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田径赛直播节目中,常常出现让人感到陌生的国旗。
看东京奥运会时候,就有朋友说,这是啥国旗啊,德国国旗不像德国国旗的,中间那锤头和周围一圈谷穗是怎么个意思?
其实,这面已经三十多年没用过的国旗,还常常在国际比赛中出现。只不过,它是作为奥运会纪录或者世界纪录存档在比赛开始前展示。
▲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比赛前的电视转播画面中,苏联和东德仍保持女子铅球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
这面国旗正是东德的国旗。本星君曾在一个二线城市的博物馆里面听到一对父子的对话,子问父:苏联是什么啊。父说:苏联是以前的一个国家。儿子十岁左右了,尚不知苏联,恐怕也不知东德了。
然而奥运会上,我们至今能寻觅到东德体育的影子。
在这届奥运会上,本星君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很多次出现由东德运动员保持的世界纪录和奥运纪录。
赖因施于1988年创造的女子铁饼的76.8米的世界纪录;玛丽塔·科赫于1985年创造的47.6秒的女子400米跑世界纪录;许尔特于1986年创造的男子铁饼的74.08米的世界纪录。
东德运动员们创造的这些纪录不但尘封多年,并且比如今的奥运冠军的成绩还要好很多。
民主德国(东德)一共仅存在了41年的时间,从1968年首次以独立的身份参加奥运会,到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最后一次亮相。东德体育代表团在短暂的20年间却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成绩。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开幕式上东德运动员入场
东德运动员创造的奥运纪录为何如此难打破,东德奥运荣光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齿的故事?
1.两个德国的体育较量
东德的体育奇迹要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说起。
二战结束前,纳粹德国由盟军(美苏英法)分别占领。
二战之后,美英法占领的德国疆土成立联邦德国(西德),苏联占领的土地上成立了民主德国(东德)。
▲东西德对峙
冷战开始,地缘政治学家描述苏联阵营和西方阵营的分界线,有句很经典的话“从朝鲜半岛三八线到欧洲的易北河”。
其实,冷战期间,易北河两岸的东西德在政治、军事、文化上的较量强度丝毫不亚于三八线南北双方。
竞技体育也成为双方在软实力上较量的主战场,成为了彰显两国国威,甚至成了比较体制优劣的重要指标。
1968年之前,虽然东西两德分别建有自己的奥委会,但两国都是以联合组队的方式参与各大体育赛事。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开始,两国开始分别组队参加,而相互之间的竞争也从此达到了高潮。
如果单单从运动成绩来看,德国分裂时期,东德赢得了与西德的这场体育竞赛,并且是完胜!
从1968年的墨西哥城到1988年的汉城,东德在独立参赛的几次夏季奥运会中,累计得了519枚奖牌,仅次于苏联和美国,排世界第三位。而在冬季奥运会上,东德更是多次排名奖牌榜前两位。
而每一次,东德代表团的成绩都将西德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2.东德“体育教父”
在东德辉煌的体育成绩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东德的体育教父曼富莱德·艾瓦德。
艾瓦德1926年出生在波兰,年轻时加入过纳粹党,后被苏军俘虏,成为战俘。
战后,在政权重新洗牌的东德,艾瓦德进入政府部门。靠着投机倒把,加上一点点体育管理方面的专长,艾瓦德的职务不断升迁,最终坐在了东德国家体育委员会主席的高位上。
▲曼富莱德·艾瓦德
执掌东德体育大权的艾瓦德明白,想要在这个位置上干出政绩,争取国家投入至关重要。
艾瓦德不断的渲染体育在东德与西德国家竞赛中的重要性,为了在这场竞赛中取得领先,东德开始不断的加大对体育的投入。
为此,东德政府每年投入将近4亿美元的资金到体育事业中,对体育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这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不但如此,除了政府直接投入以外,许多国有企业和社会组织也都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体育事业。
政府和国企投了这么多钱,当然是要迅速看到收益了,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成绩,便成了政府投入绩效的最重要指标。
艾瓦德虽然在二战时曾经是苏联的俘虏,但为了出成绩,学习苏联体育的发展模式他却一点没有含糊。他将苏联基于选拔比赛制度的体育竞赛模式引入东德,并开创天才选拔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东德从儿童和青少年间开始开展比赛和选拔。并且,东德绝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有获得选拔比赛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最有体育天赋的儿童和运动员,并将他们送入特定的体育学校进行全职训练。
对这些着重培养、用以备战奥运会的运动员,政府承担了全部费用,提供了最好的教练、场地、设施设备和后勤保障。但除此之外的东德普通儿童和青少年,就很难获得基本的体育运动机会。
在东德的普通中小学中,游泳池和标准足球场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
体育场馆只对专业运动员开放。东德的体育界流传着一句话“如果孩子的手和脚不够大,那么老师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教他们游泳呢?”,很多东德长大的人至今都记得,小时候只能在池塘和河中游泳,而室内泳池虽然就在城市里,却不是一般小孩能进去的。
为了尽快地出成绩,艾瓦德和东德体育部门有不少的骚操作,并且效果很好。
比如,重视成绩容易被看到的奥运项目,而忽略非奥项目和群众体育;避开竞争激烈的热门项目,从夺金容易的冷门项目搞突破;押宝在当时参与人数较少,容易出成绩的女运动员参赛的项目等等。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东德运动员获得女子4×100米接力金牌
如果说艾瓦德的做法仅限于上述操作的话,我们只能说艾瓦德和东德体育部门为了成绩而不择手段,但他并没有违反体育竞赛的基本规则。
然而,当分割东西两德的柏林墙倒塌之后,东德运动员集体服用兴奋剂事件也逐渐浮出水面,东德体育的荣光也随之即刻消逝。
3.禁药之殇其实,对东德体育成绩的质疑,在柏林墙倒下的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东德体育代表团大获成功,特别是在女子游泳的赛场上,东德运动员更是所向披靡,她们在全部13个女子游泳项目中,获得了11枚金牌!
▲东德女子游泳运动员(左图为科尼利亚·恩德,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4枚金牌获得者)
然而,鲜花和掌声背后,她们却遭遇了其它国家游泳选手和记者的质疑。有记者直接问道:“为什么东德的女子游泳运动员如此雄壮伟岸、声音如同男子?”
东德教练怒不可歇地回答到:“她们是来游泳的,不是来唱歌的。”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东德体育的神话在两德合并后即刻被打破。
1990年10月,东德解体,东德各州以州名义加入联邦德国。叱咤风云几十年的东德以这种方式结束。
之后,东德秘密档案解禁,根据东德禁药管制中心的秘密档案显示,在1972年到1988年之间,东德每年给各类运动员派发了至少200万片合成代谢类固醇等兴奋剂。
包括奥运会奖牌获得者在内的很多东德的运动员,在医生的监护下定期注射和口服各类违禁药物,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成功躲过了各种主要赛事的药检。
东德竞技体育的禁药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上,全世界为之哗然。
消息一出,有人愤怒、有人沉默、也有人站了出来。
东德著名女子铅球运动员,欧锦赛冠军海迪·克力格就是站出来的人之一。
▲海迪·克力格
克力格说,她14岁开始进入东德的业余体校训练,从16岁起就被教练和队医安排开始吃一种小蓝瓶子的药片。
最开始,教练告诉她服用的药片是维生素,但服用之后,克力格体态变化明显,他声音开始变粗、乳房开始发疼、肌肉开始变大,甚至隐约长出了喉结……
在瞒不下去之后,队医告诉她这是类固醇药物,但此时的克力格已经停不下来啦,一旦停药她的运动成绩就会降低。她不得不在队医的指导下,变本加厉的一边服用类固醇,一边注射雄性荷尔蒙激素。
两德合并后,再也无力维持自己运动成绩的克力格被迫退役。
药物对克力格的伤害是巨大且不可逆的,身宽体壮的她再也不能恢复少女时的模样了。1997年,克力格选择接受了变性手术,在先后切除了乳房、子宫之后,她变成了一名男性。
▲变性后的克力格
随着越来越多的秘密档案爆光,以及越来越多的原东德运动员站出来指控,东德体育黑幕被完完整整地挖了出来。
在各类秘闻轶事大曝光之后,东德“体育教父”艾瓦德再度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2000年2月,在受到多名运动员指控之后,艾瓦德等原东德体育官员在柏林接受了审判。艾瓦德“对运动员实行有计划的身体伤害”的行为被法庭认定有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22个月。
2002年10月,艾瓦德因肺炎去世;同年,德国政府就专门建立了一个250万美元的补偿基金,用于帮助那些曾被禁药所伤害的东德运动员。
2021年8月,东京奥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此时,距离1988年东德运动员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已经过去了33年。
原来东德部分的领土上,虽然失业率已经从东德解体时的20%跌回到6%的水平,但是原东德地区的经济仍然是德国最落后的地区。
那些曾经位列奥运金牌榜前列的荣光下,东德民众并没得到该有的福利和获得感。
今年,国际奥委会更新了奥林匹克格言,将“更高、更快、更强”变为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
▲新的奥林匹克格言
希望,下一次在奥林匹克格言更新的时候,能再加上三个字——“更纯洁!”。这里的纯洁,指的不光是奥林匹克不受禁药的玷污,也但愿奥林匹克永葆体育本身的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