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时代转身,总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走在前面。

最近,有不少地方把“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改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是我们常说的“住建局”,地产人应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在我国,住建局属于城建系统的重要单位,主要承担建设工程审批、建筑建材业监管、房地产市场监管、住房保障等等职能。

湖北,这次是跑的最快的。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挂牌;

襄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挂牌;

十堰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挂牌;

仙桃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挂牌;

神农架林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挂牌;

......

据统计,截至6月25日,湖北省17个市(州)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都已将名称变更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并相继挂牌。

更早是在深圳,中国很多的改革都是从深圳开始的,深圳可以说是我们观察变化的一个窗口。

2024年4月11日,深圳市用“城市更新局”发文,第一篇文章就是《深圳市城市更新局主要职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次住建局的“集中”改名,应该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目前来看,湖北可能是一个趋势的开始,其他城市大概率会跟进。  

 

不排除,最上层的住建部......

2

一个建设,一个更新,只有两字之差。

不要小看,个别字的变化,背后释放的信号却很重要。

从“住建局”到“住更局”,意味着部门职能、工作的重心可能发生转向。

其实,从字面上我们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

“建设”,是以住房的建设为主,解决的是从“无”到“有”;

“更新”,是以住房的更新为主,强调的是从“有”到“优”。

也就是说,过去住建局的工作侧重于增量建设管理,而后面,住更局则更强调住房供应结构调整。

表面上,是名字的变化,是相关部门职能的调整。

深层次,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另一个新时代的全面到来。

意味着,“大拆大建”的大基建时代一去不复返,“修修补补”的城市大维修时代加速而来。

名字,很多时候是时代的见证。

大基建时代的特征是新建,大维修时代的特征是修补。

3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近几年房地产供求关系的明显逆转。

去年高层已经做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判断。

也就是说,中央认为房子过剩了,房地产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不然为啥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在“去库存”?

这就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

新建、增量搞不动了,但存量盘活、优化还是有的搞的,就像央企搞存量资产盘活一样。

而且,我们建的很多房子,也到了集中更新维修的时期了。

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大约有20%已建成超过30年,到2040年前后,这个数值预计会达到80%。

目前,部分建国初期盖起来的小区已经沦为危房,居住体验差不说,还可能威胁人身安全。

按照住建局的统计,城镇共有300多亿平方米的存量住房,合计约22万栋老旧小区需要改造更新。

有的已成危房,有的外观设计过时,有的是户型过时,有的卫生设施配套......

有数据统计,我国城市更新存量总市值约500万亿元,这个总体体量足够大。

每年城市更新释放出来的经济价值,在当下经济大环境下,更显得弥足珍贵。

所以,我们应该不难理解“住建局”更名了吧。

还有,说到城市更新,新加坡早在50年前,就开始干了。

1974年,新加坡成立了一个部门叫:重建局。

现在我们的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其实就是新加坡模式,这个国家会是我们过河要摸的“石头”之一。

4

不仅仅是房子,我们基建的“老龄化”,可能远比我们人口的老龄化来的更快、更猛、更早。

“基建狂魔”我们绝对名副其实,过去几十年,在土地财政的模式下,修了无数的铁路、公路、高速、桥梁...... 

          

但随着近两年地产的低迷,土地财政的消退,“大基建”、“大扩张”的时代落幕了。

基建老化,对应最直接的就是安全隐患。

不管是路段塌方,管道漏电漏水,房屋脱落......

其实,这几年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已经渐渐暴露出来了。

梅州高速塌方,官方勘定是由于高速缺乏养护叠加恶劣自然天气所致。

最近南方的暴雨,洞庭湖决堤......

很多城市一下雨就淹,这必须得重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郑州的“7.20”大雨。

虽然有极端天气的原因,但也暴露了城市基础设施老旧的问题。

数据统计:

我国公路养护里程为525万公里,养护比例高达99.4%,几乎所有的公路都进入到了老化养护阶段。

我国的桥梁约4成已经使用20多年,技术等级低的带病桥梁占3成,超过10万座桥梁处于“危桥”状态。

还有城市的燃气、供水、污水、供热等老旧管网的改造等等,也都迫在眉睫。

“大基建时代”已去,“大维修时代”已来。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将会全面进入以“维修”为主题的后基建时代。

5

城市更新没有仅仅停留在规划上,而是已实打实的展开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最近一次有关“城市更新”备受外界关注的是,中央财政直接出手拨款超百亿,真金白银投入。

财政部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已拟定了首批15个示范城市:石家庄、太原、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武汉、东莞、重庆、成都、西安,将为其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定额补助。

其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

我想说,城市更新不应该是城市翻新。

翻新是给城市换上一套新装,实质上没有大变化,而更新更应该是城市的一种重构,是一种质的飞跃。

这几年,你会感觉到一切都在变化,过去很多中国式的创富叙事行不通了。

大维修时代,不仅是经济格局的变化,也是财富的巨变,背后投资和造富逻辑也会随之改变。

时代变了,钱流动的方向变了,预期也会变,距离水源最近,才会最先接到水。

有战略眼光的人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走在时代变迁的前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可能难有大的趋势了,中间可能只是小波浪。

我之前讲,这几年最大的确定就是不确定性。

大环境不是个体能决定的,我们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去拥抱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