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瑞典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其实对于古尔纳本人来说,他更愿意说自己是桑给巴尔人。古尔纳作品中,常见的关键词“殖民主义”“难民”“边缘”,正是他家乡桑给巴尔的历史标签。
1964年4月26日,刚刚取得独立的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签订合并条约,组成联合共和国,新成立的国家从两国国名中各取了一部分,组成了新国名“坦桑尼亚”。该国全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中的联合二字,就是指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的联合。
从时间上看,坦噶尼喀1961年独立,桑给巴尔1963年独立,两个国家在建国不到三年就合并,堪称“闪婚”。但这种看似自愿的合并其实矛盾重重,桑给巴尔人常常感到自己还是寄人篱下。
如今坦桑尼亚时常闹“分家”,因为一直想要闹独立的桑给巴尔是由多个小岛组成的群岛,坦桑尼亚急需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来威慑这些蠢蠢欲动的岛屿。
为何两个相处并不愉快的国家能走到一起?又为何现在难以“和平分手”?它们之间到底又有怎样的历史渊源?
1.门不当户不对,奴隶与奴隶主的合作
桑给巴尔位于非洲东海岸,是东非最大的珊瑚群岛,岛上自古便盛产丁香,即使是今天,全球70%的丁香也来源于桑给巴尔群岛。因而在古代,桑吉巴尔被称为“印度洋上的明珠”。
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印度洋的贸易被牢牢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上。他们足迹遍布整个海域,从阿拉伯半岛到东非、再从印度到东南亚,到处都有阿拉伯商人的身影。自然,他们也没有落下桑给巴尔这个明珠。
10世纪开始,阿拉伯人、波斯人在桑给巴尔群岛陆续建立了一系列商业城邦,以便和阿拉伯地区进行贸易,到了10世纪末,这些外来殖民者在当地建立了桑给帝国。
到了15世纪末葡萄牙人逐渐渗透东非,1506年彻底占领此处。近两百年后,岛上的阿拉伯人不满葡萄牙统治,便邀请自己老家的阿曼苏丹来帮忙。阿曼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在1698年赶走了葡萄牙人,由此桑给巴尔进入了联合统治时代,阿曼-桑给巴尔帝国在东非盛极一时。直到1890年,桑给巴尔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阿拉伯人在桑给巴尔统治近十个世纪,主要经营商品除了丁香、象牙外,还有非洲大陆上的黑人奴隶。阿拉伯地区自古就有使用奴隶的习惯,来源也是五花八门,巴尔干人、高加索人、东欧人应有尽有,同时还使用大量黑人奴隶。
这些黑人奴隶除了从北非的奴隶贩子手中获得外,桑给巴尔也是一大来源。波斯人称呼桑给巴尔来的奴隶为桑给(Zanj),意为“黑人”,而桑给巴尔(Zanzibar)这个称呼就来源于此,意为“黑人海岸”。
可以说,早在欧洲人到来之前,阿拉伯人就已经是东非的殖民者和奴隶贩子了。
大航海时代的三角贸易,进一步刺激了当地的奴隶贸易经济。阿拉伯人的客户扩展到了新来的殖民者欧洲人,贩奴船开始从东非启航驶向新大陆。
阿拉伯人的殖民活动深刻改变了坦噶尼喀的面貌,原有的部落逐渐解体、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开始传播、本地语言逐渐开始阿拉伯化。阿拉伯人说“当桑给巴尔吹起笛子之时,大湖之东的整个非洲一定会跳起舞来”,以此形容桑给巴尔对非洲的影响之深。
总的来说,在西方列强到来之前,桑给巴尔就是一个阿拉伯人贩卖香料和奴隶的商业据点与殖民地,而坦噶尼喀就是奴隶的来源地。这种历史上的深仇大恨,注定了两地不能完全和平相处。
2.道不同但相谋,形势所逼的闪婚夫妻
除了历史原因外,两国的独立之路也是大相径庭,合并之后矛盾、问题不断。
在一战之前,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分别被德、英两国殖民占领,不同的殖民方式和经历造成了两地人民思想的不同。
1886年德国人占领坦噶尼喀,建立殖民地“德属东非”,奉行“铁鞭式”的直接统治,依靠强大的武力手段进行军事镇压,殖民地人民受压迫程度极深。仅在统治的二十余年内,就爆发了三次大规模起义。
一战爆发后,德国的非洲殖民地也与英法殖民地进入了交战状态。由于殖民者人力短缺,他们不得不大量使用本地人作为劳工甚至是士兵直接参战,非洲人深刻的参与了这次世界性活动。
而真正让坦噶尼喀人惊讶的是德国人的战败,他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欧洲人的脆弱,他们并非不可战胜的,这深刻改变了当地人的观念。
一战结束后,英国占领了坦噶尼喀,并从英属印度引入了大量印度人进行当地的基层管理,试图继续玩“分而治之”的老把戏,这更加剧了当地矛盾。
自50年代起,坦噶尼喀开始不断发生反殖民暴动,最终殖民当局不得不在1958年颁布政治组织法律允许选举。1960年选举中非洲民族联盟获得压倒性胜利,次年坦噶尼喀宣布独立。
在桑给巴尔,英国人熟练的玩转了“代理人”统治模式,这套经验在英国的殖民史上可谓是屡试不爽。
从社会结构上看,桑给巴尔是一个金字塔型社会。顶层是人口较少的阿拉伯贵族,中间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亚洲人,底层则是大量贫穷的非洲人。
英国殖民者选择和统治阶级合作,继续维持原有的社会模式,阿拉伯人的社会地位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在英国人的保护下过的更加无忧无虑了。
到了50年代,桑给巴尔的独立呼声越来越大,起初英国试图在保留宗主权的前提下允许当地进行选举。但在英国人的刻意操纵下,三次大选都得票最多的设拉子党(当地一个民族主义和左派政党)却并未得到议会多数席位,这让当地的非洲人放弃了政治幻想,加剧暴力对抗。
最终在1963年12月英国人撤离桑给巴尔并允许独立,但政治上仍然保留阿拉伯人统治,苏丹担任国家首领。一个月后设拉子党发动起义,推翻了阿拉伯人的统治,建立共和国。
独立后的桑给巴尔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内部的阿拉伯人仍然蠢蠢欲动,而执政的设拉子党根基不稳,面临分裂危机。外部是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二战结束后传统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开始解体,美苏两大势力逐渐渗透进新兴的亚非拉国家,双方都想在这里拉到更多的小弟。
在独立前,美国就在桑给巴尔建立了一个卫星站,已经有了一些影响力。而桑给巴尔身为新兴独立国家也收到了苏东阵营的橄榄枝,仅仅成立十天就获得苏联、东德等国家承认,并且得到了苏联大量的丁香订单和军事训练帮助。
但桑给巴尔不想倒向任何一边,因为这会引来另一方的攻击,这是一个小国无法承受的。此时桑给巴尔想到了隔海相望的邻国——坦噶尼喀。
坦噶尼喀对桑给巴尔的态度其实并不算好,坦噶尼喀国父尼雷尔曾说“如果我能够把这个岛(桑给巴尔)拖到印度洋中间去,我一定这样做”,他显然并不喜欢这个烫手山芋。
现实却让坦噶尼喀不得不做出妥协,假如桑给巴尔顶不住压力倒向其中一边,那么这就给了美苏势力干预坦噶尼喀的绝佳跳板,这是尼雷尔绝不愿意看到的。
更糟糕的是,如果阿拉伯世界和这里的阿拉伯后裔里应外合,那么之前革命所推翻的阿拉伯政权可能卷土重来。
尼雷尔清楚,两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此出于维持自身稳定的需求,坦噶尼喀同意了桑给巴尔的合并请求。1964年4月26日双方签订合并条约,定新国名为坦桑尼亚。
3.矛盾重重,若即若离的半路夫妻
自合并始,两国的关系就不甚愉快。首先是合并后的定位不清晰,坦噶尼喀政府确实解散了,建立了全新的坦桑尼亚政府,但桑给巴尔仍有自治政府存在,具有相当大的自治权。
本质上并未进行彻底的合并,桑给巴尔更像一个“国中国”一样的存在。同时双方的关系也并未明确,到底是联邦还是邦联?抑或是从属关系?这种模糊性给了桑给巴尔独立活动的回旋空间。
从经济上看,合并前的坦噶尼喀是个穷国,全国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农民,经济以农业为主,非常不富裕。而桑给巴尔经商上千年,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经济状况明显好于坦噶尼喀。
合并后的桑给巴尔有种“补贴”坦噶尼喀人的感觉,让当地人很不情愿。经济制度上坦桑尼亚政府强行统一推广“乌贾马模式”(主张以非洲传统的村为基础,把社会建成扩大的家庭,充满平均主义和计划经济色彩),这本就不合适较富裕的桑给巴尔。
而坦桑尼亚政府由于担心岛上分离势力成长,不允许其自己制定发展计划。结果就是在乌贾马模式失败后,桑给巴尔也陷入了贫困,并十分敌视坦桑尼亚中央政府。
宗教上两地也互相看不顺眼。桑给巴尔国内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坦噶尼喀的宗教则五花八门,有因阿拉伯殖民者影响而信奉伊斯兰教的、也有受欧洲殖民者传播信仰基督教的、还有信仰当地土生土长拜物教的。
这种宗教上的分歧让岛上的阿拉伯人并不满意。并且历史上的深仇大恨也很难让双方互相完全谅解,在非洲人眼中阿拉伯人是历史上的奴隶贩子,在阿拉伯人眼中非洲人是破坏“秩序”,强行合并的罪魁祸首。
进入新世纪后,多元化思想的崛起和石油的发现更助长了桑给巴尔的独立意识。80年代后桑给巴尔进入多党政治时代,多元文化和主体意识开始崛起。此时参与竞选的桑给巴尔各党派发现,什么议题都不如一个议题能够吸引选票——独立。
各党派陷入了一种竞赛,比谁更反坦桑尼亚、比谁更想独立。2010年全岛游行爆发后,坦桑尼亚执政党革命党被迫接受岛内公投结果,重组桑岛自治政府,显然已经进入了十分危险的状态。
而桑给巴尔岛石油资源的发现更加剧了两岸对立。石油代表着经济的腾飞,也意味着利益分配的问题随之到来。石油带来的财富分配给桑吉巴尔这个小岛,可以让它很快的富裕起来,但要是撒在坦桑尼亚的广袤大地上,就不见得能激起太大水花。
自世纪初探出石油、天然气起,两地政府就始终在争论利益分配问题,直到2016年桑给巴尔政府才通过开发、管理法案,桑给巴尔岛的石油开发才正式迈入正轨。
4.“非洲统一运动”的遗产,坦桑尼亚
在上世纪60年代,非洲曾风行过一阵“非洲统一运动”思潮。旨在整合整个黑非洲,让非洲人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并建立一个统一的非洲国家。
这一思想的硕果,或者说唯一果实就是坦桑尼亚。但它也是在形势所迫下建立的,尽管有那么一点理想主义色彩,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是现实需要大于理想的产物。
马后炮的看,坦桑联合是一次不如人意的社会实验,双方矛盾不断以至于快要分家,石油的发现也不知是福还是祸。但作为一个冷战延续至今的政治活化石,我们也许可以从中窥见一些东西,窥见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对压迫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