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右一)在古巴和当地人的合影,现在我已经在埃及了。
我出生在福建漳平,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爸爸是工资微薄的公务员,虽然温饱没有问题,但是也没有什么钱。但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平时帮人教声乐、教书法,给单位部门做宣传海报什么的,补贴一些家用。
但是我并没有从跟着走上什么艺术道路,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爸爸老和我说:好好学习一门技术,将来在社会才有立足之地呀,于是后来,我进入了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成了一名“程序媛”。
小时候我和爸爸相依为命。
其实我从小到大都一直是那种乖乖女,只知道好好读书,长大好好挣钱。当时觉得理工科比较实用,就选择了理科,后来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那会互联网公司兴起,编程什么的看起来可酷了,而且工资也挺高,于是我自学了编程,毕业后入职了一家做视频网站公司。
大学毕业照。
之前完全没想过出门旅行,因为家里没什么钱。大学的时候我学费一直靠奖学金,平时生活费靠当家教,不想向爸爸要钱。满脑子都是找一份光鲜的工作,让老爸在老家可以跟别的人吹嘘我我女儿在上海工作,工资很高。
我毕业后几年的生活都很按部就班,生活轨迹就是上班、下班,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也想着哪天能在上海买房,把爸爸接过来一起住,让他也体验一下大城市的生活。
还很青涩的大学时候,胆子很小。
其实我感觉自己从小好像就挺有冒险精神的,喜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记得小时候爸爸带我去一个溶洞玩,然后我一个人突然就钻到一条别人没走的小岔路不见了身影,把我爸吓了一跳,后来找到我把我骂了一顿,说我怎么那么大胆。
还有一件小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事,当时我们一群小孩在跳皮筋,有一个老外经过。我也搞不懂他怎么会来我们这个小地方,我们这里也不是旅游城市。小时候都可厉害了,就是能跳那种举过头顶的皮筋,那个老外很惊奇地在那里看我们,我也很好奇地看着他。
我一直记得很深,因为他第一次让我对外面的世界有探索欲,觉得外面的世界应该挺精彩的。
2016年的时候,在泰国我第一次和外国背包客一起玩。
不出意外的话,我当时觉得我的生活就是按常人的轨迹走下去,但是2013年一场噩耗打破了我的人生轨迹,我的父亲病逝了。
因为是单亲家庭,我和爸爸一直相依为命,爸爸是我唯一的依靠,也是我赚钱的动力。在刚刚工作的时候,我有事没事就在公司加班,下班有时间了就在网上买东西寄给他,感觉每天都很无忧无虑,还想把爸爸接来上海让他体验大城市的生活有多好。
而爸爸的病逝,让我身心俱疲,精神上也空落落的,赚很多钱,在上海买房,追去这些世俗的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一天一天忙忙碌碌又单一重复的工作生活,我感觉自己已经失去了人生重心和风向标。
我意识到其实毕业以来,我一直没有明白我真正喜欢做的是什么,只是想着赚钱,让爸爸享福。我开始思考我的人生想要什么。
2017年,我在吴哥窟旅行。
工作的时候机缘巧合,也关注到了一些旅行摄影博主,觉得他们好酷,他们拍的风景真美。 我也开始向往去旅行。当时还流行什么“旅行是女人最好的投资”这样的论调,虽然我不是很感冒,但是我确实很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
在程序员忙碌的工作中,我也开始利用假期开始去旅行,见缝插针地在国内旅行了一些地方,台湾、西北、云南等,然后再一些旅行网站上写游记,游记也上过携程,去哪儿之类的头条首页。
现在社交平台老是会有人说我胆子怎么这么大?其实刚开始旅游那会胆子真的很小,坐飞机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之前会不安,害怕一个人住在陌生的酒店房间。比如我第一次去云南的时候,在香格里拉的时候当地导游告诉我“晚上如果有人敲门千万别开门”,虽然他当时是在开玩笑,却害我提心吊胆了一个晚上,可以说完全没有想到现在会一个人环游世界。
工作的时候见缝插针地玩,在乌镇。
最开始的时候,旅行对我来说就像一种逃避,比如说:国庆节要到了,去哪里好呢?最近好郁闷,出去走走吧。我以前胆子小真的很小,比如当飞机遇到强气流飞机在颠簸的时候,当汽车在山路上360大转弯时,我都会害怕,想着如果有什么事情就只能自求多福(everyman for himself)了(这是《盗梦空间》的一句我印象比较深的台词)。不过虽然我胆小,几年下来还是去了不少地方。
后来2017年辞职旅行,我自己一个人在缅甸坐火车。
最开始我还是跟团游,但是后来有一年的一个人我独自一人去了三亚,自己去住一个30元的青旅,我就不可救药地迷上了独自旅行。一个人旅行有一些特殊的魅力, 虽然有时候有些孤单,但给了我很多机会和自己对话的时间,让我能更清晰冷静地看待自己。
当然那时候也会觉得自己说走就走的旅行,可能只是刷一下生活的存在感,也被同事们说过我“作”。但是在旅行中我慢慢觉得,人生苦短,做自己想做的事,过想过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2015年的时候,我还抽空去了趟台湾。
想去环球旅行的种子是在我看了一本叫《间隔年》的书的时候种下的。虽然作为程序员的我天天加班,但偶尔也会抽空看看书。《间隔年》这本书,乍一看我就被简介吸引住了:“她只身一人,经历13个月,跨越12个国家度,遭遇一次濒死的义工体验,一次车祸,两次自杀式炸弹袭击,遇见两次浪漫的求婚……”于是我立马买了这本实体书。
《间隔年》激发了我对环球旅行的渴望。
《间隔年》讲了一个女生带着4万块,穷游走了13个月,12个国家的事,此前我很喜欢三毛,尤其喜欢《撒哈拉的故事》,读三毛闯荡沙漠遇到好多惊险故事,我觉得她真的好酷,勇敢,善良,敢于选择自己的生活。但三毛终究和我的生活隔得有点远,而《间隔年》让我感觉到,其实我也可以来一次勇敢的尝试。
不同于我之前看的游记,《间隔年》没有讲述太多风景,也没有太多好看的照片,但是她写了旅途中遇到的很多事,例如乘着着白色的帆船自在地泛舟尼罗河上、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的哭墙目睹众多犹太教徒扶墙哭泣、在印度恒河目睹人们举行庄严的葬礼,读着这些文字,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心生向往。看完之后我打开了世界地图,感觉世界有了一些不一样,原来完全陌生的国家似乎在变得清晰了起来。
我感觉这才是真正的旅行,不像比走马观花跟团游,也不脚步匆匆地打卡景点。于是,环球旅行这个种子就此在我心里种下了。
后来我也踏上了这样的旅途,2018年在摩洛哥老城和当地人合影。
想辞职旅行的种子种下之后,似乎就会不知不觉地生根发芽,但毕竟要改变一直以来的人生轨迹,还是一件难下定决心的事情,我害怕失去工作带来的安全感。后来依旧是继续工作偶尔旅行,又过了一段时间,工作压力也很大,时常加班,压力大到满脸长痘,有一次下班早了,回家还看到了大妈们跳广场舞,居然有种幸福感暴增的感觉。
其实对于职业规划,我也是比较迷茫。虽然我做的是新兴技术产业,但似乎每天都一直在做差不多的事情,有一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感觉。职业生涯遇到瓶颈,我没有争取去做管理层的兴趣,做资深技术又感觉不是兴趣所在。
辞职的想法时不时地冒出头,不满逐渐累积,当时在一个创业的游戏公司,加班多。那年的元旦我本来计划去香港,但是老板说游戏服务器要上线了,死活不让,于是元旦加了两天班,计划泡汤。后来又加班了好久,终于在一个周五,我跟老板请假,想有个两三天去香港旅行,结果又被老板拒绝了,我当时觉得很委屈。
而且我逐渐意识到,最初我跳槽进入游戏这个行业是为了诱人的奖金分红,但这两年我并没有看到任何分红的影子。而且更糟糕的是我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渴望所谓的分红,当初似乎莫名给自己安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因为这个目标把自己捆绑住了。
工作的时候,经常加班。
这件事之后我一直在研究各个国家的签证,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想着办下签证就辞职,结果老天提前帮我做了决定,2016年8月,我的项目组解散了,还获得了一笔经济赔偿,终于迎来了一次可以“不限制时间旅行”的机会。
不过那次也没有准备去环球旅行,也没觉得旅行能改变什么,我只是觉得这会是人生之中一个有意义的经历,只是希望旅行结束回来有一个新的开始。所以当时只是打算给自己放一个旅行长假,为期几个月。
这次旅行的中间去了斯里兰卡。
除了时间之外,我其实没有什么计划,很多地方都是临时决定去的,9月新疆瓜果飘香、11月日本枫叶如火,我就都去看看,最后的路线是云南-缅甸-新疆-日本-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澳洲。
没有计划的旅程看起来有点乱。
旅行结束的时候挺失落的,可能是路途结束的疲累,也可能是想到别人走了一圈成为了旅行网红,而我什么都不是。
但是还是有了很多新奇的体验,在北疆喀纳斯徒过步,在马来西亚槟城过圣诞节,在柬埔寨跨年,在澳洲坐直升机,在越南骑摩托车摔跤把心爱的相机都摔坏了,在红其拉普高原病倒结果不得不让同行的驴友帮我买药送饭。
也遇到了一些以旅游为职业的旅行家和旅行摄影师,想成为一个旅行家的想法在我心中逐渐萌生,但是没有想得很明白,还是觉得应该回到正轨。玩了半年也没有钱了,于是我又找回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
9月新疆的瓜果熟了,我就去了新疆。
但很快,我就发现这样的工作唯一的意义就是银行卡里稳定增加的数字,每天都重复差不多的事情,昨天和今天一样,今天和明天一样,工作第一年和第四年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而回想之前旅行半年的酸甜苦辣、美景,遇到的惊喜和意外,这半年的旅行经历也让我想来一次彻彻底底的环球旅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在爸爸走后的这些年,我似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答案,无法为了所爱的人奋斗,那就为自己而活吧:想做很酷的事。我想走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想未来后悔,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2016-2017的旅行,在泰国清迈的悠闲日子。
说起来我觉得自己是那种任性,倔强,决定了一件事就一条路走到黑的人。就像大学本来也不是学计算机的,看到了系里有同学参加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拿奖了,觉得酷,就一头扎进了编程,一天天地泡在机房做算法题,想想那时候还挺难的,确实女生很少有能坚持下来。
对于去环球旅行我也是一样,当时觉得既然我决定了要去,那么今天去、明天去还是下个月去都没有区别。我很快就开始着手办签证的事,交接工作、签证办完就离职。
于是2018年初,我揣着三万块钱,我踏上了环球旅行之路。我计划从东南亚、南亚、中东一直到非洲,这是背包客的黄金路线,一路可以体验最美的人文和自然风光。我计划走陆路,一方面是深度体验,一方面是陆路比飞机便宜很多,毕竟我只有三万块,需要节省再节省。
这是我最后的路线。
出发前和旅行过程中,我都不断收到“一个女孩子出门很危险”、“印度很不安全”这样的劝阻。
也不是没有害怕过,网络上那些说印度很危险、到处都是强奸犯的帖子我都看过,但还是好奇战胜了恐惧。我还买过一个遇到危险按下就会很大声响的报警器,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第一次去印度还在旅行论坛上约了小伙伴,才敢踏上旅途。
我(右二)在印度的时候参加了当地人的婚礼。
刚出发的时候兵荒马乱的。我还有两只猫要安顿,还要把租的房子退租,反正在一片混乱地拖着行李箱踏上了旅行之路。去机场的路上还是觉得很混乱,着急忙慌,但是坐上飞机就开始激动了,有未知的恐惧也有开启新生活的期待。
我的第一站是孟加拉国,对于这个国家我几乎一无所知。也很小众,网上都查不到攻略,有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位爱彼迎房东。然后他就成了我在孟加拉国的活地图,我基本上什么都得问他。
我行李的一大部分是我的摄影器材。
但落地孟加拉的时候,已经是黑夜了,机场很小很破,还有很多人坐和躺在地上,不过居然遇到了一个来这里做生意的中国老板,中国老板很热情送我去民宿。还记得一路上七拐八拐,坑坑洼洼,而且道路都很昏暗,我当时觉得会不会被拐卖了。
直到到住的地方,房东小哥哥下来开门,从昏暗的门后探出身子。我也内心也在打鼓,告别了中国老板,一路跟他上楼也是很昏暗楼道,直到我到了他家发现除了我还有两个越南女生,她们陪着房东一起等我,我们交谈了之后才放下心来。
最开始旅行的时候我非常谨慎,报警器一直拿着,去住青旅要找那种有柜子可以上锁的,担心被偷东西,但旅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世界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例如被劝阻得最多的是别去印度,好像在国人对印度的印象就是在路上走着走着不小心都会被拉去强暴。 我刚去到印度的时候也挺害怕的,但后来发现印度当地人都很友好,并且会主动帮助你,还特别爱聊天,而且英语挺好。
其实“印度很危险”是很多人对印度的刻板印象,凭着道听途说和胡乱揣测,但真正到了这个国家才能知道并非如此,印度是个有信仰的国家,所以比非洲或者南美洲一些国家安全太多了。
其实每个国家生活着的大部分的人都跟我们一样,不太可能会遍地暴徒。在印度我待了两个个月,让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了改观,真是觉得只有出来看看,你才会认识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我在印度恒河上。
不过我也遇到过一些不那么安全的事,比如被偷和被抢。我自己也比较粗心大意,加上是独行的女性。比如在乌克兰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偷了索尼相机和镜头,损失了一万四,在哥伦比亚被抢了手机。反正算下来,旅行这些年被偷和被抢的东西加起来有好几万了。不过我其实心疼的是里面的数据,东西嘛,反正还能用钱买得回来。不过后来也养成了数据备份的习惯。
我在民宿的镜子前自拍。
还有一次比较惊险,我到了墨西哥之后和一个当地人因为饭钱起了冲突,那个人就直接报警污蔑我吸毒,警察来了不由分说就把我拷上了警车,就像押毒贩一样。我跪在那,他膝盖压我肩上,我当时很害怕,也不知道他们会对我怎样,会不会用私刑、会不会被打。
下了警车我被关进了看守所,我发现跟我一起关着的人都是很莫名其妙的,有的是在外面散步、有的是在家里喝酒被抓进来的(因为疫情期间墨西哥禁聚会喝酒),反正大概就是都是随便被人找了个理由就抓进来交罚款的。我变得非常生气。被关了一晚上,后来我的朋友把我保释出来了。当时心情很差,想着不如回国算了,但是出来以后我又遇到了一些很友善的墨西哥人。
其实旅行总有这样的很糟心的时刻,比如被偷被抢,也有很多时候觉得旅行很疲倦,但是之后又会遇到好心人来关心我,聊聊天。过了几天就又觉得没什么了,又可以继续走下去了。
在多米尼加当地遇到了一群很活泼的小孩。
总的来说,走了这么久,我发现这个世界好人还是比坏人多得多,当然也不是说独行就很安全,还是需要自己时刻注意。
对我来说保障安全有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去人少陌生地方之前做好攻略,如果非要单独去的话提高警惕,走陌生路要沿途做好标记;二是不要透露个人信息,有陌生人问我是不是一个人旅行的时候,我一般会说同伴刚好不在之类的话;三是要尊重当地的习俗,比如说非要在一些保守国家穿个比基尼上街,那就不是这个国家安不安全的问题了。
在伊朗我搭了一个很热心大哥的车,从卡尚一直开到了德黑兰。
而在金钱方面,因为最初打算三万块走一年,所以一切都要省吃俭用,除了走陆路省路费之外,住宿就住便宜的青旅,在印度我还住过那种男女混杂住在一间的十块钱的青旅,吃饭就在当地的馆子里吃,这样算下来花不了太多钱,一个月两三千足够了。
出门之前也没有很担心钱的问题,很多背包客也穷游,那我为什么不行?船到桥头自然直,再不济去街头摆个地摊。
我在摩洛哥当沙发客,之前还在伊朗、土耳其当过。
但这次旅行给了我新的挣钱思路。旅行中看到的好东西我会往朋友圈发,就有一些感兴趣的朋友来让我帮忙代购。比如印度宝石,土耳其玫瑰水,伊朗藏红花之类。但这样下来走了一年,微信零钱还多了十万块。
其实我当时挺惊喜的,因为我做程序员的时候天天加班,一年到头可能也就只能攒个十万或者十万多点吧。而现在我能攒到差不多的钱,还有自由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做自己的老板,自己为自己打工,不是很好吗?
每个地方都会有很多特色的东西,这是我在逛尼加拉瓜的小店。
旅行中我还无意中发掘了我的新副业。在印度时候我第一次接触了宝石,因为印度有宝石切割中心,所以很多宝石都会在那里流通。真的当时就被这些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的东西吸引了,天天泡在宝石市场。后来我又考了IGI珠宝鉴定师,算是入门了宝石行业。
后来旅行的时候,我也正好有机会去了很多宝石的矿区,比如说斯里兰卡矿区,泰国的尖竹汶,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区,巴西海蓝宝矿区等等。在国内找好合作的朋友和合作的镶嵌工厂。除了线上的推广,就只需要我让朋友带回去给国内镶嵌工厂就好了。我个人的时间非常自由。
我在印度考到了珠宝鉴定师。
但其实我目前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宝石上面,因为曾经我也想做全球购,多找货源,后来发现做什么事情都要消耗时间,难免顾此失彼。所以还是想把精力主要放在自己感兴趣、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上。
2021年,在哥伦比亚南美洲的最北端。
从2018年算起,我已经走了四年了,真的是感觉把旅行过成了生活。长线旅行确实给了我很多新奇的体验:参加过深夜的印度人婚礼,结果到结束了我都没看到新娘,还见识到了往酸奶里加大麻的印度小吃。发现一直以为很保守的伊朗其实很开放,土耳其人很热爱猫咪。
我也遇到了很多和我一样长线旅行的人,有些人最开始觉得环球旅行很酷,但在旅行时间长了,就觉得没那么酷了。我也遇到了很多外国背包客,他们就真的很注重实现人生价值和体验生活,而不是金钱,地位这样的东西。
我觉得旅行对我很重要的一点,是让我看到了其实生活可以有很多可能性,不是只有做上班族这条路。
我在印度斋普尔的一家民宿遇到了一个中国人,我以为他是旅行博主,结果他不喜欢社交网站。
在伊朗我遇到了一个诗人,带我逛了伊斯法罕,去了一个400年的房子。
回头想想,出来旅行后跟以前最明显不一样的是,我变得开心了很多,我觉得旅行也并不是纯粹地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还自学了西班牙语,现在已经可以比较自如地和人用西班牙语交流了。以前还很恐水,但是在仙本那挑战了一下水肺潜水,还在埃及的达哈卜挑战了下自由潜,我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实现的。
我在危地马拉当地人家里学西班牙语。
2019年的时候,我完成了辞职旅行一路走到埃及的计划,但我也决定不重新回到每天上班的日子了。短暂回国几个月,我又开始了新一次的旅行,走到了如今。
我在2019年出发之后,先去了印度学宝石鉴定,去了斯里兰卡、泰国的一些矿区,然后开始穿越拉美的旅行。原本的计划是从墨西哥一路走到南极,但是疫情以来环球变得比较难,后来我就一直停滞在了拉美国家,旅行变成了旅居,比如在墨西哥就呆了快一年。
之前还去了古巴。
后来一路走了中美洲,以及南美的哥伦比亚、秘鲁、巴西, 还有加勒比海地区的几个国家,本来有去阿根廷再去南极的打算,后来还是决定先去中东一带。一来是对拉美的文化有些审美疲劳,二来还是对中东的文化觉得很好奇。
如今我待在埃及一个月了,每天除了出去玩、学习宝石知识,还有剪视频做自媒体,我觉得这都是很有价值的事,记录我的旅行,向粉丝们展示不一样的世界,也告诉大家人生还有很多不同的活法。
短期之内,我觉得我还是会继续走,还有一些想去的地方没有去,至于未来会不会安稳下来,结婚、生子,我还没有打算,也并不抗拒,如果有缘的话就最好,没有的话就顺其自然。我或许会一直是一个漂泊的旅人,或许可能会择一城终老,人生的可能性,无穷无尽。
走了这么久,我也总会问我自己:到底什么是家?我想我的答案是:也许是这个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