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ID:neureality),作者:Luc Rousseau,翻译:苏木弯,原文标题:《舌尖现象会传染,话到嘴边一起蒙圈》,题图来自:《结婚大作战》


迪士尼的《狮子王》里小狮子的名字是什么?如果你很确定你知道,好像能说出来,但就是想不起来,那么你就在经历舌尖现象。


在很多人一起试图想起什么时,舌尖现象也会出现。比如说,一群朋友可能会同时经历同样的感受——记得但是又想不起来某一部电影的主角的名字。


令人惊讶的是,舌尖现象感受的社会层面几乎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最近由我带领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1],舌尖现象在人们一起回忆时比人们单独回忆时更容易出现。


我肯定知道,但是……


从表面上来看,舌尖现象体现了记忆的失败——在寻找一个词时发生的故障。但从更深层次来看,你非常确定你知道,是因为那个词就正等在那儿……在你的大脑中。有些研究者说,舌尖现象反映了记忆的成功,而不是失败[2]


研究者已经发现,虽然在舌尖现象中人们难以回忆起一个词,但却可以很好地说出这个词的首字母,或者有多少个音节,或者说出一个发音类似的词[3]


- Stephan Schmitz -<br>
- Stephan Schmitz -


猜测的线索


当前的理论是,舌尖现象感受的核心其实是一种有据猜测(informed guess)[4]。是对于被寻找的单词在记忆中存在的可能性的推断。为了让猜测有迹可循,你依靠线索,就像犯罪现场的调查员那样。


有用的线索包括与那个想不起来的词相关的信息[5],比如(在小狮子的例子中):他的最好的朋友和未来的伴侣的名字是娜拉,他有一首著名的插曲是《等我长大来当王》。在记忆中能够帮助你找到那个词的线索越多,你就越来越可以感到这个词好像就要到你嘴边了,这就产生了舌尖现象感受。


一群人的舌尖效应


在实验室中,实验者用基础知识问题或者生僻词词义来引起舌尖效应。但是自1966年以来所有的舌尖现象研究都只涉及到个人独立的记忆。根据在劳伦大学校园中举办的一项调查[6],96%的参与者在过去的六个月中,都至少遇到过一次,在小群体中出现的两个或以上的人同时体验的舌尖现象。


在我们最近发表的研究“即将来临的回忆的社会共享感受:舌尖现象在小群体中更易发生”中[7],我们的研究团队给一组4人80道基础知识问题(比如,“哪一个行星离太阳最近?”)。当体验到舌尖现象感受时,参与者不能告诉别人。每一组的成员独立填写回应表格,在三种回应中选出一种:(1)我知道,答案是……;(2)我不知道;(3)我经历了舌尖现象。


我们给独立回忆的参与者同样的一套问题。我们发现群体和个人之间的显著差异:小群体中的成员每人独立报告的是体验了平均6次舌尖现象,而独立回忆的个人参与者报告的是体验了平均2次舌尖现象。我们如何解释这个发现呢?


社会传染还是有据猜测?


和身边的人同时体验到舌尖现象是一种奇怪的感受。就好像舌尖现象是可以被传染的,而你也得了这种“话到嘴边”病。比如说,当听到别人说“哦等等!我知道这个!”又或者“电影的名字是什么?”时,社会传染的舌尖现象就可能会发生。


但是群体共享的舌尖现象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被搜寻的记忆在几个人的大脑中存在的可能性,相比于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存在的可能性要更高。所以,当几个人一起回忆时,人们就可能会猜测,比起一个人,目标词汇更容易被一群人记住。这样的猜测可能会让你觉得离想到目标词汇更近了,由此在团队的一人或多人中触发了舌尖现象。


舌尖现象感受有时像是有传染性。—Amelia Flower
舌尖现象感受有时像是有传染性。—Amelia Flower


仔细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就能明白。以下两种现象可以作为舌尖现象传染的证据:


(1)两个或多个团队成员都同时对于同样的目标词汇产生舌尖现象感受(共同舌尖现象)


(2)团队成员交换意见会影响舌尖现象的产生。但是,除去共同舌尖现象和交换意见后产生的舌尖现象(占全部舌尖现象的45%),在团队中仍然比个人独立更容易产生舌尖现象。


因此,就算社会传染的解释是合理的,有据猜测的解释则显得更加有力——那个词就在那儿……在某人的记忆中(“如果我不能想起来,别人会的!”)


舌尖现象感受是一种私人的个人体验,但我们开始理解这种现象的社会性动态。而两种共享舌尖现象的可能原因——社会传染和“多人总比一人好”的有据猜测,在目前都仍需更多研究。


顺带再说一句,小狮子的名字是辛巴。


参考文献

1.Rousseau, Luc, and Nathalie Kashur. "Socially shared feelings of imminent recall: More tip-of-the-tongue states are experienced in small group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2021).

2.Arnold LE, Lofthouse N, Hersch S, et al. EEG neurofeedback for ADHD: double-blind sham-controlled randomized pilot feasibility trial. J Atten Disord. 2012;17(5):410–419. doi:10.1177/1087054712446173

3.Cohen, J. D., Lee, R. F., Norman, K. A., & Turk-Browne, N. B. (2015). Closed-loop training of attention with real-time brain imaging. Nature neuroscience, 18(3), 470.

4.Schwartz, Bennett L., and Janet Metcalfe. "Tip-of-the-tongue (TOT) states: Retrieval, behavior, and experience." Memory & cognition 39.5 (2011): 737-749.

5.Schwartz, Bennett L., and Steven M. Smith. "The retrieval of related information influences tip-of-the-tongue state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6.1 (1997): 68-86.

6.Rousseau, Luc, and Nathalie Kashur. "Socially shared feelings of imminent recall: More tip-of-the-tongue states are experienced in small group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2021).

7.Rousseau, Luc, and Nathalie Kashur. "Socially shared feelings of imminent recall: More tip-of-the-tongue states are experienced in small group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2021).


原文:https://theconversation.com/that-tip-of-the-tongue-feeling-when-a-memory-is-elusive-is-more-likely-to-happen-in-groups-16514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ID:neureality),作者:Luc Rousseau,翻译:苏木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