了争吵和纷争。
如果焦虑的现实真实存在,那这部充满争议的电视剧,只是一个窥视生育代价的入口。
生育代价的第一责任人,是怀胎分娩的女性。
我找到两位年轻妈妈,试图从她们的故事中,找到生育的参考坐标。
莫里斯的孩子一岁半,里小予的孩子四岁。
回忆起怀孕的十个月,莫里斯仍然感觉画面是灰色的。“孕反太严重了,甚至不能正常生活”。
里小予的孕吐也非常严重,稍稍转一下头就会立刻吐出来。再加上孕期糖尿病,精米精面都不能吃,曾经爱吃猪肉的她,孕期闻到猪肉的腥臊味就会呕吐,甚至是一款农夫山泉的果汁,她都能闻到农药味。如今回想起来,可能是某种保护机制作祟,让她的嗅觉和味觉都发生了变化。
数不清的孕前检查让里小予焦虑,“医生说我的羊水太少,生产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总之,医生会用现代医学的一切标准来看你,让人每分钟都很焦虑”,而母亲的这份焦虑没有任何人能够共情:“这个生命是自己怀着的,妈妈的感觉和别人不一样。就算家人劝你想开点,会陪你一起难受,但感受还是不一样。”
莫里斯和里小予都是顺产,过程都维持了一天以上,如今,她们都不忍心再回忆分娩那天的细节。
莫里斯经历了孤独的最高等级:一个人生孩子。因为疫情政策,医院当时不允许任何家属陪产。“从前一天晚上进入医院,一直到第二天生完孩子,都是自己一个人。生完以后也没人陪我,一直到出院。”
羊水破了的时候,莫里斯听到了“砰”的一声,她吓了一跳,但是医生嫌她大惊小怪:这不正常吗,谁生孩子不破水啊?“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放到自己身上还是害怕紧张,因为你不知道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个步骤到底意味着什么。”
经历了思绪换乱的阵痛之后,莫里斯开始发高烧,医生怀疑她有感染,催她抓紧时间生出来,否则孩子可能会有危险。这一着急,莫里斯使劲使大了,没躲过阴道撕裂。“我记得最后医生跟我说,可以了,不要再使劲了。那个时候已经撕裂得比较严重了”。
里小予的宫口也开得很慢。
“阵痛3-5分钟就要来一波,不断的、反复的熬一整夜,熬到第二天下午才开了三指,吃进去的东西全都疼吐了,相当于整个过程没吃任何东西。”
“没打麻药之前,我彻底疼懵了,体力消耗和阵痛,让我挣扎要不要转剖腹产。但医生一直安慰我,让我坚持下去,态度特别温柔。因为医生特别温柔,搞得我都不好意思放弃。”再加上整个孕期异常幸运地没长妊娠纹,里小予不想在完整的肚子上多落一道疤。
终于在一瞬间,她感觉耻骨突然被顶开了。护士赶来才发现,胎儿的头发都露出来了。医生要求喜凤抱住自己的双腿用力呼吸,但在无痛麻醉的情况下,她根本感受不到腿在哪。最终,她也经历了阴道撕裂,“但这已经是万幸了,其他很多侧切的妈妈,后期恢复得更痛苦。”
走出血淋淋的产房,漫长的修复期才刚刚开始。产后修复有时靠女性自身的努力,但很大程度上,也要凭运气。
莫里斯的盆底肌修复得并不好,最开始会漏尿,直到现在还是憋不住尿。里小予也有同感,上学的时候觉得自己算得上憋尿大王,但生育之后她再也憋不住尿了。
喂夜奶折磨着莫里斯脆弱的睡眠质量。“有的妈妈可能喂着奶就能睡着,或者说喂完奶能接着睡,但我喂完孩子,就没办法再找回睡眠的感觉了。”
月子期的莫里斯得了流感,高烧40度的她只能一个人住院。但独自住院这几天,却是她怀孕之后最轻松的一段日子。“不用每天跟孩子待在一起,有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就在那几天,我的心情调节好了。病友和我聊天,我自己一个人去做检查,感觉自己变回了正常人。”
甚至在住院的时候,莫里斯产生了对女儿的亏欠:“想到她这几天吃不到母乳,好几天都没看到她,就稍微有点亏欠的感觉,对孩子也没有那么烦了。”
如今莫里斯的孩子已经一岁半了,她的腹部依旧没有恢复平坦。
里小予更努力,她在身材管理方面格外要强,5个月减掉了10斤,可是她的胸部再也回不到曾经饱满的状态了,“虽然不会像瘪掉的塑料袋那么夸张,但是肯定不像以前一样了,胸会整体往下垂”。
说到底,生育究竟值得吗?答案千人千面。
有女性朋友告诉莫里斯,生孩子是一件“得到比失去更多”的体验,从前她搞不明白,明明是作为母亲的自己一直在付出,究竟能得到什么?
现在,莫里斯逐渐走出了抑郁的情绪,感受到了孩子的反馈:“你喜欢一个人,但对方对你没感觉,不管你怎么跟他培养,他都不会给你机会。但孩子不一样,他/她会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你。”
那么,这部争议巨大的《亲爱的小孩》真的贩卖焦虑了吗?
在豆瓣的差评下面,大多数声音表示,没必要拍得如此致郁。现实生活已经够苦了,没人想要再遭一遍罪。
两极分化的评价也代表了两种态度。当我把同样的问题抛给莫里斯和里小予,她们的回答也是相反的。
里小予觉得,这部剧集合了所有极端的情况,拼凑了一个节奏很快的文本,未婚男女“没有必要因为个别小概率事件放弃所有可能”。
而莫里斯显然和这部剧共情了:“如果能让没结婚的人看完,能明白婚育之后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状况,这其实就是一种意义”。
韩国有《82年生的金智英》,日本有《坡道上的家》和更大胆的《桧山健太郎的怀孕》。我们等一部关于生育的国产影视作品等了太久。
虽然它还不够完美,但至少它让大众听到了女性隐秘的痛苦,而这份痛苦不应该是“理所当然”。
生育的代价,从来都是女性单方面的口述史。
她们吞咽了母职的原罪,所有伤痛都是隐秘的。一个伟大的形容词,就能盖过生育之痛,而个中细节只有女性能体会。久而久之,用一句“谁生孩子都是这样”就把此前的经历一笔带过。
但从来如此便对吗?
当越来越多女性开口说话,我们才看到生育的真相。
“真切感受到肚皮被划开、扒开、按压、拖拽,一层层缝合,每一针扎进皮肉再被线拉扯穿出。护士每天都会来按肚子帮助排恶露,伤口疼得仿佛随时会爆开。”
“宫颈口撕裂,会阴撕裂,从没有痔疮的我有了痔疮,因为需要用很大的力气,脸上毛细血管破裂,青一块紫一块,眼睛视网膜出血严重。”
“顺产后的前三天,是我人生中最绝望的时候,甚至想过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太痛苦了,想一了百了。出院后听到‘二胎’这个字眼我就想哭。”
“邻居有个老太太就是子宫脱垂,也不敢跟人讲,常年身上有腥臭的味道,只能常去厕所塞回去,走路走多了还会摩擦发炎。前两年我奶奶得知了,带她去医院切除子宫,她出院的时候在地上狠狠蹦了几下说,我已经几十年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在女性经历分娩痛苦的同时,有的丈夫正在产房外打王者荣耀。这并非是中国丈夫的问题,而是发生在全世界男性身上的“选择性忽略”。
TikTok的评论区里,国外女性如此吐槽:
Mine left and went to a ‘movie’ lol
我老公在我分娩时离开去看了一场电影,哈哈。
When my mom gave birth, my dad left and got breakfast with his friends- didn’t even bring her something back
我妈生我时,我爸去和他朋友去吃早饭,然后回来时都没给我妈带点啥。
Mine was having a panic attack because nobody told him about the placenta and he thought I was dying LMFAO
我老公恐慌发作了,因为没有人告诉过他关于胎盘的存在,他以为我快死了。
黄阿丽的脱口秀里,也“冒犯地”调侃了生育从来就不是一件公平的事。
如果他们有了孩子,他们一周后就能重返舞台。他们会说:“朋友们,我刚当爹,那孩子就是坨屎,能把人烦死。”
而与此同时,老婆在家,捏着她的乳头给孩子喂奶。此时,她的身下还铺着尿布,因为她的下体被孩子的头颅撑破,需要愈合。她实在忙死了。
国内媒体还在用“粗心宝爸给娃误买成人款纸尿裤”作为日常笑话,调侃缺位的男性育儿现状。
可这并不好笑。
宏大声音用“大局观”规劝年轻人为了国家、民族、全人类的未来而生育,实际上回避了问题背后的问题——年轻人不想生育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詹青云在《看理想》的播客中就回答过这个问题,用一个概念来解释就是:集体行动的困境。
我们肉眼可见的是,生育不断被强调、被定义为年轻人理所当然的社会责任。然而,仅凭非理性的呼吁与倡导,却没有提供配套的解决方案来减轻男女双方的生育代价,这就没有足够充分的动机让年轻一代放弃个人利益,向集体利益靠拢。
于是,二者僵持不下,困境自然产生。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
生育焦虑不需要贩卖,因为它从未消失过。
它藏在女性产后的自述中,飘散在男性躲避的车库里,凝固在没有擦干的奶瓶上,它无处不在。
让所有即将踏入湍流的人,看清湍流之下究竟涌动的是什么,才是一个社会成熟的表现。
如果疼痛难免,至少要让我们知道真相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