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王贪贪,原文标题:《当这届年轻人开始聊“基金”,他们到底聊的是什么?》,头图来自:《国家破产之日》剧照
在沉浸式戏剧《金钱世界》里,观众需要在2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中,扮演一名银行家,参与各种投资活动,实现财富积累,并且经历市场的起伏波动,或黯然离场,或万众瞩目。
艺术的确来源于生活。经历过最近这段基金起伏录,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金钱世界》中的一名角色。或许在桌旁握紧筹码犹豫进场;又或坐在桌前,焦灼地等待银行或者庄家掀开底牌。 但在正式落幕前,没有人能真正知晓自己的结局是什么。
本期“问你哦”,我们以入局时间为轴线,找了3位在基金浪潮里、以不同姿势认真游过泳的玩家们聊了聊。有人在热潮下“下海”,有人理性地在边缘试探,有人则聊起了幸存者原则与驯化。当人生连续剧更新到了“基金”这一集,Ta们被安排了怎样的角色,又从中获得了什么?
“不是很懂基金这个事儿,我就拿出了塔罗牌”
张张:“北外滩基金小魔女”,92年,工作4年,投资时长:5个月
你知道我一开始对于基金理财的想法是什么吗?是“我不配”。我一个学时尚管理的,基金的世界我能进去吗?我觉得我不能。
那我为什么又开始买基金了呢?有一天晚上我做梦,就去年的10月底或11月份左右的事儿,梦里面我就坐地板上理财。醒来之后我觉得,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个启示,告诉我你是需要理财的,需要买基金。
然后我就立即打开了支付宝的基金软件,打开之后我就琢磨那怎么买呢?也不是很懂基金这个事儿,就拿出了塔罗牌,对着支付宝里面有的那个推荐基金排行,一张牌一张牌地抽。牌说ok能买,我就买,不能,就下一个。最后买了10万块的基金。
然后我的基金从去年11月到今年初,一共涨了3万块钱。有一阵儿甚至每天起床打开支付宝,就能看见进账3千块钱。那个时候我正好离职在家,有一种我不需要再去上班的感觉了。就我觉得这只能用命好来解释,我就单纯放在这儿,没有任何操作就是命好。然后我灵感又来了,觉得是不是得学习一下基金这门子事了?
结果我发现这个东西吧,就是不能学。我学完,原先赚的三万块钱已经跌完了,额外又跌了一万块,已经在亏本金了。
我发现就股市的技术层面来看的话,完全没有技术可讲的。行业天天叭叭的都是好消息,没有任何利空消息,我就给你讲一个案例,三亚海南免税店的新闻7天卖了15个亿,结果春节后第一天开盘,大年初八开工,第一天跌了8个点。你找谁说理?技术层面没有任何问题,客观事实上你也看不出任何问题,但就是跌。
现在在我看来,基金这个东西它就是一个选举。你买对时间买对点,就是胜利,就能赚到钱;买错,就是赔钱。
基金涨,高兴;跌,难过。就反反复复的涨涨跌跌,其实你的心态已经达到一种平静,现在不管涨了还是跌了,我都不在乎了,突然间就入定了一样。唯一起伏得比较厉害的,就是有一天发现跌了5000块,我就觉得,哎,不行了,人还是要上班的。
除此之外吧,你就是能从这里面感觉到一种赌博的快乐。但是我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现在媒体的一些信息,就是社交网络上,你都能看到在催年轻人进行基金交易,对咱们年轻人做的这些引导,什么跌了涨了,然后怎么年轻人被收割了,我觉得这样不是很好。
反正通过基金这事儿吧,我是明白了。这个世界上就是这样子的,一部分人挣钱就有一部分亏钱。世界是守恒的,我们要信奉中庸之道。
“这个钱我真的用不到,它就只是数字而已”
alee:商科专业,咨询师,95年,工作3年,投资时长:1年3个月
2019年的时候我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有钱”和开始想这件事情,然后2020年开年的时候,我跟朋友去看了《金钱世界》。那是一部让你沉浸式体验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沙盘游戏实验场,让我理解了金钱的、金融的游戏运转方式。
最关键的,那会儿因为疫情,基金大跌。趁便宜,赶紧买。涨也涨过,跌我也觉得正常,不是很在意。因为我一直有个理念就是,只有自己用不到的钱,才能拿去做投资。
当然我看到的豆瓣上有一些人可能会说,我觉得我把钱省下来,然后去投资,投资以后钱又生了很多钱,他感到开心。但对我来说,就是因为我投资花的钱全是自己用不上的钱,我不会产生那种,我要今天这顿饭不吃了,然后把它投资的想法。因为对我来说这是不同时间维度下要花的钱。
消费和投资本身给人带来的回报就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是抱着对理财回报的这种期待进去的,他是抱着改变命运的这个想法或者姿态进去的,难免在价值层面情感层面都会受到非常大的挫伤。像这样的人就不应该买基金,他就应该赚钱。
对我来说,因为这个钱我真的用不到,它就只是数字而已。我现在不指望这个钱干嘛,我都是看3~5年的,所以现在怎么样波动都对我来说没有关系。投资本身就是一种时间和精神的艺术。归根结底投资理财考验的是这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规划统筹和判断能力。我知道很多15、16年买基金的人,到现在都翻了100%,甚至是200%。
就基金最近这些事情吧,它反映的其实是外部环境的一个变化,就是一个经济环境的运作的规律系统,它不会为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而当一个人抱着自己的期待,其实你抱着自己的想法进来操作的时候,你不能要求环境一定是跟你匹配的。
我觉得人一定要做自己,就是希望人都能有点思考能力,不要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的事情。
“受到碎片化知识的吸引,但没认真思考背后的逻辑”
亿万:实习投资顾问,98年,入行2年,投资时长:6年
其实基金最近的热度,不是只跟基金有关的。
在前几年,大家有余钱的时候,应该更倾向于把钱放进余额宝里对吧,因为之前余额宝的收益大概有3~6个点。但是今年开始,余额宝的日息降到很低,就代表如果现在大家身边有小额的钱的话,就不知道怎么花了。因为不会再有那种放着不怎么管,也能生钱的一个情况。
基金相对于股市来说,他不会有一个漫长的开户时间,因为现在金融App比较多,大家进去比较方便,所以在准入门槛上,就比较方便。再加上去年股市整体行情比较好,那些进去的人形成了赚钱效应,就会形成一个现象,跟打德州扑克一样。到了今年,可能是有人觉得赚够了,他们觉得手里都是好牌,先走比较划算,这个东西确实有点越后面走的越惨,越后面进来的拿到的钱就越少。
我就先不说我在基金里的收益了,涉及到客户信息,不作透露。
现在有很多人选择入场基金,是因为看到抖音小红书上有很多明星基金经理。是受碎片化知识带来的吸引,但是没有认真去思考背后东西的逻辑,所以他就进去接最后一棒。
而且其实这些基金经理,他很多时候不是跟用户在同一立场上的。尤其是现在的基金,像公募的话,他们(基金经理)赚的钱其实是管理费用。手上的客户越多,管理的基金规模越大,他的收入越高。所以有一部分人也会倾向于去讲基金,利好这个事情。但其实,当大家都赚钱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你觉得这个社会上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这不会是一个天上掉馅饼,也不会是一个只有我倒霉的事情。
作为从业者,对这一类购买者,我会倾向于叫他是“抄作业的人”,他不知道这些东西背后的含义。如果前面有一些甜头,他就会加码,把这个东西当成了纯粹的赌博。你如果是在一个赌场里面的话,最后进去的人肯定没有前面那些拿了一手好牌的人能赚到钱,然后全身而退。
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确实是有些可以靠这种快速发家的,但这其实是一种幸存者现象,可能1万个人里面有1个人2个人。
客观来说,如果把我今天花在基金投资领域的时间智力,同样地投入在其他行业,是能获得更稳定的回报。如果只看回报的话,我觉得自己不一定能赢过那些在金融市场里的极端个例。但无论学习了再多的专业知识,人也很难用专业知识去驯化自己的内心。在投资顾问圈里,也会经常有很多人从某一种方式获得短时间快速的财富增长,然后又因为这个方式一夜清零。
投入产出是成正比的,空手套白狼是一个现象,但不是根本上的事实。
在“基金神话”面前,我们总是难免对号入座。相信这是生活递来的一根橄榄枝——一条距离实现财务自由和阶级跃升的超快速通道,一个以为自己抓住了时代脉搏的直觉。相信自己可以,相信世界为我们搭建好了舞台。
但是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我们也还是那个我们。规律永远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特殊对待某个人,即便它可能在某一个阶段,看似做出了这个承诺。
如果这阵子你也有被基金的绿光照耀过,你可能会觉得基金像是生活给你扣的一顶绿帽;也或许可以尝试理解为,它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如何对待获得财富的捷径,以及如何对待在这个捷径面前,那个难免心动的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王贪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