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到现在,好几位读者在咨询我关于择业的事情。


小A在外企,遭遇了一轮“内部人员优化”——现在通用的好听一点的说法。她说还想找外企,希望首先是薪资能基本不变,为此做什么都行。我问她,工作快十年了,现在薪资多少?她说的数字,和三四年工作经验的人差不多。


我说你的问题就是“做什么都行”,换了几份工作但是每一份都不同行业,经验没有累加、人脉没有积累,这样不要说薪资和职位增长,保不住我也不觉得意外。


小B在民企,觉得公司氛围越来越不好,经常加班,忙东忙西的也做不成什么事。公司主要客户是各地方政府,但是明显这两年他们既没多大意愿、又没多少预算,小B觉得没什么前途,想出来休息一段时间,再找新工作。


我问她,工资正常发吗?她说正常的。奖金提成呢?她说有延误、有克扣,七八成吧。又问她公司削减了多少人?她说还好,大约减了20%多吧。


我苦口婆心劝她那就再看一看,你这个老板有点能耐的,可能你不知道而已,当下能正常发工资、基本发奖金也没大范围减员的就是了不起的好公司了,都是退潮时候穿着裤子的。你被留下,就说明了你的价值还是被认可的,多换几个视角,重新审视一下企业和自己的职业吧,或许会有新的认识。


小C毕业没多久,做了一份工作也不怎么上心,心心念念要去考公务员,至少想有个事业编。她说自己没多大野心,能有个铁饭碗就心满意足。


我问她,你知道现在的地方和中央的财政收支状况吗?财政中的人员费用包括离退休人员、以及公共管理事业单位费用分别是怎样的情况你清楚吗?她说理论部分考试资料里好像有,具体数字不知道。最后我问她,听说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百万大裁军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大规模精简吗?她看着我,眨了眨懵然的大眼睛。



关于择业或者说个人职业发展,我遇到了太多人,说起来名校毕业,有的甚至已经走上一定的管理岗位,但是对于职业的理解还如同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往往我在讲课或者咨询的时候,要从最基本的职场三观开始说起。


先说底层,就是关于职业这件事的“认知”。


第一个认知:职业或者事业,不是你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你打拼来的职位和薪资,老板或董事会随手就可以划掉的;你奋斗了几年的一个公司,一个小文件或者一个小意见就可以抹掉的。你所有得到的、拥有的那些硬件物质,只是过往行为的一个结果,你可能满意也可能觉得不满,但不管你怎么觉得,都未必和你的未来有关。


能决定你未来的,是你的内在精神和能力达到了怎样的境界。随时都能入职的本事,比现在所任的职位值钱一百倍,废墟上重塑新东方的老俞,也比那些曾经十倍百倍身价于他的大佬们牛一百倍。


而有些自以为很了不起、醉心于阿谀和掌声的企业家,其实也不过是职业经理人而已,卸任以后,啥都不会剩下。


所以,第二个认知:职业或者事业,是构建、磨练和打造自己精神世界和内在能力的唯一途径。无心做事、随波逐流的人,当然不会有精神世界;甘于成为一枚工具的人,当然也不会进化出自动化系统和人工智能。


工作才能让你和社会上不同的人接触,体会那些基于利益和情怀的种种关系,去应对合作、交易和竞争,进而可以体悟到世间的那些道和法则,理解世界、理解人性,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更睿智、更强大的人。


至于职业和事业的回报,只是你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于是有了第三个认知:择业时,自身已有能力的变现是必然要考虑的,但更重要的是,能否让自己的能力继续提升?


四十到四十五岁的人说要多考虑一下收入变现,我是能理解的,但要是到了这个岁数还没有任何可变现能力的话,你的职业发展就太可悲了。这个可变现能力包括:专业技术技能、通识和逻辑思辨、人脉资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沟通力和领导力、口碑和社会影响力,以及观察人和事物本质的那种洞察力。


这些能力不是凭空来的,这个世界上生而知之者不是没有,但一定不是你我。所以刚入职场没几年的人,如果把薪资和职位放在判断标准第一位的话,成长速度和前景都可能要打个问号,毕竟:一,凡是能让你感到非常满意的,你要意识到自己高低有点配不上;二,少年时的躺赢,多半是一生的悲剧。


而要把自我提升放在第一位,不被待遇、机会和外部声音所影响,你必须要能坚定。


所以最后一个认知:要做自己从内心就非常喜欢的事,至少,要能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培养出喜欢。否则,你无法坚定。


坚定的长期的提升之所以重要,因为那是普通人赖以脱颖而出的几乎唯一的路径。没有家庭背景的加持,也没有天才的禀赋,作为普通人要想建立起超越一般人的竞争力,只有依靠时间的积累。


五年后,有些人撤了、换赛道了,十年后,当初一起的人所剩无几,而当年的大佬开始退休了、甚至没了,就算一天只八小时、一年只两百天,一万六千小时的积淀也足以造就一位专家,前提是:在同一件事上。


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不性感,但却是普通人成长的唯一方式。


总结一下认知这个层面,就是不能把自己当成某个企业或者组织的附庸、工具,不能把职业或事业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工具都会淘汰,手段都会过时。


只有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主体,你是社会需要的某种价值的提供者,你是企业或者组织的一个供应商,才是生存之道。



接下来说几个判断,个人观点。


第一,绝对不要把考公作为首要目标,并寄托于从此岁月安好的幻想。除非你家里有政商的背景,或者你有底线之上的野心和足够低的身段,又或者你有不计个人荣辱、一切为他人和组织奉献的觉悟,否则不要把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当作个人职业发展的目标。


当下吃财政饭的人已经足够多,如果经济增长不足以提供更多税收时,裁撤缩编也是早晚的事情。作为没有根基的新人,最晚进来的大概率会最早出去。


第二,如果还有外企或大厂工作的机会,一定是首选。但是你的诉求要和过去不同。曾经向往的高工资、福利待遇,曾经希望搭上便车、实现股权期权带来的财富,现在实现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


之所以它还是首选,其一是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强一些,其二是有相对成熟的管理、运营可以学习,其三是有相对稳定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系统地体会感悟商业的本质。未来经济转好的时候,它们也是较早能起来的,至少你本人具备了重启的能力。


第三,和衣食、心理、学习教育和男女两性有关的行业,相对机会较多。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不消费,而这些是作为人类真正的刚需。尤其是单价不高、性能优越、又有一定创新创意含量的,哪怕是小公司小作坊,也值得一试。


第四,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管理的变革,找工作必须往两端走。要不关注设计、创新、研发、生产的效率和成本,要不就去关注市场、客户、渠道。传统的中后台职业,例如财务、内控、人力资源、行政包括数据分析等等,都会面临萎缩,甚至很多岗位会消失。如果你现在从事这些职业,那就必须去和前后两端寻找挂钩和嫁接的机会,创造出自己的新的价值。



最后,给大家几个建议。


问大家一个问题,经济转好是从需求端启动的、还是从供应端?这个传导机制是从人们开始产生新的预期、新的想法、进而出现新的需求开始的,然后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再推动到农矿能源等第一产业。


所以,无论你从事那个行业,关注你的供应商要比关注你的客户更重要,客户只决定了你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卖不卖得掉,而供应商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能不能有足够的支持。


另一个建议,去找麻烦很多、事情很难的工作做,大家都很苦的时候,你的心理落差会比较小,否则看着别人轻轻松松喝酒吃肉你心里更不平衡。


今时今日你吃的苦,就是未来你能拿来赚钱的阅历和见识。当年参与过处理三角债的,参与过城商行开疆拓土的,日后都是金融精英,而在金融过热时有缘蹭到不少好处的,在当下最为焦虑和茫然。


最后一个建议,如果现在的工作还比较安稳却没太大前途,那么不要急着挪窝,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也是你的造化。但是一定要有自律去学习,看文史哲和经济管理经典能提高自己的认知,系统学习行业或者职业的理论性的知识能夯实自己的基础,多去接触认识身边的高人、大佬、前辈,在高高的谷堆上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也许也能听到一些预见和判断,那是职业成长里最宝贵的财富。


我是讲职场的,职业规划、管理提升是我最能帮助到职场人的事情。在任何领域都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合理的做法有很多,但是正确的思考方式很重要。


掌握思考方式,才能得出适合自己的结论。一篇小文,希望对当下的职场人能有所借鉴,也很高兴能在评论区看到你的认同或批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刘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