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各地陆续发布经济数据,四川省2023年GDP总量达6.01万亿元,首次跻身全国经济第五大省,跃居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
无独有偶,成都继2022年首次晋级2万亿俱乐部以来,经济再次跃上新的台阶。
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22074.7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位居10强城市前列。
作为经济大省和经济大市,四川与成都省市经济的同步突破,标志着中西部正在崛起新的增长极,挑起稳经济的大梁。
一
过去一年,经济复苏是全年的主旋律。
然而,“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不同地区经济走势出现分化。
面对挑战,成都为何能一路领跑?
以赛营城、消费驱动、制造强市、营商环境,或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其一,2023年堪称成都的高光之年。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国际乒联世界杯等一批重量级国际盛会的举办,不仅刷新了国际存在感,更将“以赛营城”推向新的高度。
办好一场会,搞活一座城。大型赛事和展会,历来都是提升城市知名度、盘活文旅资源、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刺激经济的利器。
大运会之后,成都将迎来2024羽毛球汤尤杯和2025世界运动会,向着世界体育之都不断跃进。
其二,万亿消费,是城市消费能级的体现,而成都消费总额已经站上万亿大关。
借助“以赛营城”,成都不仅跻身为世界十大体育之都,而且体育经济、文旅经济齐头并进,呈现出强大的人气效应,带动消费强劲复苏。
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0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在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
这意味着,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之后的第6个万亿级消费城市,也是第二个消费总额破万亿的省会城市。
过去几年来,消费都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消费驱动也在成为区域竞争最大的变量之一。
坐拥庞大人口、超大规模市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和国际消费中心等优势的成都,自然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其三,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决定城市能否继续向上跃升的关键,制造强市、产业建圈强链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产业战略引领之下,一系列百亿级项目纷纷落地。
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99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85亿元,重点产业项目占了一半以上,其中包括投资超百亿元的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以及总投资高达630亿元的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创下成都发展史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
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产业。百亿级乃至千亿级项目,既能以固定资产投资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更能通过新兴产业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其四,龙头企业纷至沓来的背后,既是城市自身磁吸力的体现,也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必然结果。
日前,从东部的上海到西部的成都,“新春第一会”不约而同聚焦于营商环境。
继荣膺“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后,成都近日发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拉开了营商环境6.0改革的序幕。
从营商环境1.0到6.0,成都已累计推出906项改革举措,对照世界银行评价标准,参照发达城市经验,通过数字化赋能,全国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60.2万户,全市商事主体总量增至389万户,总量仅次于深圳,市场引力之强、创业密度之高可见一斑。
成都是名副其实的“机会之城”,大量市场主体的“用脚投票”,生动体现了这一点。
抓住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点,对冲不利因素的影响,这是成都经济得以连续多年领跑的原因所在。
二
经济跃升的同时,成都的城市综合能级也在逐浪抬升。
国际门户枢纽,是一个城市区位优势和综合地位的最佳写照。门户为必经之地,枢纽则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之地。
与上海之于华东、广州之于华南一样,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国际门户枢纽,也是名副其实的“流量之城”。
2023年以来,成都拿下了一个“第一”(成渝联合)、一个“第三城”,一个“第四城”,凸显中国“第四极”的综合定位。
一个“第一”,指的是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5000列,位居全国之首。
在传统贸易时代,离港口距离的远近,决定了与全球主要市场的距离,沿海地区能够脱颖而出,正是这一模式体现。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欧班列和国际空港贸易的兴起,内陆城市强势逆袭,成为新的开放高地。
去年,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过5300列,连接境内外城市130多个,综合运行指标保持全国第一。
一个“第三城”是航空。成都是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城市航空客流量位居全国第三。
成都天府、双流国际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分别突破4000万人次、3000万人次,合计总量达7492.4万人次,仅次于京沪。
作为超级流量入口,机场不仅意味着商贸往来的便捷性与通达性,还能带动航空物流产业、航空制造业、临港经济等产业的发展,更能成为内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所以,近年来,几乎所有超大特大城市都在谋建“双机场”,部分经济强市更是力图打破机场挂零的尴尬,成都能先行一步布局“双机场”并进一步跻身“7000万俱乐部”,无疑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一个“第四城”是地铁。2023年,成都地铁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超过深圳,再次跃居国内轨道交通第四城。
地铁里程在增加,而客流量也随之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交通部数据,2023年全年,成都地铁总客流量达到21.1亿人次,总客流量仅次于北上广深,最高单日客流量为783.9万人次,客流强度一直稳定在1万人次/公里/日,均领跑于各大地市。
地铁里程和总客流量,与城市体量和人口规模息息相关;而客流强度反映的是地铁的繁忙程度和利用效率,折射了城市就业、商贸、消费、旅游的繁荣程度。
成都能拿下地铁第四城,且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客流强度破1的城市,既是超高人气的写照,也是成都经济活力和消费热力的体现。
在不远的将来,成都有望率先跻身1000公里地铁俱乐部,并不断向外延伸,推动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同城化。
从机场到地铁再到铁路,借助四通八达的交通,成都晋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城市,更是庞大的人流、物流跃升为首屈一指的“流量之城”。
三
流量之城,不只是交通意义的,更是消费意义上的。
作为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复苏之年,2023年堪称“网红城市”井喷之年,但流量经济速生速朽,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月,只有为数不多的城市能保持“长红”,成都正是其中之一。
去年全年,成都旅游接待总人次超过2.8亿人次,同比增长71%,全面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稳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游客纷至沓来,演艺市场同样迎来空前爆发。
据成都市文广旅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营业性音乐演出场次4500场,票房达12亿元,观众人数达400万人次。
“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大型演唱会,既能带来直接的门票收入,还能拉动住宿、餐饮、旅游等业态的发展,带来显著的经济效应和消费效应。
去年11月,张学友在成都连开9场演唱会,吸引了超过一半的跨城观众,除创下2.2亿元的门票收入外,还带动4.3亿元的综合收入,演艺经济的拉动效应可见一斑。
而在大运会等国际赛事的助力之下,体育与文旅、商业、演艺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成都再造新的的经济增长点。
数据显示,成都市体育、文创产业规模分别提升至1100亿元、2500亿元,堪称提振消费和拉动经济的新亮点,而体育赛事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来源:仲量联行
文旅、演艺、体育等市场的持续火热,标志着成都正在完成从“网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的蜕变,更带动一座新的万亿消费城市的崛起。
如同国家城镇体系中的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矩阵中的万亿GDP城市,万亿消费城市是消费驱动时代高能级城市的标配,也是城市发展潜力的体现。
成都消费为何如此之旺?
后疫情时代消费井喷是其一,大运会等盛会带动的赛事经济效应是其二,“三城三都”战略规划激发出的消费新活力,新经济、新场景带动的新型消费业态,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正因为这些优势的存在,成都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关榜单中名列前茅。
根据仲量联行发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年度报告(2023)》,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整体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州,其中赛事展演影响力、消费场景营造力和零售资源整合力等指标跻身前三。
从万亿消费城市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驱动时代,成都拿下了关键的一局。
四
一流的城市,都在重回制造强市。
去年5月,上海突然远赴千里之外的成都举办投资合作推介会,这一举动可谓前所未有,被媒体誉为“逆向招商”的第一枪。
毕竟,作为经济第一大市,长期以来,上海都是各大城市竞相追逐的招商目的地,如今却主动放下“身段”,奔赴西部寻找机遇,无疑对成都最大的认可。
上海主动牵手成都,足以说明成都在全国的产业矩阵中已有一席之地,在部分新赛道上呈现领跑之势,有了足够吸引一线城市的筹码。
“逆向招商”的出现,还有另一重背景。去年以来,上海重提 “25%红线”,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25%,发出了打造制造强市的最强音。
事实上,早在2022年,成都就提出制造强市战略,以此重塑产业新的“四梁八柱”。
2023年以来,成都进一步强调“始终坚定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战略定力”,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成都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早在2020年就已突破万亿,装备制造正在迈向万亿大关。
在最能体现制造业实力的国家级产业集群方面,成都已拿下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高端能源装备、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等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而在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产业方面,成都正在重点布局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6大重点领域,攻关突破基因治疗、空天动力、类脑智能、6G等前沿技术,抢占新赛道、构筑新优势。
根据最新规划,到2025年,成都工业综合实力将跻身全国十强;到2035年,制造强市全面建成,进入增加值万亿城市行列,成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市。
成都制造,为何发展势头如此强劲?
一方面,创新驱动带来的支撑。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已跻身全国研发第一梯队。
近日,各地陆续披露2022年研发投入数据,成都研发经费达到733.26亿元,位列全国第6;研发强度为3.52%,超过广州、重庆等地。
成都研发实力的跃升,得益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创新资源的支撑,也与不断涌现的高新技术企业息息相关。
目前,成都聚集了7所双一流大学、65所普通高校、54家在川“央”字头科研院所、13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其中,以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为代表的大科学平台,正在成为高端创新资源承载地和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成为打造千亿级乃至万亿级产业的重要智力支撑。
在企业方面,成都已培育1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8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100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吸引了622万各类人才,形成了强大的智力资源储备池。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顶尖科技集群,成都排在第24位,首次跻身TOP25之列,相比2018年的第56名,大幅跃升。
借助这些智力资源,成都的科技创新力在全球名列前茅。
另一方面,建圈强链,正在成为成都打造制造强市的主战场。
根据规划,未来5年,成都将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优势产业,以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等10个以上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建圈强链的助力。目前,成都正在着力布局构建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等8个产业生态圈,捕捉前沿技术和热点赛道主攻28条重点产业链。
如果说制造强市是成都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建圈强链就是走向制造强市的可行之路,而8大生态圈和28条重点产业链,则是成都未来产业跃升的关键。
创新驱动叠加建圈强链,成都的万亿工业之路,将会越行越稳。
五
成都,离3万亿俱乐部还有多远?
过去10年来,成都连续跨越13个千亿台阶,先后迈向万亿GDP俱乐部和2万亿GDP俱乐部,跻身国内城市第一梯队。
2013年到2023年,成都经济总量增长1.33倍,增幅在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常住人口规模从1500多万增加到2100多万,年均人口增量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成都在全省、城市群及全国战略定位的不断提升,也与成都自身的前瞻布局和规划不无关系。
从国家定位来看,成都处于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内国际大循环等多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更是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
从省域及成都自身布局来看,成都是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压舱石和主引擎,成德眉资都市圈则是中西部最早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都市圈更是与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并立的第四极。
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成都抓住了新一轮产业西移、陆权复兴的时代机遇,变内陆腹地为开放前沿,从制造大市走向制造强市,为经济长远发展带来蓬勃的增长动力。
根据规划,未来5年,成都将打造2个万亿级优势产业和10个以上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超过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双双突破1.2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
上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战略的支持,下有制造强市、三城三都的支撑,这一目标或许并不遥远。
届时,成渝在跻身全国综合交通和城市群“第四极”之后,有望再次拿下经济“第四极”之位,为西部崛起贡献更大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