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在沪发布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2023年5月,OECD开展了第二轮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10岁组有7个城市或国家参与,15岁组有16个城市或国家参与,我国(济南)均参与两项测评。
华东师大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作为经合组织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全球测评的唯一中国代表,与济南市教育局合作,共同完成了此份中国调查报告。
济南市172所学校参加,参与测评的学生、教师和校长共计9400多人,形成了6篇测评报告。
调查数据中发现了颇多值得关注的现象。
“社会与情感能力”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学术,是指什么?
“社会与情感能力通俗地讲就是情商。”据华东师大终身教授袁振国介绍,根据心理学的研究,OECD将社会与情感能力定义为人在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及管理情绪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主要有五个要素:任务能力、情绪调节、协作能力、开放能力、交往能力,具体包括毅力责任感、自控力和成就动机、抗压力、情绪控制、乐观、好奇心、创造性和包容度等。
此次报告发布主题为“为了美好生活”。在袁振国看来,“成绩好、智商高,可以上好的大学,但不一定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大量的长期的历史事实证明社会与情感能力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才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孩子们的“情商”到底如何?报告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差异:
1、10岁组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得分高于15岁组学生。
其中,合作能力均值变化最大,共情能力均值变化最小。
年龄较小的儿童通常也过于乐观,进入青春期后儿童开始从负面结果中学到更多东西,评价也变得更加现实。
2、男生在好奇心和情绪控制等多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上得分高于女生。
两个学生群体中,男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总体而言略高于女生。
在15岁组学生群体中责任感、共情、包容度三项能力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最大的能力为共情。其他各项社会与情感能力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最大的前三项能力分别为抗压力、情绪控制和好奇心。
3、民办学校学生在交往能力和开放能力上稍高于公办学校。
10岁组学生群体中,民办学校学生的各项社会与情感能力得分都高于公办学校学生。
15岁组学生群体中,民办学校学生在交往能力和开放能力上稍高于公办学校学生,而在任务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上,公办学校学生要高于民办学校学生。
调查显示,“情商”与学业成绩紧密相关。
据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介绍,此次报告发现,较高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有助于提升学业成绩。
调查发现,隶属于任务能力的毅力、责任感、自控力和活力、好奇心,与语文、数学和艺术这三个科目的成绩有较高的相关关系。
分析发现,16项社会与情感能力对数学、语文、艺术三门学科的成绩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社会与情感能力越高,学科成绩越高。
同时,专家发现,社会与情感能力对不同学科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对数学和语文学科的预测作用强于对艺术学科的预测,其中对三学科学业成绩预测能力最强的前三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为好奇心、活力和任务能力。
具有高水平任务执行力的学生会为自己设定高标准,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信守承诺,避免分心,这些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校内外取得成功。高水平的好奇心表明学生对各种想法感兴趣,热爱学习,具有探究性思维。
另外,社会与情感能力和学生的逃学和旷课行为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其中,较高水平的任务能力(成就动机、责任感、毅力、自控力)和好奇心、情绪控制与较低学生的迟到和旷课率有着最密切和最一致的联系。
数据显示,具有更健康行为的学生往往报告具有更好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水平,尤其是成就动机、毅力、活力和乐观。
也可以理解为,成就动机、活力和乐观等社会与情感能力水平越高,学生的生活方式越健康。
同时,社会与情感能力如情绪控制、抗压力和活力越高,学生的学业焦虑水平越低。
与其他城市或国家相比,济南10岁组学生的“情商”数据非常亮眼:
在任务能力、写作能力、交往能力三个维度上,均居于全球首位;
在同学关系和学校归属感等积极方面居于全球首位,在不良行为、受欺凌和欺凌等消极方面全球最低;
生活满意度、关系满意度两项都居于全球首位,学业焦虑水平处于国际最低水平。
济南15岁组学生大部分数据也位居前列,特别是同学关系、生活满意度居于全球首位。
这些数据,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发展学生的其他社会与情感能力,能为他们的幸福生活提供支持。
袁振国透露,分析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对学业成绩和职业准备的预测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甄别出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学业成绩、职业准备至关重要的能力,这有利于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和培养相关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成绩、为他们的未来做好职业规划。
例如: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抗压力和其他情绪调节能力,减少学生的考试焦虑和课堂焦虑;
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尤其是成就动机、毅力和好奇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