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ID:SHerLife),作者、照片:姜天涯,编辑:韩小妮,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南京西路是一条时髦、高端的商业街。
是久光、芮欧、嘉里中心、上海商城、梅泰恒、兴业太古汇,和密布的小咖啡馆。
不过30多年前,南京西路还不是这样。彼时的南京西路两侧是大量住宅区,临街有很多小店铺。
在城市变化中,有些老店、老建筑成功在原址待了近百年。但更多的店搬迁、消失,居民迁出。
面对过去几十年迅速变化的上海,我们不免生出疑惑:仍在故土的上海人有乡愁吗?
我们试图以南京西路为例,探讨上海人的乡愁是什么?
一
在NHK的纪录片《上海梦》里,我们看到了1994年前后的港汇恒隆、恒隆广场和不夜城。
那是一个飞速发展、剧烈变化的时期。
上海在画面里看起来灰蒙蒙的。工地上旧里弄拆了,新的高楼等待建起。一个新世纪商业城市的雏形,呼之欲出。
当我们分享这些画面的时候,有读者认出了自己曾经的住处:
“画面里最大的那个三层楼的建筑,是我生活了10年的地方,居然我还能看到它。曾经是第七印染厂的职工宿舍。”
我们找到了上述读者匡文(化名)。若不是靠着纪录片和1989年老地图,她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居住过10年的地方现在是恒隆。
“那里(高楼)太多了,以前房子拆迁造的是恒隆,还是梅龙镇、中信泰富,我没搞清楚过。都是奢侈品,我也不是他们的目标消费群。”
2001年,在西康路、南阳路、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围合起来的街区中,建起了恒隆。
而曾经,这里有匡文的住所,就读的西康路小学,父母单位的食堂和澡堂,还有沿着南京西路的十来家沿街商铺。
1981年出生的匡文,曾在第七印染厂的宿舍里,度过了人生前十年。
在1989年出版的《上海市商用地图册》里,彼时恒隆一边的南阳路上还写着“农副食品市场”。
这被匡文一眼指出:“啥农副产品市场,就是一个露天的菜场。”
沿着南京西路的十来家商铺,她记得最清楚的是华侨彩影中心。
“老高级的,门口是一个橱窗,摆了一台老大的机器,一头胶卷塞进去,前头照片一张张出来。”
“我经常去看的。都是人家吃酒水、公园合影的照片,印象蛮深的。”
“还有(潮声)皮鞋厂我记得的,因为阿拉娘(我妈妈)经常去买皮鞋的。”
在这一段南京西路上,1988年开业的椰露酒吧,曾是那个年代上海的新事物。
1988年的《文汇报》对这家店的开业用了这样的描述:
“酒吧,一度从辞典上消失的字……这年头,它又重新在上海大都市涌现了。上酒吧,已是上海市民生活中的一种时尚。”
还只是小学生的匡文当然没有去过。她印象深刻,是因为在家里能看到椰露的服务员,在楼下的弄堂里培训端盘子。
一街之隔的上海商城,匡文是看着它一点点建起来的。
“我读小学辰光,已经开始造了。伊格地都围起来的,里向不晓得啥事体,外头都在卖早饭啥的。一到落雨,都是烂泥地。”
当时的南京西路,遍布低矮的住宅楼房和沿街小商铺,高楼是个不常见的事物,上海市民还有些新鲜。
“除了国际饭店,侬看不到像波特曼一样像样的高楼了。”
“埃辰光阿拉经常讨论的,假使格房子倒下来,阿拉肯定死了。但是没想到,(后来)其它地方还会有噶许多高楼。”
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城市新生事物,高楼开始取代20世纪初的建筑。
现今的上海商城,曾是1906年建造的英商汇丰银行大班住宅。这是一栋L形的欧洲古典主义建筑,解放后是新华社上海分社。
而它对面的锦沧文华,1986年之前曾是有着70多年历史的沧州饭店。
等匡文1991年搬离西康路的时候,锦沧文华也已建成。
“有一年周润发到上海来,交关(很多)人跑过去看,就是住在锦沧文华里向。因为当时有《上海滩》,伊老红的。”
匡文家连同往东的两个街区,1997年建起了梅龙镇广场,2001年建起了中信泰富和恒隆广场,被人称为“梅泰恒”。
这三个商业体覆盖了原先的住宅区和沿街的小商铺。
曾经,陕西北路口有着友联点心店;中信泰富的位置上有着65年历史的陕北菜场;梅龙镇靠近江宁路的转角处是“上海书店”。
随着城市发展,他们都有了新的定位。
如今,匡文也时常经过南京西路附近,不过不是去商场,而是在铜仁路、南阳路这样的后街穿梭。
在这些小路上,还留有儿时的空间感,时常会引起她的回忆。
“西康路、南阳路口那个烟杂店,一直在格地。虽然名字一直变,现在变成小超市,反正还是烟杂店的形态嘛。”
二
匡文家隔着两个街区的南汇路10弄15号,曾是易敏(化名)家所在的弄堂。
1973年出生的易敏,出生不久就搬到了弄堂里的一个亭子间。
房子是她父亲单位里分的。一直到小学五年级之前,她都住在这里。
这栋建筑今天仍然还在,只不过曾经一街之隔的低矮楼房,变成了梅龙镇伊势丹。
易敏有着异常快乐的童年,因为她居住过的这段南京西路,曾被称为“儿童街”。
今天南京西路、茂名北路口的丝芙兰,曾是“向阳儿童用品商店”。
“我第一支自动铅笔、第一个自动铅笔盒,都在那边买的。”
“向阳门口有一大块空地,老早放跷跷板、滑滑梯、秋千。一到放学,附近幼儿园、小学的小朋友都在那边玩。玩好到对面儿童食品商店买吃的。”
儿童食品商店今天还在老位置,几步之遥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也是。
对过的凯司令也没有变,只是当时曾叫过“凯歌食品店”。
“阿拉爸每天夜到(晚上)给我买一块奶油蛋糕回来,然后一杯乐口福。”
再过两个路口的王家沙,也在原地。
“阿拉爸专门叫我拿只钢宗镬子到王家沙去买双档。开荤呀,难板(偶尔)吃趟好的。”
在易敏童年的认知里,附近最高的建筑是泰兴大楼,很高级。她有个同学就住在里面。
“有电梯的房子,当时很厉害的。同学爷爷是海军上校,阿拉都不敢到他家里去的,因为晓得伊拉屋里有个司令。小朋友不是有个儿歌么,叫‘汤司令到,马桶盖掀(上海话读xiāo)~’。”
当我们一同走过这段南京西路时,除了1997年开业的梅龙镇伊势丹,她都感到亲切。
“我噶大了,还是个路盲。但格块没啥变化,我小辰光的店还都在,我就觉得老熟悉的。”
事实上,从南汇路到石门一路的南京西路段,几乎保留了原先的建筑。
儿童食品商店、少儿图书馆、凯司令、泰兴大楼、王家沙隔壁的同孚大楼、南京美发店所在的德义大楼,都还在。
梅龙镇伊势丹对面的南京西路也没变:静安别墅、梅龙镇酒家、新镇江酒家、花园公寓、蓝棠皮鞋都在原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只不过现在一溜高级手表店,原先是更为生活化的业态。新镇江两边的Omega和宝珀,30年前分别为东风绒线店、飞跃鞋帽店。
还有位于南京西路863号、拥有90多年历史的鸿翔百货,2008年变成过英国零售商Marks & Spencer,而后又变成了GAP。
面对这段南京西路的变与不变,匡文和易敏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回忆路径。
对易敏来说,每次路过这段她熟悉的南京西路,都会发个微信给老父亲。“跟他讲我又来老房子了。”
而匡文却很难寻觅童年的踪迹。
她感到非常可惜的是,没能留下一张西康路小学的照片。她至今清晰地记得,那是一栋拥有落地门窗、木地板、露天长廊、小尖顶的洋房式样建筑。
她初中的时候,曾想回去拍过,可惜胶卷曝光,没有拍到。
我们翻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这栋建筑留下的印记(欢迎读者提供)。
只有在博客上,看到一张某届学生的黑白毕业照,依稀能从背景中看到主教学楼的一隅。
30年过去了,南京西路还是那条南京西路,地理位置永远不会变。只是街道的风貌、建筑的形式、曾经的邻舍,发生了变化。
对匡文来说,乡愁已经很难从实物中寻找。匡文的乡愁是她回忆里“很多很多小事”,是在此地和某些人的往事。
“我妈妈已经去世了。我到那边,就会回忆起那个时候,我跟妈妈相处是什么样,然后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有时候也会回想起以前我跟我同学,在波特曼门前,把他们种的一串红都一只只嗦掉。”
三
如果说匡文遗憾的是没能留下一张西康路小学的照片,舒浩仑则非常有意识地留下了自己和南京西路周边的回忆。
2002年,刚从美国回来过暑假的舒浩仑,听奶奶说大中里要拆迁了。
在美国学习电影的他,感知到了一场巨变即将发生。他拿起摄影机,拍摄了一部讲述大中里的纪录片,名为《乡愁》。
舒浩仑出生在石门一路214弄的大中里。这是舒家从解放前就开始居住的石库门里弄。
1935年,舒浩仑的奶奶跟随爷爷,从宁波乡下到上海来谋生。爷爷在凤阳路上的四明银行找到了工作,用几根金条从房东手里顶下了大中里3号。
最多的时候,舒家住了6口人。
在这部极富个人视角的纪录片里,舒浩仑自己也出镜了。
他说,采用这个在纪录片中不寻常的做法,是希望自己能和大中里一起留下最后的影像记录。
片中,他提及了自己儿时在弄堂里的同学、邻居和生活。
曾经,他和小伙伴在弄堂里打井水浸西瓜、抓蝌蚪、吃大饼、拷酱油,一起看居委会的16寸黑白电视。
“当时有这个感受,我可能是最后一次到大中里来了,这个地方肯定要没有了。果然是这么回事。”——大中里原址上,是现在的兴业太古汇。
这个大体量的商业综合体,北起南京西路,南至威海路,西到石门一路,东靠青海路,呈南北狭长型。
上世纪,该地块曾由天乐坊、柏德里、华盛里、大中里四个住宅里弄和民立中学构成。
循着1989年的商业地图,舒浩仑少年时代的回忆一一展现。
“红村点心店,老早印象最深就是热天卖刨冰的地方,而且卖的是熟水冰。”
“一块冰买回去,方的,放在钢宗镬子里,包进被子。”
“阿拉阿娘(奶奶)宁波人,伊专门做糖醋刨冰,拿螺丝刀加把榔头,‘啪’敲开。再放糖、放醋。”
“绿杨邨,小辰光经常从伊隔壁的弄堂,穿到对过新华电影院。”
红村和绿杨邨,都曾位于今天兴业太古汇的位置上。
2014年,老字号绿杨邨关张歇停5年后,开在了奉贤路、江宁路。
而前身是夏令配克(Olympic)影戏院的“新华电影院”,1994年拆除,现在是汇银大厦。
威海路、石门一路口,曾经是静安第一粮油店、石门路水果店。
上初中的时候,舒浩仑经常被家人派去买米。每逢新米来到粮店时,买米就得排很长的队。
2002年,粮油店原址变成了四季酒店。“所以我有朋友说,四季酒店很旺嘛,底下有米呀。”
1986年,石门一路、南京西路口建起了一座S型天桥,也被称作王家沙天桥,2001年拆除。
“阿拉小辰光经常走的。我记得小辰光学雷锋,还专门去擦栏杆的灰。”
大中里附近的几条小马路,过去曾有着完全不同的业态。
如今100米一家咖啡馆的威海路,30年前是“汽车、摩托车配件一条街”。
吴江路在成为“小吃一条街”之前,是马路菜场。
“老早阿拉阿娘经常在那里买鱼,早上三四点钟拿着鱼票,去排队。否则侬买不到最新鲜、最大的(鱼)。”
青海路曾经一度也是服装市场。“就在马路上,摆那种铁皮做的摊头。格辰光牛仔裤啥的,就在那里买的。”
小时候,舒浩仑喜欢爬到石库门的房顶上,乘风凉,听评书。
80年代,高楼还没有那么多,国庆可以在房顶上看到人民广场的烟火,“没有遮挡”。
当时从大中里往人民广场看,视野范围内最高的是上海电视塔。
“阿拉屋里电视信号从来没啥(不好),因为就在贴隔壁嘛”。电视塔后经拆除,改建了广电大厦。
往南京西路东边走,舒浩仑曾在人民广场学骑脚踏车。过去弄堂里的小孩管人民广场叫“大道”,指代“人民大道”。
“那时候(大道)是长马路,还是煤渣路,练脚踏车掼(摔)下去的辰光,膝盖还扎伤过。”
往西走,舒浩仑印象里有上海书店、放学后去练武术的静安区少体校。这两处现在分别为梅龙镇伊势丹和中信泰富的一部分。
2002年拍摄《乡愁》的时候,舒浩仑曾就读的威海路第二小学还在。
等他4年后剪辑、补拍素材的时候,“威二”的地皮上,已经盖出了中凯城市之光。
舒浩仑的奶奶一直居住到大中里拆迁。而后兴业太古汇建了很多年。
偌大一个地块,最后只剩下了他母校民立中学的一栋建筑。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洋房,在2009年整体朝东南平移了57米——这也标志着大中里地块的正式动工。
四
纪录片《乡愁》的片尾伴随着《啊,朋友再见》的旋律,打出了字幕:
“此片仅献给我的家人,淳朴而温暖的大中里,以及那个纯真的80年代。”
舒浩仑并不希望拍摄一部他者视角的纪录影片。在《乡愁》拍摄之前,有国际选片人曾建议他这么做,更迎合国际口味。
“我怎么可能这么拍?我曾经是其中的一员,我有感情在里面,不可能从纯人类学的角度去看他们。”
2008年他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候说道。
大中里对于舒浩仑来说,不单单是石库门本身,而是个体回忆和人生经验的承载。拍摄《乡愁》,也是希望予回忆一个载体。
“人的青少年,特别是少年时代的一段生命在里面,那段时间虽然不能完全懂,但是我觉得是人比较重要的一段生命在这里。”
舒浩仑认为:“如果‘乡’是个物理空间,‘愁’就是个时间(概念)。你很难说仅仅是对一个物理空间的怀念,时空是一体的。”
对于背井离乡者来说,乡愁是对原乡的惆怅。
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来说,乡愁或许有些不同。原乡仍在,只是时间模糊了过去的风貌,却留下了永远的少年回忆。
它属于南京西路曾经的居民,也属于每一个在上海迁往他处,而后看着自己原先的家成了城市发展一部分的人。
我们并非单纯指向怀旧,城市自有其发展的步调,人的生活方式也会不断朝前。
等到舒浩仑拍摄《乡愁》的时候,他已经不再习惯拎马桶了,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是去四季酒店上厕所的。
拍摄期间,舒浩仑曾登上四季酒店俯瞰大中里。
酒店大堂经理对他说:“这样的风景在上海也不多了,但外国客人就特别喜欢,甚至会要求下面有这样风景的房间”。
这句话曾让舒浩仑五味杂陈。但今天,当他走回石门一路,想要辨别大中里的方位时,四季酒店成了他判断方位的地标。
而去年四季酒店停业之后,人们开始怀念起了这家有18年历史的酒店。
你看,时间会重新塑造新一代乡愁。
就像匡文带儿子回西康路时会告诉他,这曾是妈妈住过的地方,小孩子并不以为然。
但是她觉得,儿子长大后也会拥有自己的乡愁。
“就是他长大的各个地方。幼儿园住在闵行,房子比较大。然后到了小学,搬到闸北来了。还有天天‘逼’他弹琴,总归也是回忆不可缺少的部分。”
也许,对于00后、10后来说,上海本来也就是现在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静安年鉴编辑部,《南京西路一百四十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03年3月。
2. 江迅,《醉人的“椰露”》,文汇报,1988年12月17日。
3. 马仁武,《别有风味的友联生煎馒头》,文汇报,1981年9月19日。
4. 孙卫星,《生产自救的“小陕北”——市红旗单位陕北菜场“保旗”记》,新民晚报,1993年10月2日。
5. 冯婧,《天桥上的风景好》,东方早报,2015年12月3日。
6. 俞康华,《上海崛起一批特色街》,解放日报,1990年12月7日。
7. 邹娟,《78年绿杨邨重现老味道“淮扬三头”》,东方早报,2014年9月13日。
8. 金姬,《上海百货业“透支”过冬?》,新民周刊,2009年2月23日。
9. 《GAP旗舰店取代玛莎百货进驻南京西路863号 8月25日开业》,赢商网上海站,2017年8月15日。
10. 缪毅容、金定根,《吴江路休闲步行街开街》,解放日报,2000年7月14日。
11. 宋宁华,《静安大中里保护建筑上午启动移位工程,90岁民立中学老校舍今“开步走”》,新民晚报,2009年3月10日。
12. 徐琳玲,《舒浩仑:上海不是这样的》,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6月11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ID:SHerLife),作者、照片:姜天涯,编辑:韩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