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ID:SHerLife),作者、摄影:韩小妮,编辑:陈不好玩,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上海,无论是老工房还是新建住宅小区,一个个阳台都被各种材料的窗户包裹了起来。


这样的画面相信你早就司空见惯了。


但是等一等,封闭起来的阳台还算是阳台吗?


为什么“不加修饰”的阳台在上海成了奢侈品?



张爱玲住在常德公寓(原名爱丁顿公寓)时,很喜欢那个意大利式的大阳台。


张爱玲(左)和姑姑在屋顶阳台上<br>
张爱玲(左)和姑姑在屋顶阳台上


她在阳台上看哈同花园的派对,看佣人买菜,看街道封锁,看电车进场……


“渣男”胡兰成写第一次去看她:“阳台外是全上海在天际云影日色里,底下电车当当的来去。”


后来又写道:“爱玲与阳台外的全上海即是这样的相望相识,叫一声都会来到房里似的。”


对于不爱应酬的张爱玲来说,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上海的滚滚红尘,又保持观照的距离。


张爱玲(右)和好友炎樱在阳台上合影 <br>
张爱玲(右)和好友炎樱在阳台上合影 


在常德公寓,她写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小说。


《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心经》《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桂花蒸 阿小悲秋》……


这几部作品里都有阳台的“戏份”。也许有些情节,就是她置身于阳台时构思出来的。


然而在今天的上海,作家要在阳台上获取写作灵感,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还有什么像意大利人一样跟邻居在各自的阳台上合奏高歌一曲,像法国人一样在阳台上来杯咖啡喝喝……


这些“骚操作”在上海基本想也不要想。


因为客观条件已经被我们“封”死了。


除了少数像常德公寓这样的历史建筑还保持着敞开式的阳台。


常德公寓至今仍是敞开式的阳台,这在今天的上海并不多见<br>
常德公寓至今仍是敞开式的阳台,这在今天的上海并不多见


在上海街头抬头仰望,你会发现大多数住宅的阳台都被各种材料的窗户包裹了起来。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有个桥段一直被提及:


王漫妮月薪1万5,却舍得花七八千元的房租,租下“远东第一公寓”河滨大楼里的一居室,只因为“太喜欢那个阳台了”。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坐在河滨大楼的阳台上<br>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坐在河滨大楼的阳台上


但在现实生活里,哪怕肯花钱,要在河滨大楼租到这样一间不封阳台、视野开阔的房子,也需要碰运气。


喏,其实电视剧开篇已经拍到了,就连有着无敌景观的河滨大楼,也有一大半业主选择把封阳台封起来。


电视剧《三十而已》开篇,河滨大楼有一大半阳台是封起来的<br>
电视剧《三十而已》开篇,河滨大楼有一大半阳台是封起来的


至于普通老工房和商品房,封阳台更是默认操作,不把它封起来反而会被当成异类。


去年上海报纸上就刊登了一篇杂文,作者谈到因为没封阳台而频频被亲朋好友“诘问”。


理由是“上海人,没有人家不封阳台的”。




走在上海街头,会发现封阳台是普遍操作<br>
走在上海街头,会发现封阳台是普遍操作


作者说,前些年小区里治安不大好,发生了一些入室盗窃案件。正在她考虑是否要更换更高级别的防盗锁时,楼上老爷叔一语让她放宽了心:


“侬担心啥!整栋楼就你一家没封阳台,一看就晓得是租房子的,贼骨头不会铆牢侬屋里呃。”



在现代公寓住宅的设计中,阳台原本是一个连接私人空间和公共生活的过渡空间。


在我国北方,由于冬天寒冷,加上时有风沙,通常会把阳台包起来。


但上海地处南方,相对潮湿,为什么也要把阳台封闭成内部空间?这种“习惯”又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呢?


对于这个偏门的问题,很难找到权威答案。我们查阅了许多资料,又咨询了一些老上海人,大致推断是从上世纪80年代逐渐流行起来的。


今年72岁的市民谈凯敏记得,自己是邻里亲朋中最早尝试封阳台的。


1987年,他家通过换房,搬到了祥德路208弄的老工房。


这个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小区,在设计上参考了斜对面模仿苏联公寓建造的建设新村。


谈凯敏家当年住的小区内阳台面积比较大/受访者提供<br>
谈凯敏家当年住的小区内阳台面积比较大/受访者提供


早在换房之初,谈凯敏就看中了它的内阳台,觉得可以动一番脑筋。


“这个阳台面积比较大,大约是3.5米长,1.4米宽。而且所谓内阳台,指的是它正面敞开,两边封闭。”


“不像有些早期的工房,虽然比石库门等旧里多了个阳台,但大多是外挑的,三面敞开,又很窄,一般只有1米宽左右,封起来既麻烦,又得益不了多少。”


之所以想把阳台封起来,最首要的动力自然是扩大住房面积。


就拿谈凯敏家来说,“室内面积本来50多个平方,阳台一封,一下子又多了5个平方。”


如今走进这个小区几乎每家都封上了阳台/受访者提供<br>
如今走进这个小区几乎每家都封上了阳台/受访者提供


当时上海人还处于“装修初级阶段”,连马路装修队都很少,要想封阳台,只有自己来。


谈凯敏用来封阳台的窗户,是太太所工作的钟表店里淘汰下来的柜台移门。


阳台封好后,他在两侧分别做了书橱和壁橱,增加储物空间。中间部分则供儿子玩耍、摆放玩具。


这一举动在小区里造成了“轰动”,好多邻居来参观。


在前互联网时代,大家获取装修信息主要靠书本,或者从亲朋好友那里“拷贝”。


小区里有一家人家封了阳台,很快就如星火燎原一般被纷纷仿效。


从1980年代初到1995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周围新辟了100多个居住区,当时大都被称为“新村”。


随着越来越多上海人住进6层楼高的老工房,封阳台的做法一传十、十传百,在新村里逐渐普遍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封阳台是新村里的一股风潮<br>
上世纪90年代封阳台是新村里的一股风潮


1991年8月,《文汇报》上的一篇报道批评封闭阳台同抢占道口、占用绿地等一样,是新村里正在蔓延的违章搭建之风。


这是上海媒体较早提到封阳台现象的报道之一。



次年10月,《新民晚报》上刊登了一篇杂文,名字就叫“阳台封窗”。



文章称封阳台是上海工房的“特色”。“好些外地朋友曾不解地问过:蛮好的阳台,为何要封起来?”


而作者回答到了点子上:“那是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市情’。这些年上海人虽说住房条件改善许多,可困难的仍不少。”


“有的几代同堂;有的孩子长大,共处一室,甚为不便;有的需要单独一间做做事、会会客。阳台封了窗,等于多了一小间。”


到了1993年,《文汇报》的记者出手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



他观察发现,虹口区曲阳新村40幢住宅楼,封阳台率为37.5%;


杨浦区大连新村40幢住宅楼,封阳台率为40.3%;


南市区瞿溪新村20幢楼封阳台率为36.7%。


记者从这一现象出发,呼吁有关部门对职工住房解困的步伐仍需加快,在高档公寓、花园别墅拔地而起的同时,内销中低档商品房建设不能滞后。


在住房紧张的年代,阳台上眺望诗与远方不重要,增加住房面积才是正经事。


阳台可以是孩子的卧室、书房、储物空间、洗衣房等等,但唯独不是阳台本身。


阳台封起来以后,没有了地方晒衣服。


于是,将晾晒空间继续向外延伸的球门式晾衣架横空出世,与封闭式阳台一起成了“上海特色”。


封闭的阳台和球门式晾衣架经常成对出现/杨眉 摄<br>
封闭的阳台和球门式晾衣架经常成对出现/杨眉 摄



就在上海报纸讨论封阳台是否违章的同时,“代客封阳台”的豆腐干广告其实已经悄然出现在了广告版面上。


1993年上海报纸上的各种封阳台小广告
1993年上海报纸上的各种封阳台小广告


工房的信箱里,也不时会被人塞进“上门安装铝合金门窗”的小广告。


上世纪90年代,封阳台已经成为上海人装修的一个常见门类。


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上海人住进新建的商品住宅,封阳台这件事成了一些小区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


开发商和物业不希望业主封阳台的原因很简单:大家使用的材料、颜色各异,必然会影响到大楼外立面的美观。


一些楼盘出于房产保值的考虑,在业主公约中禁止了这一做法。


由于业主违反公约私封阳台,被物业强拆或告上法庭,这样的新闻时不时在上海引发一阵讨论。


上海报纸上因业主私封阳台与物业产生纠纷的报道
上海报纸上因业主私封阳台与物业产生纠纷的报道


浦东联洋仁恒河滨城的物业就比较“刚”,2009年将10名私封阳台的业主告上了法庭。


一直到今天,仁恒的楼盘依旧基本坚持不许封阳台,保值的效果倒也是“杠杠的”。


在长宁天山,仁恒河滨花园与一路之隔的天山河畔花园房龄差不多,一个单价在14万左右,一个在12万左右。


天山河畔花园(左)和仁恒河滨花园,一个可以封阳台,一个不可以封阳台
天山河畔花园(左)和仁恒河滨花园,一个可以封阳台,一个不可以封阳台


仁恒河滨花园的阳台基本都是敞开式的
仁恒河滨花园的阳台基本都是敞开式的


附近链家的中介介绍,仁恒就贵在“小区规划更好,外立面看起来更美观、保新”。


不过在上海,封阳台毕竟是“人心所向”。


闵行的春申万科城业委会在2007年曾经就封阳台的问题发起过投票表决,结果有82%的业主赞成封阳台。


经过一番拉锯,如今在上海,封阳台依旧是普遍现象。


一些物业“最后的倔强”只能是要求统一样式。



1985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仅5.4平方米;


1995年,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近8平方米;


2005年,市区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跃升至15.5平方米;


到了2015年,市区人均住房居住面积继续增加到18.1平方米。


按理说,上海人早年住工房时封阳台是因为住房紧张,不得已而为之。


那么等住进了商品房,住房面积进一步改善,为什么还要继续封阳台?


住进商品房,大多数上海人还是继续封阳台<br>
住进商品房,大多数上海人还是继续封阳台


以三口之家为例,五六十平的平均居住面积确实比八九十年代有了飞跃。


但是对不少上海人来说,假如在此基础上,把阳台封了再加个5平米,难道不香吗?


走过住房逼仄的年代,上海人有一种对空间的饥渴,


更大更宽敞,一直是上海人在房子这件事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任何可以利用的面积都下意识地不会放过。


尤其是早些年,开放式的外阳台属于赠送面积。想到一平米动辄几万的均价,好像只有把阳台封起来,这些钱才算落入了口袋。


中介、销售带着看房的时候也会说,这个阳台封起来,可以增加多少多少面积。


在一些上海人看来把阳台封了就是赚到<br>
在一些上海人看来把阳台封了就是赚到


其实在上海封一个阳台并不便宜,早些年是数千起板,这些年随着材料的不断升级,价格更是水涨船高,随随便便就几万块了。


但出于对增加面积的执念,上海人咬咬牙也就上了。


除此之外,封闭的空间不容易积灰、漏水,更好打理,也是一些上海家庭选择封阳台的理由。


2011年,《上海市建筑面积计算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出炉。从那以后,“赠送超大阳台”这样的宣传语从上海的楼盘广告中消失了。


上世纪90年代上海报纸上买房送阳台的广告<br>
上世纪90年代上海报纸上买房送阳台的广告


根据这一规定,阳台的设计进深不超过1.8米,且其水平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8平方米的,才可以按1/2面积计入容积率。


否则,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全面积计入容积率。


这意味着阳台面积一旦超过8平方米,房价上就会带来几十万的差价。


在上海,阳台原先就是一个形同虚设的空间,再加上管理规定的限制,地产公众号“真叫卢俊”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上海的阳台会越来越小。


作者放出了自家小区127平房子的户型图,南北阳台加起来面积不足7平方。


从作者晒出的自家户型图来看南北阳台都不算大<br>
从作者晒出的自家户型图来看南北阳台都不算大


就连前滩220平、总价两三千万的豪宅,观赏阳台进深也不足1米。


前滩豪宅逼仄的观景阳台也被作者吐槽了<br>
前滩豪宅逼仄的观景阳台也被作者吐槽了


作者写道:“多少人终其一生的梦想,就是扎根这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


“这个时候,阳台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空间。”


当然,封阳台也并非上海所独有的现象。早在90年代末,作家刘心武就注意到了中国居民普遍喜欢封阳台。


他把阳台称为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直接沟通而形成的“灰空间”,在一篇名为《享受“灰空间”》的文章中指出,阳台其实是一种“奢侈”。


1997年9月4日刘心武撰写的这篇文章刊登在《文汇报》上<br>
1997年9月4日刘心武撰写的这篇文章刊登在《文汇报》上


他观察到,香港的廉租屋许多单元就是没有阳台的,而是设计了许多供居民共享的大平台、大阳台。


反观今天的上海,仁恒、绿地、滨江等坚持不封阳台的楼盘,确实都是售价千万级别的“豪宅”。


但作家更想表达的是,是否懂得享受阳台,更关乎对于居家乐趣的深层次追求。


有天晚上,我们在上海一个老小区里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阳台。


敞开的阳台在夜色中的老小区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br>
敞开的阳台在夜色中的老小区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它的布置很简单,墙边一棵盆栽的小树向上伸展着枝叶,居室里的灯光从玻璃窗里透出来,在夏夜里竟然带着几分诗意。


想要拥有这份“奢侈”的成本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高,关键看阳台的主人怎么想。


参考资料: 

1. 范幼敏,《高楼下冒出“棚户区”》,文汇报,1991年08月04日。

2. 崔志勇,《阳台封窗》,新民晚报,1992年10月29日。

3. 张玉明,《住房拥挤改善难 近半人家封阳台》,文汇报,1993年11月16日。

4. 李燕,《豪宅业主封阳台挡噪音被告》,东方早报,2010年07月27日。

5. 李萌,《封不封阳台业主投票表决》,东方早报,2007年10月18日。

6. 《人均居住面积:4.5到16.5平方米》,新闻晚报,2008年10月13日。

7. 《“八五”期间取得历史性成就 上海跨世纪发展奠定了基础》,新民晚报,1996年02月02日。

8. 王蔚,《人均居住面积:15.5m2》,文汇报,2006年03月17日。

9. 《增供应 完善购租并举住房体系》,解放日报,2017年07月08日。

10. 湘君,《为什么不封阳台》,新民晚报,2020年03月12日。

11. 刘心武,《享受“灰空间”》,文汇报,1997年09月04日。

12. 真叫卢俊团队,《如果是你家,到底要不要包阳台》,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2020年11月21日。

13. 真叫卢俊团队,《为什么上海的阳台会越来越小》,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2020年05月25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ID:SHerLife),作者、摄影:韩小妮,编辑:陈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