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公社发了一篇《燃油车沦为少数派!新能源“反杀”的秘诀究竟是什么?》,里面主要写的是今年4月上半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燃油车已经沦为少数派,并分析了一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结果发现,底下评论区出现了为燃油车鸣不平的声音,其中有不少朋友都提到了电动车不用交“养路费”这个问题。今天就借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养路费的前世今生,以及后续可能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中国征收“养路费”这条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民国政府对于如何征收养路费,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根据当时的规定,汽车上路前需要在“该路最近车站照章纳费”,领取缴费证,并张贴于车前玻璃上。如果漏缴,则需加倍缴纳,“越站通行者”按照所越站加倍补缴。养路费由当地隶属的养路机关收取,应全部用于“养路和改善工程”。不过由于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复杂,同时缺乏监管部门审查,所以执行起来效果并不理想。不过因为当时拥有私人小汽车的很少,所以当时的养路费征收对象主要为军用、商用、运营车辆,自行车和私人小汽车是不需要交养路费的。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养路费这条政策被延续了下来。当时原政务院制定了“用路者养路”的政策,对汽车、拖拉机征收公路养路费,同年交通部颁发了《公路养路费征收暂行办法》,这是新中国最早开始征收的国家规费项目之一,成为了我国公路建设和养护的重要资金来源。1950年全中国总共算下来公路里程数只有不到10万公里,其中没有一条是高速公路;而到了2000年前后,随着经济和基建的发展,中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40万公里以上,翻了整整14倍,其中养路费的资金支持功不可没。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自己的小汽车,旧时代养路费的漏洞也逐渐暴露出来。以2005年上海一辆小型汽车的养路费缴讫证为例,征收标准为190元/月吨,车的总质量为2.14吨,则这辆车每个月需要交406元的养路费,一年下来要交将近5000块钱。要知道,这可是2005年,是真不便宜啊!

对于动辄十几吨的重卡,需要缴纳的养路费则更高,有的每年要交上万的养路费。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旧养路费政策存在几个不太合理的bug:养路费交的多与少,跟开车多与少没有关系,不管是24小时都在马路上行驶的出租车,还是每个月只跑几百公里的私家车,都需要交纳数额相同的养路费。“车在家中躺,养路费凭空降”,这显然不够公平。同时,单纯按照吨位收费的模式,某些情况下也很不合理。比如在农村支援建设的拖拉机,可能比城市里的私家车养路费还贵,反而会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

因此在2007年前后,欠缴、逃缴、拒缴养路费的事件急剧增加,有人开始质疑养路费征收的合法性。

同时,还滋生出了车辆“大吨小标”、假参数、一车多证等等一系列“逃费”套路,导致有时同一车型养路费缴费差额可以达到2-3万元之多。虽然当时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应措施,去追缴或处罚逃费行为,但由于各地标准和执行力度不统一,导致追缴过程比较混乱,甚至出现了“误伤”已缴费车主的情况。

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就是养路费越来越难收上来了。2007年,时任交通部副部长的冯正霖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为了满足348万公里公路的正常养护费投入,每年至少需要1000亿元资金,而全国养路费中真正用于公路维修和养护的资金约500亿元。”也就是说,当时一年的养路费已经出现了500亿元的资金缺口,推动养路费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了。不过,实际推动改革还是比想象中要困难的,种种原因我们就先按下不表了。

总而言之,直到2009年,主管部门正式修订了《公路法》,明确将用 “燃油附加税”替代养路费,成品油税费改革才正式落地,这一政策一直沿用至今。简单来说就是,原先单独征收的养路费,现在已经算到油价里去了,相当于把养路费和用车频率挂钩了。去加油站加的油越多,意味着你开车越频繁,那么理所应当就应该交更多的养路费。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条政策也在呼吁全社会进行节能减排,推动车汽车技术向低油耗进行转变。政策落实之后,从用户体感上来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油价变贵了,起初92号汽油每升差不多3-4块钱,到现在贵的时候甚至已经到了每升8块钱。当然,这也与近几年成品油价格上涨有一定关系。那么,具体现在汽油的税费比例是多少呢?

由于地区跟地区之间油价有偏差,这是由于各地税费比例不同导致的,毕竟每个地区需要的养路费也是有差异的,所以上面的比例图仅作为参考。看到这,一下子就能明白为什么很多燃油车主会对新能源心生不满了

。现阶段来看,电动车在公共充电桩充电的电费,只包含“纯电费和服务费”,确实是不包含所谓“养路费”的。

虽然从最新的国内机动车保有量来看,全国一共有3.3亿辆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有1821万辆,新能源只占了5.5%,也就是94.5%交养路费的燃油车,仍然是绝大多数。但鉴于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渗透率已经逼近50%,以后新能源车只会越来越多,甚至很可能燃油车会沦为新车中的少数派。从长远来看,以后新能源车缴纳养路费基本上是逃不开的事。那么我们不妨讨论一下,具体新能源车该怎么收养路费更合理?第一种,直接把养路费附加到购车价格里,类似于征收购置税。

虽然这样执行起来最为简单高效,但显然,这种方式过于“一刀切”了,不仅会出现和旧时代养路费一样不公平的情况,购车成本被拉高之后,也会影响人们对于新能源车的购车意愿。第二种,将养路费附加到充电费里。这样基本上就跟燃油车汽油包含养路费的思路一致,相比直接收取养路费要更合理一些。不过,这种收养路费的方式,仍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公平性不足的问题。因为新能源车的充电补能既可以公共充电,也可以家充。公共充电想要通过提高电价的方式将养路费附加进去是相对容易的,但家充就很难将养路费附加进去。家充桩走的是自家电表,原则上肯定不能因为我开电动车,就让我家的整体电费比别人贵吧?如果分开计算,家充费用比家用电器的电费高的话,如何统计到底有多少电是来自家充的,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即使解决了家充电费统计问题,某些用户会不会“灵机一动”,为了充上更便宜的电选择私自改线路、直接接插线板等手段“绕开”家充电费统计呢?这种在利益面前直面人性的博弈,同样是很难避免的。如果公共充电收养路费,家充不收养路费,这对于没有条件安装家充桩的用户来说,显然也会有失公允。第三种,按行驶里程收取养路费。无论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一视同仁,这显然是最公平的办法。实际上,近期海南就出台了《公路里程费收费系统》,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电动车养路费收取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在车内安装北斗定位系统,按照车辆实际行驶的里程,车辆的类型,道路的功能和等级,制定差异化费率,精确计量支付道路使用费用。跑的里程越多,缴纳的养路费越高,如果是重卡之类的重量级选手,缴纳的养路费就要更高一点。目前这项政策还处于意见征集阶段,并没有落地实施,后续还要看看海南试点一段时间之后的效果如何,才有机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家觉得,最终会采用哪种电动车缴纳养路费的模式?欢迎社友们在评论区发表高见。

写在最后

从200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启补贴政策,到2014年开始免购置税,到2018年双积分政策开始实施……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14年的渗透率仅0.32%,到现在渗透率已经上涨到了接近50%。

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已经从尝鲜转变为愿意接受了。过去十多年的时间一路走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从幼苗到成年的过程,离不开各种利好政策的抚养,这一点不可否认。


虽然如今补贴已经正式推出,双积分政策的促进作用也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显,但购置税减免政策、绿牌路权政策,包括今天谈到的电动车不用交养路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也属于对电动车的政策偏袒。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动车终会脱离所有政策利好,与燃油车在同一市场上完全公平的竞争,让用户完全从产品的角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车。期待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