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假期的尾巴,突然传出消息,中美将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
上次中美在阿拉斯加会晤的时候,本号为大家推送了一篇“阿拉斯加首府,为何建在不通公路的“孤岛”上?”
而这一次中美会晤的地点苏黎世,又是不是瑞士的首都呢?
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瑞士的首都是哪里?”,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关联词条:
“瑞士的首都是苏黎世吗?”
“瑞士的首都是日内瓦吗?”
“瑞士的首都是苏黎世还是日内瓦?”
其实这种突然混乱的情况还挺常见的,就像我们偶尔也会分不清纽约和华盛顿、悉尼和堪培拉、孟买和新德里一样。
但瑞士的正牌首都——伯尔尼还是哭出了声音,毕竟上述国家的首都还会出现在二选一或者三选一的选项中;而伯尔尼,却经常在苏黎世、日内瓦以及卢塞恩的争奇斗艳下,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伯尔尼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它是如何突出“重围”,成为瑞士联邦首都的呢?
1.名副其实的熊城
伯尔尼,这个名字平平无奇,不像苏黎世,名如其城,透着几丝又苏又绵长的历史气息;也不像日内瓦,虽然读着拗口,却给人一种严肃而不可侵犯的感觉。相比之下,伯尔尼似乎难以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总得多念个几遍才能记住。
当然,这可能与音译有关,如果把伯尔尼还原成它的德文名Bern,也就是“熊城”,那存在感估计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既然叫作熊城,那么来历自然与熊有关。
伯尔尼位于莱茵河支流——阿勒河的一个环形河道上,这里接近法语和德语两个语言区域的交界处,留存着旧尼德格城堡等古代遗迹。
1191年,扎林根王朝的贝特霍尔德公爵偶然路过这里,并受到堡垒的启发,于是他决定建立一座城市,以作为讲德语的阿莱曼尼人以及讲法语的勃艮第人之间的边境军事哨所。
那时伯尔尼还不叫伯尔尼,贝特霍尔德公爵要给这座新建立的城市起一个响亮的好名字,但又缺乏创意,思来想去,他准备出城打猎,然后用打到的第一个猎物来为城市命名。
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他打到了一头棕熊,熊城就此得名。
虽然这个选择过程带有随意与随机性,但有意思的是,当人们评价伯尔尼时,总会提到它的优势在于谨慎和务实,消极特征则包括头脑迟钝、无精打采与缺乏教养——似乎与“熊城”还挺切题?
从表面上看,伯尔尼确实与熊一样憨态可掬。伯尔尼的地理位置处在广阔的农业与山区腹地,因此,与苏黎世、巴塞尔那些具有空间优势的大都市相比,它的人口聚居区要小得多,生活也简单得多,似乎就是一座平静而温和的小城。
但这不过是表象,伯尔尼的骨子里暗藏着类似猛兽的血性与刚强。
1218年,扎林根王朝因为绝嗣而灭亡,伯尔尼成为了帝国自由城市(帝国自由城市是神圣罗马帝国中的特别城市,不属于任何帝国贵族管辖,而直辖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伯尔尼开始频繁与周围的封建地主发生争执,但依赖边境的防御和人民的勇气,伯尔尼不仅战胜了所有的掠夺者,还成功扩张了自己的领土与权力。
1353年,伯尔尼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正式加入瑞士联邦,并很快成为了联邦最强大的州。
而在保留足够的人手以扩大农业生产、保证军事需求的基础上,还有一部分伯尔尼人会被派往其他国家服役,比如荷兰或者法国。作为回报,伯尔尼会得到资金酬劳、关税优惠以及谈判优势,这就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瑞士雇佣兵。
当然,伯尔尼并不是雇佣兵服务的唯一提供者,但它却显得尤为活跃。因为伯尔尼距离主要的陆路线路较远,地理位置对贸易有些不利,所以城市和居民都希望利用雇佣兵来获得更多的财富。
在16世纪初的意大利战争期间,伯尔尼就曾与法国国王和罗马教皇结成联盟,伯尔尼向对方提供雇佣兵等军事支持,对方则给予伯尔尼各类资源和优惠,以及丰厚的现金预付金,或者称为“养老金”。
正是依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军事所带来的财富和地位,伯尔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得到了稳定而繁荣的发展,也逐渐积累起成为首都候选城的资格。
2.意料之外的选择
1847年,在短暂的内战后,新的瑞士联邦开始寻找一个永久性的首都。
当时出现在备选名单的城市主要是三个:苏黎世,伯尔尼和卢塞恩,它们都是经过确认,能够立刻提供必备基础设施的大城市。
苏黎世是瑞士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事实上的经济首都。由于地处欧洲商路的要冲,这里四通八达、商业兴盛,自建城伊始便一直蓬勃发展。而随着一些知名大学、博物馆、美术馆的建立,苏黎世也逐渐成为瑞士重要的文化教育与科学中心。
卢塞恩,又译琉森,它原本只是一个中世纪的小渔村,但旅游业的兴起,很快使它发展成广受赞誉的历史文化名城。
卢塞恩从拿破仑时期开始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1798年至1803年,它是赫尔维蒂共和国的首都,而在1815年的联邦条约中,卢塞恩是唯三有权举行政治集会的城市之一。
最后评委会选择了伯尔尼。
卢塞恩的落选比较好理解,它在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上并不占优势,而且还被认为是保守的、天主教的据点,可能会对新的联邦政府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但苏黎世的失利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它作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同时日常的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似乎完全具备了一个首都的特质,那么为何最后的结果却是花落别家呢?
许多人认为是苏黎世作出了让步,将首都之位主动让给了伯尔尼,这种因素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像所有选择“次要首都城市”的国家一样,瑞士联邦在选择首都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平衡。
所谓“次要首都城市”,指的是不作为国家主要经济中心的首都城市。国外一些学者在研究不同类型的首都时,常常会将它们区分为“首都作为主导经济城市”以及“首都作为次要城市”,比如法国的巴黎就是一个多功能的首都,而美国的华盛顿则是缺乏多样化经济基础的政治中心。
选择次要首都城市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对于瑞士联邦来说,苏黎世在经济上已经太强大了,因此他们不得不妥协,试图通过把首都设在次要城市,以达到在地理上分开政治和经济权力,从而平衡权力关系的目的。
另外,选择伯尔尼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相较苏黎世和卢塞恩,伯尔尼处在德语区和法语区的交界位置,非常靠近瑞士的法语区,这可以体现出一种包容的姿态。
就这样,出于“制衡后宫”的目的,瑞士联邦放弃了有钱有势的宠妃苏黎世,而将并不抢眼的伯尔尼立为了正宫皇后,希望以此来平衡、稳定各方势力。
只是宠妃毕竟是宠妃,许多偏爱与资源都会不自觉向它倾斜,伯尔尼虽然有了名分,但始终免不了被忽略和轻视,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作为首都的体面。
3.有名无实的首都
虽然放眼世界,次要首都城市并不少见,堪培拉、渥太华还有华盛顿都是伯尔尼同病相怜的小伙伴,但伯尔尼还是显得很特别,因为它不仅不受宠,而且还特别不擅长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来产生溢出效应。
在瑞士五个最大的聚集区中,伯尔尼是新企业组建率最低的城市,这意味着它非常缺乏创新的活力和动力。相较于与商业行为者合作,市政府总是优先考虑和联邦或者其他部门之间的互动,并为居民提供了众多稳定和高薪的工作机会。
同时,伯尔尼还针对个人和公司设置了较高的税率,这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许多潜在的企业家会在优越的政府工作环境中,放弃冒着风险去自行创业。
因此,尽管伯尔尼一直在寻找各种方式来促进发展,试图提高自己在瑞士城市体系中的重要性,但所取得的成就却十分有限,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伯尔尼始终表现平平。
更令人唏嘘的是,伯尔尼的这些努力和不利都是在联邦的漠不关心下进行的。
作为有名无实的首都,伯尔尼虽然是政府与议会的所在地,但在政权、财政以及政治代表上,它与其他城市没有任何不同。
而为了避免所有政府职能在首都集中,瑞士联邦甚至还在制约伯尔尼:许多联邦政府机构和组织都被逐步迁往别的地方,比如通讯办公室迁往贝尔、统计局迁往纳沙泰尔、住房办公室迁往格伦兴。
其他城市的待遇却并非如此。瑞士的两大银行——瑞银集团和瑞信集团的总部都设在苏黎世,它们不仅是瑞士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之一,也在客观上奠定了苏黎世金融中心的地位。
而日内瓦更不用说,承担着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欧洲贸易协会等20多个国际组织的总部。
就连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巴塞尔,也在经济实力方面胜过伯尔尼,这主要得益于诺华还有罗氏等大型跨国制药公司的存在。
只有伯尼尔,戴上了皇冠,便只能在内部的失误和外部的忽视下,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
20世纪末,瑞士议会决定将原来由国家政府垄断的瑞士联邦铁路和瑞士邮政转变为国有有限责任公司,这对首都伯尔尼无疑又是一次冲击。
伯尔尼当地政府终于彻底想明白:联邦政府不关心,成功只能靠自己。
于是自21世纪初,伯尔尼政府便逐步转向促进发展战略,并开始与更多的私营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经济吸引力。
与此同时,伯尔尼也意识到,想要在经济上与苏黎世硬拼是不现实的,因此,它着力于渲染首都的独特性,重新将自己定位为国家政治中心,以此与经济上较发达的三个大都市区分开来。
2010年,一个叫做瑞士首都地区(CRS)的非营利组织在伯尔尼成立,这个组织致力于加强伯尔尼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创始成员强调说,首都不应该仅仅通过经济上的成功来衡量,而应该用它作为谈判和执行政治决定的地方功能来衡量。这也正是伯尔尼的愿望和目标。
今天的伯尔尼是一座美丽而温和的城市,虽然面积不大,却承载着无限的历史与文化。伯尔尼的旧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整座城市更是有泉城、表都的美誉。
略逊于苏黎世和日内瓦的名气,作为首都却不被重视的憋屈,都没能打破这座城市的骄傲,而相信在未来,伯尔尼也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