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利用求职人员的焦虑,定制诱饵,布下陷阱。
01
杀猪盘升级,骗财又骗色
最近,一位新西兰华人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事实证明,不仅是找对象会遇到杀猪盘,找工作也会。

来源:小红书@是那个Tina
博主在网上看到一个招聘广告,工作内容和薪资都不错。
于是加了微信,对方说是老板的助理,将博主引到WhatsApp和老板谈。
一开始,“老板”很有礼貌地面试了她,结果没聊多久,开始打探起她的私人情况,比如和老公感情好不好之类的。
然后,“老板”开始对她嘘寒问暖,还暗示她自己是单身。
博主已经感觉不对劲了,以为这个人是要骗色,于是便说不去了。
但“老板”没有放弃,继续在网上关心她,晒出自己的收入,以及一些基金交易图等,说要教她理财。
到了这一步,对方的意图很明显了。

著名的职业社交网络平台LinkedIn也未能幸免于难,有新西兰华人分享自己最近遇到的“女杀猪盘”。
有一个美女头像的人自称学妹,在LinkedIn上给他发消息,个人履历看起来也比较真实。

博主认为自己平时低调,所以不可能会有什么漂亮学妹会慕名而来私信自己,非常可疑。


现在的诈骗是双管齐下,可以找工作可以谈恋爱,两个网同时捞鱼。
骗子的业务范围也更广了,可以说“目标受众”需要什么,他们就能提供什么,堪称“私人定制杀猪盘”。

看来,现在各行各业都变卷了,诈骗也不例外。
02
“他给我两倍中位数工资!”
其实,之前就有很多华人曝出自己遇到过的找工作陷阱,中文招聘是重灾区。
大多数岗位都是不需要太大门槛的家政、保姆、私人司机等,高端点的有茶叶店店主、服装店店长等,工资还不低。


很多骗子瞄准了在新西兰的一部分华人英文不太好又急着找工作的特点,量身订制了一个诈骗“流水线”。
先是一个自称“助理”的人联系你,然后将你引到WhatsApp或者Line。


据说是因为这两个应用的管控比较少,发一些“教你理财”的内容不太会被封号。
然后“助理”会说老板不在新西兰,先加WhatsApp和老板保持联络。


然后,“老板”跟你天南地北地聊,还会给出人生建议,连话术都是一样的:


慢慢地,公司经理就引入了“虚拟货币,短线投资”等聊天内容,目的就是一个:带你发财。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挖掘目标的需求,如果有情感需求就开始嘘寒问暖并暗示自己单身有钱。
有好几个华人女生在网上曝光,看到一个招保姆的工作,加了同一个人,套路也差不多。
还有刚加上WhatsApp就被叫宝贝的,女生马上就删了他。

如果目标不乖乖上钩,对面会不耐烦,甚至言语PUA:
“国外很残酷,我是为了你好……我才是雇主,不是你……”



这些骗子虽然针对的是新西兰华人,但他们人未必是在新西兰,目标也是遍布全球。
03
虚拟货币发工资?
现在在新西兰打工度假的Lucy女士也遇到过类似骗局。
当时她在Facebook上看到了有酒店清洁岗位招聘,便主动加了对方联系方式。
对方要求她提供WhatsApp,以便后续工作对接。
在与这位HR对话的过程中,Lucy遇到了两个疑点。
第一是酒店主动为员工提供住宿,这种热心让她觉得不正常。

第二是关于薪资发放,HR提到了“ETH虚拟币”,说这个可以用来投资理财。
以太坊(Ethereum)是一个去中心化、开源并且具备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以太币(ETH)是以太坊的原生加密货币。
听到这里Lucy感觉一定是骗子,就拉黑了这位HR。

虽然没有造成后续的金钱损失,但是Lucy表示很失望,因为耗费了自己的时间精力,最终一无所获。
04
官方:找工作注意这些特征!
数据显示,在新西兰打第二份工的人越来越多了。2023年底,有22万新西兰人做全职工作的同时还从事兼职。

“生活成本太高,很多人开始找兼职,骗子就利用了这一点,关于找工作的骗局越来越多。”新西兰CERT威胁和事件响应高级分析师Sam Leggett说。
过去4年,涉及新工作或投资机会的诈骗报告翻倍:

大多情况下,骗子是要从求职者身上掏钱,少部分是为了盗用身份。
新西兰消费者协会提醒,有以下这些特征的工作,一定要警惕了: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招聘广告;
薪水异常高,远程工作;
无需经验,职位描述模糊,甚至不用面试就直接录用。

网友总结,在新西兰找工作还是要去正规求职网站如Trade me,Seek等,相对更真实靠谱。
更重要的是,提升英文能力,这样选择的范围就不仅限于华人雇主了。
最后,“如果你碰到一份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那么通常它是假的。”
这不是泼天的富贵,是巨大的陷阱。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顺利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