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股价涨了20倍;特斯拉,10倍;比亚迪,5倍;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5倍……
很多和新能源汽车沾边的企业,无论业绩是有多差,股价也都是鸡犬升天。
很多人开玩笑,买新能源车是亏的,但买新能源股票不仅不亏,甚至还能赚一套房。
新能源汽车究竟是未来,还是泡沫,我们一探究竟。


汽车的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
现在有人说,新能源汽车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如今,以蔚来为代表的中概股造车新势力,一路高歌猛进,短短两年,市值就已经超越了宝马奔驰,还有丰田。
几年的公司,干掉了一百多年的公司。

索尼的CEO吉田宪一郎曾预测,下一个十年的风口,就是新能源汽车。
相较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有诸多优点:节能、碳排放量小、电机效率高,安静……
很多人在驾驶过新能源,都感觉操作如玩具一样简单,感受似德芙般丝滑。
另外,无论是欧洲,还是国内,均给出了扶持新能源的大政方针。
总结起来,就是“扶持新能源,打压旧能源”。

2019年4月,欧盟发布史上最严碳排放标准《2019/631文件》。
挪威、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设定燃油车禁售时间分别为2025、2030、2040、2040、2040年。
基于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成唯一出路。
中国这几年,对电动车的发展,更多的是采用扶持办法。
免购置税+企业补贴+绿牌不限行……

多重利好,倒逼消费者,尤其是北上杭深这些特大城市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
这样的政策让国内的新能源厂商笑得合不拢嘴。
一方面,过去十几年来,国产车一直在追赶,但一直被诟病。
根本原因就是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汽车部分,赶不上欧美日的传统车企,毕竟人家积累了一百多年的技术优势。
现在有了新能源,强行把对方和自己拉到同一起跑线上,自然是美滋滋。

另一方面,国家也把新能源当作重大科技项目,能给的优惠都给了。
有人开玩笑:现在的新能源车企,就是靠补贴赚钱……
在此背景下,国内的车企纷纷立项,重点转向了新能源,试图“新道超车”。
传统欧美车企也纷纷寻找出路。
戴姆勒、福特、通用、本田、日产、大众等主流跨国车企,在全球进行新能源车型的研发。
百年大众跑到中国合肥来谈电池项目合作,放在过去十年,人们想都不敢想。


即便新能源汽车雷鼓喧天,但现实中,传统燃油车还是占据主流。
股价的“大跃进”,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有的投射。
相关的质疑也一直不断。
主要的质疑有三:
1.新能源真的环保吗?
2.电池技术安不安全?
3.车企急功近利,骗补造假。

去年12月,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大声疾呼,他对当前正在兴起的“电动车革命”感到不满,而且电动车生产越多,二氧化碳排放越严重。
同时,章男还指出,如果日本政府全面禁止燃油车,会导致目前日本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大崩溃,导致数百万人失业。

其实说到新能源,丰田是走在特斯拉前面的。
早在上世纪,丰田就尝试过锂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
但因为技术不成熟,成本太高,丰田一直没大力推广。

此次丰田章男提到的电动车污染主要有两点,一个是碳排放,一个是锂电池回收。
虽然新能源不用油了,但发电厂所烧的煤还是有排放的。
另外,锂电池如果不能回收利用,所产生的污染是很严重的。
但针对这种说法,主流科学界并不赞同。
一方面,风电/光电可以代替火电的电力脱碳,火电厂自身也有成熟的碳回收系统。
另一方面,回收锂电池的相关产业链也日趋完善。
所以说,新能源确实比汽车要更“未来”。

其次,新能源的核心——电池,到底安不安全?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自燃的现象并不少见。
理想、蔚来、特斯拉均有中招,有过不少负面新闻。
但随着电池技术的完善,类似“刀片电池”这样的技术推出,也大大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

所以在技术方面,也不用过于担心。
真正要担心的,是厂商越来越没有边际的牛皮。

去年11月,李嘉诚持股的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进入了破产清算阶段。
这些年,蹭新能源概念的车企不少,但真正造车的,却没有几个,大部分都是奔着骗补去的。
长江汽车在2016年宣布投资51亿元造电动车,结果是四年后,钱烧没了,车没出来。
类似的还有 “赛麟汽车”。
一个美国华裔律师,忽悠江苏省如皋市政府出资33亿元,又让国有大股东贷款33亿元,成立了江苏赛麟汽车。
如今和贾跃亭一样,公司破产,人在美国……

近几年,新能源车企的 “大跃进”和“放卫星”现象相当普遍。
包括特斯拉,蔚来等一众企业,虽然都把科技当成卖点。
但自燃、断轴,仪表黑屏、刹车失灵、漏水、高速失速、电池故障报警……可谓五花八门。

最近,他们又吹起了新牛皮。
1月15日,广汽称,其搭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车型8分钟可充电80%,NEDC标准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
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150kWh固态电池,称搭载该电池的车型,NEDC续航可达到1000公里。

1000公里续航里程,8分钟可充电80%。相关车企的股价又又又又升天了。

但这真能成为现实吗?
在1月16日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有专家表示: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弗雷刘”也表示:
“‘石墨烯电池’这个技术接近于不存在,石墨烯只有在理论上能够提高充放电速率,而对于容(能)量的提升基本没有任何帮助,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
由此来看,所谓的“石墨烯电池”只是国内新能源厂商制造的“噱头”。


新能源是未来,但未来不能如此透支。
专注当下,新能源汽车最大问题就是续航问题。
尤其是冬天。
宣传能跑600km的电动车,在北方只能开到300km左右。

另外,充电难、充电时间长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质的突破。
还有一个就是新能源车的二手贬值率高。
这些,都是用户所焦虑的。
而厂商的焦虑,可能是觉得股价涨得还不够快。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泡沫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