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生长与大规模毁灭


为什么市场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股灾呢?它是可以避免的,还是市场的自然规律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为什么市场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非理性繁荣的大牛市?这是否是必然的规律?我们就不能好好地投资吗?


去年我曾经写过一个“投资进化论”系列的文章,用进化论的理论去解释股市的一些现象:


投资者竞争中的进化压力:“天敌”和“食物”都在进化,并成为市场环境变化的一部分,他们都给了你生存的压力,所以你也必须不断进化。


用进化论的观点去看股市,你会有不同的发现:


有个概念叫“放松选择(relaxed selection),意思是说,在舒适宽松的环境中,生物更容易存活,选择压力更小,更容易带来物种的繁荣。


比如有一种鱼,大部分是灰色,如果放在很安全、天敌较少的环境中,几代之后,就会出现各种花纹和颜色的品种,可一旦重新放回到大量天敌的环境中,用不了几代,又都变成灰色的了——带有彩色基因的鱼更容易被捕捉而无法留下后代。


有句老话叫“温室里的花朵不耐寒”,但这句话根本站不住脚,为什么严酷的环境一定是寒冷的环境呢?也可能是很热的环境啊。温室的花也不一定只能在温室里生存。


自然选择的真正意义在于,环境的变化是随机的,可能变冷,可能变热,可能更干旱,也可能更潮湿,没有一种生物是绝对安全的,但必然有一种生物是安全的,温室最大的作用不是培养只能生活在温室里的植物,而是用一个宽松的环境造就生物多样性,这样,不管环境怎么变,都能产生可以适应的下一代强势物种。


真正的大牛市,就像条件适宜的温室,本质上是“放松选择(relaxed selection)”,让所有方法都能赚钱:每天追涨停板也能赚钱,每天做跌停板也能赚钱;买那种绩优股能赚钱,买亏损股也能赚钱;天天跑上市公司调研能赚钱,用五行八卦每天算命抽签也能赚钱。


当然,温室里培育出花的目的,还是要放到大自然中经受考验。这才是大牛市与股灾的内在规律。


从大牛市到大熊市,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投资者疯狂生长与大规模毁灭,才会让各种投资方法不断进化。


股市中的“自然选择”


大牛市赚钱的方法很多,可实际上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上仓位”,仓位越高越赚钱,水平高的投资者,收益反而不如那些满仓加杠杆的愣头青。


可大部分投资者都不相信这个过于简单粗暴的道理,宁愿相信“一定有更赚钱的方法”(这话其实也没错),所以每一轮大牛市,都会催生各种奇怪的炒股方法,各色风格迥异的股票大师,就像没有天敌的环境中的鱼都是五彩缤纷的,反正买啥都赚钱,反而很难看出你这个方法是不是有效。


真正的投资高手们,不需要大牛市,他们更喜欢的环境是震荡市,市场上的交易量不小,但没有指数级的机会,通常是牛市或熊市前期。


近几年类似的环境是从2021年年中到2023年三季度的两年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高位宽幅震荡,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不低,虽然中途有两次深幅下跌,但也为擅长在暴跌中抄底的资金提供了机会。


这一市场环境的机制类似“自然选择”所有在之前大牛市中出现的方法和高手,都会经历严格的压力测试,有基本面研究能力的人,可以挖黑马票;有技术的,可以大胆炒题材;有圈子的,可以尽情搞勾兑;数学好的,量化交易赚得飞起。


不靠谱的方法,都会被一一淘汰。比如历次牛市,新人中都特别流行这样的方法,不管买什么股票,涨10%就卖,套住了就拿着,虽然老股民一眼就知道是错误的方法,但它在牛市中还能跑出明显的超额收益,像这一类方法,都会在震荡市中被消灭掉。


震荡市非常适合用来实测投资方法,一方面,大部分板块总会出现其中一两个季度阶段性跑盈市场平均收益,但另一方面,拉长到一两年的时间,市场又会产生多次板块风格轮动,最强的板块也会有回撤,通过顺风时的涨幅和逆风时的跌幅,就可以测试这个方法本身的风险收益比。


通过“自然选择”考验的方法就算安全上岸了吗?没有,极限考验才刚刚开始。


到了像2008年和2024年初这种股灾式暴跌,跟大牛市刚好相反,所有的方法都会失效,所有经验都是坑,唯一的方法就是看谁的仓位轻。


可惜在实际投资中,方法越好的投资者越自信,亏得越快,极限考验比的是谁先认怂,认清大势,放弃抵抗,保存实力。


但暴跌还不算最严酷的生存环境,暴跌中也还可以做空,还是有赚钱的机会。


熊市暴跌阶段的作用是对所有投资者信心的无差别打击,这就导致到了熊市后半段,投资者信心全无,市场成交清淡——这才是最严酷的生存环境,没有成交量,所有的方法都失去了对手盘,你连做空都赚不到钱,甚至连IPO都发不出去。


股市从牛市到平衡再到熊市,也是这些方法从万物生长到妖魔横行,从淘汰晋级到极限生存挑战,最后进入漫长的资源短缺考验的过程。


30年的投资方法变迁


进化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生存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的多变性。而股市恰恰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资源有限性,导致除了大牛市,不可能所有的方法都能同时赚钱;环境多变性,决定了不存在能持续赚钱的方法。


回顾一下近30年A股投资方法变迁:


1996~2000年的持续牛市中,大部分现在A股的投资方法都出现了,除了技术分析投资、基本面投资、消息面投资外,还有最具中国特色的做庄模式和题材炒作。


2001年开始的熊市前半段震荡下跌,是方法的“自然选择”,随着吕梁、德隆系的破产,盛行一时的长庄模式进化到以“涨停板敢死队”为代表的短庄模式,“打板”这一A股历史上最成功的本土方法论出现,但到了2005年的熊市后半段,在跌破1000点前后,市场进入最死寂的阶段,沪市一天才成交40多亿,所有的方法都宣告失效。


2005~2007年的大牛市,所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争奇斗艳,我记得所在营业部最受欢迎的大神是算卦,每天开盘算一卦买什么股,胜率相当高。


但是2008年再度全军覆没,让大家看到了宏观的力量,同时也让基于美林时钟的行业轮动方法,开始被很多人认识,在此后的2009~2012年大放异彩。


2014~2015年的大牛市再度出现各种方法百花齐放,同样是在15~16年的股灾中全军覆没。不过,这一次股灾是因为降杠杆引起,因而对其中有业绩支持的白马品种格外手下留情,这埋下了从2017年开始的蓝筹白马复兴的种子。


到了2018年的主跌浪,年底所有方法再次全面失效,理论上,股市接下来将进入全面萧条期,但此时恰逢几大指数持续增加A股比例,导致外资大规模进入A股,市场直接跳过熊市进入牛市早期,经过2019年短暂的方法竞争,基金牛市带来的白马风格很快全面占优,进入单一风格占据主导的“恐龙时代”,最终导致了2021年走向泡沫与崩溃。


市场进入前面分析过的两年多的高位震荡期,三类方法逐渐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了主导:


1. 先后以半导体和新能源为代表性产业趋势的景气度投资;


2. 以小盘股和TMT板块为核心的题材股;


3. 以银行、石油、电信运营商为首的国央企大盘价值股,一直在潜伏状态,直到2023年才开始以中特估的名义真龙显身。


到了去年四季度,持续了两年多的震荡格局终于难以为继,股市跌破3000点,开始了新一轮的熊市大逃杀,所有方法再次宣告失效。


这里不妨沿着自然选择的思路,预测一下2024年的市场。


最残酷的出清方式


在A股这样的市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封闭性(区别于美股的特点)“出清”是股市最基本的“自然选择”,这也是牛短熊长的原因之一。


震荡市和熊市,都是出清,前者是方法的出清,只有长期有效的方法才能幸存,后者是投资者的出清,只有理解自己的方法也是有缺陷的投资者才能幸存。


震荡市是理性的出清,效果有限,因为人是善于模仿的,好的方法最后人人都会用,资金最后也都会进入几种最有效方法中,所以必须要用非理性的出清方式,用暴烈的黑天鹅危机达到彻底出清,只有早认怂、运气好的投资者才能幸存。


但对这些好运气的幸存者而言,最残酷的出清才正式进入下半段。


如果节前的救市解决了流动性危机(我是说如果),接下来,虽然各种投资方法的有效性逐渐恢复,但是市场的风险偏好也将降到最低,将会导致最残酷的环境——成交低迷——的出现。


大自然是进化的原因,也是进化的结果——在投资中,“成交量”是类似的因素,大部分投资方法都很难离开成交量,就像食物一样,它既是各种投资方法的结果,也是各种方法的前提。


去年市场实际上是由量化策略支撑起来的虚假繁荣,至少创造了1/4以上的成交。量化资金经此一役的沉重打击之后,一方面会有更严格的监管,另一方面,部分投资人也会失去信心出现持续净流出。失去了这些流动性,A股的整体估值,特别是小盘股的估值将会下一个台阶。


估值的下沉,打击最大的是景气度投资方法,这一类有产业趋势的行业,往往估值偏高,等待未来高速增长的业绩来消化,就会出现提前杀估值。另外,产业资金也需要通过高估值来融资,如果不能提升估值,也就没有必要去做大业绩,“估值——融资——业绩”的“产业——金融”的循环被打破,景气度投资就难以为继。


最后影响的是题材股炒作。一轮暴跌后,由于散户的心理账户还停留在3000点,对反转仍心存幻想,可一旦成交量渐渐萎缩,认清现实的散户也会选择躺平。散户是题材股最后的接盘方,躺平意味着题材股也炒不起来了。


所以流动性危机的解决,只是暴跌的结束,而不是熊市的结束,后半场往往才刚刚开始。


股灾和随之而来的大萧条,都是“自然选择”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同之处在于,股灾是上一轮牛市的最后终结者,而大萧条往往孕育着下一轮牛市的种子选手。


牛市的种子


几亿年前,一颗小行星毁灭了统治地球几亿年的恐龙,原本不起眼的小型哺乳动物,由于失去了天敌,反而得到了很好的繁衍机会,这才进化出大型哺乳动物,进化出灵长类,进化出人类。如果没有那场灾难,我们大概还是在某个暗无天日的洞穴里躲避天敌的四足小兽。


熊市后期,就像大自然中的极端环境,几乎没有生物可以生存,只有少量不依赖于成交量的方法,和预期收益率较低的方法,可以幸存。在这种资源匮乏的投资环境中,能够生存的有效方法通常有三种:


第一,预期收益率较低的低风险投资。


自然界最古老的生物是细菌,原因在于它们对环境资源的依赖度极低,而且生存的目标也很简单。


A股类似的生存方法是各种低风险投资,比如可转债投资,各种套利交易,高股息高分红股的投资,债券或REITs,还有一些股债平衡的投资,其实都属于这一类“细菌型生态”,不管是熊市牛市,很难被颠覆,也是活得最久的古老投资方法,特别适合这种萧条期。


但选择这种生存模式的生物永远是少数,就像股市中这一类长寿的投资者也永远非主流一样。


第二,不依赖于成交量、不追求短期收益率的长期基本面投资。


第三,下一轮牛市的种子方法。


地球被小行星撞击后的环境,虽然同样不适合哺乳动物,但由于天敌恐龙和大型动物被消灭,反而笑到最后。


大萧条期幸存的方法,哪怕是苟延残喘,也可能成为一轮牛市最耀眼的明星方法,由于每一次大萧条期的宏观环境都不同,所以幸存者也不同。找到它,这也是参与大萧条行情的重要目的。


天行有常


A股的监管层长期以来有一些老旧的管理思维,比如害怕股票大涨,认为大牛市有风险,总是认为急上就有急下;对于股灾的认知也有问题,不愿意承认股灾的内部原因和必然性。


大牛市、大震荡、大暴跌和大萧条,都是天道轮回或者说自然选择的一部分。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成功的方法、丰富的经验、忘我的努力、罕见的天赋、雄厚的资金,这些都不足以让你幸免于难,没有人是足够安全的,自然选择就是随机打击,投资者每一次面临的考验都不同,让你成功的经验,最终也会毁灭你。


而跑赢这个游戏,真正的秘密在于时间,A股80%是僵尸户,代表无数人抱着赚钱的想法进入市场,亏了或多或少的钱后离开游戏,你能在这个“自然选择”的游戏中多呆一天,这些亏掉的钱属于你的概率就多一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 (ID:sxgy9999),作者:思想钢印