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哎呀音乐(ID:iyamusic),作者:眼镜哥哥,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经常听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


在传统的唱片时代,一张专辑中大约有10首歌,但往往只有1首歌是特别好听、流行的,而专辑里的其他歌曲,则很难达到让耳朵如此大快朵颐的感受。



实际上,这的确是唱片时代大部分歌手的专辑标准配置。


能有2~3首好歌的,已经可以说是很稀少的优质专辑了。这样的专辑往往属于那些乐坛的中流砥柱级歌手,这种资源也是一般歌手可遇而不可求的:



能有半数以上好听又流行的歌曲的专辑,无论是专辑本身,还是演唱专辑的歌手本人,都在乐坛有着极高的地位,基本就是业界天花板级别了。



能做到一张专辑10首歌全好听又流行的更是凤毛麟角,基本上都是顶级的创作型歌手才有可能完成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天咱就来好好唠一唠这其中的原因。


专辑配置


最初广义上的专辑,指的就是一个歌手发行的包含多首歌曲的唱片集,但是随着唱片业的发展,除了“歌曲合集”这一个属性外,专辑还更多地被赋予了“概念性”、“统一性”等属性。


“概念性”指的是这张专辑要围绕着一个核心的主题,所有的歌曲(至少也是大部分歌曲)内容,应该是在时刻诠释这个主题的。


比如周杰伦的《范特西》,这是英文fantasy的谐音,指的就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这就是这张专辑的核心概念,所以我们在这张专辑当中,听到了千年前的异域文明、对家暴的反思、对简单纯真爱情的憧憬、幕府忍者、旧时代的老上海、神秘的欧洲古堡、民族自豪等充满想象力的歌曲元素。



“统一性”指的是这张专辑所有的歌曲风格、色调,甚至细微到作曲技法、作词手法等等,都应该是一致的,不能风格差异变化过大。


比如方大同的《橙月》,这张专辑如其名,大多数歌曲比较明快、活泼,整体是偏暖色调的;风格在R&B、Soul和流行之间,做到了比较不错的平衡;作曲技法上,很多首歌曲用到了离调技巧。这就是专辑的统一性。



歌曲是为专辑主题服务的,一首好听的歌可能更容易传播、流行,但如果和专辑主题背道而驰,可能会导致专辑的口碑下降,对歌手也非常不利。


假设现在唱片公司,为A歌手打造了一张中国风古韵主题的专辑,但手里还有一首特别好的,但是disco风格的《路灯下的大小伙》,公司能把这首歌放进去吗?


当然是不能的,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兼容的风格。


塞进去也许能让这首歌火,但听众在听着中国民乐器、五声调式的时候,突然来这么一首,听着是很别扭的,这对专辑整体的质量、销量、风评,乃至歌手本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唱片公司在制作专辑的时候,第一考虑的,不光是往这张专辑里放多少首好歌,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它的完整和统一,让听众听起来是舒适的。


资源合理分配


虽然我们现在回顾华语乐坛当年的辉煌,觉得那些年好歌特别多,很多听众也是如数家珍,但实际上,这些好歌的数量在歌曲的总量中,占比真的非常少。


好听又具备潜力流行起来的歌曲,永远是稀缺资源。


即使是特别大牌的唱片公司,他们手里的好歌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假设一家公司手里有20首好歌,但是底下有几十号乃至几百号歌手,这些歌手咖位、级别各不相同,公司不可能孤注一掷,把所有好歌都给一个歌手。


其一,每位歌手的风格,以及对作品的驾驭能力是不同的。


比方说,公司有一首特别好的嘻哈风格的歌,但是公司最大牌的是一位擅长抒情歌的歌手,不擅长嘻哈,那如果这首歌给了这位歌手,很可能就是明珠暗投了。


这是对歌手、作品的双重浪费,稍有经验的唱片公司都不会这么做。


其二,即使歌手能够驾驭每种风格,公司也不会把所有的好资源都砸给一个人。


公司的其他歌手也是要生存的,除非这家公司真的走投无路,只能指着一条大腿活了……但话又说回来,这种处境的公司恐怕也不可能拥有那么多好歌的资源了吧?


所以更大的可能是——公司会把这20首好歌,按照歌手的风格、咖位,优先分配给头部的几位歌手,实现资源最优化。


这是从长远出发,为了公司和歌手的全面、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战略。


商业利益最大化


小柯老师曾经说过,流行音乐本质上是一种商品。


唱片公司实际上就是制作这些商品的“厂商”,既然是商品,那么如何获取到最大的利益,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传统唱片时代,歌曲传播的方式,大多是在唱片正式发行之前,唱片公司选出最有潜力爆红的1~3首歌,依靠电台、广播、电视等途径,打榜宣传,率先曝光,也就是所谓的“主打歌”。


在网络还不发达的那个年代,传统媒介的传播力度是非常大的。


主打歌的曝光率要远远高于专辑中的其他歌曲。如果不出大意外,当年这位歌手最红的歌,就会在这几首主打歌当中诞生,有些质量特别过硬的,甚至可以红很多年。


而这几首主打歌,需要具备的特点就是:在首轮曝光的时候,第一时间抓住听众的耳朵,快速在听众当中流传开来。


换言之,主打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听众是否愿意掏钱买这张专辑。


这种传播模式决定了:专辑中有10首歌,但只有1~3首能获得被大力推广的机会,剩下的那些歌曲,得不到如此大力的宣传,即使是好歌,很大几率也是会被埋没的。


就像是周传雄那张《忘记transfer》,这张专辑里有经典的《黄昏》《记事本》《出卖》《忘记》《末班车》等好作品,在中国台湾上架后,因为宣传不当,直接石沉大海,最后居然是大陆的盗版才让这张专辑中的诸多好歌火起来。



除此之外,唱片的销量也并不是单纯随“好歌数量”的增加而成正比增多。有1首好歌的专辑,能卖100万张;有2首不一定就能卖200万,可能只能卖190万了;有3首也许只能卖270万了。


这时候,不如把多余的好歌放在下一张专辑的主打位置,创造更多销量。所以,一张专辑如果能有3首好听又流行的歌,其实已经可以算是很良心的专辑了。


当然,也有一些特例,比如飞儿乐团的第一张专辑。



这张专辑10首全是好歌,但那个时候的时代背景其实已经有所变化——创作歌手开始崭露头角。


前一两年,周杰伦发行了《叶惠美》、陶喆发行《黑色柳丁》、林俊杰以《乐行者》出道、戴佩妮、周传雄、陈珊妮、伍佰等等也是如日中天;中国大陆这边,朴树、许巍、羽泉等更是佳作频出。


而这些歌手的这些作品,几乎每张都能找出至少半数以上的好作品。


换句话说,这些优秀的创作歌手的迸发,将原本“1~3首好歌+7~9首凑数”的唱片配置,硬生生拉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准。


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同为创作歌手,又是新人的飞儿乐团,必然要拿出质量更加过硬的作品,才有可能在一众优秀的创作人中,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这么看来,其实是一种“良性内卷”。


而且那时候网络传播已经日臻发达,主打歌虽然依然存在,但人们已经开始关注主打歌以外的作品,这也要归功于那些优秀的创作型歌手,他们用好作品拓展了听众的欣赏维度,真正的好歌就不容易埋没掉。


于是,种种因素交织,使得飞儿诞生了那么一张经典。


市场受众


在传统唱片时代,大部分能流行起来的歌都是好歌,但不流行的歌曲,不一定就不好。


如果你整理过当年的历年歌曲年榜,你会发现,大部分还是以抒情流行为主,这是市场受众决定了能够流传起来的歌曲的种类。


而有一些作品的风格,如爵士、布鲁斯、金属、嘻哈、舞曲等等,可能本身就需要一定的门槛才能欣赏,或者是音乐形式注定不受一部分人的喜欢,这样的作品即使好听,也不太容易流传起来,一般就作为歌手的小众尝试。


还有一些歌曲,当时不够红,但将来也许会在某个特殊的时机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就比如前两年火起来的黄义达的《那女孩对我说》,今年S.H.E.的《Ring Ring Ring》、朴树的《New Boy》等等。


专辑的配置更多的是考虑到了歌手的风格、专辑整体的概念、唱片公司出于对市场的考量等种种因素之后,最终平衡出的结果,而非把所有好听的歌一股脑塞进一张专辑里。


所以当你在听到一首还不错的歌时,可以试着去听完整张专辑,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哎呀音乐(ID:iyamusic),作者:眼镜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