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只有中国人才在“圣诞节”送苹果谁是第一个创造出这个“习俗”的人?它又是怎么一步步烙进国人认知里的?
在中国过圣诞节时,老外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
“为啥中国人喜欢送苹果?”
答案很好回答:我们向来喜欢借“谐音梗”寄托美好寓意,像是连年有“鱼”、“枣”生贵子、不弃不“梨”……
因此,“平”安夜吃“苹”果听起来十分符合逻辑,以至于我们自己有时都会忘记,这其实是一个凭空创造出来的“新民俗”。
既然该习俗为国产,那么问题又来了:谁是第一个创造出这个“习俗”的人?创造出来后,它又是怎么一步步烙进国人认知里的?
据说现在精致白领已经不兴吃苹果了
图源:G僧东东(的调侃视频)
你以为只有送苹果才是圣诞节中国本土化的表现吗?其实还有很多入乡随俗的地方比如下面这个中国民族风圣诞歌:
“这中国风圣诞歌你听过吗?” 关注@青年Daily 观看更多热点视频。#美国 #圣诞节 #中国风 #社会 #街头卖艺 #艺术
视频号
我第一次收到平安果是大二寒假实习的时候,那是一家境外旅游订制公司,同事大多都有海外工作、生活经历,因此拿到苹果后我也没多想其背后的讲究,就觉得“还挺洋气”。 那之后还陆陆续续收到过几次苹果,它们一般十分朴实,充其量也就是被一个精美的纸盒子装着而已。
类似这样
图源:小红书@We Flower 左庵花艺美学 今年,当我再次打开电商APP搜索“平安果”,猛然发现这一中式新民俗早已 “卷”了起来——一个苹果四五十块的大有所在,有些店家甚至卖到了100元+。
什么苹果卖这么贵?
被花花绿绿的广告所吸引,外加好奇心驱使,我没忍住下了两单,想看看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苹果1”于平安夜前两天寄到手中,价格65.97元。
盒子质感还不错,以后可以多次利用。
打开后,里面除了苹果,还有一支护手霜、一个产自宁波的无牌香薰蜡烛以及一个小装饰。喜庆的纸屑填满了半个盒子,好让内容看起来丰富些。
在淘宝上粗略查看这些物品的零售价:所有东西加起来大概40元左右。 “苹果2”于平安夜前一天寄到手中,价格78.9元。
这个礼盒看起来更加“吃货友好”,有一个苹果、两颗装饰软糖、六颗费列罗、三根“拐棍”糖、两个松子和一个mini圣诞树。
虽说这棵圣诞树仅有11厘米,但居然配有装饰灯带,点亮后放在电脑边,瞬间成为编辑部“最强氛围感工位”。
只是“礼盒2”物品的价值总和大概40元出头,合算下来还不如“礼盒1”划算。 正当我按动计算器看自己亏了多少钱时,一位同事拍了拍我的肩膀,并以一种“你格局还是不够大”的狡黠语气说,“看,这里有一个2200块的平安果。” 他的屏幕上,形似骨灰盒般的包装打开了一条封,露出了苹果和围巾似的东西。我没有深究里面到底有何乾坤,就把头扭了过去。
一来,钱包不允许我如此“恶意消费”;二来,我也不想成为办公室里的笑柄和当代“买椟还珠”的活示范。 平安果的内卷不止体现在搭配上,一些商家把苹果本身也玩出了花样。 在果皮上种出“圣诞快乐”和圣诞树的字或图像,只能算及格操作。一些商家卖的平安果外表看起来是苹果,但切开后里面居然是蛋糕和巧克力。
还有一些平安果看得我忍不住想拨消协热线:内芯如樱桃般红润的“红肉苹果”,和外皮、果肉看起来像香草冰淇淋的“奶油王”。
农科院的专家们,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物种吗? 平安果的周边也是层出不穷,布制的苹果包5个18元,而皮质稍贵,5个36元。
还有奥地利水晶锆石版,200一个。
总之,看过各式各样的相关产品后,我产生了种感觉:
商家们对于苹果的掌控、把完度,就仿佛其是一个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的习俗一样,炉火纯青。而有过节需求的消费者看到花样百出的产品后也难免心动。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圣诞生意连带诸多“习俗”如上升的螺旋一样被带活了。 不过,如果将圣诞节的背景抹去后又不难发现,逢节便营销是商人的天性。比如,一到节日,大企业可能会降价,以此拉动销量,完成销售额。 而小企业则会趁机涨价,将平时很廉价的商品包装一番,再配上些“滞销品”卖出去。像我公司楼下的便利店,平时两三块一个的苹果此刻化身为平安果,一个10块。
而点进平安果礼盒的店铺后我发现,它们平时也都是售卖一些小玩具和礼品的网店。
至此,开头的问题已经回答了一半:利益为先的商家和渴求氛围感的消费者,大概是将平安果带火的主要推手之一。
那么,在此之前,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创造了这一习俗呢? 目前,市面上主要流传着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被港澳台学生创造出来的。
1980年代,香港街头的圣诞彩灯
图源:网络 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一些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开始进入大陆求学,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有些人信基督教,要过圣诞节。 但那时大陆物资还比较贫乏,没有火鸡也没有圣诞大餐,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什么东西。于是,他们另辟蹊径,选择吃12月份市面上还在售卖的苹果庆祝,寓意平平安安。 第二种说法:是大学生自创的。 还是80年代,大学生开始有机会接触到留学生和外教,由此了解了一些西方传统文化,便也想凑热闹过过圣诞节。 在大学生看来,圣诞节等同于中国的新年——春节,外加身处中国,便加入了一些本土元素。
1983年12月15日,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2楼,人们正在购买圣诞贺卡图源:网络
而且据传,那时,吃苹果还有多种玩法:
比如,有说要向24个不同姓氏的人要24个苹果的,有说要去24个不同地方买24个苹果的,还有说苹果要有几个青色和几个红色的……玩法众多,简直是“集齐卡片召唤神龙”之鼻祖。 第三种说法便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了。 1990年代初,由于大量外来水果流入中国市场,导致本土生产的苹果滞销,于是为财路发愁的商家便想出了“平安夜吃苹果”的营销卖点。 那时恰逢中国人对世界充满好奇,纷纷想体验一下洋节,便正中商家下怀。不过说实在,那时的社会背景下,苹果也确实是一种能提供仪式感且实惠的最佳选择。
图源:小红书@梦野 Wild Dream Studio 如今,诸如糖葫芦、李子柒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事物,随着TikTok等平台流传到海外并掀起热度,因此,我好奇,“平安夜吃苹果”这项中式新民俗,是否也走出了国门。 我先找到了一位以前的采访对象。
他是德国人,目前在中国经商。听到我的提问后,他十分简洁、高效地回复“没有”。 于是,我把问题抛给了同属东亚文化圈,并且本国语言包含大量汉字的日本同学。 看到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忽然叩响聊天对话框,还带着一个如此古怪的问题,他发了一个捂嘴的表情表示不解,仿佛在说“你若非不是有什么大病。”
解释一番后,我得到了日本人平安夜不吃苹果的答案。 最后的最后,我将希望转向了马来西亚华人。毕竟,他们可是一群春节要吃芹菜(勤奋)、大蒜(会算)、芫菜(结缘),选车牌偏爱“168”(一路发)的人。 只可惜,在如此深谙“谐音梗”的大马华人那里,我还是得到了否定的答复。
与人类似,节日也会“旅行”和“移民”。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圣诞节吃苹果大概就像我们看外国人庆祝春节一样,先是会被那种“不伦不类感”吓得大跌眼镜,随即露出会心一笑,感慨“哎呦,有点东西”。
近些年,随着中国国力提升,中国企业频繁出海和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和新移民,外国人对春节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以至于他们也开始自由发挥,创造出不少和平安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新习俗。 在美国,到了农历新年,一些公立幼儿园和小学就会给孩子们发红包。
只是红包里装的并不是“绿花花”的钞票,而是一枚看起来颇有年代感的巧克力金币。
图源:网络 自己做一顿中餐大概是最应景的春节活动,于是经过改良,我们就见到了宫保鸡丁披萨、馒头披萨、老干妈披萨.......
以及下面这个不知道叫什么,由两个披萨饼皮相扣在一起、中间还放着饺子的变种食物。
图源:视频博主“毒角show”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还是夜色降临后,老外们聚在中国城的小广场……开始蹦迪。
图源:视频博主“毒角show”
说白了,春节对于他们就是一个凑热闹和放松自己的机会,既省去了圣诞节为亲友精心挑选礼物的琐碎,又不需要必须和家人待在一起。 这背后的逻辑和中国人过圣诞节类似。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就将圣诞节比作“12月份的情人节”、购物节、与朋友喝酒唱歌聚餐的日子、或者干脆是一个可以自由定义的节日。 哪怕不庆祝,工作日当天收到一枚红彤彤的大苹果,虽然不至于兴奋,但也会感到一丝愉悦。 简单总结大多数网友的态度就是,传统节日走心,洋节“走肾”。
图源:网络
不管是春节出海还是圣诞节被汉化,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情景拥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节日都与其原生社会背景脱节了。 不过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概念,虽然平安果有些混搭,但这正是文化相互碰撞、糅合和互相影响的典型示例。
上海迪士尼的庆祝活动
图源:网络 近些年,社会上总有一种对洋节的排斥,但在适度过节的情况下(比如不要过度包装),我更愿意抱着乐观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 ——“long time no see”之类的中式英语都已经成为了外国人的口头禅,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西方人也会在圣诞节吃起苹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