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逃28年,样貌大变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忠终于落网,青浦“一号命案”成功告破,老俞头心里的那根刺也终于拔除。
老俞头大名叫俞雄辉,是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的“老法师”。从警32年,他先后参与侦办了3000余起刑事案件,其中,不乏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陈年积案。
对于查破积案,俞雄辉有强烈的使命感。他觉得每一起未破获的案件,不管时间过去多久,都是心里的“刺”,“许多被害人家属从青丝熬成了白发,就盼我们能还他们一个公道。”
因为这份使命感,一旦案件有了眉目,俞雄辉就一门心思往下挖,最高纪录是在办公室连续奋战四天四夜未着床,困了就给自己泡杯浓茶,累了就趴桌上眯一会儿……在他的坚持不懈和全身心投入下,数十起陈年命案成功告破。
没抓住嫌疑人,内心不安
1990年6月,家住青浦县的哺乳期妇女卓某和她3个月大的孩子在家中遇害。16岁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忠“人间蒸发”。青浦警方将此案定为“一号命案”。
案发时,俞雄辉还在青浦一所小学当体育教师。平静的小镇发生如此恶性的案件,街头巷尾无不惊诧。后来,俞雄辉考进了公安队伍,这个案件也时常被同事提起。
2015年夏天,时年46岁的俞雄辉加入刑侦支队重案队,梳理积案时,他第一次完整翻阅此案卷宗,“心里特别难受,就想一定要把人抓到”。
2018年,重案队再次对“一号命案”进行调查。经过外围走访、分析排查、系统筛查,俞雄辉与同事从与王某忠相似度较高的100多名嫌疑人中梳理出16人,提请属地公安机关协查。综合各种信息研判,住在安徽宁国的“徐涛”最可疑。
为了确认嫌疑人身份,俞雄辉两个月内五次前往当地,一呆就是四五天。经过走访调查和生物物证对比,最终确认“徐涛”就是王某忠。
然而,抓捕工作同样充满未知。“当时我们不掌握他的确切住址,只知道他家住乡下,在县城有租住地,后来我们发现他名下有一辆车子,最后决定以车找人。”专案组到当地的第二天,天蒙蒙亮,俞雄辉就出门盯车了。一直等到早上9点多,王某忠的车都没有动静。他心里犯嘀咕:会不会找错了?
俞雄辉和同事们一边观察,一边继续在原地蹲守。几个小时后,一个中年男子出现在楼道里,体貌特征和目标人物相符,大家立马上前抓人,正是王某忠。
俞雄辉走访调查案件情况
正是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让俞雄辉屡屡破获在很多人看来希望渺茫的陈年积案,还被害人和家属公道。“永不放弃,是刑警该有的品质。”俞雄辉说,“如果因为工作没做到位,让本该被抓的嫌疑人逍遥法外,我们的内心会受到谴责。”
决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
翻开俞雄辉的工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过往的办案记录。看到一些关键词,他便娓娓道来案件侦查和抓捕嫌疑人的细节。当然也有“难以忘怀的教训和经验”。
俞雄辉参与经办的第一起“大案”,就让他终生难忘。
那是1997年2月,发生在赵巷镇沈家桥村的拦路抢劫轮奸案,受害女孩说,伤害她的人是3个带有外地口音的人。
结合现场勘查情况,青浦警方决定兵分三路:一路查外来人员居住地,一路查案发地周边饮食店和小饭店,第三路由俞雄辉和另一个同志排查318国道两侧所有小旅馆。不久后,第二路同事根据一家小饭店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抓获3个嫌疑人。
案子破了,值得高兴,但俞雄辉却陷入了自责:这3人案发前一天入住过一家小旅馆,而这家旅馆就在他们的走访排查范围内,怎么会遗漏?
是自己的排查工作不仔细,还是其他原因,俞雄辉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搞明白”。后来,他查明白了:那家旅馆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歇业,所以属地派出所并没有把它列进排查名单;更巧的是,案发前一日,旅馆老板见有客人想要入住,便偷偷做下这笔生意。“巧合加巧合,这是多大的概率?幸亏有同事根据其他线索抓到了嫌疑人,否则后患无穷。”
那次经历让俞雄辉明白,刑侦工作容不得这种“巧合”。“从那以后,我记住了一个道理,就是一定要刨根问底,绝不能放过任何一种可能,哪怕这种可能只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极有可能,案件的突破就在这微不足道的概率里。”
希望泪眼不再出现
俞雄辉常年出差,一个月有三周在外面跑。不仅辛苦,更要与一些恶性案件的嫌疑人短兵相接,危险可想而知,然而俞雄辉和他的同事们从未闪过一丝退却的念头。
“有次去外地抓捕对象,刚抓住他的一瞬间,别在腰间的刀具就掉了下来,再晚一步,可能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俞雄辉说得轻描淡写。
都说刑警胆大,任何现场都不怕,但有些场面却总让俞雄辉感到心酸,这时“使命感”尤为强烈。而这样的场面,往往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惨烈”。
2004年,江苏省丹阳市女司机被害一案牵动了整个丹阳城。三名犯罪嫌疑人抢劫、杀害女司机后,一路驱车到上海青浦,将尸体捆绑扔进河中。
十多年来,这桩案件一直悬在丹阳人心中。当俞雄辉和同事到当地调查,坐丹阳的出租车,“听说我们是上海来的警察,司机都自发不收钱。”
案件最终侦破,俞雄辉去告知家属时,对方声泪俱下:“案子终于破了,我终于可以去坟上祭奠妹妹了。”
“我不害怕惨烈的现场,但没办法直视被害人亲属的泪眼。”俞雄辉说,自己和同事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这样的泪眼与哭声不再出现。
俞雄辉接待询问被害人
今年已经54岁的俞雄辉,身材魁梧,说起办案经历,眼里放光、滔滔不绝。如果不是同事提到,根本看不出,常年超负荷工作的他曾在2019年因突发脑梗,被送往医院抢救。就是这样,他也不愿离开自己热爱的刑侦一线。
有朋友劝过他,“世界离了你还是一样转”。可一旦接手案件,俞雄辉觉得自己作为专案组的一员,就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只有当案子告破时,他才会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