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的一天,一个三口之家在奥克兰机场坐上了飞向上海的飞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此去一别,

这个中纽家庭将生活了多年的新西兰抛下,

决心搬去中国,去大理扎根。

和很多带娃出国的家庭不同,

他们选择了从新西兰回流到中国,

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个“从新西兰run大理”的故事。

受访人:汤圆

图片素材提供:汤圆

采访、撰稿:Zibby

“打工度假时最开心”

故事的女主角,名字叫汤圆。2013年,大学毕业后她没有在国内就业,而是拿着打工度假签证飞到了南半球。

和很多打工度假者一样,她去了农场工作。

图:打工度假时的汤圆,前排粉色衣服女孩是她农场的工作不算辛苦,她也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现在回想起来,她说那是“在新西兰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工作三个月之后,她决定继续提升自己,便申请了学校,身份也从打工度假者变成了留学生。当时对红酒感兴趣的她,想要在新西兰学葡萄酒专业,但是后来中介说这个专业找工作困难,思前想后,她最后选择了商科。读书时她认识了自己的人生伴侣。
汤圆的男友来自一个跨国家庭,父母来自美国和新西兰,他自幼在美国长大,19岁那年来到新西兰读大学,他自己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来自中国的“真命天女”。


图:2014年初识对方的两个人2015年汤圆和男友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在基督城葡萄园举行了婚礼。
婚后汤圆带丈夫回国见家人,很多没有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对这个东方古国有着一些偏见,而当他们真正落地生活,想法会很快发生改变。
图:汤圆带丈夫第一次回国时在上海城隍庙从中国回来,汤圆发现自己怀孕了,一家人也很期待这个新生命的出现。图:baby shower

派对照片,活动上亲友会送宝宝礼物给汤圆怀孕并没有阻拦汤圆自我提升的脚步。当时她在一家咖啡厅做到了经理,工作生活都比较顺利,但是她还是想要继续提升自己,便申请了在新西兰的第二个专业——工业设计。

拿到offer后,丈夫也随她从基督城搬到了惠灵顿。

读书期间汤圆生了宝宝,但是她没有因此放弃学业,开始了一边带娃一边读书的生活。

那段时间汤圆白天带着宝宝爬山减肥,晚上等孩子睡了,再熬夜做学校的作业。

和宝宝一起成长变化的,还有她的设计能力。她乐此不疲,在妈妈和学生两个角色里自由切换。

新西兰人重视家庭,爸爸育儿是普遍现象,在丈夫的配合和支持下,汤圆的育儿生活还算比较顺利。


“去大理不是躺平和逃逸”

回国,不是脑子一热的决定。在新西兰的这十年里,汤圆想了很多次。而每次都被各种各样的理由阻拦,家人朋友也不是很理解。“不考虑自己,也要想想孩子吧,很多华人为了孩子从中国搬到新西兰,你们为啥要逆向而行呢?”

类似的问题汤圆被问起过很多次。她的答案很真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女儿降生在这个世界成为我的女儿,我的选择就是她命运中的一环。这是她灵魂的选择,我们就顺其自然,没有必要为了女儿委屈改变自己 ”。
不同于将“为了孩子”挂在嘴边的家长,她始终坚持“妈妈开心,孩子也会幸福”。

汤圆说自己理解那些带着孩子出国的人,她的亲哥哥一家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哥哥一家曾去澳洲生活一年,因为移民政策飘忽不定,全家又辗转去向加拿大,现在定居在加拿大的哥哥一家,也非常幸福满足。

在新西兰的这些年里,汤圆的生活也算是顺风顺水,没有很大的挫折,但是她内心里一直隐隐有个想法,想要回国。“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很久没有笑过又不知为何,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汤圆在新西兰的生活还算可以,但是她毅然决然,决定要“去大理”。去年8月,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一家人搬回中国生活。之所以选择大理而不是家乡的城市落脚,是因为汤圆一直对这个城市有着很好的印象。

高中毕业后她的第一场旅行就是去大理,她很喜欢当地的自然和文化氛围,特别是这次带着孩子一起,想要找一个自然环境好的地方,她觉得大理能够满足她的需求。
图:大学时和朋友来大理旅行的汤圆他们将新西兰的房子退掉,东西送人,只带了三个行李箱就飞回了国,大理的房子也是在国内时现找的。因为汤圆的丈夫找到了一个在上海学校的工作,所以一家只能分居,大部分时间,汤圆带女儿在大理生活,丈夫在上海教书,假期时间一家人再相聚。
两个成年人适应起新的生活不算困难,因为两人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而对于女儿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刚到中国时,女儿很兴奋地跟着汤圆到处游玩,但是几周过去,她开始想念新西兰的朋友,吵着闹着要回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她不会说也听不懂中文,所以会常常为此焦躁。

但是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大人想得要强,搬到大理后汤圆会带女儿出门社交,女儿也逐渐开始主动交友,慢慢开始学说中文,现在她已经习惯了在大理的生活。

来到大理后,汤圆也没有躺平。她继续开始了创业项目,早前她在新西兰也曾创业过,主要是做创新材料,公司只运营了一段时间,他们就没有继续再做。


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她这次减小了公司体量,从小的产品做起。住在新西兰时,她很喜欢用罐装洗碗皂,到中国后发现类似产品并不多,索性就利用自己在设计和环保材料方面的优势,开发了这款产品。

在新西兰创业时,她走的是研发到孵化营融资的路子,而到了中国则是完全不同的大环境,她细心摸索,大胆尝试,现在她的第一款产品是小罐装的天然洗碗皂,已经小范围上市。


“大理不是新西兰平替”汤圆的创业之路慢慢有了起色,女儿也越来越适应大理的生活。因为汤圆喜欢自然教育理念,所以选择了理念相契合的私立幼儿园给女儿去上。

图:汤圆和女儿在大理

这些学校很注重孩子的实践能力,他们不局限于课堂,会带小朋友到户外进行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谈及对孩子的教育,汤圆说会注重孩子的天性培养,不去做过多限制,努力让孩子感觉开心自由。汤圆说身边很多人都是“追求自由生活的精英”,“相比在新西兰,中国的大环境确实更加焦虑。但是来大理的家长,很多是想要‘反卷’的,他们放弃了很多带孩子搬到这里,为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更自由放松的环境里。”有了这样的共识,汤圆和其他学生家长沟通起来也更顺畅。除了教育,汤圆也分享了在大理和惠灵顿生活时的差异。

首先是自然,汤圆说“大理虽美,但不是新西兰平替。新西兰的自然环境真的很特别”。



图:汤圆和孩子在大理再是公共设施,例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Playground等,是汤圆最怀念的,在新西兰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免费的图书馆,经常举办各式各样的亲子活动,为小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娱乐环境。



然后是物价。在新西兰时汤圆一家三口租住在一个两室一厅的小公寓,周租金是700纽币(约3000人民币),而如今在大理租了一个带院子的大房子,一个月租金不到5000人民币。大理的蔬果种类多,餐厅也便宜,无论是在家做饭还是外食,都很方便。


虽然有些方面大理相比新西兰要弱,但是汤圆依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这里的综合生活水平相比之前高出了好几个档次,全家人的收入压力小了很多,她可以放松的开启新一轮创业。

更重要的是,在大理更容易交朋友。作为一个外国人,汤圆在新西兰的社交没有那么顺利,就连她一半美国一半新西兰血统的丈夫也有类似感受。很多本地人重视自己的小圈子,很多会愿意和幼时一起长大的老朋友玩,外人很难融入。但是住在新西兰十年,她也交到了不少好朋友,其中有华人、欧洲人等,大家因为共同的异乡人身份,更容易感同身受,交流起来更加顺畅。大理不缺有趣的人,形式多样的社交活动,专业细分的社群,让她很容易结交朋友。

汤圆的事业在稳步前进,女儿也爱上了大理的生活,丈夫也找到了女儿就读学校幼儿园的工作,下年全家人将会在大理团聚。这个从“长白云之乡”远道而来的家庭,来到“彩云之南”,创造着他们梦想的生活。

无论出走还是归来,都是为了那片如云朵般洁白的初心,汤圆很坦荡也很勇敢,让我们期待着她的更多创造和分享。先做自己,再做妈妈,活出自我的她,也将快乐的能量带给了家庭,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