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诸葛亮晶晶,头图来自:日剧《凪的新生活》剧照


“抠”是一门高深的哲学,是一场无人能逃的修行。


似乎每个人都会在某个特(贫)(穷)的青葱岁月,经历一段“抠”学的灵魂暴击和精神洗礼。


在博大的中华文化中,“抠”曾与不同层次的抽象化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铁公鸡,羊毛党,白嫖怪等等,它们分别象征着“抠”学铁一般的意志,羊毛般丝滑的操作和白净的心灵(狗头 jpg.)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古人曾把“抠”视作小人专属的贬义词。却殊不知在当今社会中,“抠”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尤其是当你作为为数不多幸存的韭菜,跟着商家口号血拼半个月,才发现刚需还没买的时候......


我们前不久举办的涵盖国内外一二线城市的“1000元生存金挑战赛”选手群潜伏一个月后,我终于发现了一套连朋友圈抠学大佬看了都忍不住想点赞的“抠学秘籍”。


搞钱的方式千千万,抠门的人直接赢一半。


一、为了省钱我竟然吃菜市场的菜叶


说到吃,很多人可能会问:如果想要省钱,难道不是应该啥也不吃吗?如果你还抱有这样的想法,那我只能说:大人,时代变了。


当代抠学大佬告诉我:吃!为什么不吃!不仅要吃,还要吃得健健康康的!虽然省钱是目标,但身体健康才最重要。


没有山珍海味,没有满汉全席,每天一把菜叶子也能让抠人吃得倍儿香。


活动参与者小鞠,下面菜叶子故事的主人公,她每天省钱之旅的第一笔消费就是去菜市场逛一圈,选个想吃的菜叶儿,把一天的伙食费在这儿解决了。


遇到最便宜的豆芽菜,只需要花0.3元就能搞定一天一人食的伙食分量。


开销最大的一次买菜记录是12.5人民币。因此,她可以在菜市场里解放天性,自由地挑选各种各样的“菜膳”。


被问到天天吃菜难道不烦吗,她的回答是:“对于所有食物来讲,即使你不想吃,身体想吃。人的基因永远渴望热量,达尔文永远适用。


但如果你在很想吃的时候,把如果不做xx就可以去一趟日本之类自己更渴望的东西作为替换,就可以延缓消费的欲望。”


▲小鞠部分买菜记录<br>
▲小鞠部分买菜记录


另一位挑战者小雨,是一位坐标英国伦敦的研究生。


对比小鞠家周边居住环境菜市场所提供的便利,她所在的环境是一片菜价巨贵,中餐超少的伦敦小镇。


如果一个月内三餐都靠买菜自己做来解决,那么1000元人民币折合下的100多英镑将会迅速被花光,一毛不剩。


朋友知道她参加活动后说,没想到一个英镑玩家也有勇气参与1000元人民币生存金挑战赛。


但幸运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小雨摸索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省钱方法——临期食品,指那些保质期快要结束,再不吃就过期了的待处理食品。


▲X小姐买的临期三明治<br>
▲X小姐买的临期三明治


“虽然还没过期,但不是快过期了吗?万一吃坏肚子怎么办?”


抱着这样的心态,很多人都把临期食品视为食品届的“毒瘤”,对此不屑一顾。但事实上,临期食品有着对于“抠”学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价格是真心的便宜。


1.74英镑的肉卷和零食,1.32英镑的打折晚餐,0.69英镑的三明治......


在味道还不错的情况下,既能饱腹,又能节省花销,何乐而不为呢?


▲小雨临期食品消费记录<br>
▲小雨临期食品消费记录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临期食品都是马上过期的。有不少食品实际上离保质期还早,可以再保留一段时间。


豆瓣上有个6万多人的小组,叫做“我爱临期食品”。


▲有很多人在里面分享自己买临期食品的小贴士和心得。<br>
▲有很多人在里面分享自己买临期食品的小贴士和心得。


抛开觉得临期丢人的羞耻感,大家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临期带来的“买到就是赚到”的兴奋体验。


二、如果你有男朋友,你会发现千元挑战其实很简单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若引起单身群体的羡慕或是嫉妒,请自行跳至第三个故事。


如果把1000元生存金挑战融入到真实生活中,你的手上只有1000元供你一个月的衣食住行,你真的会选择一个人解决这个难题吗?


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认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不仅仅是公事公办的利益维护,更是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当身上只有1000元傍身时,我们很难做到屏蔽与外界的互动和拒绝外界的帮助。


1000元生存金挑战其中一位选手L小姐,曾在选手群分享她在参与挑战之后和男友的相处日常,虐倒了群内一片单身狗。


在活动开始之前,为了减少她本人在参赛期间的消费,L小姐直接把男朋友“送人”了,要求他全天在单位食堂吃,减少她身上伙食费用的负担。


▲千元挑战选手群秘密截图<br>
▲千元挑战选手群秘密截图


L小姐最近应酬和培训业务很多,也许是因为熬夜太多导致眼睛酸痛,一直盯着电脑和手机感觉眼睛快要瞎掉了,急需购买一个大件3000元的投影仪脱离苦海。


男朋友在得知L小姐眼睛问题后,主动提出这个大件他直接送给她,让她不需要担心超过1000元的问题,安心安排正常开销就好。


除了男朋友的帮助外,她的千元挑战同样也离不开与朋友的相处和来自朋友的帮助。


在这一个月中,去朋友家蹭饭、朋友请客,都让L小姐在吃上免去了不少的消费。


活动的另一位参与者小鞠也有同感。她信奉给“你花钱/时间的人才是真正对你好的人”。有时给别人花钱会让她更有价值和成就感,也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小鞠和我们聊她的经历<br>
▲小鞠和我们聊她的经历


抠人名句:“蹭到就是赚到”。由此可见,人脉其实也算是“抠”学一种特别的方式。


但这条准则需要慎用的点在于:“抠”更多的是对于金钱的控制,而不是对于情感的一味索取。


我们都期待真心能换来真心,所以在考虑别人能带给你什么的时候,也请先多多主动提出可以为别人做什么吧。


三、不出门才是抠的最高层次


在当代世界观和价值观建设的基础下,“不努力”好像成为很多人所追求的生活状态。


在竞争环境激烈,压力倍增的情况下,一部分人选择了通过不努力去抒发内心的不满,企图抗争这大数据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


的确,直接呆在家里永远都是最省钱的方式:既省下了出行费用,又节约了社交成本。


本次1000元生存金挑战赛中,有80%的挑战者都曾选择用宅家一天的方式减少一天的花费,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在“抠”这场游戏中,不出门其实也是躺赢的一种方法。


但不出门真的是抠学的终点吗?


我看未必。


活动的参与者小雨说,得益于这次挑战比赛,让她重新研究了英国一些省钱的App和方法窍门,比如伦敦的公共自行车,购买打折食物的App,一磅店,还有群里几个姐姐还发起了看自己多久不买新衣服的挑战赛。


▲千元挑战选手群秘密截图<br>
▲千元挑战选手群秘密截图


对比国内的消费主义,她在英国观察到大家的生存状态感觉消费更理性。


而且英国人二手衣物交易网站非常多且成熟,随处可见的慈善商店也帮助大家省了不少钱。借助这个问题不仅让她重新思考自己的消费观,支出结构,甚至是赚钱的意义。


国内朋友嘲笑说自己不想努力了,但是人的物质欲望,同龄人难忽视。大家的物质欲望越来越大,相比之下1000元恐怕连塞牙缝都不够。


活动挑战者Miyami小姐在某天早晨买麦当劳时突然意识到,这个活动让她重新获得了对金钱金额的感知。


之前看网上有个大佬说,很多人是对金钱数没有概念的,虽然有些人经手的钱一天就有几百万,但是他们却很难感知到这些钱的真实价值。但当你逐渐把一些购买行为形成习惯后,金钱的感知度也会发生变化。


▲Miyami分享她的感悟<br>
▲Miyami分享她的感悟


2002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提出“锚定效应”:指当人们需要对一件事或者物品做出评估时,往往思维获取的第一个信息会像沉入深海的锚一样,把人的思维固定和限制在特定区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最常见的打折和限购就是“锚定效应”。


商家把较高的原价划掉放在折扣价旁边作为“锚定参考”,同时放出限购条件迷惑顾客心态,从而让顾客认为自己买到商品的价格特别值,商家达到多销多盈的效果。


虽然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这样的营销手段总是屡试不爽。


原因在于所有人都觉得“我怎么可能笨到这么简单的消费陷阱都看不来”,但现实告诉人们:“这种想法可要不得咯,你就是连这么简单的陷阱都看不来”。


越自信,越容易被忽悠。当然,这就是另外一种心理现象了。


“锚定效应”告诉我们的真谛是: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待在家里又有什么用呢?遇到生活必需必买的日用品,商家暗箱操作一下,还不是被轻松收割,甚至还有可能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因此,真正的抠学一定不止于不出门,它还有更多的未来和无限的空间等着人们去探索。


就比如活动参与者容与小姐,觉得自己在本次活动中最有用的消费就是购买了一个月的监督学习服务,帮她提高学习效率,摆脱拖延。以前两个月才能够完成的量,现在在五天之内就完成了。


消费还是要在自己的生活和成长上花大头,在娱乐上浅尝即止。


当然,容与也承认,最省钱的方法也许是卸载购物软件、出门逛街不带钱。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抱着学习的态度,最后再安利一些豆瓣里与抠学志同道合的“负债者联盟”小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抠门女性联合会”“抠门男性联合会”等等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请相信,学无止境。


让我们一起抠得精彩,抠出自信,抠出房子和车子,早日抠出美好生活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诸葛亮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