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ID:lixiangguo2013),作者:徐英瑾,原文标题:《“我就是想讲道理,还能把架吵赢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你和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最讨厌别人甩过来一个什么词?
——“杠精”。
——为什么?
“杠精”的杀伤力在于这个词暗含了“抬杠”“不讲道理”的深层含义。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就一个问题或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却被人说“你怎么这么杠啊?”或者,和人吵架时试图讲道理,最后却不得不屈从于对方的逻辑,结果事后反思,总感觉刚才没发挥好,越想越气。
如何优雅地“抬杠”?怎样才能修炼出高级吵架辩论技能?怎样能既讲道理,还能把架吵赢了?
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复旦大学哲学系徐英瑾教授新书《用得上的哲学》,教你用哲学思维破解日常难题。
一、概念混淆:给你造一个稻草人
语义之理的意思是:你要判断论证是否有效,就要知道这个论证中牵涉到的关键词项的意思。语义之理受到逻辑之理的控制,但它自己又规定了经验之理的表达范围。要讲语义之理,它牵涉到的最基本环节就是各式各样的概念,概念是语义承载的最基本的单位,我们首先要防止在概念层面上产生混淆。
1、层次混乱:曹操的两个头盖骨
另一种和概念混乱相关的谬误,叫“层次混乱”。关于层次混乱还有一个更哲学化的讲法,叫“范畴谬误”。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个人年轻时的时间段,是不能够拿出来作为一个平级的单位,与他的整个人生相提并论的,因为某人的青春岁月已经内在地熔铸到此人的生命整体中去了。否则,我们就会闹出这样一则笑话:
据说最近河南开了一个古墓,竟然是三国枭雄曹操的墓。在这个墓的棺材里还发现有两个头盖骨,一大一小。然后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个大的确定了,是曹操的头盖骨。那小的那个是谁的?另外一个人说,那是曹操小时候的头盖骨。
说到这一段下面大家可能都会笑,因为这太荒谬了。小时候的曹操是不可能与作为一个整体的曹操相提并论的。你如果认为这两个可以并列来看,那么你就犯了范畴谬误。
2、稻草人谬误:堂吉诃德的风车
前文我们讲到了两种概念混乱的具体表现,一种是“不顾语境、乱贴语义标签”,另外一种是“层次混乱”。下面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叫“稻草人谬误”。
“稻草人谬误”,就是混用各种概念混乱的方法,给你造一个“稻草人”来混淆视听。现在我就举一个具体案例:
比如,有一个地方叫赵家庄,赵家庄有个地主叫赵员外。他为人不是很厚道,收租总是喜欢多收。假设张三是乡民的代表,代表乡亲去和赵员外谈判。
张三说:“赵员外,您的租子收得太多了,行行好吧,今年收成都不好,能不能少收点?大家都乡里乡亲的,心别太黑。”
赵员外说:“可别忘了,去年乡里的桥坏了,还是我出钱修的呢,我心怎么就黑了呢?你可不能这样抹黑我修桥的善举。”
赵员外说的这个话,就是在玩弄稻草人谬误。老实说,张三并没有否定赵员外修桥这一善举,他批评的仅仅是,今年他的租收得的确有点多。然而,赵员外硬是说张三批评自己修桥的善举,这就等于立了一个“稻草人”(“快来看啊,张三竟然连修桥这事都要怼!”),并将其强加给了张三。这也就等于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得大家忘记了他今年多收租这一事实。
稻草人谬误的一个比较复杂的形态,会牵涉到对于“事实”的表述和“可能事态”的表述之间的混淆。也就是说,某事已然发生了,这是一回事,某事可能发生,则是另外一回事。千万不要把对于某事可能性的断言说成是对这件事的客观事实性的断言。
举个例子:如果张三仅仅是犯罪嫌疑人的话,这可不意味着张三真犯罪了。嫌疑人和真正的罪犯之间可是有重大区别的。作为嫌疑人,他只是承载了“可能犯罪”这种性质,但未必是真正的、事实意义上的犯罪主体。但是,很多人分不清楚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分,甚或之,别有用心的人也会在这里故意制造语义混乱,然后构造“稻草人谬误”,以便谋求他们的一己之利。
二、循环论证:墨索里尼总是有理
对于预设的种种误用,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论证谬误形式的衍生品,这种论证谬误形式就是所谓的“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的特点便是在前提里已预先地表达了结论的内容,或者说,结论已经提前出现在前提里面了。换言之,预设的内容就是论证的结果。但这种论证是无效的,因为论证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思想摆渡,而不是从“未知”到“未知”的同义反复。
循环论证是胡搅蛮缠者最喜欢的思想扰乱器之一。譬如,在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统治时期,就有一句名言叫“墨索里尼总是有理”。那么,为什么这句话本身是对的?因为墨索里尼总是有理。好吧,因为墨索里尼总是有理,所以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这就是循环论证:你不知道它的结论是从哪里来的,因为它的前提就是它的结论。
——那么,是不是只要吾辈使得论证的前提或者预设变得与其结论在内容上彼此不同(而不是彼此同义反复),由此就不会导致论证的谬误形式了呢?没这么简单。“不同”的隔壁邻居是“不类似”,正如“相同”的近邻是“类似”一样。换言之,如果你的预设依然包含了与结论类似的内容,那么,这样的论证依然貌似就是“循环论证”的衍生品。
1、诉诸后果:治不好病的都是庸医
诉诸后果的论证的特点是,在论证之前,论证提出者已经做出了这样一个预设:他主观上希望出现的那个结论,就肯定代表了真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喜欢听他希望听到与乐意听到的事情。比如,某公司的领导他要重用小张,便故意问下面的人:“你们对小张这个人有什么意见?”下面的人如果秉承领导的意思,就得故意说一些关于小张的好话,那个领导听了自然会非常开心。有可能小张实际上并没有这些人说的那么好,但是只要领导认定了小张,他就会接受这些人所给出的“论证”。
但是“诉诸后果的谬误”之为谬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通过做一件事情所导致的客观后果,反过来去检查做这同一件事的思想的前提。那么,为什么上面的做法的确可以被允许,但“诉诸后果的谬误”却依然是谬误呢?这是因为,此处所说的“后果”并不是实际的后果,而是说话人内心希望看到的后果。这就等于换了一种方式,将自己的论证结论放到论证前提中去了。所以,这是一种衍生版的循环论证。
2、诉诸传统:祖宗之法不可变
“诉诸传统”指的是:在自己的论证前提中,无原则地诉诸传统,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请注意,我反对的是无原则地诉诸传统,而不是反对合理地去借鉴传统。我的意思是,在传统中的有些做法明显地遭遇反例的前提下,我们就不能诉诸传统了——若非如此,“萧规曹随”还是可以的。在我看来,要求无条件认可传统的人,肯定会遭遇到两个难题:一个是逻辑难题,一个是语义难题。
先来说说逻辑难题。假设你的祖宗就是一个很喜欢变化的人,那么你若要诉诸传统的话,你又该怎么做呢?你要做一个保守的人,还是做一个善变求新的人?这里的逻辑难题是,如果你是学着祖宗一起善变的话,你就得去改变你的祖宗定下的某些规矩;但如果你在每件事情上都按照祖宗的要求去做的话,那么,你又如何在祖宗在此日的做法与其在彼日的做法之间进行取舍?
另外一个是语义难题:如何理解与解释祖宗的特定行为的意义?不同的解释方案,显然会将你引向不同的传统——你要遵从其中的哪一个,这又会导致新的难题。所以,喜欢诉诸传统的人,彼此之间经常为了争夺解释权而斗个不亦乐乎。
3、诉诸人格:差生怎么可能做出这道题
什么叫“诉诸人格”呢?就是在做逻辑论证的时候,预设一个人的人品或者人格好,他的行为与信念就是靠谱的;一个人的人品、人格不好,他的行为与信念肯定就是不靠谱的—且不论他到底说了啥,做了啥。
我们小时候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比如,如果你是班上的一个差生,被认为数学成绩不好。假设某一次数学测验,你的成绩考得特别好,这时候老师可能会怀疑你作弊。为什么呢?
因为老师使用的是一种“诉诸人格”的论证。这个“人格”不仅仅是指道德,也可以泛指你的一般意义上的能力。老师认为你就是数学能力差,在这样的一种预设的引导下,他就认定你是不可能做出这么难的证明题的。由此他就会接着想:既然你真的把正确答案解出来了,那很可能就是因为你作弊了。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粗放的思维方法,很可能会误伤一些无辜的同学,尽管它有时候也能帮助老师找到真正的作弊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有同学真作弊了,诉诸人格的论证也不能作为“呈堂证供”,因为它缺乏客观的有效性。
三、归纳论证:戴眼镜的都是渣男?
归纳论证的特点是什么?它的特点是前提的信息没有办法涵盖结论的信息—前提的信息比较少,结论的信息比较多,所以结论要跳出前提的范围,给出更普遍的结论。
我举一个例子:小红在以往所交的男朋友都是渣男,而且他们都是戴眼镜的。从这个前提中能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天下戴眼镜的男人都是渣男。大家或许立即就会觉得这个结论有一些不对劲。但从论证角度看,这的确是一个归纳论证(尽管很不成功),因为它从对于一些个别情况的搜集当中,试图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看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使用归纳论证。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生活太复杂、案例太多了。因此,我们需要一些普遍性的概括,让我们抓大放小。这些概括从哪里来呢?从归纳中来。
归纳论证的问题是:尽管它的确很有用,但是它有时却很不靠谱。然而,完完全全靠谱的归纳论证,其实是不存在的。
现在我们就碰到了一个难题了:归纳论证要不靠谱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不可接受的?“可接受性”的标准是什么?真的是愁煞人。不过,为了入门,我不妨先讨论哪些归纳论证肯定是非常不靠谱的,由此把这些最极端的案例加以排除。然后,我们再看看余下的归纳论证的案例是不是更靠谱一些。
1、三人成虎:“仓促概括”与“幸存者谬误”
第一类非常不靠谱的归纳论证,就是所谓的“仓促概括”。意思是说:从一部分很小的样本出发,仓促地得出了一个很具普遍性的结论。我们平常所说的“三人成虎”这个成语,说的也就是这意思。
还有一些别的案例。有些人去国外,可能带有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如随地吐痰。但是,若一个外国人看到个别国人有这种行为,他就做出了这样一个不太恰当的概括,说中国人都是这个样子——这就是仓促概括的具体案例。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谬误,它与仓促归纳有点像,即“幸存者谬误”。“幸存者”在这里指的就是战争中有能力活下来并且提交战斗报告的人。换言之,若军队上级要研究战场的真实情况,他们的归纳所依赖的具体样本,仅仅来自幸存者,即那些能说话的人,而无法涵盖那些已经死掉的人的所见所为。因此,这样的取样是非常偏颇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碰到这个问题。有些人觉得进行高学位的深造没有什么意义。他们所提出的一个理由就是,你看看马云,他商业做得那么成功,但是他的学历恐怕要比他所管理的很多人的学历都要低,所以学历有什么作用呢?但是他忘记了马云是商战当中的幸存者。我们不要忘记了,在同一个战场中,已经有多少人倒下去了;在职场竞争中,到底有多少低学历的人一直没有爬到较高的生态位。
为何仓促归纳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常见?这就是因为一个“懒”字。换言之,人类在搜集案例的时候,总是从身边比较容易搜集的那些情况出发,而忽略那些自己看不到的事情。但是请注意:恰恰在你看不到的事情里面,或许就藏了很多“魔鬼的细节”——所以,当我们进入经验之理的层面来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伸长“触角”、多听多看,摆脱私见可能带来的误导。
2、拒绝归纳:三万人都不成虎
第二种归纳谬误,就是所谓的“拒绝归纳”:即使是在样本量已经足够多的情况下,也拒绝归纳出一个结论来。
举个例子:一个皇上要服某个炼丹士献上的仙丹。太医跟皇上说:“这个炼丹士已经用这种仙丹喂死五千个太监了,皇上您不要再吃这仙丹了。”皇上仍然将信将疑,要求再找一万个宫女去做人体实验。这就叫“拒绝归纳”。
拒绝归纳之所以会产生,很可能就是因为当事人性格过于狐疑,由此对任何经验调查表示疑问,优柔寡断,没有大主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归纳所需要的样本空间的规模,往往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高到让人根本无法接受。与“三人成虎”的毛病相比,这种毛病更为致命——因为仓促概括依然有机会蒙中真理,而拒绝归纳则永远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
3、基于“吸睛度”:死于心脏病的人真的更多吗?
这种谬误的意思是,当海量的事物在我们的心理世界中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机制会天然地对其中的某些具有“吸睛度”的事情感兴趣,而对另外一些事情加以忽略——而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事情就会自然进入了相关的归纳活动所依赖的资料库,而那些我们不太感兴趣的事项则在归纳活动中被忽略。
请看下面一个例子:有心理学家曾经问过很多美国人一个问题:“你觉得在世界上死于流感的人多呢,还是死于心脏病的人多?”很多人都说死于心脏病的人多,尽管实际答案是死于流感的人多。
为什么呢?因为“心脏病”是一个很有“吸睛度”或者“凸显度”的词,“流感”没有这么大的凸显度。我们心理上容易偏向更有凸显度的字眼,想起身边的人因为心脏病死掉的案例,而会忽略掉死于流感的真实人数。
4、基于趣味性:越八卦越好玩
第四种是基于趣味性的谬误。这里为何要提到“趣味性”呢?任何案例,只有变成语言的形式,才能在公众之间流传。但容易被流传的,往往是故事,也就是具有有趣的情节与人物的事件结构。换言之,越八卦的故事就越容易得到流传,尽管并非越八卦的故事越容易是真的。
然而,当人们在考虑一件假设性命题的成真概率的时候,往往就会把那些更有趣、更八卦的证据性事件纳入考量范围,由此导致概率误判。
很多在自媒体上做营销的人也是抓住了这个心理。要营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面就要扯上权力、金钱、性等等“刺激”要素。在这样的一个信息环境中,大家很可能就会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以上内容选自徐英瑾《用得上的哲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ID:lixiangguo2013),作者:徐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