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钱日日谈(ID:tobeoldmoney),作者:老钱,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两天我去了一家社区养老院探访,当了几小时义工,和大伙儿唠唠主观感受。


我国养老分布大概是这么个比例:90%居家,6%~7%社区养老,3%~4%养老院。


本期去探访的,应该属于社区养老这个范畴。



说实话,进入养老院后我本能地觉得不舒服、压抑,一股凋零的气息。


这感觉怎么形容呢?


当初我看《老后破产》,足足郁闷了一天。接着又看了《老后两代破产》,又郁闷了一天。


《老后破产》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叫“名为长寿的噩梦”,我越来越觉得它说得很有道理。百岁人生真的值得期待吗?


本次探访的养老院位于东城区前门街道,入院老人主要是街道内的住户。


2018年开业后,曾一次性入住了11位老人,他们彼此认识。对住养老院的老人来说,“有伴儿”是件特别重要的事。


这家社区养老院共有34个床位,目前已经满员。养老院里有7位护工和3位护士,分为两拨人,分单双数,每两小时查房一轮,如此可以保证每小时检查一遍。


有的老人已经无法下床,每隔两小时就得翻一次身,否则容易得褥疮。而且要长期穿着纸尿裤。


房间普遍以两人间为主,条件如下:




因为每间房都有人住,我就只拍到这两张,已经很不礼貌了。


其他楼层也上不去:



相比照片,现场的感受还要更暗一些——我觉得这也是让人感到压抑的一大原因,我们一行人是晌午去的,但房间内采光情况就只有这种程度。


而这种条件的养老院,你们猜猜费用要多少?



前面照片里的房间床位费是4000元/月,算上护理费和伙食费,每个月总花费也要到七八千块钱了。


很多房间还没有卫生间,需要去公共厕所,厕所长这样:



直观对比下,我上次去探访的高端养老院,30㎡以上的单人间带独卫,含护理和伙食费全套下来要1.3万~1.5万元/月:



大家作何感想?


这次探访,一些能下床的老人来到了活动室,大家一起做手工。


奶奶们普遍健谈,会和我们拉家常,而爷爷们则有些沉默寡言。兄弟们,这张照片我真的……我放帽子的习惯和这位爷爷一模一样啊!扣膝盖上。



我尝试着想和这位爷爷唠嗑,但他可能有点耳背,不理我,全程坐在角落里,面无表情,也不想做手工。我感觉我老了也会这样……


还有下图这位奶奶,以前是位老师,退休后自己生活,腿脚利索,能自己买菜做饭。然后突然就不太会走路了,接着开始出现认知症状,彻底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不爱吃饭,就爱吃蛋黄派。跟她说话,她回:“你是蛋黄派吗?”


活动期间,她就自己静静地坐在那里——这也是大部分老人平时的状态。



还有这位奶奶,以前也是大学老师,做完手工后她特别开心:



一直问边上的义工:“好不好看?”“我像林黛玉一样。”



还有位奶奶特别健谈,沟通顺畅,一直在给我们介绍各位老人的情况。


结果护工悄悄和我说,她说话特别利索,但是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


我走到奶奶背后,听了会儿她说话,最后她说:“我今天说话太多了,不能再说了。”


类似地,这里的老人普遍年龄都很大,至少都是半失能失智的情况。要么是家里腾不出人手,要么是有人也没能力照顾,否则谁又愿意住进来呢?


还有位老人,能自理,但是在家里犯过几次病,被孩子紧急送医。后来主动说:“我去住养老院了,不要你管。”


奶奶主动和我们说,这边的护工都很好,有耐心,说话客气,愿意哄,这是最重要的。


护工们普遍是外地阿姨,年龄50多岁,也有自己的儿女,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流动性也蛮大。






我在现场心里实在不舒服,还给我妈发了个微信:



我妈回了一段语音,大意是说:“刚从健身房回来,物业送手工皂,正薅羊毛呢,领完回家遛狗。”


到家了还给我拍了张狗子的照片,我家狗叫“福袋”,是我在北京领养的流浪狗。


我虽是自由职业,但一直以上班的状态要求自己,后来嫌遛它耽误上班,就送回沈阳和我妈一起养老了。跟着奶奶挺享福,床单一个礼拜一换,甚至还有自己的折叠洗脚盆……


这老狗仿佛在说:“你小子也想躺平?”



我敢躺吗?变老并不可怕,但是失能失智真的有点可怕——到了这步,身不由己啊!


还是要锻炼身体,退休了也要去健身房打卡上班,尽量延长能自理的养老蜜月期。然后多攒点儿钱,有条件的,还是住好点儿吧。


这是我在回家路上看到的:



路过一家咖啡馆,上房顶呆了会儿,缓解下心情。人生啊,别结果导向了,最后都一样。还得是过程导向,享受当下:



这就么着吧,接下来还想找一些市郊的养老院、做了适老化装修改造的房子给大家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钱日日谈(ID:tobeoldmoney),作者: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