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团(ID:metrodatateam),作者:城市数据团,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随着时间进入2021年,“十四五”建设规划蓝图徐徐展开,中国翻开了发展新篇章。与此同时,作为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升级版”,各城市着眼于2035年的国土空间规划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除了北京和上海的规划已经公布之外,其他大城市的规划编制也在积极推进中,相信会在1~2年内陆续公布。
城市总体规划有多重要呢?
简单来说,这项规划对城市的长期发展起指导作用,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用地规划,这项内容不仅仅确定了一个城市的土地开发范围,同时也指导了每一个地块的使用性质(住宅、商业、交通、绿地等等)。
因此,这个规划会影响整个城市土地开发的空间布局,进而影响到人口和企业的分布,影响到房价,影响到交通,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工作与生活。但是,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规划是什么样,往往并没有特别直观的概念,至于规划之后实施得怎么样,更是一头雾水。
因此,在这个总体规划向国土空间规划升级转型的节点,城市数据团希望用数据帮大家来看一看,国内这些城市传统的总体规划,到底实现得怎么样。
被我们选中的第一个幸运的城市是郑州。
总体规划图
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图到底长什么样呢?
我们从郑州市规划部门公开的文件中可以找到,请看下图:
这张图是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详细绘制了发展期内城市土地开发的范围,并对每一个地块的用途和使用性质做出了一个大致的限定。
很明显,这是一张jpg格式的图纸,我们是没有办法对其分析的。
在规划部门没有向公众开放矢量文件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和其他数据进行对照分析,我们不得不自己动手,在我司的Datlas系统中对这张用地规划图进行了矢量数据化,并按照地理位置在地图上进行了校准。
总之,经过一番操作,这张jpg图纸就会变成下面这样:
每一块土地规划,都相对精确地落在了空间上,而有了这张基础数据底板,我们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那么,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这座城市所规划的土地,是不是都被开发了呢?
土地开发情况与规划
关于土地开发的情况,我们使用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公开的卫星遥感土地监测数据。
这套数据大概长这样:
图中橙色代表耕地,深绿色为林地、浅绿色为草地、蓝色为水系,红色为城镇用地,而亮黄色为农村用地。
其中,蓝色圈出的部分就是郑州所在的区域了。
虽然来自于国家专业机构,但为了尽可能提高精确度,与现实情况匹配,我们又做了大量的人工辨认和识别,对每个1公里×1公里的栅格都重新确认了其土地开发用途类型。然后在Datlas中对其进行了矢量化,将郑州区域中用地性质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部分也画到地图上,请看下图:
这就是到2020年为止,郑州实际开发的土地情况了。(注1)
然后,我们把刚才的规划图和这张实际的土地开发图叠加一下,就可以得到下面这张图了:
图中白色为规划区域,而红色为实际被开发的区域。
很明显,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郑州实际被开发的城镇用地与原规划边界并不完全吻合,尤其是在城市南侧,在黄圈所标识出的地区,郑州的城市土地开发相对于最初的规划,实际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外扩。(注2)
但上图毕竟反映的是一个静态数据,即2020年的实际土地开发情况。
为了更精准地工作,我们需要找到的是在2005~2020年总体规划时间内的开发情况。于是,我们结合2005年的遥感数据,可以把城区识别为“新城”和“老城”:
老城:在遥感监测中,2005年和2020年用地性质均为城镇用地的区域;
新城:在遥感监测中,2005年还不是城镇用地,2020年变为城镇用地的区域。
直观一点,我们将新城标注在地图上,如下所示:
可以发现,之前在规划和现实开发叠加图中所圈出的超出规划范围的土地开发,确实是2005年到2020年之间进行开发的。而且很多新城也的确超出了原有规划范围。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了:
从土地开发上看,郑州的城市开发还是很给力的,在新城的建设中,不仅完成了总体规划中的范围,甚至还超出了……
但看到这里,读者们会问了:城市,并不是只开发就行的啊,没人来的话还不是一座“鬼城”?
没错,所以,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在这张图上叠加数据吧。
居住人口与规划
我们把脉策的郑州夜间人口(居住人口)空间分布数据调取出来,叠加在刚才那张同时含有规划和土地开发情况的图上,就可以得到下面这张图了:
图中的黄色热力图斑,即是郑州市的夜间人口(居住人口)分布情况。为了方便读者观察,我们调整了参数,重点标识出了夜间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简单来说,黄色越亮人口密度越高。
可以看到,除了北部个别新开发地块外,整个城市人口居住地的选择,仍然大多聚集在靠近老城区中心的位置。而新城区,无论是郑州东部规划范围内的新城,或是南部规划范围外的新城,常住人口密度并不高。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第二个结论了:
郑州的这些新城,有些土地是已经开发了,但是人气似乎还没热闹起来。
但别着急,我们再继续叠加别的数据来看看。
企业/就业与规划
看过土地和常住人口之后,我们来看城市规划中最受到关注的企业与就业的落地情况。
新城区域,是不是成功地吸引了企业入驻,并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呢?
在这里,我们采用了元素征信提供的工商企业数据。在经过清洗之后,我们按照企业2019年年报中报告的经营地址重新进行了地理编码,将每个企业落地在空间上,从而得到了郑州企业的空间分布数据,然后再和规划与实际开发图层叠加,就可以得到下面这张图了:
图中的黄色热力图斑,即是新增企业较多的地区了。
我们可以看出,以企业数量来度量的话,除了郑州老城区之外,东部规划的新区也已经吸引到了不少的企业入驻了。
当然,在现实中,企业之间也存在人数规模的差异,企业聚集也不一定代表创造的就业岗位聚集,因此,我们还需要观察实际上的就业分布情况。
于是,我们通过将企业年报中的从业人数再进行清洗和汇总,就得到了郑州就业分布的热力图,同样做一下叠加,即可得到下图:
可以在上图中看到,就业集聚的地区更清晰了。
在考虑了企业规模以后,郑州东部新城区域的就业密度仍然十分可观(我们标注的黄圈范围内),甚至已经接近同样有大量企业集聚的中心老城区的水平。
所以从数据来看,郑州新城的企业入驻和就业集聚情况是较为良好的。
那么,我们简单为郑州做一个总结:
新城建设很厉害,超出了原规划的范围;
其中东部新城的企业集聚也起来了;
但似乎人口密度还未跟上。
那么,针对这张15年前郑州市总体规划所描绘的蓝图,郑州这座城市在2020年交出的答卷得分到底怎样呢?
读者们可以自行评判了。
写到这里,很多读者可能会说:中国城市都是这样,先拿地扩张,再逐步填坑,郑州也只是这场造城运动的一个缩影吧。
真的吗?郑州新区的发展特征是不是就能代表大多数中国城市的新城区了呢?
也许,并不是。
一个对照:长沙
第二个被我们选中的幸运的城市是长沙。
照旧,我们先来看下用地规划图:
照旧,我们仍然使用相同的系统,采用相同的分析逻辑,先将规划图数字化,制作出下图:
照旧,再叠加上2020年的土地使用情况,可以得到下图:
从上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长沙与郑州的情况截然不同:
长沙的实际土地开发小于规划范围,如图中黄线圈出所示,开福区北部的金霞组团和长沙县的黄黎组团甚至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土地开发。
照旧,进一步地,我们还是使用2005年与2020年数据的差异,去找出土地开发上的新城区和老城区,并把新城区范围画在下图: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与郑州的情况也截然相反:
长沙的新城区基本全都处在规划范围内,基本不存在超出规划区域的情况。
照旧,再叠加上常住人口的分布热力:
可以看到,虽然长沙的常住人口也存在向心集聚的特征,但可能是由于靠近城市中心的关系,一些新城区的人口密度也并不低。
那么,企业密度呢?请看下图:
就业密度在下图:
从上面两张图上可以看到:
和郑州不太一样的是——长沙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就业岗位数量来说,中心老城区都处于领先地位。
而在环绕城市的几个规划产业区域中,只有西侧的岳麓片区、和长沙县的星马片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就业集聚,而北部的金霞组团和南部的暮云组团,发展并不理想。
所以,在这两个省会城市身上,我们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城市模型:
在土地开发扩张上,一个规划跟不上变化,一个规划超前于变化;在企业人口等要素的集聚上,也呈现完全不同的特征。
当然,作为科普工作,以上这两座城市的对比,只是做了一些简单分析。在专业工作领域,我们往往会用更专业的数据和更复杂的指标,并且观察到更细的颗粒度上。但无论怎样,不仅仅是这两个城市,当我们把全国近百个大城市都放在这一分析框架下进行比对时,看到了更多更复杂也完全不同的模式。而不同的模式有优劣之别吗?这又是另一个宏大的问题了。
城市本来就是多元而复杂的吧。
写在结尾的话
看完上面这一系列数据与规划图的叠加以后,很多读者肯定会问:“上面这么多图,虽然看上去都好炫酷,但这和我们普通市民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跟我们每个市民大有关系。
一个城市的规划是政府规划部门心目中未来发展的蓝图,它规定了未来土地的使用情况。而土地是城市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一座城市中,土地开发速度的快慢、开发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城市长期的发展状况。
而我们也已经有太多的城市发展教训在反复告知一个道理:
错误的空间开发布局,不仅会给城市开发者(政府、城投、开发商等)埋下隐患、最终也会通过更可怕的交通、更离谱的房价、更差的环境等等,把它的代价落到城市内每一个市民身上。
我们通过数据观察规划的落地情况,并不仅止于描述事实,更希望读者对于公布的规划方案能有更多自己的思考,探索背后存在的社会经济规律。
小到每个市民选房子找工作,中到企业选址、房企拍地建房,大到政府招商引资、平衡财政,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必要去认识、尊重这些规律,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注:
1. 这种定义下的土地开发,包含三种类别: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以及其他类别建设用地。从实际数据上来看,《城市统计年鉴》中市辖区的建成区面积数值更接近于“城镇用地”的概念。但从实际场景中来看,遥感数据中出现了部分卫星照片中明确的城镇建成区,被划为农村居民点和其他类别建设用地。而且中心城区周边的少量农村居民点很难和城区完全分割清楚,因此在这里的分析使用了所有三种类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情况,会略微高估城市土地的开发水平。
2. 实际上超出的部分也只是超出了郑州市中心城区的规划范围,也可能在其他更大范围的规划方案中,对这些部分土地存在规划,但就目前我们可以搜集到的公开来源数据,没有办法进行更准确的验证。
3. 本篇关于规划落地情况的观察,只选取了郑州和长沙两个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实际上数据团的数据还支持全国近百个主要城市,这里限于篇幅不能完全展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团(ID:metrodatateam),作者:城市数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