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故事FM(ID:story_fm),讲述者:任广、婧妮什卡,主播:@寇爱哲,制作人:玉箫、林枫,文字整理:玉箫、林枫,题图来自:讲述者
在半个月前,也就是 2 月 24 日,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后的第二天,故事FM 播出了一期节目,是三位和乌克兰相关者的自述。
当时,有很多听众留言说想听听战火另一端俄罗斯的故事。
如今,20 天过去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局势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
战事的焦灼也影响着整个国际局势的走向,掀起了一场针对俄罗斯的史所罕见的制裁狂潮。这些制裁涵盖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
对于生活在俄罗斯的人来说,战争发生之后,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当种类繁多的制裁突然密集地落在头上时,普通人又有着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
1. 风声,风波
我叫任广,今年 49 岁,生活在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目前我的主要的工作是给在俄罗斯的中国企业做业务咨询。
我 1992 年来到了俄罗斯,一呆就是 30 年。对于常年在俄罗斯经商的人来说,与制裁相处是必备的生活技能。
所以早在战争打响前,也就是去年,我就了解到经济方面有预测说美国要制裁俄罗斯,所以那段时间的汇率就已经有过波动了。
当时我的资金主要类型是有一部分美金、一部分人民币还有一部分卢布,这一部分的卢布可以保证我未来一年或者两年之内的支出,所以当时我也没有并考虑再去买一些外汇。我也炒股,战争发生前就有迹象显示股票市场会有波动,所以我在战前也卖掉了一部分股票。
战争一开始汇率马上就有波动,紧接着国际上一系列制裁俄罗斯的政策就来了。俄罗斯的外汇被大量冻结,尤其是 SWIFT 禁止了俄罗斯的几家大银行之后,当时在俄罗斯国内就发生了大量的从银行提款的行为。
SWIFT ,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的英文简称。这家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在全球银行系统之间传递结算信息。目前全球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 万多家金融机构,都使用 SWIFT 系统进行金融交易。
在这一轮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中,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欧盟发表共同声明将俄罗斯主要银行从 SWIFT 体系中剔除,这意味着俄罗斯银行可能会中断和全球银行市场之间的联系。
在俄罗斯的中国人一般还是不太相信俄罗斯银行,他们的钱要不就是放到家里头,要不就是放在银行的保险柜里,很多人不会把钱存到银行。
而我还是把钱放在了俄罗斯最大的储蓄银行,它叫 Сбербанк (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这家银行是一家国有银行,它从 90 年代一直到现在历经数次经济危机都挺了过来,我觉得它还是有所保障的,所以战争发生后我也没有去银行提款。但是对于那些把钱存在一些私人小银行里的人,他们可能会有更多担忧。
虽然我在 2 月的时候已经卖掉了很大一部分股票,但是俄罗斯的货币管制政策还是给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应对制裁,俄罗斯对公民从股票账户中进行美元提现作出了限制。如果想要提现的话,只能把账户里的美元兑换成卢布才能取出来,所以我不得已在卢布汇率很低的情况下把账户里的美元换成了卢布取了出来。
2022 年 3 月 9 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对 3月 9 日至 9 月 9 日期间个人外币存款和账户提现作出限制。外币账户或存款中的所有资金均以开立账户或存款时的货币保存和记账,客户最多可提取1 万美元现金,提取超过 1 万美元现金将以取现当日的汇率以卢布支付。
2. 涨价了,关店了
由于俄罗斯国家方面在进行经济调控,所以目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价幅度不算很大。此外,为了应对前段时间出现的银行提款风波,现在俄罗斯增加了银行储蓄的存款利息,现在最高的储蓄利息是 21% ,已经是非常高了。
由于制裁,现在有很多外国的连锁店都准备退出、或者已经退出俄罗斯市场,比如苹果、宜家、麦当劳。
像“苹果”要关店的时候,它的店员都不知道要闭店了,但他们也没有任何的甩卖,说关掉就关掉了。最近那些还没有关闭的进口店里人都比以往要多,大家也都知道能买这些东西的日子不长了。
我最近因为正在装修房子,前两天在圣彼得堡一个很大的叫 OBI 的建材连锁超市买一些家装材料。OBI 是一个德国企业,它接下来也要撤出俄罗斯市场。
目前,像 OBI 这样还没有闭店的外国品牌涨价都很厉害。拿 OBI 举例来说,基本上从 3 月 4 日之后,它的很多电子、电器产品价格都已经涨了一倍。
俄罗斯国家从 90 年代解体之后,它自身的电子、电器行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俄罗斯的经济也很依赖于进口,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制裁对俄罗斯经济还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
虽然现在有很多外来企业的门店关闭了,但是他们也对外说有可能还要开门,或许他们也在观察这场战争下一步的走向到底是什么吧。
3. 好日子又没有了
这次俄罗斯受到制裁之后,我身边的人也有受到直接影响的。我有朋友的子女在欧洲读书的,战争发生后,当地就把这个学生的俄罗斯银行卡给禁了,并要求 TA 限期离境,我觉得这也算是违反人权了。
战争发生后,我觉得俄罗斯人的忍耐性非常强。至少从我看到的来说,这次战争并没有给国内造成很大的恐慌。
许多上了岁数的人只是哀叹一句,好日子又没有了。
这些上了岁数的俄罗斯人经历了苏联解体以及之后的数次经济危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现在动荡又来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说努力扛过去吧。
我身边还有很多来自顿涅茨克的人,他们大多是 90 年代就来到俄罗斯打工的。他们之前基本都在顿涅茨克的煤矿当矿工,工资很低,生活困难,所以来到俄罗斯谋生计。现在他们都已经变成了俄罗斯国籍,他们是比较亲俄的,所以在这次战争中他们没有觉得被侵略,反而觉得是回家了。
4. 危险,机会
我在俄罗斯生活了 30 年,苏联解体后的每一次经济危机和货币变种我都经历了,我个人在其中经历的损失也不计其数,所以我对动荡不安的环境已经习以为常。
对我们这种商人来说,俄罗斯就是一个冒险者的天下。虽然这里充满着危机,但我对危机的理解是,既有危险,也有机会。
我是 1992 年 12 月来到俄罗斯的,当时苏联刚解体,一切都很不稳定。
国内的货币从 1992 年到 1995 年之间还一直有改换,汇率也很不稳定,货币大幅度贬值在一夜间就能发生。在当时,卢布可能是储存在银行里的最没有价值的东西,因为今天你手里的 1000 卢布到了第二天可能就变成 1 个卢布了。
当时的俄罗斯物资也极度贫乏,偌大的超市里头可能就放几个土豆和胡萝卜。那时如果想买蔬菜的话,可以去城里唯一一家美元店里买。那里面的进口蔬菜都是美元标价,都是天价,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由于物资短缺,我们平时买面包都需要排队。在俄罗斯,排队已经成为一个习惯。那时如果排到了店前但面包卖完了的话,大家也就很平淡地走了,不会生气也不会骂人。
在 1996 年到 1997 年期间,国际油价比较高,俄罗斯的经济也比较好。到了 1998 年,俄罗斯又爆发了比较严重的金融危机。
那时我在圣彼得堡市场从事服装生意,做生意的结算方式用的是美元。我记得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元换卢布的汇率应该是 1 : 6 ,而金融危机发生后卢布大幅度贬值,汇率一下子到了 1 : 24。有的时候按照 1 : 24 的汇率还买不到美元,我们那时还到黑市以 1:30 的汇率去买美元。
在 1998 年的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我的资金几乎是一夜打为零,又回到了解放前。
后来,经济又慢慢地复苏,生活又慢慢地好起来,直到 2008 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
2008 年的时候我在做建筑工程承包,当时有很多的工程中间商跑掉了,我们很多欠款都没有追回,但工人的工资还要继续支付。就这样,损失也很惨重,好像又回到了 1998 年的那种清零的感觉。
其实从 2008 年之后,我感觉俄罗斯经济就没有再好过了,而之后又经历了 2014 年的克里米亚危机。
现在也有很多朋友叫我回国,但我想我已经在这里呆了 30 年了,对于这个国家我觉得放弃了也很可惜。而且我已经快 50 岁了,回国之后我又可以做什么呢?
现在回想起来刚来俄罗斯的时候那种排队买面包的生活,我感觉那就是最苦的日子了,今后再难再苦也不会再超过那个时候。我觉得如今俄罗斯的经济危机是一个暂时的、可以解决的问题,俄罗斯这么大的市场,不会没有商机的,我对于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
现在大批的欧美企业撤退其实也是给了中国企业一个机会,接下来应该会有大批的中国企业来俄罗斯发展。我觉得未来在俄罗斯无论是买房、经商、或是收购俄罗斯企业都是有前景的。
对于我们这种中间人、投机人来说,哪里有新的机会我们就会去哪里。未来充满挑战但也孕育着机会,这是我们这种人对待生存的一个态度。
一念是危险,一念是机会。因为身处在不同的社会位置上,即便分享着共同的历史,每个人感受到的也会不一样。
如果说任广能代表一部分老资历俄罗斯华人的看法,那接下来的这位讲述人,她所看到的,就是另一个俄罗斯。
5. 人民币的机会
我是婧妮什卡,在圣彼得堡读研究生,俄罗斯文学专业。
因为没有庞大的个人资产需要管理,我感受到的经济制裁,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习惯里。
首先,物价上涨是很明显的。你会看到,商店收银台上常常贴着涨价告示——“现在,所有货品涨价 30% ”或是“货品已涨价,请看新价签”。
不过,对于华人来说,因为物价涨速没有卢布汇率的跌速快,所以我们买东西其实更便宜了。尤其是制裁之下,visa 和 master card 这类支付手段都不再支持俄罗斯,但银联可以用,还是走实时汇率。
现在,10 万块人民币可能就够在莫斯科买一套房子,2 万块钱就能买一辆车。真的。
很现实地讲,在这个层面,中国人是受了益的。
6. 最后的可乐
除了物价和汇率外,还有一件事很重要:西方品牌正大举退出俄罗斯市场。
从宜家到优衣库,到阿迪达斯,到麦当劳,他们都在撤出。
麦当劳是今天( 3 月 14 日)凌晨关的门,大家都赶去抢购。
一件有意思的事是,1990 年,经过 14 年的漫长争取后,麦当劳在莫斯科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开设了苏联的第一家门店。这个店可以容纳 700 名客人,是当时全球最大的门店。开业当天,顾客挤满整条街,平均排队时长 2 小时。而昨晚,就在同一家麦当劳,街上又一次历史重现般地排起了长队。
那天,我不是很想吃麦当劳,但突然特别想再喝一次可乐,不喝以后就没有了。
所以,我去附近的中餐馆买了一瓶可乐。我看见很多人在麦当劳前排队,因为没法储备汉堡,有人干脆买了 100 包番茄酱。
等到快要关门时,工作人员就聚在一起唱歌。歌词大意是:我们的爱,我们的村庄,都将耗尽电量……
嗯,大家一块儿唱歌,算作告别。
7. “我们俄罗斯人”
类似的事还有很多,Apple Pay 停止服务的时候,因为没法刷手机,很多人都乘不了公交车了。
我没有办法算哪一天发生了什么,因为所有事情都在接二连三地发生。
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处在一个很危险的状况。
但是,我那天在咖啡馆遇到一个俄罗斯人,聊到对制裁的看法时,他说“那些西方人根本就不懂我们俄罗斯人,他们以为制裁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但其实我们俄罗斯人不爱物质,我们只要面包就够了,不需要经济那么发达。”
8. 两份信
“只要面包就够了”的生活,有失去的可能吗?
在制裁之下,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正在发生。比如,化学品供应中断最终导致圣彼得堡最大的办公用纸品牌停止生产。俄罗斯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战时纸张短缺。
还有一些更隐形的链条,它们的另一端指向了经济世界之外的分裂和敌对。
现在,俄罗斯也在进行网络管控。Instagram,Facebook 已经被禁用了。因为它们的母公司当时颁布了一个新的规定,“允许在其平台上呼吁对俄罗斯人的暴力”。对俄罗斯人喊打喊杀的内容不再被视为是仇恨言论,不再违规。
第二天,俄罗斯就把它禁了。
整个世界都处在这样一种敌对中,对俄罗斯的敌对。
而我认识的很多普通俄罗斯人,在战争刚开始时,就逃离了俄罗斯。他们选择的都是土耳其这类相对中立的国家。
很多留学生也都回国了。我们学校有英语授课的国际关系专业。本来这个班上有五十多人,战争打响的头两天,就只剩下二十来人了。留学生都走了。只有中国留学生在这儿待着。
还没走的大家,生活也都停滞了。你没法一边想着在打仗,想着核威慑,一边在那儿学小说的修辞。这很荒诞。
但是我们身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时代,没有办法。我一个礼拜没有去上课。
你也找不到人诉说,因为学校是分裂的。我们学校出了两份签名信,一份是反对战争的,一份是支持战争的,你不知道眼前这堂课的老师会在哪封信上签名。同样的,老师也看不清学生。
所以,大多数老师不说话,因为说话是危险的。只是,有的老师,今天会选一首讲战争的诗,他会讲讲那首诗,但具体的话,他不会多说。
甚至,在我们的班级群里,没有一个人谈论战争。
你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说话,不知道跟谁能说话。
9. 为了和平
现在俄罗斯是什么样子?到处都是宣传符号。
为了宣传战争的正义性,俄罗斯创造了一个标语,叫“Zа мир”。用英文字母“Z”代替了俄罗斯字母“З”。这句话本身是“为了和平”的意思,也就是说去乌克兰开展军事行动是为了维护乌克兰的和平。所以,俄罗斯满大街的电视屏幕上、公交车上、墙上,都刷着这句话。警察的帽子上会贴这个,学生会在操场上排队摆成这个,城市会在晚上用灯光组成这个。
它变成了支持者和反对者双方争夺话语权的手段。“ Zа мир ”和“ За мир ”,发音一样,只是一个字母的差别,你选择哪个字母,就意味着你选择哪个立场。不过,不管你在哪个阵营,最终都是“为了和平”。
10. 等待
满大街的“ Z ”、超市的限购标签、市中心的警力、关门的外国商店、离开的留学生,这基本就是现在俄罗斯的变化。
现在,我肯定走不了。一方面因为疫情,都没什么航班。另一方面,其实我挺喜欢俄罗斯的。只是,我现在特别没有确定感,不知道之后俄罗斯会发生什么。
最近,我已经不写作业了,我们班同学也都没写,老师也不问大家要。我接触到的身在俄罗斯的人都挺焦虑,很难稳步生活。
不过最近大家好像稍微从战争的情绪里拔出来了一些,好像生活要继续了,但也都隐隐地觉得有什么更可怕的东西等在前面,只是大家在等而已。
*感谢 江海 和 同时 对本期节目的帮助。
参考资料
1、《什么是SWIFT?禁止使用SWIFT将带来哪些影响?》,人民网
2、《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个人外币取现限制措施》,中国新闻网
文章未注明来源图片均来自讲述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故事FM(ID:story_fm),讲述者:任广、婧妮什卡,主播:@寇爱哲,制作人:玉箫、林枫,文字整理:玉箫、林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