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作者:播客“问题青年”,题图来自《天空之城》


本期嘉宾:


Lisa:“问题青年”主播,青年志创始人,一个9岁孩子的妈妈


陈瑜:“少年大不同”主理人,去年开始做“少年发声”栏目,亲自采访了20多个孩子。


孟常:“不合时宜”主播, 媒体人。


“鸡娃”,指父母给孩子“打鸡血”,试图通过不断给孩子安排各种学习和活动,鞭策孩子去拼搏,希望他们成为升学竞争中的优胜者。“望子成龙”的现象早已有之,但是伴随“鸡娃”背后的一整套外人听不懂的黑话的,是越发激烈的竞争和越发全情投入的新一代父母。


教育已经成了棘手的问题。一方面,由鸡娃导致的青少年抑郁症成了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越发内卷的竞争环境和鸡娃的普遍,让很多年轻人对生娃养娃这件事特别恐惧,望而却步。


我们对教育这件事越来越焦虑的背后,有哪些值得反思和警惕的地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有走出“鸡娃”怪圈的可能吗?我们在家庭中还有什么是可以做的?


于是,“问题青年”和“不合时宜”串台,邀请了“少年大不同”主理人陈瑜,共同从发问鸡娃和青少年抑郁症出发,探讨教育的可能性。


©《你好,小朋友》
©《你好,小朋友》


今天的鸡娃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陈瑜:今天“唯分数论”、“唯金钱论”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主导,家长似乎已经被裹挟到无从思考。本质上就是不能接受孩子是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这几年,我一直在一线直接面对家长和孩子们。我认为今天学历贬值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好比我了解到最近一些公司的市场部招一个非常粗浅的岗位,标配是“985”加上国外两年硕士的经历,把本科学历的基本剔除了。本质上,就是太多人竞争,只能择优。放在几年前,若是硕士学历来应聘这个岗位,这是不可思议的。


以前很多人即使本科的学校很一般,也会选择在硕士的时候考“清华北大复旦”,毕业之后也算是有一个光环。但在今天,二本、三本院校毕业的学生是没有可能考进“985”研究生的。这样一路倒推,肯定就是要进好的本科,好的高中,好的初中,好的小学,最后传导到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积极起来。今天学历贬值给家长和社会造成了特别大的压力。


同时,家长的学历并不代表她/他的格局和眼界,有一些很高学历的家长,其实还是唯分数论唯金钱论,并觉得这个价值观是不可撼动的。我采访过一个得抑郁症的孩子,她的内心早早就埋下了一个种子,即要一路上最好的学校,让最好的班主任来教。这种对孩子的高期待,造成了她极大的焦虑。


©《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


但是我在采访孩子的过程当中特别有意思。有些目前是抑郁状态的孩子实际上很优秀,谈到未来的生活规划,很多人的想法是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回家之后可以刷刷手机、看看剧、有一只猫撸一撸,就是幸福的生活了。在今天他们被挤压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其实普通的生活就是他们向往的。但爸爸妈妈是不认可的。


Lisa:中上收入和高学历家庭通过激烈的鸡娃竞争,意图完成精英的自我复制。


如果说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家庭,父母期待孩子通过教育完成阶层跃升是情有可原的,那么,一些家庭条件已经非常好的父母,为什么还要纷纷加入鸡娃行列?我对这个问题起初是非常不解的,没有了阶级跃升的困扰,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恐惧呢?


后来我了解到,《爱、金钱和孩子》提到社会的收入不平等和教育回报这两个因素,促使家长们特别紧张孩子的教育。《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的作者,研究了美国顶级行业的招聘,发现选拔学生进入精英阶层就业的标准表面看来不带阶层偏见、人人都可获得,但实际真的走上这些道路,需要父母富裕、负责、消息灵通、支持有力。我觉得这有些符合今天的现状了,家境好也只是入场券,父母还必须要特别多的投入在子女的成长中,才能做到“支持有力”,最终确保在下一代中完成“精英的自我复制”。


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陈瑜:把孩子当作品或者是产品来塑造,却没有顾及他们需要自我探索的闲暇时间,导致孩子的情绪和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把孩子当成作品来塑造,是损耗了孩子的主体性的。他们到最后还是会去想到底是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学习呢,甚至“我到底是谁”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有个来找我的孩子,从小学、初中、高中都是非常好的学校。那个孩子高中开学一天都没有去就休学了。他和我说他希望能停下来去想一想,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爱到底是什么?因为他觉得爸爸妈妈从小就没有爱过他。在面临更大竞争的时候,父母给他的都是责难,所以对整个人生都产生了怀疑。


所以我有一个观察,区分孩子状态的一个点在于他是不是有闲暇时间。但凡有闲暇时间的孩子,他都有自我探索的可能,会生发出相应的兴趣。


©《你好,小朋友》
©《你好,小朋友》


我采访过有闲暇时间的孩子。那是一个初二的女生,没有什么补课,但是对生物有非常强的兴趣。所以她花时间看大量 BBC 的纪录片,有些要看三四次。她还喜欢看尸检报告,会和我探讨如何透过尸斑去看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是趴着死的,是躺着死的。她对于初三的生物课极其期待,因为就有机会解剖鲫鱼了。


她讲这些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生动,这是不是就叫学习动力?“学习动力”不是早年妈妈给报的生物培训班,反复背知识点。学习动力是孩子对这个世界有真正意义上的、来源自我的好奇,这是特别好的。


但如果是一个被时间表填满的孩子,到了临考填志愿,都可能完全不知道要读什么,也没有任何其他兴趣。他们小时候的兴趣爱好有很大可能被剥夺了。大多数被鸡的孩子都是这样非常惨的状态,发展不出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热情和朝气。


“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学业至上”的观念,家长变成辅导员,亲子关系的疏忽,对孩子情绪关照的缺失,这些都是严重的问题。


家长首先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学业至上”。家长的理念往往是“学习最重要”。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能“唯学习至上”。很多家长会把孩子在特定年龄段上的个性发展需求、社交需求全部抹杀,我觉得这样其实是在坑孩子。


第二个问题是家长角色的错位。所谓“错位”,就是很多家长不太像爸爸、妈妈,更像是老师或者教导主任。他们和孩子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培训关系,看不到爱的流淌。我采访过一个六年级的姑娘,她有交友障碍,觉得没有感受过世界的温暖。她和妈妈说了之后,妈妈的回应是“只要你学习好,我就喜欢你”。这样的父母,爱是有条件的,让孩子觉得只能用分数来换取爱,最后孩子会因此不堪重压。


第三个问题是亲子关系。有些孩子在拥有一些能力的时候就封闭了。这个“能力”是指体格、身高、能量超过父母的时候,孩子就把自己给锁起来了,可以和父母做到不沟通,甚至开始锁门。我采访过孩子对就妈妈说,“如果你擅自进我的房间,就要给我300块钱”。这样的家庭其实是没有爱和温暖的。


©《小别离》
©《小别离》


反过来,如果以我是家长的角度来说,我更关注孩子的两点:一个是情绪,另一个是我和孩子的关系。


“情绪”特别重要,如果孩子情绪好的话,他做什么事情都是好的,学习也不错,交友也快乐的,自我成长也有动力。我同样关心我和孩子的关系是不是还有流动。只有将关系建立起来,才能够去影响或者是陪伴他。但在我目前看到的家庭当中,我觉得这两点问题可能是最大的。


孟常:孩子如果真正要获得更开阔、面向未来的教育的可能,其实需要家长持续进行自我学习和教育的。


我对于孩子在小学龄的父母朋友有一些观察,我会看到两种父母。


第一种是小孩每天都会捧着电子设备、玩 iPad,或者让父母把手机给他玩。父母虽然会控制孩子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但还是会苦恼孩子不喜欢阅读的问题。当我问他们,你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会习惯坐下来读一本书吗?他们大多数的回答是不会的。


还有一类父母朋友,他们平时就有阅读的习惯,小孩可能两三岁也就开始在地上爬爬爬,捧着一本绘本开始读。这相当于是整个家庭在共同进行一种阅读生活。


我们现在聊到关于教育的焦虑,其实都是在对教育进行采购。即家长本身无法在和孩子的共同相处中对他们进行更好的教育,于是选择从市场上挑选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往往很昂贵,家长的焦虑就开始涌现,去想如何支付教育,造成了学区房、培训班、兴趣班的“通货膨胀”。前段时间,我和一个在大理的幼儿园校长聊,他们提倡的是一种陪伴型的自然的教育,即家长好了,孩子也好了。


我在思考,家长自身的阅读和文化生活是不是也存在文化的区隔。很多父母实际上没有闲暇和精力来进行自我提升。他们通过上班打工,努力争夺自己在社会中的资源和位置,但对于孩子,可能早已停止自我学习和成长了。孩子如果真正要获得更开阔、面向未来的教育的可能,其实是要家长持续进行自我学习和教育的。


©《学区房72小时》<br>
©《学区房72小时》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


陈瑜:教育是培养孩子建构幸福人生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学识、性格、人际关系上的,还有思考的能力。但我们现在只训练了一个能力:吞吐正确答案的能力。


家庭教育在我看来,就是培养孩子未来去建构幸福人生的能力。幸福的定义每个人肯定是不一样的,哈佛的《幸福课》里把“幸福”拆解成两个方向,一个是快乐,一个是意义。快乐就是你整个状态是愉悦的、有幸福感的;意义是自我实现,对社会的回报、对他人的贡献。


我们所有的教育不就是在给予孩子这样的能力,然后让他能够出海吗?而教育者,尤其是父母,应该是港湾。在有风浪的时候,孩子可以过来停靠,在孩子背后作为一个力量的来源,让他们可以去应战人生中的风浪。然后应战风浪的能力,是在18岁或者22岁之前学到的,这个能力包括学识上的、性格上的、交友上的各方面,包括思考。但是我们现在只训练了一个能力,还不是学习能力,而是吞吐正确答案的能力。


我觉得每个家长都要去找寻一下自己的初心,这一程成为孩子的父母,你要去到的彼岸是什么地方?把这件事想明白了,再反推到自己今天做的一些事情,是不是在点上。


©《他乡的童年》<br>
©《他乡的童年》


Lisa: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一个人辨析真伪。


教育有一个挺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一个人有能力去辨析真伪,辨析什么东西是重要的,然后停下来去想一想。


今天的很多家长,可能自己在应试教育中获得了成功,但学历的成功并不代表他们就获得了反思的能力和辨析的能力。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些年间变化没那么大,如果我们认为这一套教育系统是对的,继续这样教育孩子,在孩子配合的情况下,他们只不过会成为又一代不会停下来思考、不会辨析和反思的人。而孩子不配合的话,可能会更早地厌学了。这也恰恰是我们整个社会对于教育一个最大的谬误。


如何走出“鸡娃”的怪圈?


陈瑜:在这条唯一的轨道上恶性竞争,绝大部分人都是陪跑者。与其花费全部精力拼命奔波,不如接纳孩子做一个“普通人”,培养他的特长,让他有对自己这个人的自信。


在现在这样的金字塔的体系里,只有尖端上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真正天赋异禀的孩子才相对从容,他们能大跨度地超越其他同龄人小孩。哪怕是金字塔前5%的孩子,都是要拼命的“人造牛娃”,这些人工“鸡”出来的“牛娃”,肯定是不快乐的,他们那种被剥夺感以及对未来会掉落的恐惧感是如影随形的。金字塔下面的孩子们,就更是拼命奔波的人,可结果也无非是去到一个跟自己分数相对应的学校。在唯一的轨道上恶性竞争,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陪跑者。


到头来,花费全部力气在学业上,分数还是不如别人高,而且孩子变得毫无特长,这才是真正的竞争场上的“失败者”。我觉得家长为何不另辟蹊径?评估好孩子的学业能力到底处于什么位置,然后就接纳这个水平,同时培养孩子的特长,让他有自信。因为当学习成为唯一的指标的时候,孩子不仅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还丧失了对自己整个人的自信。


反正我会觉得,要跳脱现在的教育的体系,真正意义上还是看家长的格局和心态。当家长的格局、眼光够高,心态够平稳,有自己稳定的价值观,这个孩子才能有一个非常好的生存空间,否则会真的非常困扰。


©《小别离》
©《小别离》


Lisa:作为家长,是要帮助孩子在未来过上更好的人生,而不是帮孩子考学和就业的。分数之外,我希望真的去关心孩子,让他未来有爱的能力,有主动行动的能力,对世界有希望,觉得自己有价值。


在今天,我们确实没有办法立刻去影响学校,影响整个培训市场。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仍然可以去思考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是为了什么?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情,会有助于让孩子将来有更强的幸福感吗?当孩子长大之后,他能够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吗?


作为家长,我们是要帮助孩子如何在未来过上一个好的人生,而不是帮助他考学和就业的。而且我们看到今天的年轻人,他们生活中那些焦虑、痛和恐惧,也不全来自于就业,还有他们的亲密关系、对社会的看法、能不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觉不觉得自己是社会问题的受害者、有没有可能做点什么。


我在考虑能帮到孩子什么的时候,不仅考虑她将来的学业、就业。我还会考虑她将来闲暇的时候会做什么、我怎么样帮助她养成一个习惯,比如说阅读的习惯,因为这是会让她感到充实和幸福的一个习惯。包括我们现在有点逼着她去运动,希望她在未来每周就算再忙,都有每周坚持运动的习惯。还有情绪处理上的,有时候她跟我生气了,或者是跟爸爸生气了,我都觉得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跟她交流,以至于现在她都可以来安抚我的情绪,说妈妈你别憋着了,如果你很生气可以把它说出来。


©《狗十三》<br>
©《狗十三》


我希望能够在学业和工作之外,也更多地关注她的关系,比如怎么交朋友、怎么和家人更好地交流,这些都是特别值得多花一些时间的地方。不只是为了分数,而是真的去关心孩子,让她未来有爱的能力,有主动行动的能力,对这个世界有希望,觉得自己有价值。然后反过来再看,我们今天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地方,给她什么样的一些经历,可以在未来让她实现这样的一种人生。


我觉得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归根结底,其实是作为家长如何能够停下来去思考,然后想得更开阔一些。因为如果不去思考这些东西的话,是没有办法从鸡娃的怪圈当中找到一些破局希望的。


孟常:认识到教育系统中的异化,真正意识到它是不对的,就不会再焦虑是否“比别人强”,因为这种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本身,就是有毒的、被异化的。


现在教育中出现的很多焦虑和乱象,是走偏了,它异化了“何为教育”这个命题。从这点出发,我想首先是父母对自己有没有信心,不被这一套东西裹挟,去建立一种新的东西。可能这样做不能让你的小孩成为最优秀的或者说社会化程度最高的,但是这件事情重要吗?我想所有的家长都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这件事,重要吗?它是真正对孩子重要,还是说对你自身的感受重要?”


打破系统的这套东西,其实不是靠努力克服、压抑自己的某种天性与之对抗,而是你真正认识到系统是不对的,如果这一套教育理念是不对的,你为什么还要趋之若鹜,还要追求一种你觉得不够好的理念和未来呢。


我想父母的信心是抵抗焦虑非常重要的一点,当你把整个系统想明白,就不会再焦虑自己或自己的小孩在这个系统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不是比别人强。因为“比别人强”的这种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本身是有毒的、被异化的。


©《狗十三》<br>
©《狗十三》


在本期播客中,关于“鸡娃”、教育现状和家庭教育的发问与探索,我们还聊到了:


  • 学历贬值的现象到底有多严重?


  • 为什么说今天的教育资源开始进一步集中倾斜和分化了?


  • 不同代际的家长是否会呈现出对教育的态度的不同?


  • 教育体系当中有哪些做法会扼杀孩子对情感的需求?


  • 原生家庭对于塑造家庭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 陈瑜和Lisa聊了聊自己在家庭教育这件事上的实践和反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嘉宾:Lisa,陈瑜,孟常,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平台搜索“问题青年”,收听更多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