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人生样态


近些年来,年轻人中间发生的某些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了80后们曾经的社会认知。


我前几年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分享案例的时候说的是他自己。他说自己觉得一切都没有意思,学习没意思,工作没意思,恋爱也没有意思,甚至打游戏都没意思极了。


当时的课堂讨论给予了他很多设问,比如说,他的家庭条件较好,才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吗?答案是否定的,他说自己父母打工,条件一般。又问,是因为父母中小学时期管得太严,然后在大学时期茫然不知所措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他说自己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管自己的并不多。还有人问,是因为曾经受到过什么情感上的挫折才不愿意谈恋爱吗?仍旧是否定,他说自己没有喜欢过别人。又有人问,他自己游戏的水平怎样,是不是因为段位太高觉得没有对手了?他的回答依然否定,他只是偶尔游戏,甚至没有什么沉迷的状态。有同学认为他至少应该有自己的某个兴趣爱好吧?他的回答也是否定,没有爱好,不想运动,不想逛街,不想跟别人交往,甚至他想象将来可以找到一个不需要与人接触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一切都毫无缘由地发生,这个00后难道只是个例吗?


然而我又听闻了这样一个人。一个妇女早年离婚,自己一个人靠着做家政当保姆的收入将儿子抚养成人,并且送其到大学读书毕业,甚至她还在县城买房为儿子结婚做准备。努力的妈妈却并没有养育出努力的儿子。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四年,如今没有工作、没有女友,天天点外卖,宅在家里不出门,打游戏、睡觉,不与人接触,体重已经超过200斤。


妈妈50多岁,已经快干不动了,可是儿子却一点独立和努力的迹象都没有。妈妈曾经托人帮助儿子找工作、介绍对象都失败了。儿子对于工作的认知就是“我不想与人接触”,天底下自然不会有这种不与人接触的工作;对于恋爱结婚他更是毫无欲望也绝无可能,身材管理失败,人生失败。


儿子没钱的时候就会找妈妈要,不给的话就有可能饿肚子;妈妈若是逼着他出门或是去找工作,他极端的时候还会以死要挟。努力的妈妈一直愁苦,却无力改变现状,她最终还是看不得儿子挨饿,也还是见不得儿子寻死,于是只能仍旧剥削自我养活着这样的一个“废人”。


活着就好。以前我们就只是说说,活着本身一定会被赋予更多的意涵,然而现在情况似乎真的变为了只是活着。我们应该怎样的活着呢?


今年春节的时候,看不少人写了回乡记,其中有一个现象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大学毕业生中存在着不少因为考研考公而“三战”“四战”的人。县城里的付费自习室悄然流行,其中的消费者大部分是这些县城中的考研考公者。在调查者的描述中,考研考公也似乎被赋予了“正当性”,即年轻人可以因为这个理由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工作,也可以因此而继续“啃老”,考不考得上呢?甚至都可以预期“考不上”。


我有一个曾经的学生在某市一个二本院校当老师,他告诉我说,自己有个学生年龄比身为辅导员的他还大,快30岁,这是因为这个学生高考了8次,一直想要上一个好大学,最终也还是抗不过上了一个二本。


在我上学的时候,虽然也时常听闻因为考试失败而复读,但是却极少有“再三再四”的情况。专门的考研考公,是不是就可以有了推迟工作、推迟婚恋、推迟承担家庭责任的正当借口了?难道与教育相关的这一切真的就只成为了一些年轻人逃避长大、规避责任、避免努力的最好借口吗?


教育却从来都不是目标,只是途径,我们的目标从来都是更加稳定高薪的工作和更加优质的生活。只是年轻人可能已经在享受着这样“虚”的生活,这是他们的起点而非终点,于是再让他重新回到为生活而努力、奋斗、闯荡的“来”路并不容易。


可悲,家长们的努力创造着的只是一个“寒门温室”,却不一定指望孩子能够真正成人与成才。即,他们自小接受的生活便是衣食无忧、与网络为伴,物质上依赖、精神上自由;在学习上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各种精细化安排,然后一个人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认可。这样的成长模式给予了年轻人以强烈的心理暗示:只是看起来努力读书便好,便会得到认可!于是,在大学校园里,我也依然看到了大量的学生不停地运转,他们去上课、考证、参加活动、做项目、争取绩点、争取奖励,目标是获得优异的成绩与各项奖励,以为未来的工作积累资本。只是眼神有点空洞,努力得有点疲惫,想象得过于功利与现实。事实上,这些在社会中能够产生的实效有多少呢?


另有一位大三女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中小学时期的努力自不必说,大学时期她也依然努力。在大学的前两年,她认真听课,争取当学生干部,失败了;她也想要去考取一些证书,努力了两个学期,也失败了;期间她还试图参与项目,争取一些活动上的奖励,但是也失败了;又加上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评价并不是很好,她也看不到未来。大三的她开始对于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一方面是对自我能力的怀疑,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工作生活不可遏制的焦虑。


像女生这样的大学生并不少见,甚至是大学生的常态——不停运转却空洞无比。当下的大学评价体系,筛选出少量的绩优者成为“赢家”,获得各种证书与奖励,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资本;可是这背后却是大量努力而不被认可的大学生。


我不止一次地告诉学生,成就这样的“赢家”注定要有大量的“失败者”,可是我们不是失败者,这只是外在评价体系对于我们无形的支配,我们要反支配,要激发自己的主体性,要建构自我成长的内在标准。大多数的学生对于我这样的言论并不理解,他们依然还是对于各种活动、奖励和项目难以抵抗。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说“有教无类”,今天我们对于大学生事实上的类别化居然是“赢者”与“失败者”,真是令人痛心。


为什么要这样活着,别无选择吗?也许,这样的活着只是他认为的努力过后的绝境。人生被自我的认知限定在封闭的系统,被自我的努力欺骗,被周边的“优越环境”欺骗,被亲人过高过虚的期待欺骗。心灵一直不被实物填充,只需要做一个不停运转的机器?那么心灵饥渴到一定程度便会绝望、麻木、虚无、空洞。空心而不停运转的大学生,高考七八次的人,专职考研考公多年的人,大学毕业后社恐不愿意工作、恋爱、生活的人。


体验创造意义


也许跟意义有关系。不少人都在做着关于意义的表演,即他们只是在做着“看起来很努力”的行动——不停运转、不停算计。然而,事实上又没有意义,因为没有意义的累才是真的累,没有意义的努力的结果才是真的失败,对于没有意义的坚持才会无动于衷。有意义的努力不会感到累、不会是真的失败,也不会对于自我无动于衷。


还是在大学的课堂上,我曾经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何一些年轻人不愿意恋爱结婚。大学生们的观点似乎很一致,他们也许已经形成不结婚的“政治正确”。不少同学对于这样的描述甚是认同:恋爱很麻烦,自己的事情都考虑不明白还要为别人考虑?恋爱要成本,没有礼物、不过节日、不逛街消费,谈什么恋爱呢?没有房子、车子,没有经济基础,谈什么结婚呢?


有位男同学说,一个人过得好要比两个人在一起受苦强。如果要结婚就要耗费我十年的好日子,我为什么要放弃好日子而进入婚姻的泥潭呢?我反问,什么是你认为的“好日子”?竟然被学生们嗤之以鼻。


我又反问,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一定是“受苦”呢,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呢?大学生们群起而攻之。有人说,老师你讲得太理想化,现在没有物质基础就是受苦。


有女同学说,女人陪着男人同甘共苦,将来他变心女人被抛弃了怎么办?还有同学说,为什么要为另外一个人委屈自己?看到别人可以时常美容、旅游、直播、逛街,可以拥有各种自己喜欢的东西、拍美美的照片,自己只能不停努力、麻烦不断,为什么要这样?


物质基础之上的恋爱结婚,这是不是“美满婚恋”呢?看起来美满的婚恋是用物质堆砌起来的,而且婚恋中不应该有委屈、牺牲和妥协,否则便不是美满的。这样的婚恋认知支配了年轻人的婚恋行为和选择,所有不够“美满”的婚恋都是不值得拥有的,宁愿一个人的美满也不要两个人的不美满。


然而,有真正美满的婚恋吗?看起来美满就是有意义的吗?当下的美满能够托举了未来的生活吗?同样的美满婚恋也许会最为根基不牢。在婚恋中,也要有“小仙女”的生活。原来,他们追求的婚恋竟然要在“天上”寻求,如此空洞与虚无。重要的是,这样的认知成为了年轻人进入婚恋生活的唯一标准,没有经济基础便要婚恋就是自寻苦吃,就成为群体中的异类,注定要“受苦”。


这种婚恋认知对年轻人有着两个方面的关键影响。一方面,物质基础的较量与算计中,婚恋本身就消解了意义。爱性婚的分离,恋爱成了麻烦的事,婚姻成了纯粹物质的较量和算计,无爱无性无婚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值得慎重考虑的选择。另一方面,婚恋没有经营、没有创造、没有迂回曲折、没有相互支撑与支配的辩证统一,人们不是在“过”婚恋生活,而是一直在天上寻找着一种物质丰富、爱情完美的“理想”婚恋生活。


婚恋本身丧失了意义,在婚恋中的个体提升与优质生活才是意义。于是,婚恋建构的基础成为了个体追求的各种算计与标准。这样的婚恋生活,一方面会由于物质基础的建构而变得标准化,另一方面也会由于失去弹性与空间而变得虚无。


物质基础不够便不要,一言不合便分开,只要好处而不要麻烦,只要爱情而不要妥协。这样的婚恋生活就是自我的充分释放,不需要爱恨情仇,更不必有什么饥寒痛楚的体验。婚恋只是婚恋,不与生活结合,于是它就只能飘在空中,成为了“小仙女”们的虚无而难得的“理想”。


本应谈论感情的婚恋尚且如此算计、虚无,生活和生产上更是如此。我们生活的所有重心就在于“如何消费”,即自己的品味和品质如何,又如何安排并释放自己的消费力。这是因为我们几乎所有的生活耗费品都来自于市场满足,我们不再“亲自活着”,而是靠市场活着。市场有门槛和条件,活着亦然。很多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努力活着都在提高着别人的生命质量,亲自活着竟然如此稀缺。


社会是一个不停运作的大机器,每个人被卷入其中,有着需要遵从的特殊规则。竞争压力无处不在,各种社会洪流奔腾不息,成为推动个体的外动力,不进则退;外在的社会评价让我们难得有自我,主体性不足,想要自由,想要释放,想要喜欢的人和事,想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然而,工作生活的不如意十之八九。于是,婚恋领域成为了我们释放自我的最重要空间;而追求安稳、轻松、高薪也成为了迫切需求,是打工人的人生理想。只是这种理想竟然与吃穿住用行的切身安排并不相关,只与个体体验相关。这是一个体验匮乏的时代,我们不需要用饱含“爱恨情仇”的体验去生活和工作,只需要随着社会摆动;我们也不需要去经历所谓的饥寒痛楚,因为只要麻木、空洞、虚无地活着便好。


生命原动力是什么?就是活着,关于吃穿住用的获取。然而现代高品质的生活偏偏就是要在人类的吃穿住用的层面上简化、科技化、专门化。


意义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它可以产生在一切与体验有关的特殊时刻。幸福美满是意义,艰难困苦也是意义;有了结果就有意义,可是没有结果也可以意义升华;能够释放自我是意义,可是卧薪尝胆终成大器也是意义。唯独当我们没有自我、没有主体性、没有体验,只有按部就班、流程化、无力而无为的生活时,就只有了空洞虚无,没有了各种体验就丧失了改变的动力,消耗了欲望,就丧失了意义生产的基本条件?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不停地体验,体验这个多彩的世界,在此基础上才能研究它;体验不同的人生命运,才能获取完整的生命感悟。就如同中小学生写作文,他们被教授了各种句式结构、作文模板、也记忆了各种好词好句,可是唯独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来的作文形式完美却空洞无物,跌宕起伏却胡编乱造、矫揉造作。今天的我们该如何面对自我的饥寒痛楚、爱恨情仇?如何面对人生、生产出自己的人生意义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宋丽娜(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编辑:爱唱歌的懒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