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璐璐,题图来自:《请回答1988》
最近“熊孩子电影院踢打荧幕致损坏”、“男童进女厕”成为热议话题,公共场所中孩子们如何举止再次被大家关注,“熊孩子”因而成为了被网友讨伐的对象。
在今天,出生率的下降使得儿童在人口中的比例随之下降,育儿的商业化导致儿童越来越被分离到了公共场所之外。人们对于“儿童”的接触,可能来自于社交媒体中常见的“人类幼崽到底有多可爱”短视频,产生浪漫化、神圣化的概念想象。还有不少舆论会对儿童脸谱化甚至污名化,以致于人们在公共场所近距离接触孩子时,直接指责他们吵闹、不守规矩。
那么,当我们遇见一个具体的小朋友,还能报以同理心和尊重吗?
由于人们对“儿童”这个人生阶段缺乏了解,容易将儿童打扰旁人的行为诉诸于“家长没教好”。但带过小孩的人都知道,孩子发脾气或哭闹有复杂的原因。可能是机舱里气压变化造成的身体不适让他们难以忍受;可能是舟车劳顿让孩子缺乏睡眠;可能是一个陌生人无意的行为或表情让他们害怕了......谁知道呢。
可板着脸“说教”并不是阻止孩子“坏行为”和激发“好行为”的有效方法。带着善意、看见那个具体的孩子和身边的大人,或许你们会想到让小朋友“乖”的方法。牵一牵小手指、笑一笑,说不定这些表现善意的小行为就能播下一颗美好的小种子。
而在孩子眼中,我们这些大人又是怎样的?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我们邀请了一些读者分享小时候在公共场所遇到的善意与恶意的经历,以及他们最喜欢/最讨厌的大人。我们发现,小朋友对于情绪的感受并不迟钝,那些来自陌生人微小的善意或不经意的恶意,都能让孩子们铭记很久。这提醒我们,或许当我们对孩子抱有更多同理心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教会他们换位思考。
在这一天,让我们真正以孩子的视角过一次儿童节吧。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
一
“看到妈妈迁就与羞耻的表情,我很难过。”
你是否曾在公共场所经历或看到过人们对孩子的恶意?
“翻转电台”主播李厚辰曾经在做客我们的播客时讲到过,今天人们追求的是消极自由,即选择可以不做什么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特别讨厌他人的打扰,儿童的吵闹变得难以忍受。不少读者给我们分享了自己经历或者看到过的对儿童不那么友好的故事,包括对孩子自尊的伤害、厌烦与冷漠,甚至针对外貌的羞辱。这些分享还包括了TA们在经历或看到这些时的心理活动。
@Pekara:
小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坐公交去少年宫,距离终点站还有一站的时候,有三位中年人上车,一上来就围着我指责“现在的年轻人真不懂事”、不给TA们让座。但在当时,我生气地跑到后车门以后,身边也有大人告诉我:“是他们做的不对,不要理他们。”那一刻真的很温暖。
@绒绒子:
我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背着很重的书包坐地铁回家,书包快背不动了,于是找到了一个位置坐下。我当时看到了一位孕妇进站,我想了一下要不要让座,但是我当时的身体状态已经很累很累了,实在起不来身,就没有给孕妇让座。后来坐在我旁边的人给她让了座,接着那位孕妇就开始打电话抱怨:“现在小孩子都是怎么教育的,不知道给孕妇让座,一点也不懂礼貌......”我当时知道她是故意说给我听的,但是我也觉得挺无奈的,仿佛“让座”这件事就只有小孩有责任。
@哲宜:
在地铁上看到小孩子在放声大哭,她的妈妈肉眼可见地局促不安、束手无策,整个车厢的目光都向着他们聚集。地铁上有人大声地发出“啧”的声音,也有“烦死了”的声音,我隔着车厢都能听到。妈妈只能一边紧紧地抱着他说:“宝宝嘘——”,一边露出了迁就与羞耻的表情。我当时看到这个表情时很难过。我不是不理解新闻里被聒噪吵闹的熊孩子吵到的人,但又觉得有时候小朋友就是忍不住呀。
其实我不知道怎么样才是妥当的做法,我遇到这种情况会跟孩子的妈妈笑笑,代表“没关系,我还好,你不用那么胆战心惊”,或者勾勾小朋友的手,跟TA也笑笑、做做鬼脸,小朋友被吸引了其他的注意力,有时候会忘记自己在哭这件事。
@Roche:
我感觉大人带着孩子在街上走的时候,是很少是露出笑脸的,只是扯着孩子往要去的方向走。偶尔会遇到一些在公共场所大声呵斥孩子的家长,对孩子说:“我不要你了!”然后留下TA一个人在原地哭,这时候我就有些不忍,因为这样做会伤害到孩子的尊严吧。
@monica:
我发现大家在公众场合看到小孩都会避开。在高铁、地铁这种地方都会尽量避开小孩以及带小孩的家长,如果座位挨在一起的话就会保持沉默、保持距离,不知道这种时候小朋友会不会觉得奇怪。
@阿黄:
我在小学的时候和一群同学去游乐场,那是我第一次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和同学出去玩。同在游乐场的有一群大学生哥哥姐姐。我和一个长得挺漂亮的女同学在荡秋千,有一个大学生哥哥走过来和我们玩。他追着我同学围着秋千绕圈,看起来很好玩。于是我也上前加入他们。可能是他跑累了吧,在追了两三圈之后,那个哥哥对我说了一句:“你这样的就差不多得了吧。”我当下没明白什么意思,但是看着他带着那位女同学去了另一边的游乐设施继续追逐玩耍,就马上明白了。
我只是没想到,除了在学舞蹈的时候因为长得不够好看会被同学欺负、要求下跪认错(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外,在游乐场也会因为长相而不能快乐地玩耍。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
二
“在医院时叔叔给我变的魔术,我能记一辈子。”
在你的童年时期,你是否曾在公共场所接受过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相比起“不友好”,善意往往能够被记得更久。这种善意除了温暖和治愈之外,更给予孩子们安全感,甚至能让他们学会“与人为善”。不少朋友分享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如何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孩子的爱。这些故事让我们相信,被善待的孩子才会喜欢这个世界。
@逃逸的木瓜:
小学时的一次暑假,和小伙伴出门旅游,我好像有些中暑,整个人晕晕乎乎的。那时候的公交车上还没有空调,我上了公交之后根本站不稳,这个时候一位坐在后排的老奶奶走过来,把我带到她的座位上,还一直用她的大蒲扇给我扇风降温。这可能是我关于“善意”最印象深刻的画面了吧。
@monica:
食堂阿姨看我是个瘦巴巴的小女孩就会多给我一点肉。
@芒果仔:
遇到陌生人的善意还挺多的。比如小时候去小摊上买零食,老板总会帮我抹去零头,或者额外送我一两个小玩意儿。还有一次,我去家门口的小卖部买东西,却发现忘了带钱,我跟老板说我马上回去拿,他就让我先把东西拿走,之后再来给钱也行。那种对小孩子的信任更让我觉得一定要信守承诺,马上回去付款。
@绒绒子:
我小时候动手术住院,病友们都是叔叔阿姨,照顾隔壁床病友的一个家人总会时不时变魔术给我看,还教我变魔术来逗我开心。那时候我大概是5岁左右,我虽然不太记得那个叔叔的长相了,但是这个魔术我可以记一辈子。
@Lisa:
昨天我问了女儿这个问题,她说了这个善意的故事。有一次在咖啡馆,她用勺子抢着吃我咖啡上的奶沫和还没搅拌开的糖粒。过了一会儿,服务员拿来一个espresso杯,里面是一整杯奶沫,表面上撒着还没搅拌开的糖粒,并对她说:“这是你的milkachinno。”那时她大概5岁,4年过去了她仍然记得这一幕。
这样的故事,让孩子相信魔法、相信善意。是不是孩子多接触一些善意,也有助于克服那些成人世界里的理性计算给人的焦虑呢?毕竟那些亲身体会到的善意,虽然难以描述,但可能是孩子非常需要并且想去寻找的。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
三
“我喜欢听见我说话的大人,讨厌随意逗弄小孩的大人。”
你喜欢什么样的大人?什么样的大人最讨厌?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平等”、“尊重”是大家反复提及的词汇。孩子们的感受力并不亚于成人,甚至胜于大人们,是平等相待还是居高临下、逗弄还是取笑、冷漠还是善良,孩子或许比大人看得更清楚。
@Roche:
我最喜欢总有神奇玩意儿送给我的大人、跟我分享趣事的大人、孩子王式的大人。
@假眼:
最喜欢的大人是待孩子平等的大人,能尊重孩子,愿意聆听我们的意见,能和我们聊到一起,最喜欢这样的大人了!
@哲宜:
小时候见到妈妈的朋友,他们会问一些关于我的简单问题,比如“她几岁了”之类,我明明完全可以自己回答,但他们并不直接问我,而是当着我的面问妈妈,小时候就会内心OS:哈喽,我也在欸,我也会说话哦。我没有到讨厌他们的程度,但还是会更喜欢愿意蹲下来跟我到同一海拔的大人、能跟我直接交流并且不敷衍我的人。
讨厌的大人是喜欢无聊地“逗弄小孩”的人。比如,他们爱问“爸爸跟妈妈/外公跟外婆你喜欢谁”之类的问题。拜托,小孩是可以意识到这种问题下面的恶意的!
@芒果仔:
我最讨厌的大人是喜欢跟小孩子开玩笑说“你爸爸妈妈不要你啦,不喜欢你啦”的人。说完之后,他们看着孩子难过委屈,自己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自己只是在逗孩子玩,却不知道孩子心里会超级在意,甚至真的以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小孩子对家人的依附感真的很强,听到这种话会让TA产生“我是不是哪里不好”的自卑感,从而间接导致对亲密关系的紧张与担忧。
最喜欢的大人是跟能够乐呵呵地跟我聊天、像朋友那样和我对话的大人。他们不会带着居高临下的口气,而是把自己也当成孩子一样听我说话。记得小时候我作业写不完很焦急,我姑姑就跟我分享之前她把三只笔绑在一起抄写字词的故事。这让我觉得,原来我们都是有着同样的烦恼的“小孩子”。
@阿黄:
那是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我路过一个人来人往的路口。突然,一个佝偻着背、穿着破洞白背心的爷爷躺倒在了地上。我在一旁愣住了,看着他努力想要站起来的样子,仿佛抓着一根无形的绳子,奋力想往上爬,但没有成功。渐渐有人围了上来,议论纷纷,但是似乎没有人行动。
我很害怕,不知该怎么办,于是打电话给妈妈,问她应该要打电话给谁(作为小孩,我不敢直接打120)。她在电话里斥责我,让我不要多管闲事。我大声说:“他看起来很难受啊!”但我妈只是强调,赶紧回家,不要管。周围站着很多成年人,我看了许久,不敢上手去扶,只能在人群中着急。后来我走了,老爷爷还躺在地上,我边走边哭。气自己不知道该如何求助,更气为什么没有一个大人伸出援手。所以我很讨厌冷漠的大人,这样的冷漠会伤害孩子想要帮助别人的心,给我上了非常困惑的“一课”。
如果是现在,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拨打120。
每到万圣节,有些小区会发生 trick or treat 的活动。这种时候,孩子们会收到很多的善意。家长们也会释放很多邻人之爱。那些用心化妆和装扮自己家门脸的家长,挖空心思地无非是想给孩子们一些惊喜。不过常常都是有孩子的大人,才会释放这种邻人之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于没有孩子的人来说,没有了“吾幼”,是不是就比较困难了呢?
那个喜欢被平等对待的我们,现在成为了什么样的大人?当我们长大了,是否愿意多给孩子一点宽容和尊重?从这些故事里,我们发现大人们怎么对待孩子、如何举止都会成为对孩子的教育,唯有更多的爱与善意才能让孩子更加同理、真诚和善良。
之前我们分享了傅首尔在《奇葩说》里的一段话:
“即便一个孩子很糟糕,也不让他觉得自己被讨厌,是成年人的善意。在孩子眼中没有公共场所,只有儿童乐园。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讲内心秩序,只讲爱与和平。”
希望看完大家的分享可以让我们少一些对具体的人的指责,多一些将心比心的理解和对系统的反思。即使没有“吾幼”,在儿童节这个日子里,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着撕下“熊孩子”的标签,去听听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内心世界,给公共场所中的孩子一个微笑,就当作是他们的儿童节礼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