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彪是谁?”
这大概是最近网友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以至于这一词条还登上了各大热搜。
如果你有幸看过 “非洲兄弟+自行车+绿香蕉” 这三位一体的经典组合,想必你一定熟悉“奥德彪”这个名字。
风驰电掣的奥德彪们
“奥德彪”其实并未特指某个人,而是代指这类狂蹬自行车运送香蕉赚钱的布隆迪人,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他们的初次走红了。
那群脚踩二八大杠自行车,拉着几百斤香蕉全速过弯的男人们回来了 ,只不过这次是以文字语录的方式。
落款为“奥德彪”的各色“名言警句”出现在了社交媒体的无数角落,寥寥数句之间,仿佛参透了世间的喜怒哀乐,以一种”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的语气戏谑着生活。
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夸张版的AI奥德彪
最核心的语录内容直接取材于奥德彪们的工作日常,蹬着时速超过70km/h却没有刹车片的自行车,车上还挂着几百斤的香蕉,在烈日下疯狂地疾驰着。
至于为什么没有刹车片,那是因为在这样的负重条件下,强行刹车更容易车毁人亡,还不如直接拆掉刹车靠上坡来减速。当然,在强者奥德彪的眼中,刹车减速只会耽搁送货效率,减少自己收入,真男人,永远全速过弯。
我不能踩刹车,因为贫穷会追上我——奥德彪
钱虽然没挣着,倒也没白干,起码累着了——奥德彪
不是单车没有刹车片,而是生活没有暂停键——奥德彪
我不再是当年的穷小子了,我是今年的穷小子——奥德彪
早出晚归,财神来敲门我都不在家,我不穷谁穷——奥德彪
奥德彪这样高强度的生活循环,就像是在玩布隆迪公路版的“俄罗斯轮盘赌”,运气好回来沾一身灰,运气不好回来变一罐灰,他们出门赌明天的形象深深烙在了打工人的心中,逐步成为了新晋最强嘴替。
正义都能迟到,为什么上班就不能——奥德彪
努力不一定被看见,但休息一定会被看见——奥德彪
几千的工资,受几万的苦,这叫做千薪万苦——奥德彪
小时候说想当小动物,长大后终于当上牛马了——奥德彪
随着热度不断发酵,“奥德彪文学” 或是 “奥德彪语录” 都早已跳脱出了 “拉香蕉讨生活” 的原始语境,荣升为调侃解构世间一切的万金油,让使用者向生活全面开火。
吃得苦中苦,伺候人上人——奥德彪
我并非无路可走,我还有死路一条——奥德彪
爱一个人是藏不住的,但爱两个一定要藏住——奥德彪
高中玩三年,那么将苦30年,高中苦三年,那么将苦33年——奥德彪
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运气差的他根本就笑不出来——奥德彪
奥德彪语录的部分内容其实并非原创,而是从互联网诸多调侃文学中演化而来,有的顺势为奥德彪做了些许调整,有些则直接加上了奥德彪的落款,即使这样,这些句子一旦与奥德彪三字挂上了联系,似乎所有违和感都顿然消失了。
远在非洲挥洒汗水的奥德彪怎么就成了这些语录的代言人了呢?毕竟上一个靠语录在互联网爆红的还是当年没拍“真还赚”的罗永浩。
奥德彪首次走红于2023年,伴随着被誉为“命运蕉响曲”的《Caravan》,视频中的奥德彪们娴熟地驾驶着二八大杠,身体高度投入,表情却悠闲自若,若没拍到下半身还以为在开敞篷跑车。
《Caravan》能被翻译为“马车队”或“大篷车队”,与奥德彪们的日常很搭
在AI视频解说的讲解下,“奥德彪”这一与 “丧彪小帅小美” 等解说昵称同风格的名字逐渐被短视频观众们记住,后来更是被粉丝们美化为了“Old Biao”,谐音奥德彪但能翻译为“老表”,大大提升了亲切感。
虽然“奥德彪”这一昵称在当初被视频解说号取得那叫一个随意,但这正如奥德彪这群人在布隆迪的生活一样,随性、质朴,拉香蕉的日常照样能吸引来自世界的关注。
在国内被称为奥德彪,而在国外他们则被称作“The Racing Cyclists of Burundi”(布隆迪的单车赛车手),同名纪录片在2014年首播,并于两年前免费上线了Youtube,迄今为止斩获了近2400万的播放。
奥德彪纪录片其实属于系列纪录片《World's Most Dangerous Roads》(世界最危险之路)中的一集,该系列重点挖掘全球各地危险公路上的人与事,甚至有一集专门跑到中国拍摄了川藏线上的故事。
进藏之路永远状况不断,司机下车抽闷烟是常态
就像油管评论区的一则高赞评论所说:“路虽还是那条路,但路上的物是人非却是如此让人着迷”,这也是为什么奥德彪们会被摄者团队发现,毕竟没有人比他们更有故事。
奥德彪们生活的布隆迪曾连续六十年被联合国评选为“全球最不宜居”的国家之一,经历了多年的战争与屠杀,这遭遇基本就是邻居卢旺达的翻版,同时又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工农业生产薄弱,交通运输更是极其落后。
2022年总人口1289万的布隆迪举国GDP总量只有33亿美元
这样的天糊开局自然造就了奥德彪们的出现,首先,农业技术不发达,耕地与粮食严重不足,只能靠堆人拉生育率来填补生产力缺口,越穷越生得多,人越多越吃不饱,生育率常年又居高不下,所以香蕉都成了主要粮食作物。
其次,布隆迪几乎没有谈得上合格的工业与第三产业,能正式上班的职业算是凤毛麟角,近90%的国民深陷赤贫,根本没活儿干。雪上加霜的是,日常用品极其依赖进口,用布隆迪的收入来买进口日用品,可想购买力之脆弱。
最后,奥德彪们遇上了来自于神秘东方的“二八大杠”,虽然购置自行车对他们而言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相比买一台昂贵的小货车,一台自行车足以成为理想的赚钱工具。
遍地都是中国淘汰来的自行车,在出售前商贩会将其翻新加固
横杠结构的二八大杠历经了岁月检验,载人扛货都能轻松应对,即使载有几百斤的香蕉,在高速骑行中也能承受得住,老骥伏枥,在非洲迎来第二春。
奥德彪们每天清晨在香蕉园与批发市场里装货,需要把位处远郊的成捆香蕉送到城镇集市与酿酒厂中去,单程通常为15到40公里的崎岖山间公路,厉害的奥德彪一天能拉着近500斤的香蕉跑个来回。
香蕉是布隆迪的硬通货,能当饭吃,也可以拿去酿酒
可不要觉得这是个草台班子,在布隆迪,“香蕉骑士”俨然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城里售卖自行车及配件的老板就是奥德彪的“卖铲人”,高强度磨损的轮胎是经常需要更换的对象,要是惹到了店老板,相当于直接断了生路。
路途中间有收取“过路费”的交警,以及等待在路边的职业“推车人”,每次收取几毛钱的费用协助奥德彪们推车上陡坡,如果翻车了还会提供有偿帮助。
自行车老板是奥德彪们的“在世活爹”
在蹬车过程中,奥德彪们深知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的道理,在时间与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得跑出最远的路程。
每一段路,每一个拐弯,每一个上下坡都已了然于心,下坡绝不减速,保留的动能等待下一个陡坡。如果路上有卡车,必须得学会挂车借力,即使冒着卡车中途会急刹车急转弯的危险,都得抓住这免费提速还省力的机会。
如果中途把车骑翻了,敬业的奥德彪宁愿屁股来个硬着陆,都不愿意把客户的香蕉给摔坏了。
刨除进货成本,奥德彪一挂香蕉能挣10元人民币左右的利润,一趟下来就挣个几十元,对比下当地一条毛巾30元的价格,只能算是维持温饱。
根据布隆迪统计与经济研究院数据,国内通胀明显增长,CPI指数更是连续四年攀升
当然,奥德彪们可不是 “到死都认为是自己拉车不够努力” 的骆驼祥子,他们不会因拉车感到自卑,反倒认为比用头顶货的普通人洋气多了。
在送完货的间隙,他们还会犒劳自己一瓶汽水儿,或是到香蕉啤酒厂里顺嘴喝一口老板精酿的香蕉啤酒,这些啤酒连老板都不知道度数,喝完的奥德彪们也不知道前路几何,但在镜头面前仍旧流露出了休息时难得的畅快与愉悦。
奥德彪一天中难得的快乐时光
似乎他们对拉香蕉有自己的理解,这不是单是生存,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02:不止奥德彪
如果说布隆迪的香蕉骑士是狭义上的奥德彪,那从广义上看,全球顶着各种危险为生活奔波的劳动者们,都能被冠以奥德彪之名。
除了布隆迪,非洲多地区的交通基建都非常落后,所以在运输业里,无论是送货还是送人,都有着更多的奥德彪在奔波。
以快著称的小皮卡,承担了肯尼亚许多“当日达”与“次日达”的业务
在肯尼亚,有被人们称作 "The Flying Trucks" (飞行卡车 )的运输小皮卡,相比货运卡车他们有着更强的机动性以及更快的速度,能随意穿梭在各种路况上,力求最快到达目的地,但随之而来是各种难以预料的路况风险。
车上的货物则是价值更高的私人包裹,车里除了驾驶室都塞满了货物,东西多到某些客户甚至想让奥德彪抱着他的货开车,一是为了多放点,二是为了安全。
狂野非洲,再狂的老司机出发前都得做好心理建设
出发前奥德彪和客户们都会祈祷平安,在众人“全村唯一希望”般的目送中,小皮卡疾驰而去。
在非洲的雨林区内,有的奥德彪则承担着为偏远村庄以及可可种植园送人运物的重任,由于越来越少的司机会愿意跑这样的路线,以至于奥德彪的儿子一度都不愿意继承父亲的家业,即使那是一辆卡车。
雨林之路坑坑洼洼,很容易翻车陷车,有些路段甚至还要自己架桥,仅45公里的路程基本要走8到10个小时,还必须在天黑前赶到,不然路更难走。
即使这般,奥德彪仍然坚持为这些偏远村落担任运输大队长一职,最终父子成功和解,在镜头前,儿子称赞着父亲的坚持与勇气。
儿子行走在前,父亲驱车在后,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过,现实仍是如此骨感,作为唯一财产的卡车在这种极端路况下长期行驶,已经高度折损,然而收入却无法支持奥德彪父子更换新卡车。
儿子终于走到了父亲车前,但前路还得由他的脚在车道上丈量。
与抓火车的印度人一样,落后的交通设施和庞大的劳动力流动需求也让奥德彪们逐渐学会各种高难度“杂技”,在火车顶上坐人,在火车边上扒车,时不时需要走位亮身法躲避各种隧道和电杆子,稍不注意,还没到工作地点就魂丢半路。
一顿操作猛如虎,仪表盘速度没破2位数
载人小巴士更是不堪重负,开车的奥德彪卯足了马力,油门都快要踩出火星子,但车子只能在凹凸不平的泥路上“弹跳式”行驶,挂在车外的彪子们不敢松手,车内的彪子们往往已经吐了一塑料袋。
在世界上的其它欠发达区,横跨一众第三世界国家,更多的奥德彪在名为“生活”的自行车上飞驰。
赚最少的钱,拉最多的货
无论是在海地港口用板车拉货的人力车夫,还是在孟加拉辛苦搬砖的砖厂工人,甚至是东南亚杂耍一样电瓶车送货员,他们用自己的力气扛起了远超自身重量的货物,用自己的智慧与经验处理着常人眼中“奇观”一般的工作任务,并将其化为日常,淡然处之。
要是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谁又愿意成为这些"奇观"然后供猎奇网友们在短视频解说号中消遣呢?
光看着手心都出汗
没有那么多的艺高人胆大,都是被逼出来的,在安全与收入面前,奥德彪们几乎都选择了后者。
03:皆为奥德彪
世界上这样的体力劳动者还有很多,即使是在我们国家,过去的山西矿工、重庆棒棒、甚至是广大农民工都是在金钱面前把自己当做了易耗品,相比于收入回报,他们牺牲了更多的精力与健康。
最后的重庆棒棒
时至今日,纵使我国的基础设施以及生活水平已经远超了大多数亚非拉奥德彪们的生活,但很多劳动者依旧非常辛苦,停不下来的外卖电瓶车,送不完的上门快递,舍不得睡觉的网约车司机。
在奥德彪之前,中文互联网上的牛马文学与吗喽文学已经盛行一时,打工人把自己比作老板的牛马和永远在上班挣钱的吗喽,纯纯不当人,一纸辛酸泪。
吗喽:谁真去上班,谁是真吗喽
在纪录片当中,即使乐观如奥德彪,他们在镜头面前都会表现出自己对未来的一丝丝忧愁,更不要说当代因班致郁的年轻人。
不过,互联网似乎将一切撕裂为了平行世界,除了奥德彪外,修马蹄、盖木屋、巴铁修车、锻刀大赛等项目都是网友们的“短视频减速带”,人们调侃着骑二八大杠的德彪,没想到自己明早也是地铁与写字楼罐头中的一只沙丁鱼。
在奥德彪第一次走红时,大家都是以一种戏谑意味的猎奇视角来看热闹,但随着社会与生活的捶打,身上的车贷房贷是那一捆捆的香蕉,而抓不住看不清的未来,也好似奥德彪们借力时抓不稳的卡车,时代的车轮的走走停停,无论是把自己的身体还是人生甩出去,都会很疼。
这一次,众人没有忽视与歌颂苦难,因为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重与保护,大家在感受语录背后千万个奥德彪的人生后,也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振臂高呼。
奥德彪也有累的时候
对网友而言,奥德彪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群人,而是一种精神。其中既有着自嘲的戏谑,也有着不认命的毅力,二八大杠后拖的不是百斤香蕉,而是对生活的勇气。
没有赞颂,没有哀歌,在人们奔忙间过了一天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