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火了。

已经很久没有一部中国台湾电影,能在内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了:

3月1日点映,豆瓣评分3天涨到8.4。

不仅如此,上映11天,票房居然突破了3.8亿大关,将同期电影甩得远远的。

要知道,这部剧的投资不过1000万。



有网友说,这部电影如果在春节档上映,轻松拿下10亿票房不是问题。

也有网友认为内地观众苦烂片久矣,看了一部合格电影就觉得自己这是“吃好了”,盲目感动。

但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不可否认的一点是——

《周处除三害》是一部你带脑子或者不带脑子都可以看得非常爽的影片。



很多人看到《周处除三害》这个片名后会产生一个疑问:

谁是周处?

有网友调侃,说从今以后,所有姓周的处长听到“周处”的名字都要汗流浃背。

实际上,这部电影里没有人叫周处,片名源于《世说新语》《晋书·周处传》。

古书中的周处是一个官二代,从小武力值惊人,性情乖张。

当地人都怕他,将他和危害当地的恶虎、蛟龙并称为“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最好都死掉。

周处完全不知道内情。

只知道乡民们被“三害”搞得整日担惊受怕,就亲自出手干掉了恶虎和蛟龙。

由于和蛟龙缠斗三天三夜没有回来,乡民以为他也死了,“三害”尽除,就聚在一起庆祝。

谁知,周处这时候除掉蛟龙回来了,看到乡民认为自己“死了”而欢庆,才知道自己一直被当成一大祸害。

周处生出了悔改之意,决定改邪归正。

从此之后,三害尽除。

影片《周处除三害》套用了典故的故事逻辑:

通缉令上排行第三的黑帮头子陈桂林以为自己得了绝症,产生了自首念头。

等他到了公安局,才发现自首都要排队。

那些曾经自以为惊天动地的“大案”,早已被人遗忘在角落。

这让陈桂林内心极度不平衡。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死后没有人记得我。”

他把这一切都归结于自己“坏”得不够出名,于是心生一计:

把榜一大哥和榜二大哥都给做了,扬名立万。

这个动机听起来似乎带有点大病,当然,主角是真的以为自己有那个大病。



接下来的剧情,便是他如何猎杀同类。

恶贯满盈者杀,为虎作伥者杀,愚信不返的邪教徒杀。

杀,杀杀杀!



杀人毫无技巧,也没有太多铺垫,只要是他觉得该死的人,统统一击毙命 。

这个影片的主旨是以暴制暴,以杀止杀。

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不论你是带脑子还是不带脑子,都能看得非常爽。

但这个故事是周处除三害。

最后一害,指他自己。

影片的结尾,他亲手除掉了那个好斗凶狠,使用暴力的自己。

被警察逮捕时,记者问他:“你后悔吗?”

他没有从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无比自豪地举起双手,兴奋地重复:

“我叫陈桂林!陈!桂!林!”



也就对应上了他开头所想: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死后没有人记得我。”

如今的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所有人都记得他了,他该为此感到喜悦和骄傲。

然而这样的他,临刑前却突然表露出了悔意。

甚至在医生告诉他,肺癌晚期不是他,而是医生自己的时候,他也没有产生癫狂的情绪。

还对医生说,你骗得好。

最后遗言道:

“我对不起大家,对不起社会。”

故事到这里,陈桂林醒了。

观众也醒了。

像是做了一场带着血色的梦。

惊心动魄,回味无穷。

甚至在出了影厅后,还会发出这样的灵魂疑问:

如果陈桂林觉得自己所杀的人都是该杀之人,那又何来对不起一说?

毕竟前面的陈桂林从未对自己杀人表示过悔恨和愧疚。

难道结尾就一定得是主角完成了自我救赎吗?这样的转折会不会太生硬了?

如果非要问为什么的话,那大抵是因为,陈桂林并非凭空建立的人物。

他是有原型的。

原型——台湾竹联帮杀手刘焕荣。



刘焕荣这个人,来头可不小。

他是台湾竹联帮的一把好刀,专门负责帮派里的刺杀行动。

曾单枪匹马击杀8名敌对黑帮头目,被警方列为“十大枪击要犯之首”。

就这么一个恶贯满盈的人,谁都没有想到当他被判死刑时,社会各界为其奔走,只愿法官枪下留人。

这是因为他和陈桂林一样,只杀恶人。

很多人说,刘焕荣的人生,比影片更精彩。

1957年,他出生于台北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父亲在外打零工,母亲在家摆摊卖水果。

六七十年代的台湾,黑帮遍地,到处都是收保护费的地痞流氓。

刘焕荣母亲的水果摊,就没少被这群人光顾。

钱没赚着不说,还得挨打受气。

为了让自己家人不再被欺负,刘焕荣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加入“小梅花帮”。

这个时候,他才不过十几岁,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当时的刘焕荣心眼实,加入帮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家人不再受欺负,所以无论收到多少保护费都如数上交,从不藏私。

一次,同伴被其他帮派的人追着打。

他看到后,想都没想就冲上去帮同伴解围。

结果,出事了。

他不小心打伤了对方的腿。

警察很快赶来,刘焕荣在跑路的过程中竟然又不小心把警察打成了重伤。

这下可捅了大篓子。

在当时的台湾,打群架也就关个十几天,但是袭警就不一样了,至少要判10个月。

刘焕荣不想坐牢,就跑路了。

直到父亲写信喊他回家,出于对家人的信任,他结束了东躲西藏的日子,回到了家中。

万万没想到,父亲不是因为想念他才让他回家,而是为了大义灭亲。

刚到家中,他就被警察拷走了。

父亲这样做的原因是明白混黑没有好下场,他不想让儿子走在自己前面,所以才报了警。

想着儿子能够在局子里好好改造,出来重新做人。

可是刘焕荣不能理解。

因为这件事,他决定永远不原谅父亲。

每次父亲来探监,他都会破口大骂。

好似站在他对面的不是最亲的家人,而是有着血海深仇的敌人。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刚过四十的父亲满脸憔悴,头发花白,顿时心酸无比

也明白了过来。

父亲这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牢中的刘焕荣一边失声痛哭一边悔恨不已:

“刘焕荣,你怎么能这样对你父亲呢?你简直不是人!”

从此他决定洗心革面,好好做人。

出狱后的刘焕荣,立志定要走正道,不再为父母惹是生非。

他决定报考军校,可是报名表刚交上去就被淘汰了。

不是因为成绩不过关,而是因为他有前科,无法当兵。

平时他走在路上,经常会有警察查他的身份。

因为他有前科,就连母亲的水果摊都少了很多客人。

更离谱的是,有些警察还会把破不了的案子,强行按在有前科的人身上。

他就被强行按过一次,幸好有好友担保,这才逃过一劫。

但这并不是最糟糕的。

更糟糕的是,每年十月,警局至少要抓两人送去管训。

有的管区图省事,往往会将有过前科的人再抓回来一趟。

刘焕荣有前科无背景,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抓捕对象。

有一年,刘焕荣在躲避抓捕的过程中,父亲在家病逝了。

得知消息的他悲痛欲绝,心也凉了个彻底。

多年后,刘焕荣回忆到这段经历,无不绝望地说:

“一个有前科的人,已不被社会所谅解,白布沾上黑点,一辈子洗不清,再也洗不白了。”

既然正道走不成,那就回黑帮干出一番事业吧。

1979年,刘焕荣与军刀帮老大发生冲突,被围在胡同里殴打。

被打急眼的刘焕荣,拿起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军刀帮老大身上捅了上去。

谁想到,这一捅就捅到了要害。

老大当初毙命,小弟们吓得落荒而逃。

在那个年代,帮派之争,少有人报警,刘焕荣杀了人竟也安然无恙。

这让刘焕荣明白了在黑道生存的法则:

一定要比别人更凶狠更残忍,才能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于是,他搞了一把手枪,每天跑到深山中练习枪法。

因为心狠手辣,刘焕荣渐渐打出了名堂。

竹联帮的一个堂主看中了他,将他吸纳到手下,并派给他一个击杀“九命怪猫”廖龙辉的任务。

之所以外号叫九命怪猫,是因为廖龙辉非常惜命,每次出行都要带四五个替身。

但刘焕荣很有耐心,偷偷跟踪了廖龙辉3个多月,终于摸清了对方的出行轨迹。

1983年10月23日,廖龙辉带着几名小弟,开着车又到了小情人的住处“约会”。

刘焕荣提前埋伏在酒店附近,

等到廖龙辉走出酒店的那一刻,他一把推开车门,从口袋里掏出枪。

“砰砰”两声,廖龙辉当场毙命。

另外,《周处除三害》开头主角在葬礼上,当场击杀黑帮大佬的场景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在一场黑道大哥的葬礼上,刘焕荣淡定吃完饭,然后持双枪击杀了大树林帮的帮主杨博峰。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怕杨博峰没死透又返回去补了几枪。

因此,不少在道上混得的人都觉得他是个神经病,还给他起了一个“神经刘”的外号。



竹联帮老大陈启礼非常重视他,将他提拔成自己的贴身保镖。

此后几年,刘焕荣共击杀了8名黑帮大佬。

竹联帮以外的黑帮各个头目整日忧心忡忡,生怕哪一天就轮到自己了。

但是,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湿鞋。

1984年,台湾开始了专项扫黑除恶行动。

刘焕荣得知此事,在台湾东躲西藏了一段时间。

后来又逃到了泰国和菲律宾,在当地又犯下了一些案件最后跑到了日本。

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明明自身难保,刘焕荣还干着些与自己“名号”不相符的善事。

比如,逃回台中县雾峰乡时,途经一所孤儿院。

孤儿院破败不堪,看上去很荒凉。

他忍不住问院长为何不修缮,院长说没钱。

刘焕荣听后,点了点头。

3天后,他独自一人抢了一家赌场,将钱都捐给了院长。



又比如,他准备往菲律宾避风头的时候,台岛发生了一起特大矿难爆炸事故,造成七十多名矿工不幸遇难。

灾难现场,家属们哭得撕心裂肺,死去活来…

刘焕荣在电视机里看到这一幕,竟然很是动容。

他把用来跑路的一百多万全都捐了出去。

可法律不会因为你做过善事就将过往的恶一笔勾销。

1986年1月26日,刘焕荣在日本因为贩毒被日本警方抓获,后被引渡回台湾。

至此,一代杀神终于落网。

杀神落网后,对自己的过往不肯透露半分。

如此拒不配合,可把台湾警方给愁坏了。

后来,一个叫侯友宜的警察想了一招。

他把刘焕荣最喜欢吃的鸭舌头放在米饭上面。

看到鸭舌头,刘焕荣总算说话了。

他说:“招供可以,但我想最后见我母亲一面。”

侯友宜想尽办法,让刘焕荣和他母亲见了一面。

看到母亲的那一刻,刘焕荣当场痛哭流涕,悔恨交加。

最后,全都招了。



刘焕荣很擅长画画。

在狱中,他画了十几幅画,全部拿来拍卖。

最高价能卖到90万一幅。

所得钱款,全部用来救助雏妓。

台湾民众纷纷写信给警方求情,认为刘焕荣已经改过自新了,希望能不判处他死刑,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面对诸多请愿。法律最终还是维持了原判,判处刘焕荣死刑。

临刑前,刘焕荣站在入口处,高举手臂对着围观的记者和群众,大声喊道:

“我对不起大家!谢谢各位!”

这一幕,似乎与陈桂林的悔恨重叠了。



电影可能会有破绽,但现实没有彩排。

那些看似离奇不可思议的电影情节,在现实中确实真真实实地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刘焕荣死后,捐出了自己的所有器官。

他的器官,帮助17人获得新生。

人世间,最复杂最莫测的就是人性。

双手沾满鲜血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也许这就是让大多数人感到唏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