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嘉宾:金静(“大鱼营造”联合创始人)、西瓜(“闲下来合作社”主理人),主播:青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居住在城市中的我们,似乎早已习惯性地接受了“被安排好”的社区生活:每天走过千篇一律的小区街道,与邻居保持冷漠的社交距离……我们是社区的使用者和居住者,却无法再对社区生活产生更多的想象。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性,让我们真正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之中,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呢?


年前的“觅地而栖”年终策划上海站,我们与“大鱼营造”的联合创始人金静,“闲下来合作社”的主理人西瓜一起探讨了关于“社区营造”的话题。“大鱼营造”在上海参与了许多“社区更新”的设计项目,他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让生活其中的人们自发产生更多连接。“闲下来合作社”是由“大鱼营造”发起的社区友好共建空间,他们希望借由空间,创建社区中“新老邻居”之间的连接。


在对谈中,我们与金静、西瓜从为什么我们仍需要与人建立连接开始聊起,聊到她们是如何面对社区中的不同人群,解决不同的需求,以及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居民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我们对城市的“固定”失望,缺乏对城市的归属感时,或许我们能通过社区营造的实践,重新建立与“附近”之间的关系,重新找回城市生活的惊喜感与丰富性。


1. 独立式生活与寻求共同体


青豆:


我们在研究社区时,发现很多人会抱有这样的疑惑:在今天,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科技手段已经能帮助很多人脱离线下社交或熟人关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需求和问题。甚至一些人认为线下社交、维护社交关系是一件投入产出比很低的事情,不理解寻求与建立共同体,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对于当下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你们是如何看待这种现状的?


金静:


“即使我们现在拥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手段,但仍然需要有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父母或者祖父母这一辈人,他们其实一直都是在社区中生活,因为并不像现在的人一样能获得线上、网络的支持,所以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互帮互助都是来自于邻里间的关系,比如家里做了一些好吃的,会去分给自己的邻居;或者自己的小孩今天没人看护,就会请隔壁的阿姨帮忙。


人们现在可能拥有更好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手段,但我们需要身边人帮助的这部分需求,其实是在产生一些其他的转化,但并不是说这种需求没有了,我们依然还是需要有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


如果一些线上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情更加高效,我们自然而然就会选择这些手段。但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一些场景,比如不确定网上的渠道靠不靠谱,或者希望有一些面对面的更加信任的关系,让我能放心将事情交给对方去做……这些需求是不能通过我在网上购买某个服务得到的。


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会自行生长的,我们也能从这种会长大的关系中收获惊喜,比如快要过年的时候,大鱼的街坊经常会给我们送来一些小礼品,这些礼品不会说有多么贵重,但会有种温暖感包含其中,我觉得这是在今天更能触动到我们的一些东西。


西瓜:


“当关注点聚焦在社区之中,那些庞大的社会问题会变得非常具体。”


我之前经常和大家分享一张照片,就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卧室内,躺在床上刷着手机。我把照片中的画面叫作大部分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现状。很多在北上广这种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往往都是在十几二十几平米的一个小小空间中生活,但是通过手机和网络,他们似乎又能看到一个很大的世界。这种视野空间的辽阔与身处现实空间的狭小造成的矛盾,其实会让人产生很多焦虑,总会觉得看到的世界很大,但能做的事情却很少,能够实际接触到的人也非常少。


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是一个喜欢关注社会议题的“热血青年”,总是产生一种这个世界非常糟糕,还有很多人等待帮助的感觉,像是山区的贫困儿童、城市中出门不便的残障人士……作为产品设计专业出身的人,我当时甚至写了一封很长的邮件给自己的导师,和他探讨为什么我们还要专注于“把椅子设计成两条腿”这种事情上,明明还有更多的社会议题等待着我们的关注和解决。


导师给我回复了一封邮件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因为网络可能会接收到许多信息,总是想寻求速度去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但如果想要真正的改变这些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深入和了解,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凭借个人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如果你深陷其中,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也会产生大量焦虑的情绪。


后来,我就把自己的关注点慢慢聚焦在社区中,你会发现当你的世界聚集在一个小区内,在小区做了一些社区营造的项目后,之前思考过的那些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具体,它不再是一个庞大的问题。比如闲下来合作社正在支持一个26岁的智障青年开自己的社区咖啡店,这种方式会让我感到很踏实,也让我觉得我们在进行的项目对这类人群是能产生实际帮助的。所以,当关注点变小之后,我们反而会产生更大的能量。


2. 打破同温层,与不同群体进行对话


青豆:


城市中的很多小区往往是人群构成较为复杂的综合体。在进行社区营造的过程中,你们可能也会遇到许多不同的人群,比如新搬来的外地居民与本地的老居民、青年人与中老年人群……他们对于社区可能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面对这些人群和需求的差异性,该如何理解与协调?


金静:


“多种声音都存在的情况下,共同探讨什么是当下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我大学时也是学习的环境艺术专业,会做很多和空间设计相关的事情。当时我也面临过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居住的家即将拆迁。我对这片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很不舍,但很多邻居希望的是赶紧住上公寓这种比较舒适的环境,渐渐地我会感觉自己变成了少数人,这种感觉是十分难受的。而自己即使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却仍然无法从本质上解决生活中面临的这类难题。


在这种难受的过程中,我曾想过放弃自己的设计转业,因为觉得设计专业能够解决的问题,距离我最在意的人生课题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但在之后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有很多的本地居民,当他们有想要守护的土地和生活时,他们自己就会变成设计师。


我记得最打动我的是在日本大地震时期,我遇到的一些当地的孩子们。像是大地震或者核辐射这种灾难带给一个地方的问题,可能是用二三十年都未必能够修复的,但那边的孩子他们的想法是,不管这个问题要多久解决,他们愿意成为解决过程中的一环。


这些孩子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做起,组织自己的社区万圣节、市集这种活动,反而把所谓的灾区建设的很欢乐。一般我们去到灾区当志愿者,总想着要去安慰这些受灾者的心理,但是当你到了当地会发现,其实你才是被支持的那个人,会被他们身上那种想要改变一方土地的主动和热情所感染。


所以我开始意识到问题不是问题,但当你找到自己非常想要解决的问题时,其实也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而且现在我能聚集到一群伙伴一起思考这个问题,跟着社区这片土地一起成长,我会慢慢觉得自己不一定非要成为解决问题的那个人,而是跟着那个问题乘风破浪,学会与问题共存。


当我们遇到一些具体的矛盾时,也研发了一些小工具帮助处理这些问题。比如我们会做一个开放性的活动或者一场工作坊,去呈现大家的声音与诉求,让大家能尽可能看见问题的多个面向。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希望矛盾的处理过程不是要让一方说服另一方,而是当多种声音都存在的情况下,共同探讨什么是当下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如果再专业一些,我们还会举行议事会,在会议开始我们就会告诉参与者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更合适的:不要带着情绪去表达,而是去思考你最真实的诉求是什么,再清晰的分享出来。大家也会在现场进行决策,可能是通过投票,或者一场音乐会、一个派对这种更欢乐的形式。因为要面向不同的群体,比如孩子、老年人、青年人,可能每种群体的参与方式都不太一样。如果我们希望听到更多的声音,就需要切换一些不同的模式去进行对话。


西瓜:


“自己的诉求‘被听见’这个过程,本身就能让矛盾得到缓解。”


之前在进行虹仙小区改造的时候,有一个幼儿园是在一栋居民楼里,我们希望在中间添加一块儿童游乐的场地。将这个方案公示之后,住在一楼的居民会认为这种改造方式会产生很多的噪音,因为幼儿园本身就已经很吵闹了。所以我们决定召开一个工作坊,和大家一起将这件事情讨论清楚。


我们邀请了这栋楼的居民以及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最开始大家争吵很激烈,居民们担心噪音,而家长们担心小区内孩子们没有玩耍的场地。但经过讨论后,最后得出的解决方式也非常简单,就是在设计空间时让空间的位置不要紧靠在居民楼的窗户旁边,将空间的地面设计成不会发出太大声音的软性材质。在后期空间的运营上,设计出开放和不开放的时间段。其实任何的问题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通过大家的协调去设计出一个对彼此友好的方案


类似的情况,在经营闲下来合作社的过程中也会经常发生。今年在运营闲下来的过程中,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收获就是学会如何去理解矛盾。因为合作社会有十几个主理人一起经营空间并进行决策,但最开始我们并没有建立非常完善的机制,所以当遇到一些重大事情的决策时,内部就会引发非常激烈的矛盾。


我以前是一个非常害怕矛盾的人,甚至在别人吵架的时候总想着要躲远一些。但作为一个空间的主理人,我不得不站在最前面去听到所有人的声音,协调多方的关系。所以我现在感觉自己会有一种能力,就是从大家表达的内容里知他们真正在意的东西是什么。其实在一些矛盾和争执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诉求被听见,可能就是“被听见”这个过程本身就能让矛盾得到缓解。


虽然这些矛盾未必能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也造成了闲下来很多初期主理人因为失望离开了这个项目。但我觉得闲下来合作社的任何一个项目或者任何一个团体,其实都是流动的。后来我们也加入了新的伙伴,到目前为止大家都能保持着非常同频的步伐,这也支持着我们在下半年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顺利。


3. 社区居民生活状态的改变


青豆:


在进行社区营造之后,居民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调动居民对于社区建设的能动性,而不是让改造变成一种“一次性”的项目?


金静:


“我们是在创造更多参与的土壤,让更多人可以称为社区中的设计师。”


我们在新华路的社区运营已经做了四年的时间了,持续耕耘一个地方的土壤的话,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关系就会自然形成。我们现在也有自己的街坊群,这个群最开始成立是想讨论街区的某条道路要不要修建的,原先也只有十几个人左右,但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百人了甚至发展了二群。街坊们经常会在群里讨论日常,或者发起物物交换的活动,甚至能从中创造出一些新的社交场景。


比如一些新的年轻的居民和本地老居民之间就会产生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那些上海本地的老居民我们会称呼叫“爷叔”,其实他们是对本地生活最懂经的人,知道哪里买菜最实惠,哪里的裁缝手艺最好,哪边的理发师剪发便宜还不会撺掇你办年卡……像是这种非常实际的生活信息,对于刚搬到这里的新租户来说是不太了解的,但是爷叔们就会为他们提供很多生活的经验。


对于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有这样一位本地的年长者在生活上帮扶一下你,你会突然觉得自己和本地人长在一起了。本地人并不是对外来者都充满戒备之心的,他们也愿意来支持我们的生活,其实很多隔阂都是人们自行想象出来的。当爷叔们意识到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是有帮助的,他们反而会更愿意支持我们,对我们的看法和关心程度也会产生变化。


还有很多社区的商家,他们会和社区居民们走的更近。我们之前举办过一个叫做“智慧街坊”的展览,一位店铺的老板就愿意提供自己店铺的空间,将20多组社区展览品放在自己的店里展出。这位老板经过这次展览,也会对每一位街坊都特别了解,每次有客人去到他的店里,他甚至可以为客人们介绍一番,让社区里原本不太会有机会搭上关系的人,彼此之间也能产生一些联结。


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创造更多参与的土壤,让更多人可以成为社区中的设计师,或者说自己生活的设计师。当人们把自己放在“设计师”这个角色上,就会自然地产生能动性,希望将社区打造成自己想象中的模样。比如一些居民希望将水果店变成歌厅的模样,他会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落实这个想法,而水果店的店家也会觉得自己的知名度更高了,可以举办更多像是读诗会、电影放映会的活动,扩展更多可能性。


我会觉得社区真的很像美术馆,它具有公共性,同时又能充满创造力,我们其实就是在将这些空间的创造力激活,让更多的人可以在其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社区共同成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嘉宾:金静(“大鱼营造”联合创始人)、西瓜(“闲下来合作社”主理人),主播: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