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原文标题:《失败不是成功之母,“迅速失败”和“安全失败”才是》,头图来自:《大空头》剧照截图


一、为什么要“快速失败”?


如果你有一个好想法,你喜欢将它迅速付诸实施,再根据反馈一步步调整或决定放弃?还是在决策之前做好调研,决策之后投入大量精力,力争使它成功?


应该说,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前者有行动力,速战速决,但容易因为准备不充分而浪费机会;后者比较稳健,但容易贻误时机,且一旦看错,损失巨大。


可如果你的团队每周都有新想法,且都从未有人尝试过,你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用前一个方法了,简单评估可行性后,全部付诸实施,也许10个计划中只有三个有成功的可能,再把更多资源投入到这些成功的想法中。


麦肯锡的研究发现,这种决策与资源的分配方法最适合软件企业、互联网公司,“软件企业的领导者宁可做6个正确决定和4个错的,而不要等得太久,快速移动是很重要的,这常常会导致错误,但错误是可以改正的。”


相反,在传统行业,大部分商业决策都有经验可循,成败更在于细节,“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软件与互联网公司的领导者,总是面对不确定的领域发展前所未有的技术,承受巨大风险的同时又有高额的回报。企业领导者必须在多个选择上下注,导致成功只是特例,失败才是正常的,而且成功产品无法长期保持优势,企业又要继续对不确定的未来下注。


所以什么都要快,就连失败也是,可以避免继续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于是麦肯锡借用了一个编程中的术语——“快速失败”。


古典主义的失败是这样的,研究团队在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失败后,团队陷入了深深的沮丧和自责中,团队领导于是鼓励大家,打起精神,相信最终的胜利属于我们,团队成员一个个抬起头,露出坚毅的眼神……


以快速失败为工作方式的团队是这样的,一个成员拿出实验结果,团队领导者平静地告诉大家:“结果很好,我们又排除了一种可能性。”


“快速失败”提供给我们一个看待失败的新角度。不再有古典主义的伤感,也没有英雄主义的牺牲感,而是将其视为必不可少的成本,一个完全中性的商业概念。


二、有价值的失败


很多炒了十几年股的老股民,经历丰富,包括少量成功的经历和大量失败的经历——为什么我说是经历而不是经验呢?


因为投资行为有一个特点,赚了钱常常不知道是怎么赚的,亏钱也不知道是怎么亏的,或者说总结的那些原因没有可重复性,根本不是什么原因。


无法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也无法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当然只能叫经历。


把失败视为一种必要的成本,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这种失败必须是可观察、可重复、可控制的,就像工厂的原材料与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必须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字。


这类失败才是有意义的失败,而这正是专业与业余的区别,你需要找到一个因子,或一个闭环,具备即时反馈的特点——只要你做错了一步,你就能立刻发现。


举个例子,有一些老臭棋篓子,他们对下棋非常热爱,坚持下臭棋几十年,但每每败在一个经过几个月正规专业培训的小孩子手下。原因在于——


培训班的教练会把下棋中的一些环节拆出来,做棋型和招式的训练,只要小孩子下错了,立刻就失败了,再通过反馈修正;老臭棋篓子之所以永远不会进步,因为在一盘完整的棋中,他们不知道自己输在哪儿,只是凭感觉找到印象最深的几个“大败手”,以为下次避免就可以不输——实际上,他们的败局早在一开始就埋下了。


专业投资者的大部分决策都要求进入决策的闭环,逻辑要有后续数据验证,判断要有下一步走势验证,以保证决策可反馈,反馈必及时;而大部分散户的决策都是随意的,不断变化的,导致投资水平永远无法进步,还不及一些勤于学习思考的新手。


这就是所有的商业决策都要设立一个可量化的目标的原因,同时,目标和手段的量化标准有相关性,这样,即使失败了也是有意义的失败。


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成功之母,除了可总结经验之外,失败的结果还应该是可控的。股票的亏损是可控的,顶多把你投的那一部分仓位给亏掉,但期货就不可控,如果是30%的保证金,那三个跌停就爆仓了。


既然借用了一个“迅速失败”,不妨再借用一个编程术语——安全失败


三、安全失败与葫芦娃效应


资深程序员都知道一个潜规则:如果代码能跑,就尽量不要动。


有一些老代码,写得很没品味,于是就有一些不知深浅的程序员手痒改一改,结果很可能反而程序动不了了,导致整个团队改了几个通宵,bug也没改好。


对于那些久经时间考验的复杂系统,要有敬畏之心,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尝试,失败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不是说不能动,而是对后果有充分的估计,有详细的方案。毕竟人家之前是可以正常运行而不是完全空白的,所以不属于“迅速失败”的范畴,而是要保证“安全失败”,不动则已,一动必须保证成功。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很多重大失败一开始都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失败引发的,我称之为“葫芦娃效应”。


前几天看了个视频,两辆陆虎陷入黄河边的泥滩,找了一辆小挖掘机前来挖,结果也陷了进去,再找来一辆大挖,把小挖挖出来,结果自己又陷了进去,就这么挖一辆陷一辆,最后一共陷入进去七辆,附近居民都以为要拆迁了。


前面说的“快速失败”,前提是你对失败有总量上的控制,在成本上算得过来。而很多重大的失败之所以发生,因为一开始他们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投入,最后却变成“葫芦娃救爷爷,全部搭进去了”。


投资中和企业经营中,这样的案例更多。


“迅速失败”的核心在于把资源聚焦于最可能成功的选择上,但人心却无法如此理性,人对失败总有一些错误的归因,喜欢把成功当成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当成运气不好。既然是运气不好,那坚持一下,等到运气转了,自己是不是就能成功了?


1992年,巴林银行一个交易员错把一笔交易的方向弄反了,造成了一些小损失,交易主管里森为了晋升,没有向上级汇报这个错误,而是自行建了一个隐蔽的账户,放大投机,躲避内控,以弥补损失。


他的运气很好,居然把亏损弄平了。之后,为了工作业绩,他大量使用这个账号处理亏损的业务,结果亏损越积越大,他在绝望中孤注一掷,最终在日经指数大暴跌中产生了14亿美元的惊天亏损,直接搞垮了这家英国的老牌银行。


失败是一种必要的成本,如果巴林银行的内控机制有效,结果会怎样呢?


四、失败预兆者


单次投资,运气占了大部分因素,但长期持续投资靠的是能力,缺乏投资能力的人会持续失败,退出证券市场,这反而是一种保护机制,如果巴林银行的内控没有失效,这个人早就被开除了,自己不会坐牢,银行也不会倒闭。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现实是,一个亏损的人,更可能长期亏损,一个在某方面失败的人,也可能在此方面长期失败。


有一个叫“失败预兆者”的研究,西北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调查了几万个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并研究这些产品最终的销售情况,发现有一批特殊的消费者,总能在超市缤纷的货架上“准确地”选中以后会失败的商品,他们喜欢西瓜味的奥利奥,买黄色指甲油,尝试咖啡味的可乐,投票给希拉里·克林顿……,总之,他们对一些注定失败的商品情有独钟,被研究者称为“失败预兆者”


他们占全部消费者的比重为35%,一款新商品只要被他们选中,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31%,如果出现了重复购买,那成功的概率就要下降56%。


“失败预兆者”并不是品味小众的人,大部分成功的产品也是从小众开始,但最终能被大众接受。“失败预兆者”喜欢的商品,本来就定位大众市场,最终却只能被少数人接受,是不折不扣的失败商品。


跟“失败预兆者”对应的是“成功预兆者”,就是那种常常挑中成功的新产品的消费者。


为什么“失败预兆者”总能成功地喜欢上失败的新品呢?


五、少数人的成功与普通人的成功


“失败预兆者”的解释有很多种,我觉得这里没有绝对的因果,而可以看成是一种“命运之选”的概率相关性。


大部分复杂活动到了高级阶段都是完全无法拆解的,也无法总结经验,比如真正的艺术创作、追求过高收益率的投资,探索前所未有领域的企业家,没有绝对因果,只能找概率的相关性,只能追求“迅速失败”,在更多的尝试中,找到通往顶峰的没有路的路。


所以把失败当成必要的成本,这种冷酷理性的态度,可能只适合少数精英,少数成功者才能在陌生的领域内,总结失败的经验。失败是必要的成本,连续的失败是巨大的成功之母。


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对于只愿意享受过程的业余者而言,往往无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也无法控制失败的后果,失败就是没有回报的付出,还不如在自己已经成功的领域——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