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ID:SHerLife),作者:姜天涯,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你一定在朋友圈或者聊天群里见过这样的标题——《泪崩!100张上海老照片,看懂的人都已经老了!》。


这类以上海老照片为主的推送,通常会勾起人们满满的怀旧情绪。老照片们如实记录了时代。但它们在传播的过程里,常被误读、没有署名。


在浩瀚的网络上看了无数“泪崩”的上海老照片之后,我们希望给这些摄影师正名。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鉴定这些上海老照片。


01


网络上的上海老照片图文常用标题一览
网络上的上海老照片图文常用标题一览


“泪崩”“上海人哭了”“罕见回忆”“看懂的人都已经老了”是这类老照片图文推送的固定用词。


这类推送遍布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平台,在我们的智能手机次元里横冲直撞。


如果是早些年外国摄影师拍的,可能还会带上“被禁”或者“偷拍”等字眼。是不是真的偷拍,就不一定了。


老照片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照片右下脚的署名会被盖上好几层。


这张老照片的水印层层叠叠
这张老照片的水印层层叠叠


在多次传播的过程里,文章标题会被加上一些上海话表达,还喜欢用感叹号。比如,《眼泪水嗒嗒滴!上海额70、80后们!个就是阿拉额上海童年啊!!》。


我们不否认这些老照片本身的确不错,富有信息量又珍贵,的确容易触动很多人的泪点,触发记忆。


但问题在于这些照片被使用时,照片信息并没有准确地被表达出来,不管是出处,拍摄时间地点,还是摄影师是谁,以及被拍摄对象到底是不是如文所述。


这类推送还有一些共性。


先说时间问题。这类图文推送喜欢模糊概念,没有精确的年份,通常是××年代。


网络上的上海老照片经常模糊拍摄年份
网络上的上海老照片经常模糊拍摄年份


文章一般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最喜欢用的三个字是“那时候”。通常全文没有标点符号,靠断行来句读。


“那时候……”是这类推文常用的句式
“那时候……”是这类推文常用的句式


以下,我们海选了几张典型被误读的照片。


/图片来自Artstor<br>
/图片来自Artstor


上面这张颇有年代感的星火日夜食品商店的照片,是上海老照片类推送的香饽饽。


我们用搜狗的以图搜图功能,得到了89条结果。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因为数量浩瀚的微信公众号并没有被完整统计在内。


用搜狗来搜索可以看到这张图片被广泛使用
用搜狗来搜索可以看到这张图片被广泛使用


在这89条结果里,这张图的拍摄年份有:1972年、1977年,80年代等等。


摄影师国籍有美国和日本。标题的地点有上海和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


搜索显示,星火日夜出现在山西翼城的老照片里
搜索显示,星火日夜出现在山西翼城的老照片里


翼城出自《山西翼城老照片流出,勾起记忆木牌楼,你真的没见过!》一文。不过该界面“不见了”。


通过这个标题,我们找到了同名的一条微博。


星火日夜商店出现在了“临汾故事”里
星火日夜商店出现在了“临汾故事”里


星火日夜食品商店混杂在一堆山西老照片中,或许是星火的那栋房子形似“木牌楼”吧。


即便被用在上海的相关推送里,这张“星火”可以适配的场景也超越了我们的脑洞。


它可以出现在“那年七夕”主题里,用于回忆父母辈的爱情,也可以是“盘点魔都美食界十大‘第一家’小店”,“上海上世纪的精彩你根本想不到”。


在一堆完全不同的错误信息之下,我们想找到这张图片的正确出处和信息也花了点力气。


这张照片是美国韦尔斯利学院政治学系教授William A. Joseph,于1972年3月13日拍下的。他还有个中文名字,叫邹伟廉。


其实放在1972年的视角里看,这张照片基本上只能是外国人拍的。因为那个年代报纸上拍出的新闻,是这个风格的:


1968年星火日夜商店挂牌的新闻照片
1968年星火日夜商店挂牌的新闻照片


1970年8月16日刊登在《解放日报》上的星火日夜商店照片
1970年8月16日刊登在《解放日报》上的星火日夜商店照片


那个年代,美国人怎么可以轻易到中国呢?


因为William参加了一个学者访问团,这个访问团是紧跟着尼克松访问后来到中国的,时间是1972年3~4月。代表团共有29名成员,先后考察了广州、上海、无锡、济南、天津、唐山、北京等7座城市。


就这样,当年还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学专业研究生的William,拿着在国内还很难获得的彩色胶卷拍下了这些照片。


在严格的行程安排之下,William在上海还拍了上海船厂、控江中学、凤城工人新村、工业展览会等。


上海街景<br>
上海街景


上海市场
上海市场


外滩/以上均由William A. Joseph摄于1972年,图片来自Artstor
外滩/以上均由William A. Joseph摄于1972年,图片来自Artstor


韦尔斯利学院的网站上,有对这些照片以及当年那次行程的介绍。


02


我们再来看另一张高频出现的“上海老照片”:



同样拿着这张照片,我们用多种图片搜索引擎搜索,可以查到多达171条显示结果。


它也可以出现在很多网络推送的语境里。


虽然夸张,但不出意料的是,这张照片出现在了成都热门生活资讯里——《这样的成都,你再也回不去了!》,配上的文字是“你还记得那些已经泛黄的少年往事吗?”


“成都热门生活资讯”对这张图的注解
“成都热门生活资讯”对这张图的注解


可能全中国人民确实共享了一段相似的回忆。


毕竟,这张图片也出现在了《1985年的上海,这时候的上海和别的地方看起来差别不太大》里。


嗯,确实不大。


真正让这张照片被发扬光大的,可能是一大波都叫“眼泪水嗒嗒滴,属于上海人的青春,就在这100多张照片之中”的推文。


这个标题确实让人替新媒体小编们“眼泪水嗒嗒滴”一把,找100张图编辑图文已经很累了。结果转手就复刻到了另一个小编的KPI里。


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同的内容出现在多个微信公众号上
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同的内容出现在多个微信公众号上


这些文章不仅标题雷同,而且文字、图片和排版也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其实这张照片来自美国人David G.,他也有一个中文名字,叫葛大为,照片拍摄于1986年1月。


老葛1970年代后期在中国台湾学中文,期间有机会去了两次广州。


1985年和1989年,他又访问了两次大陆,周游到上海的时候,是1986年的1月份。


他喜欢用Pentax K-1000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2007年,他开始扫描自己那时候拍摄的照片,发布到一个叫flickr的网站上,然后,他的这些关于中国的老照片,就开始了奇妙的角色扮演旅程。


老葛不是一个职业摄影师,只是喜欢拍照。他在flickr上写的职业是Executive Recruitment(招聘专员)


1986年在上海拍摄的这些照片是老葛在flickr上的高光时刻。毕竟他近来发布的图片只有几十的点击率,但是在上海的这些照片有好几千。


不过可能让老葛没想到的是,他的旧作转手到了中国互联网,阅读量就动辄过万了。


《眼泪水嗒嗒滴》对该图的配文是:


“那时候


邻里之间经常端着碗出来边聊家常边吃饭


走一圈下来


原本只有饭的碗里面就多了三素两荤”


照片拍摄者David G.(葛大为)本人对照片的描述
照片拍摄者David G.(葛大为)本人对照片的描述


在拍摄者老葛这里,他对这张照片的原始描述是这样的:


“冬天,在室外的阳光下吃饭。奶奶/外婆骄傲地展示自己的宝宝。”(Eating outside in the winter sun. Grandma proudly presented her bao-bao.) 


老葛作为一介游客,去了外滩、淮海路、人民大道、城隍庙。但他也记录下了一些生活场景,比如当时的人民餐厅;一对情侣看着橱窗里的双门冰箱;还有1985年下半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超人》。


David G.(葛大为)拍摄的上海街头电影《超人》的海报
David G.(葛大为)拍摄的上海街头电影《超人》的海报


1986年的上海之行,使得老葛对生煎馒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是他配字最多的一张图。


他给下面这张照片命名为“mantou”,并且附上了解释 ——“我不知道生煎馒头英文应该怎么说,不妨叫‘棕色小面包’(Browned Buns)” 。


David G.(葛大为)对生煎馒头情有独钟,写了一大段话
David G.(葛大为)对生煎馒头情有独钟,写了一大段话


03


各种“上海老照片推送”里,还有一种典型的魔幻操作手法是空间调换。


这也不怪窝在祖国山南海北各种角落里绞尽脑汁的小编们,因为江浙沪的风俗和空间感可能是有些像。


老葛有一张被广泛传播的照片,是一幅现在还能看到的景象——“晒鹅”。


David G.(葛大为)拍摄的上海晒鹅场景
David G.(葛大为)拍摄的上海晒鹅场景


老葛自己对这张照片的描述是:


“Clothes, Bedding and a Couple Hanging Geese - Shanghai 1986”衣服、被单和一对被挂着的鹅——上海 1986 )


这张照片也出现在很多“这样的上海再也回去了”里。


David G.(葛大为)拍摄的“晒鹅”照片出现在多篇文章里
David G.(葛大为)拍摄的“晒鹅”照片出现在多篇文章里


图还是那张图,配文是“电线木头”。也没错的,只是和创作者在意的点不太一样而已。


没想到这篇文章,也成为了无锡人的回忆。《100张无锡老照片里是我们回不去的童年!看着看着就泪崩了 》。


全文除了开篇的地标回忆,同一个长三角共享了一样的生煤炉、倒马桶、大饼油条摊……


当然,因为相似度太高,被各种小编逼着角色扮演成江浙沪老场景的,不仅仅有上海的老照片,还有苏州老照片。


前年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的摄影集《你好小朋友》刚出了复刻版。


秋山亮二的摄影集《你好小朋友》书中有一张苏州小朋友做功课的照片
秋山亮二的摄影集《你好小朋友》书中有一张苏州小朋友做功课的照片


然而他拍的苏州小朋友被广泛认为是上海小朋友。搜狗搜索出了300条结果里,近半数都是上海。


搜索这张苏州小朋友,出来的结果近半数显示是上海
搜索这张苏州小朋友,出来的结果近半数显示是上海


怎么出错的呢?


《1年1张,100年上海》中1983年的配图是这张。


《1年1张,100年上海》推文中如此描述这张照片
《1年1张,100年上海》推文中如此描述这张照片


时间没错,作者没错,只是拍摄地点把“苏州”写成了“上海”。 


可能是从这里开始出错了。这个苏州小朋友后来就被广泛认作上海小朋友了。


其实秋山亮二1980年代初期前后五次来到中国,拍了中国各地的小朋友。


秋山镜头里,真正是上海小朋友的是这些:


上海杂技团少女
上海杂技团少女


在少年宫集合的小朋友
在少年宫集合的小朋友


太极拳/以上均由秋山亮二拍摄,翻拍自《你好小朋友》一书
太极拳/以上均由秋山亮二拍摄,翻拍自《你好小朋友》一书


04


100是个好用的数字。


还有一个系列100张照片,描绘“老底子上海”,选取了很多已经快要消失的上海景象——生煤炉、爆米花、公用电话、剃头摊、磨剪刀、油墩子、弄堂里面拧床单、发大水等。


我们起码看了十几套一模一样的组图,文章名称一般是“这样的上海再也回不去了”“看懂的人都已经老了”“罕见老照片”这样的词语排列组合。


以“100张照片”为主题的推文高频使用相同的字眼
以“100张照片”为主题的推文高频使用相同的字眼


100张图片在这些文章中连排版顺序和文字描绘都一模一样。


“100张照片”的推文连排版也几乎一模一样
“100张照片”的推文连排版也几乎一模一样


老葛那张“晒鹅”,就出现在这个系列里。我们通过这个系列覆盖在最下面的logo,发现最早的出处可能是“美篇@胡成华”。


苦于找不到这其中部分照片的源头,我们还给这位上海胡爷叔发去了私信,未果。


花了好几天时间,比对了标明出处的上海老照片,又翻阅无数网页之后,我们终于在某次不经意的搜索中,看到《图说上海》里也有部分重合的照片。


这次终于看到摄影师被正经署了名。拍摄者是旅美上海摄影师龚建华。


然后又是经过一番搜索考证,最后我们通过他2017年在美国里士满大学的演讲,对他有了更多了解。


2007年,龚建华在美国里士满大学做演讲
2007年,龚建华在美国里士满大学做演讲


旅居美国之前,龚建华在上海生活了44年。


他从1978年开始拍摄上海,第一台相机是上海照相机总厂生产的海鸥205。他当时的工资是36元,而那台海鸥相机要150元。


而他放大第一张照片的地点,是女朋友家的公共厕所。


时常是等到邻居们都要睡觉了,他才能在公共卫生间里搭出一个临时暗房。还会碰到显影了一半,邻居敲门要上厕所。这个场景就非常上海了。他给美国学生们做的演讲里,也把上海精神总结为“螺蛳壳里做道场”。


龚建华一开始跟摄影爱好者一样,喜欢拍少数民族和祖国壮丽河山。直到有一天忽然想明白了,才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故乡。


他最出名的应该就是这张《72家房客》了,拍摄于1990年,地点是北京路、贵州路口某弄堂内。


72家房客/龚建华 摄  来自里士满大学网站
72家房客/龚建华 摄  来自里士满大学网站


在演讲中,他是这样描述这张作品的:


“在一个狭小的弄堂里,这是一个星期六,早上起来,各家各户都会把洗衣机拿出来。”


“在这个弄堂里,有洗衣服的、洗菜的、淘米的、有做功课的小朋友,有乘凉的老爷爷。”


“在这样的紧密空间,人与人之间都是擦肩而过的。这之下,没有吵架、争执,互相之间都非常支持。”


“这是一张代表上海弄堂的非常写实的照片。”


如今,里士满大学和和弗吉尼亚美术馆永久收藏了他的50幅老上海作品。他的部分照片也入藏了上海市档案馆。


以下是龚建华的其它照片:


Telephone Booth(电话亭)<br>
Telephone Booth(电话亭)


Bed Repair(修棕棚)
Bed Repair(修棕棚)


A Wedding Couple(新婚夫妇)/以上均由龚建华摄  <span class=text-remarks label=备注>来自里士满大学网站</span>
A Wedding Couple(新婚夫妇)/以上均由龚建华摄  来自里士满大学网站


对于“新婚夫妇”这张照片,龚建华介绍说: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叫我拍结婚照。在拍结婚照的时候,我抓拍了这张很有意义的照片。因为这个建筑,就是我们今天的上海新天地。”


相较外国摄影师,龚建华拍摄得更日常、更深入。他在弄堂里拍摄的照片,是多数上海人的集体回忆。也因此,这组照片被嵌套在各种“回不去的上海”组图里。


而看过很多“泪崩”之后,我们发现这些能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照片,往往描绘的是过去的地标、事件或者消失的景象。


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们广泛的怀旧情绪。怀旧本身并没有错。斯威特兰娜·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一书中,表达过这样一层意思:怀旧与其说关涉过去,不如说关系到迅速消失的现在。


面对这些迅速消失的当下,影像纪录本身就是充满力量的。我们珍惜这些宝贵的历史影像,它们是上海的城市记忆。只是希望,在流量越来越值钱的当下,我们的“泪崩”不要越来越廉价。


参考资料:

1.袁念琪,《星火日夜商店,点亮了上海的夜空》,上观新闻,2019年11月28日。

2.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青艸堂株式会社,2019年6月出版。

3.《30年前绝版弄堂老照片,很多老上海人的“回忆杀”》,图说上海,2018年8月31日。

4.视频《“I Photographed Shanghai for 36 Years” /Gong Jianhua》,University Museums,2017年。

5.青青子,《“爷青回”的怀旧浪潮,早已不再是对过去的浪漫怀想了》,新京报书评周刊,20201年2月2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ID:SHerLife),作者:姜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